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梓
“互聯(lián)網+”是互聯(lián)網與傳統(tǒng)行業(yè)融合生成的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形態(tài),自2015年被提出之后,“互聯(lián)網+”逐漸地滲透到了各行各業(yè),對各行業(yè)乃至每個人的生活都產生了巨大深遠的影響?!盎ヂ?lián)網+”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改善了高校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的閑暇時間不斷增多。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高職院校學生常年累計約有180~190天左右的閑暇時間。然而很多學生在閑暇時間中都處于沉迷網絡、無所事事的狀態(tài),不能合理科學地規(guī)劃閑暇時間。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應該重視培育學生積極健康的閑暇價值觀,逐步引導學生過富有意義的閑暇生活。
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學生來源渠道多樣,生源質量不齊,在“互聯(lián)網+”深入發(fā)展的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的閑暇生活和互聯(lián)網密不可分,盡管許多高職院校越來越重視對大學生閑暇生活的引導,但依然存在許多問題。
1.高職院校學生對閑暇時間缺乏合理科學規(guī)劃,隨意性較強。大學時期處于學業(yè)壓力繁重的高中階段與初入社會競爭激烈的就業(yè)階段之間,是人生中一段十分難得的“象牙塔”時期。許多學生在高中階段都是全身心地向高考沖刺,每天的時間被家長和老師安排得井然有序,都用來學習和備考。在進入大學后,部分學生逃離了家長和老師的“控制”,有了大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開始變得迷茫和散漫,無法確定自己未來的發(fā)展方向,進入一種“放羊”的狀態(tài)。面對如此充裕的閑暇時間,他們沒有進行時間管理,制定一些科學合理的計劃,而是任由寶貴的時光在迷茫和空虛中流逝,十分缺乏方向性和自控能力?!抖Y記·中庸》中提到的“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充分說明了計劃的重要性。在閑暇生活中,計劃的制定能夠幫助學生拒絕拖延、懶惰,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2.高職院校學生在閑暇意識上呈現(xiàn)匱乏狀態(tài),閑暇觀念錯位。當下許多大學生閑暇意識都十分薄弱和匱乏,不能正確認識閑暇時間,沒能認識到閑暇學習對個人學習生活的重要性以及終身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導致許多大學生以上網玩游戲、睡覺、閑聊、打牌為主要的閑暇活動[1]。如果大學生不能形成正確的閑暇意識,認識不到閑暇對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性,將很容易對閑暇教育產生誤解。一些學生在過去的學習經歷中形成了一種實用心態(tài),并始終堅持功利主義至上,十分計較得與失,讓他們容易忽視教育對人的發(fā)展的功能,輕視閑暇教育帶來的正能量。他們一昧追求金錢、物質上的獲得,而忽略精神心靈上的需要。這致使一些上了大學的人意志消退、惰性增長,上課時間學習效率低,視閑暇時間無意義、無價值,以無目的、無功能的方式度過[2]。
3.高職院校學生閑暇生活內容單調,閑暇活動質量較低。高職院校學生目前閑暇生活呈現(xiàn)的狀態(tài)是活動單一且質量較低,受互聯(lián)網的影響,大部分學生的日常生活已經無法離開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網絡娛樂消遣也成為大學生閑暇生活的主要方面,在閑暇時間他們首先想到的活動就是玩網絡游戲、刷抖音微博、看直播APP、打牌、追劇、看電子小說等等,其次是上街購物、睡覺、運動、做兼職、參與志愿活動等。最后是去圖書館自習、參加興趣班、選修感興趣的課程進行學歷提升。絕大部分學生的閑暇生活用“吃喝玩樂”來形容十分貼切,只有很小部分的學生會選擇在閑暇時間學習,提升自我綜合能力,大學生的閑暇生活方式結構不平衡、不科學??偠灾?,高職院校學生的閑暇生活以娛樂消遣行為居多,忽略素質提升,較少關注自身內在價值的實現(xiàn),整體質量偏低。
4.高職院校閑暇教育資源不足,缺乏科學引導機制。當下,中國高等教育逐漸由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中國教育體制不斷完善,素質教育不斷被強調。但由于多方原因,應試教育仍然占據(jù)社會的主流,我國學生的閑暇教育容易被忽視。有一部分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認為學生就應該只顧全身心投入學習,其他不需要考慮,并不重視學校閑暇教育建設,也不強調對學生閑暇意識的科學引導。總體來看,高職院校閑暇教育資源不足且開發(fā)力度薄弱,許多高職院校并未設置閑暇教育的相關課程且缺乏專業(yè)從事閑暇教育的老師,承擔閑暇教育任務的老師多為專職輔導員和兼課教師,他們缺乏專業(yè)的閑暇教育理念和素質,閑暇教育方式也十分單一。除此之外,許多高職院校對學生閑暇生活設施的投入也存在不足,學校缺乏相關活動場地等設施,無法滿足學生日常的閑暇需求。
1.閑暇教育是促進大學生自我成長發(fā)展的有益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階段是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yǎng)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當代大學生擁有充裕的閑暇時間,除了學習日?;镜膶I(yè)知識外,就是通過閑暇時間來提升自我綜合實力,實現(xiàn)自我追求。大學生可以在閑暇時間里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特長與技能,參與各類領域的實踐活動,與社會各行各業(yè)打交道,開闊眼界,讓生理和心理素質得到鍛煉。大學生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閑暇時間,參與自己真正感興趣熱愛的活動,這個過程也是在尋找自我、實現(xiàn)自我。閑暇教育作為一種富有價值的實踐,對于促進大學生自我成長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2.閑暇教育是高職院校思政工作不容忽略的新領域。當前國家提出了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核心是堅持立德樹人為中心,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高等教育教學全過程。高職院校目前也越來越重視在各類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且大力組織開展課堂之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通過實踐引領學生。閑暇教育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豐富其教育的方式方法。閑暇教育包括了讓一個人個性發(fā)展、科學生活的各項內容,它面向社會生活的全部,有著較強的實踐性。閑暇教育突破了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局限,使教育從課堂單一理論說教式的狀態(tài)進入到豐富的社會生活實踐范圍,讓學生能夠在親身經歷中提升思想境界,在互聯(lián)網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學會利用閑暇時間發(fā)展特長愛好,抵御不良誘惑。因此,閑暇教育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
3.閑暇教育是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的重要力量。隨著時代發(fā)展,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越來越重視日常生活的質量,將閑暇教育作為充實自身的閑暇生活乃至是提高整個人生質量的重要渠道。和諧社會的建設發(fā)展需要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科學的閑暇教育能幫助人們形成健康的心理意識,陶冶心性,擁有文明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社會進步、科技發(fā)展和個人家庭幸福與一個人的閑暇觀念和閑暇生活質量有著極大的正相關關系。低質量的閑暇教育不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將對構建和諧社會造成惡劣后果,高質量的閑暇教育,能對整個社會的氛圍和風氣產生良好的影響,有利于促進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1.引導高職院校學生正確閑暇觀和閑暇意識的樹立,加強大學生思想引領。價值觀決定一個人的自我認識,對人們自身行為的定向和調節(jié)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確的價值觀念可以引領正確的行為舉止。學生不同的閑暇觀念會引導他們選擇不同的閑暇活動內容和閑暇生活方式,要想讓學生擁有健康、積極、向上的閑暇生活,重點在于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閑暇觀念及意識。學校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自媒體、海報、廣播、講座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渠道對閑暇教育進行宣傳,在校園營造良好的閑暇生活氛圍,讓學生了解到正確閑暇觀念對自身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并將其內化為自我的一部分,明白閑暇教育的價值。從大學生自身角度來看,大學生應當始終堅持“閑暇不閑,閑暇不等于絕對自由”的態(tài)度,負責任地思考并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規(guī)劃自己的閑暇生活。作為閑暇生活的主體,將自己的興趣、需求、價值觀、技能與閑暇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把閑暇活動作為發(fā)展個人愛好與特長,促進個人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不虛度寶貴的青春,做到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并努力承擔社會責任。
2.提升高職院校閑暇教育師資力量建設,培育閑暇教育指導者。高職院校閑暇教育的順利實施,需要一支專業(yè)強大的師資隊伍。只有高職院校教師自身具有閑暇教育意識及觀念,掌握了閑暇教育的專業(yè)理論和方法,才有能力在學校開展一系列閑暇教育活動,才能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不讓閑暇教育變成紙上談兵,流于形式。閑暇教育的教師要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閑暇意識,監(jiān)督指導他們利用閑暇時間參與的活動,教會學生懂得如何合理運用閑暇時間,善于科學地享受生活,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從大學校園到社會的過渡。從事閑暇教育的老師要注重不斷學習有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社會化等方面的知識,提升自己活動組織及溝通交流能力,豐富自己的社會實踐經驗,與學生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良好師生關系。同時,高職院校應該將“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模式相結合,組織一批愿意從事閑暇教育的教師外出進行專業(yè)培訓學習,并在學校大力開設多種類的閑暇教育課程,聘請行業(yè)中的人才專家來學校授課,多途徑探索開發(fā)閑暇教育資源,讓閑暇教育發(fā)展擁有“肥沃的土壤”。
3.制定高職院校閑暇教育長遠規(guī)劃,為閑暇教育創(chuàng)造發(fā)展空間。閑暇教育若想得到持續(xù)良性發(fā)展,則須制定長遠規(guī)劃。我國閑暇教育起步發(fā)展較晚,在教育界更多的是處于理論研究階段。各大高職院校應積極制定符合自己校情的閑暇教育規(guī)劃,將大學生閑暇教育放在高校工作議程之中,改變過去只專注學生專業(yè)技能素質培養(yǎng),忽視閑暇教育培育的做法。高職院校要加大對閑暇教育建設的各項投入,為閑暇教育創(chuàng)造發(fā)展空間,首先是硬件設施方面,各大學校應該給學生創(chuàng)設閑暇活動場所,例如給學生社團組織劃撥相對應的活動場地,讓學生社團可以充分發(fā)揮其種類豐富、活動形式靈活等優(yōu)勢特點;增設游泳池、舞蹈室、運動場、文娛廣場、咖啡吧等場所,這樣既可以方便學生不出校門就可放松身心,也有利于校園文化建設。其次是精神意識方面,高職院校應該為學生開展閑暇活動提供相關的智力支持,指導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閑暇生活理念,使學生充分意識到閑暇時間對其成長發(fā)展帶來的意義,讓閑暇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滲透,實現(xiàn)大學生閑暇教育與高職院校整體教學規(guī)劃的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