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蕾蕾 何若琦 張逸民
(江蘇省藥物安全性評價中心,江蘇 南京 211800)
雙膦酸鹽是一類人工合成的焦磷酸鹽類藥物,此類有機化合物由一個碳原子連接2個磷原子形成“P-C-P”結(jié)構(gòu),碳原子上的2個側(cè)鏈取代基(R1和R2)決定其藥物效應(yīng)。R1常常是羥基、氯基、氫基或烷烴基等化學(xué)集團。伊班磷酸鈉是第3代雙膦酸鹽,R2取代基中具有雜環(huán),稱為異環(huán)型含氮雙膦酸鹽[1]。伊班膦酸鈉可以有效地抑制破骨細胞活性并誘導(dǎo)破骨細胞凋亡從而用于腫瘤骨轉(zhuǎn)移疾病的治療[2]。本文通過主動過敏試驗,被動皮膚過敏試驗,體外溶血試驗和血管刺激性試驗來評價伊班膦酸鈉(南京恒生制藥有限公司)的過敏性,溶血性和刺激性,并與參比制劑伊班膦酸鈉(Roche Pharma(Schweiz)Ltd)比較。
1.1 受試物 伊班膦酸鈉注射液(南京恒生制藥有限公司,批號191205),伊班膦酸鈉注射液(Roche Pharma(Schweiz)Ltd,批號H1101H03)
1.2 實驗動物 豚鼠(Hartley,SPF級)70只,來源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合格證號1100112011017489、1100112011017490),雌雄各半。豚鼠46只,雌雄各半,來源南京市浦口區(qū)萊芙養(yǎng)殖場(合格證號202003586、202003587)。新西蘭兔11只,6雌5雄,南京市浦口區(qū)萊芙養(yǎng)殖場,(合格證號202001461)。飼養(yǎng)房間溫濕度控制范圍:溫度18~26 ℃;相對濕度40%~70%。換氣次數(shù)≥8次/h。工作照明>200 Lux;動物照明15~20 Lux(照明時間12 h/d,6:00開燈~18:00關(guān)燈)。本研究中涉及內(nèi)容經(jīng)過本研究所倫理委員會批準(zhǔn)。
1.3 儀器 9903WOW電子計重秤(上海英展機電企業(yè)有限公司),BS124S分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DNP-9052電熱恒溫培養(yǎng)箱(上海精宏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ALH-30電子秤(上海英展機電企業(yè)有限公司),DL-5低速大容量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xué)儀器廠),ST4040自動染色機(Leica),RM2245半自動切片機(Leica),ASP200全自動真空脫水機(Leica),BMJ-1B生物組織包埋機(天津愛華),BX41光學(xué)顯微鏡(OLYMPUS)。
1.4 方法
1.4.1 全身主動過敏試驗方法 實驗用健康豚鼠36只(Hartley,SPF級),每組6只,雌雄各半,致敏給藥3次,隔日分別腹腔注射給予受試物高劑量和低劑量、對照品高劑量和低劑量、陽性對照組(雞蛋清白蛋白)和陰性對照組(0.9%氯化鈉注射液)。在末次注射后的第14 d和21 d各激發(fā)一半動物。所有激發(fā)的動物在激發(fā)注射到注射后約3 h詳細觀察并記錄過敏反應(yīng)情況、癥狀的起止時間。致敏階段高劑量組采用臨床原液,劑量為1.67 mg/kg,低劑量組劑量為0.5 mg/kg,陰性對照組采用0.9%氯化鈉注射液,陽性對照組采用5 mg/只雞蛋清白蛋白,給藥體積均為0.5 mL/只。激發(fā)階段每組劑量為致敏階段的2倍,給藥體積均為1.0 mL/只[3]。過敏反應(yīng)癥狀見表1,全身致敏性評價標(biāo)準(zhǔn)見表2。
表1 過敏反應(yīng)癥狀
表2 全身致敏性評價標(biāo)準(zhǔn)
1.4.2 被動皮膚過敏試驗方法 本實驗分為抗血清制備階段和皮內(nèi)致敏激發(fā)階段共2個階段[3]。①階段1:抗血清制備階段。實驗用健康豚鼠24只(Hartley,SPF級),雌雄各半,分為6組,分別為對照品高劑量組和低劑量組、受試物高劑量組和低劑量組、陽性對照組和陰性對照組,每組4只,各組分別腹腔給予受試物和對照品高劑量(劑量為1.67 mg/kg),低劑量(劑量為0.5 mg/kg),0.9%氯化鈉注射液及雞蛋清白蛋白5 mg/只,給藥體積均為0.5 mL/只,隔日1次,共3次。末次致敏后14 d,心臟取血,3 000 r/min離心10 min,制備血清,每組動物血清合并,制成混合抗血清。②階段2:皮內(nèi)致敏激發(fā)階段。實驗用健康豚鼠36只,雌雄各半,分為6組,分別為對照品高劑量組和低劑量組、受試物高劑量組和低劑量組、陽性對照組和陰性對照組,每組6只。皮內(nèi)致敏時在脊柱左側(cè)選取1個點,右側(cè)選取2個點。取各組含IgE的抗血清,用0.9%氯化鈉注射液等倍稀釋抗血清至3個梯度,分別為原濃度的1/2、1/4、1/8,依次在上述各點皮內(nèi)注射體積為0.1 mL/點的抗血清。24 h后,各組豚鼠靜脈注射與致敏相同劑量的抗原和0.5 mL的0.5%伊文思藍混合液進行激發(fā)。給藥約30 min后所有動物麻醉后處死。剪取動物背部皮膚以觀察藍斑,測量皮膚內(nèi)層的藍斑直徑。藍斑直徑>5 mm為陽性,過敏反應(yīng)表示成出現(xiàn)陽性反應(yīng)的最大稀釋倍數(shù)。
1.4.3 溶血試驗方法 取試管14支,受試物和對照品各7支,按下表依次加入2%的紅細胞混懸液和0.9%氯化鈉注射液,混勻后按下表加入不同量的藥液,第6、7分別為陰性、陽性對照管。在搖勻后,置37 ℃恒溫箱中。開始每隔15 min觀察1次,1 h后,每隔1 h觀察1次,觀察3 h,判斷溶液是否出現(xiàn)溶血。最后1 h觀察結(jié)束后對所有試管進行拍照,拍照后輕輕搖晃試管使之混懸,觀察是否有紅細胞凝聚發(fā)生[4]。
表3 溶血試驗加樣表
1.4.4 血管刺激性試驗 取10只新西蘭兔(6雌4雄),受試物組新西蘭兔(3雌2雄)、對照品組新西蘭兔(3雌2雄),采用自身對照。受試物組左耳給受試物,濃度為1 mg/mL,給藥容積為1 mL/kg,右耳給等量的0.9%氯化鈉注射液,對照品組左耳給對照品,濃度為1 mg/mL,給藥體積1 mL/kg,右耳給等量的0.9%氯化鈉注射液,給藥1次,觀察左右耳的刺激反應(yīng)來考察伊班膦酸鈉注射液的血管刺激情況。首次給藥后及每次給藥前、給藥后詳細觀察給藥部位的刺激反應(yīng),末次給藥72 h后受試物組3只(2雌1雄)、對照品組3只(2雌1雄),麻醉后處死,剩余4只(2雌2雄)動物恢復(fù)期觀察14 d后處死。動物處死后進行常規(guī)取材,剖取包括進針部位及耳緣靜脈的整個耳組織固定于12%乙醛中,從耳尖到耳根取近、中、遠三段。最后脫水、包埋、染色和光鏡檢查。肉眼觀察血管注射部位和周圍組織的刺激性反應(yīng)情況,刺激性癥狀如下:0表示無明顯刺激性、1表示紅斑、2表示水腫、3表示潰瘍;嚴(yán)重程度:+表示輕微、++表示明顯、+++表示嚴(yán)重。根據(jù)肉眼觀察結(jié)果與組織病理學(xué)檢查結(jié)果綜合判定動物的血管刺激性[3]。
2.1 全身主動過敏試驗 本實驗陰性對照組動物在2次激發(fā)注射后均無過敏癥狀。陽性對照組動物在2次激發(fā)注射后均出現(xiàn)步態(tài)不穩(wěn)、跳躍、死亡等過敏反應(yīng)癥狀。受試物和對照品低劑量組、受試物和對照品高劑量組動物在2次激發(fā)注射后均無過敏反應(yīng)癥狀。在本中心GLP實驗室條件下,受試物伊班膦酸鈉注射液(批號:191205)無過敏反應(yīng)。對照品伊班膦酸鈉注射液(批號:H1101H03)無過敏反應(yīng),全身主動過敏反應(yīng)為陰性。結(jié)果見表4~5。
表4 過敏反應(yīng)匯總表
表5 各組個體過敏反應(yīng)記錄表
2.2 被動皮膚過敏試驗 陽性對照組豚鼠背部皮膚1﹕8稀釋點藍色反應(yīng)斑的直徑均值為15.7 mm,1﹕4稀釋點藍色反應(yīng)斑的直徑均值為16.2 mm,在1﹕2稀釋點藍色反應(yīng)斑的直徑均值為28.5 mm,受試物高、低劑量組和對照品高、低劑量組動物激發(fā)注射后,豚鼠背部皮膚未見藍色反應(yīng)斑點。陰性對照組動物激發(fā)注射后,豚鼠背部皮膚未見藍色反應(yīng)斑點。在本中心GLP實驗室條件下,受試物伊班膦酸鈉注射液(批號:191205)和對照品伊班膦酸鈉注射液(批號:H1101H03)在高劑量1.67 mg/kg和低劑量0.5 mg/kg下,被動皮膚過敏反應(yīng)均為陰性。結(jié)果見表6。
表6 藍斑直徑匯總
2.3 溶血試驗 陰性對照未見溶血或紅細胞凝聚,陽性對照可見溶血,表明本實驗中實驗系統(tǒng)可靠有效。受試物1~5號管(藥物濃度1 mg/mL,試管中濃度依次0.02 mg/mL、0.04 mg/mL、0.06 mg/mL、0.08 mg/mL、0.1 mg/mL)在3 h觀察時間內(nèi),受試物1~5號管未見有溶血現(xiàn)象,拍照后輕輕搖晃試管,各管管底紅細胞能分散,未見紅細胞凝聚現(xiàn)象。對照品1~5號管(藥物濃度1 mg/mL,試管中濃度依次0.02 mg/mL、0.04 mg/mL、0.06 mg/mL、0.08 mg/mL、0.1 mg/mL)在3 h觀察時間內(nèi),對照品1~5號管未見有溶血現(xiàn)象,拍照后輕輕搖晃試管,各管管底紅細胞能分散,未見紅細胞凝聚現(xiàn)象,受試物和對照品無溶血現(xiàn)象。具體結(jié)果見表7~8。
表7 伊班膦酸鈉注射液溶血試驗結(jié)果-受試物
表8 伊班膦酸鈉注射液溶血試驗結(jié)果-對照品
2.4 血管刺激性試驗 在給藥期和恢復(fù)期肉眼觀察血管,受試物組和對照品組各例兔耳均無明顯刺激性。病理檢查顯示給藥末期,受試物組(受試物)見1例兔耳血管近段內(nèi)皮細胞輕微腫脹,少量中性粒細胞邊集,其余各組各例兔耳血管均未見明顯病變?;謴?fù)期,受試物組(受試物)及對照品組(溶媒對照品)各見1例兔耳血管中段內(nèi)皮細胞輕微腫脹。受試物與對照品均未引起注射局部血管明顯的病理改變。結(jié)果表明,受試物和對照品對兔耳血管無刺激性。圖片見圖1~12。
圖1 受試物組左側(cè)T3451 號近段 HE ×200未見明顯病變。
圖2 受試物組右側(cè)T3451 號近段 HE ×200未見明顯病變。
圖3 受試物組左側(cè)T3451 號中段 HE ×200 未見明顯病變。
圖4 受試物組右側(cè)T3451 號中段 HE ×200未見明顯病變。
圖5 受試物組左側(cè)T3451 號遠段 HE ×200未見明顯病變。
圖6 受試物組右側(cè)T3451 號遠段 HE ×200未見明顯病變。
圖7 對照品組左側(cè)T3453 號近段 HE ×200未見明顯病變。
圖8 對照品組右側(cè)T3453 號近段 HE ×200未見明顯病變。
圖9 對照品組左側(cè)T3453 號中段 HE ×200未見明顯病變。
圖10 對照品組右側(cè)T3453 號中段 HE ×200未見明顯病變。
圖11 對照品組左側(cè)T3453 號遠段 HE ×200未見明顯病變。
圖12 對照品組右側(cè)T3453 號遠段 HE ×200未見明顯病變。
伊班膦酸鈉注射液臨床用于治療骨質(zhì)疏松癥,肺癌并骨轉(zhuǎn)移,肝癌并骨轉(zhuǎn)移,乳腺癌并骨轉(zhuǎn)移等惡性腫瘤骨轉(zhuǎn)移疾病,耐受性及效果良好[5-16]。也有實驗表明,伊班膦酸鈉可減輕牙根吸收程度,預(yù)防牙根吸收,減緩正畸牙齒移動。伊班膦酸鈉抑制破骨細胞的活性從而抑制骨吸收的特性在口腔醫(yī)學(xué)領(lǐng)域中被廣泛應(yīng)用[17]。本實驗從過敏性、溶血性及局部刺激性方面比較了制劑(南京恒生制藥有限公司)和參比制劑(Roche Pharma(Schweiz)Ltd)的毒性。結(jié)果表明兩種制劑均無過敏性,溶血性和刺激性,毒性反應(yīng)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