方菊平
為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雙減”政策正式落地。問題鏈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fā)展,解決傳統(tǒng)教學中“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yǎng)”的弊端,是貫徹落實“雙減”政策的重要途徑之一。文章基于問題鏈教學模式的實際,以實際的英語閱讀案例,設計出問題鏈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的教學活動,探究問題鏈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的有效途徑。
問題鏈就是為實現(xiàn)教學目的,圍繞相關話題將文本材料轉換成由易到難、既有一定聯(lián)系又具有思維含量的一連串問題,形成引領學生深入思考的支點或主線。問題鏈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為教育的主體。在運用問題鏈教學方式的活動中,教師應貫徹以學生為教育的主體的教育理論,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認知需要,引導學生大膽地思考表達,積極探索解題的路徑,訓練他們的語言技能。
“雙減”政策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施問題鏈教學模式的內在聯(lián)系的根本在于“雙減”政策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施問題鏈教學模式的目標相同,“雙減”政策的初衷是通過減少學生課業(yè)學習的時間壓力提高學生問題探究能力,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施問題中的鏈教學模式更是如此?!半p減”政策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施問題鏈教學模式的目標一致,決定著可以在“雙減”政策大的背景下開展高中問題鏈教學的模式,通過以問題為線索,提高學生探究英語閱讀的積極性和樂趣,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減輕學生課上和課下的負擔,通過趣味性的問題探究的方式促進高中英語閱讀的掌握。因此在“雙減”政策實施和落實的同時,需要進一步探索問題鏈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應用,通過對探索問題鏈教學模式的應用,更好地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熱情和習慣,達到在減少學習時間的同時,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效果不受影響,反而能夠在短時間內更好地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效果,推動“雙減”政策更好地落實和實施。
在高中英語閱讀中進行問題鏈的設計其初衷是更好地實現(xiàn)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因此高中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問題鏈設計的基礎和導向標。在進行問題鏈設計的開始,高中英語教師應該首先對某篇閱讀文章需要達到的目標進行理解和分解,使學生能夠在正確理解該篇閱讀文章的基礎上更好地對其內容進行把握。在此基礎上對閱讀理解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厘清,通過重難點的厘清更好地抓住問題鏈設計的切入點。因此,通過以上設計之前的分析,設計出來的問題鏈更加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的重難點,能夠更加具有指向性,能夠針對高中學生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
老師在設置問題鏈的進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習慣、能力、學業(yè)基礎和學業(yè)歷史等情況,以他們?yōu)榍腥朦c,啟迪其在解題進程中的主動思維,點燃他們的求學熱情。老師設置的提問應既面對全體學習者,也強調個人發(fā)展。認識、領會型提問應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解答;應用、復合型提問應保證全班中等或以上水平的學生能夠解答;綜合、評價類提問應保證個別學生能夠解答或大部分學生經(jīng)小組活動后能夠解答。
在此基礎上,設置問題鏈時應按照對學生的理解程度以及實際生活的演變規(guī)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引導學生從理解文章的字面含義到按照文章原文含義做出相應的推斷,最后到學生可以把文章閱讀內容和具體生活經(jīng)驗加以聯(lián)系,從而對生活經(jīng)驗產(chǎn)生指導。這就需要我們在設置問題鏈時注意問題之間的一致性和層次感,從而使得問題和題目之間的難易關系呈現(xiàn)穩(wěn)步增加態(tài)勢,前一個問題可以為后一個問題做鋪墊。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將思維品質列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一。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一線老師在指導學生看懂英語內容的同時,也在指導學生讀透英語,協(xié)助其提升推理、判斷、質疑、創(chuàng)造等高層次思考技能。但老師在設置問題鏈的進程中,仍習慣提出事實信息,忽視對思想的整體性培訓。其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不應當由于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差距和缺陷,而只引導學生展開單純的表層結構的理解、主旨閱讀方式的探究以及過于形式的深度挖掘,而應當針對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創(chuàng)造難易適度的話題,以話題作為腳手架,調動學生的讀書興趣,提高學生的思想質量,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能力。
為了實現(xiàn)讀寫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我們可以根據(jù)課堂時間有限的實際狀況把讀寫各項任務分成閱讀課下各項任務和讀寫課上各項任務兩個組成部分。上課時,難度較小的英文的詞語由學生進行解決,難易稍大的認知含義的提問由學生參加小組討論,應用性的提問留作課下小組討論。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筆者在解決問題鏈的同時,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來增加課堂教學興趣。
第一,以教學目標分解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進入閱讀狀態(tài)。在課堂導入階段,首先對英語閱讀文章的目標進行分解,然后利用相應的圖片或者視頻等對相關的內容進行導入,提高學生一開始的注意力。
第二,呈現(xiàn)問題鏈,個人與小組合作探究。教學上使用PPT,向學生展示問題鏈,指導學生進行探索。題目的設定緊扣文章主題,從文章主旨大意、文章架構、細節(jié)信息、語句特征、主旨深度、復述文章內容等角度設定題目。教學上老師結合給學生的提問鏈,給學生解答題目,如有疑難點,小組討論,在探究過程中,老師注意及時指導和幫助。
第三,課堂總結,評價反思。學生總結梳理所學內容,并對個人及小組課堂表現(xiàn)采取自評與互評相結合的方式,旨在反思存在優(yōu)點與不足。
下面以選修8第一單元第一篇課文來說明教學具體操作步驟(表1):
表1 選修8第一單元課文1教學步驟
通過以上對目前“雙減”政策背景下問題鏈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應用存在的問題以及案例的分析能夠看出,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之前對文章希望學生達到的素質和目標進行分解是問題鏈教學模式實施的首要任務。高中英語教師應該基于學生教學目標的達成,對問題鏈進行設計,通過多種方式的實施,確保能夠達到英語教學的目標,提高學生學習英語閱讀的積極性和興趣,讓整個的問題探究課堂具有生動性和靈動性。
閱讀教學對整個英語教學與培育學生學習能力方面起到了不小作用,特別是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和深入,高中英語課文內容也在進一步優(yōu)化,選編的課文不但蘊含著大量的語言常識,還有著深厚的主題思想,涉及主題非常豐富,這給閱讀教學的實施帶來更多思考和機會。在問題鏈教學模式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老師需要確定文章的主旨,據(jù)此精心設定問題鏈,使得每個提問均圍繞主旨進行,避免學生偏移復習方向,使他們的復習活動和思考活動具有針對性。
目前部分高中英語教師在問題鏈的設計過程中,缺乏對學生以及問題認知規(guī)律的把握,按照以往傳統(tǒng)的提問模式,找不到重點,難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問題之間的性質以及類型缺乏區(qū)別。比方說有老師設計的題目都屬于細節(jié)性題目或者都屬于探究性的題目,這些問題存在過于單一的簡單或者過于單一的困難等不足,因此高中英語老師在問題的設置過程中要注意問題難度設置的梯度,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高中階段是發(fā)展學生發(fā)散性、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關鍵時期,各科教師需把握好這一特殊階段,肩負起重任,通過各項教學活動的開展,讓他們的思維愈加成熟,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具體到問題鏈模式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而言,教師應依據(jù)學生的興趣特點﹑思維特征與認知能力,圍繞閱讀問題設計一系列有效的問題,科學構建問題鏈,啟發(fā)學生主動思考積極交流,全力活化其思維,以利于他們對文本內容的學習與理解。
根據(jù)以上分析,能夠看出問題鏈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與“雙減”政策的目標相一致,同時能夠通過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探究性等更好地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保證“雙減”政策在落實和實施的過程中盡管學生的英語閱讀時間減少,但是其閱讀的質量不會受到影響。通過研究和探索,文章認為高中英語教師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應該通過“確定指向目標,巧妙設計問題鏈”“研究閱讀文本,精心設計問題鏈”“掌握學生閱讀規(guī)律,完善問題鏈”以及“引導學生探究思維,科學構建問題鏈”等達成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的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