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婷婷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并概括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1]的偉大建黨精神。國務院首次專門就青年群體發(fā)布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白皮書》,從四個部分回顧了100年來中國青年在黨的領導下,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接續(xù)奮斗的歷程,更展示了新時代的青年勇挑重擔、堪當大任的精神風貌[2]。新時代我們以偉大建黨精神來引領新時代青年的成長奮進,正確認識責任擔當意識的內涵,養(yǎng)成良好的責任擔當行為,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偉大建黨精神有著豐富的內涵,它是有著中華民族血脈的優(yōu)秀文化基因。其中蘊含著求真守真意識、危機擔當意識、責任奉獻意識以及責任踐行意識,可以對青年加以引領,培育青年的社會責任擔當意識。
1.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求真守真意識。“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偉大建黨精神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堅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共產黨憑借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從50多名黨員發(fā)展壯大成擁有9000多萬名黨員的大黨,正是對理想的堅定、對真理的執(zhí)著追求,才使得我們黨一步一步走向勝利、走向繁榮。青年在擔當社會責任的過程中,需要這種求真守真的意識,時刻保持清醒,作有擔當、敢作為、有能力的時代青年。
2.英勇斗爭、篤行務實的危機擔當意識?!安慌聽奚?、英勇斗爭”的偉大建黨精神,就是強調要不畏風險,勇于拼搏,在危難時刻,敢于站出來,承擔自己的責任。我們黨始終都有著英勇斗爭、篤行務實的擔當意識,不管是從抗戰(zhàn)時期沖鋒上陣的戰(zhàn)士、潛心鉆研的科學家、抗洪救災的消防人員、還是無私奉獻的志愿者,他們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承擔起了對整個社會的責任。因此,我們應該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過程中,不斷學習革命先輩的優(yōu)秀品質,發(fā)揚斗爭精神,在出現社會危機的時刻,勇于挺身而出,承擔起社會責任。
3.忠貞不渝、無私奉獻的責任奉獻意識?!皩h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就是指我們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時刻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百年來,我們黨始終與人民群眾站在一起,忠貞不渝地奉獻著自己,通過奮斗使人民過上了好日子,社會公共服務設施也有所改善。在這百年奮斗中,中國共產黨人都恪盡職守,遵守著內心的道德,堅守政治底線不動搖,始終對黨和人民保持著一顆忠誠熱忱的心。因此,我們要忠誠于憲法法律,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實實做事,不做違背道德的事情。
4.堅守初心、為民服務的責任踐行意識?!佰`行初心、擔當使命”的偉大建黨精神,就是指中國共產黨始終都堅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使命。百年來,我們可以看到,無數的共產黨人都兢兢業(yè)業(yè)踐行著為民服務的責任意識。在新的征程中,我們青年一代更應該挺身而出,不管是志愿服務、見義勇為,還是抗洪搶險、疫情防控,只要國家和群眾需要,我們都應義無反顧。在實踐中,盡自己所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發(fā)揚實踐精神。
新時代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對于培育當代青年的責任擔當意識,促使新時代青年形成正確的責任擔當認知、責任擔當情感、責任擔當意志以及責任擔當行為有著重要的價值。它是“青年成長的精神底色,在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等維度上涵養(yǎng)著青年的志氣骨氣底氣?!盵3]
1.認知維度:用真理的力量強化青年對責任擔當的理性認知。理性認知是從內涵、價值、特征等多方面,對于某個事物從思維方式、方法去理解和體會。從偉大建黨精神中挖掘責任擔當的內涵,就是引導青年深刻理解責任的意義,汲取精神的力量,認清自身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從而具備強烈的責任擔當意識。新時代弘揚以“求真精神、實踐精神、斗爭精神、奮斗精神”為內涵的偉大建黨精神會使青年認清自己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自己所認可的擔當行為,做出符合社會需要的行為,從而完善自己對于自我的責任擔當認知。也更有利于青年勇立時代潮頭,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作為一個新時代的青年,每個人都不應該拘泥于自我世界,而要將視野擴大,將目光放遠,學會如何去擔當責任。
2.情感維度:用使命的召喚增進青年對責任擔當的情感認同。情感認同是建立在理性認知的基礎上,所產生的一種滿意、肯定的態(tài)度。偉大建黨精神中時刻都體現著黨對人民的深厚情意,想要增進青年對責任擔當的情感認同,就需要讓他們學習黨史,形成對歷史的認同,然后對其進行政治認同教育,引起當代青年對于責任擔當的情感共鳴。我們可以通過榜樣人物精神的力量,讓青年從內心深處真切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力量,從而增進青年對責任擔當的情感認同。情感認同也表現為一種情懷,而有情懷能擔當責任的人,是在困難情形面前不逃避,在危機時刻能夠站出來的人。情感認同一旦形成,就會形成強烈的共鳴,并促使青年主動勇敢的去擔當責任。青年一代要具備這種無私奉獻,能擔當使命、責任的情懷,能夠把責任擔當進行到底。
3.意志維度:用奮斗的精神堅定青年對責任擔當的意志品質。意志品質是在理性認知、價值認同的基礎上,在履行責任的實踐過程中,從思想上堅定克服困難、排除障礙的品質。意志品質是最能體現人的認識,并調節(jié)人的行為的催化劑,對人的行為有很大的作用。堅定的意志可以幫助人們堅持自己的思想行為,進而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相反,如果沒有堅定的意志,人們的行為就難以持久。百年征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動搖,牢記革命誓言,保持初心不改,靠著頑強的意志獲取了民族的獨立、人民的解放,義無反顧、英勇拼搏,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偉大奇跡。偉大建黨精神有其特定的內涵,凝結著共產黨人共同信念,我們從中可以獲取堅定的意志,錘煉鮮明的品格。新時代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可以讓青年更深刻感受奮斗的內涵,意志的堅定對一個人品行是何其重要。
4.行動維度:用人民的立場提升青年對責任擔當的行為自覺。從理性認知、情感認同、意志品質最終落腳到行為自覺,這是青年責任擔當意識由內化到外化的一個過程。青年如果能夠對責任擔當內涵有很好的理解,在情感上產生高度認同,并且具備堅定的意志,那么青年自覺行為的養(yǎng)成就會更好。因此,青年可以通過實踐,將責任擔當意識轉化為具體的行為,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我們不能只局限于認知層面,更需要在實踐中去鍛煉成長,把認知、情感、意志都投入到實踐中。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比以往責任更大,時代也更需要我們走在前面,服務于祖國和人民。我們要時刻準備好,保持一顆初心,把小我融入到集體的大我中去,筑牢初心使命,實現知情意行的有機統一。
在偉大建黨精神的引領下,培養(yǎng)與青年的社會責任意識可以從加強理論教育引導、注重實踐本領養(yǎng)成、加強制度體系保障三個方面來引領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
1.教育引導:學校要加強責任擔當意識培育的理論引導。加強新時代青年責任擔當的教育必須強化其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正處于人生當中最關鍵的時刻,高校一定要發(fā)揮好育人陣地的作用,加強對青年的理論教育引導。
首先,要拓寬教育引導的理論深度。在理論教學過程中,注意對建黨精神中所蘊含的社會責任意識進行充分挖掘,不僅要講清楚建黨精神的內涵,更講清楚如何在弘揚建黨精神的過程中更好地去承擔社會責任。
其次,要拓寬理論教育的載體。可以運用網絡新媒體技術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講述英雄人物的優(yōu)秀事跡,進行榜樣示范,提供紅色精神的滋養(yǎng),利用VR虛擬技術再現革命年代的光輝歲月,采取青年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教育,從而讓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從建黨精神中深刻體會責任意識的內涵。
最后,要注重理論教育的方式方法??梢酝ㄟ^參觀一些革命英雄紀念館、紅色文化遺址,開展紅色研學活動,讓青年身臨其境地感受紅色文化的熏陶,體會革命先輩們?yōu)榱诵轮袊某闪⑺冻龅钠D辛努力??傊?,在對青年的教育引導過程中,要根據青年的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手段,貼合青年實際,通過對偉大建黨精神的弘揚,來加強對青年的社會責任意識培育。
2.實踐養(yǎng)成:青年要將責任擔當意識外化為實際的行動。在加強理論教育的同時,也應注重實踐的養(yǎng)成。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社會實踐中進一步加深對責任擔當的理解,增強青年服務社會、擔當社會責任的能力,將責任擔當意識轉化為具體的實踐行為,養(yǎng)成自覺擔當的行為習慣。
首先,青年應該堅持學以致用,將書本中的知識與基層的經驗結合起來。青年也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再通過理論的學習去指導實踐,才能提高自身的本領。踐行責任擔當不是空喊口號,青年應該把責任擔當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去。在平時的生活中可以做一些志愿服務,多參加一些公益性的服務活動。
其次,青年要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社會這個大熔爐中,多加磨練。在許多社會實踐中,我們都能看到青年們的身影,在崗位上無私奉獻著自己的力量。青年可以通過深入實踐的鍛煉,增長本領,走入基層,把基層作為最好的課堂,使成長的根深深扎入祖國的沃土,嚴謹務實,在苦干實干中奮勇前進。
最后,關注青年的日常生活,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融入偉大建黨精神??梢远嗯e辦一些紅色文化活動,例如紅歌比賽、黨史競賽、話劇表演等活動,重溫黨史,了解革命先烈的故事,喚醒青年學生的責任意識,讓他們深刻體會到革命成果來之不易,主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3.制度保障:社會要構建責任擔當意識培育的長效機制。培育青年的社會責任擔當意識不僅要從理論教育和實踐鍛煉中展開,健全良好的制度體系保障也必不可少。通過采取一些制度措施,做好培育青年責任意識的制度保障。
首先,加強對紅色資源的保護力度。在對青年進行社會責任意識的培育中用好紅色資源,使他們接受歷史的洗禮與熏陶,獲取前進的動力,在遇到困難危險面前做到不害怕、不退縮,勇敢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要完善紅色資源的整理及規(guī)劃,做好紅色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工作,使紅色遺址、歷史文物、人物事跡更好地呈現出來。
其次,完善協同育人制度,構建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社會責任意識培育體系。建立良好的協同育人機制不僅可以在社會上營造健康向上的教育環(huán)境,還可以促進青年的健康成長,在青年的成長教育過程中做到全員參與。家庭需要建立和諧的家庭氛圍,對青年進行良好的教育,引導青年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學校應發(fā)揮好育人的主陣地,培養(yǎng)學生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意識。社會要以實踐為抓手,為青年搭建社會實踐的平臺,鼓勵青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社會服務中去。推動社會資源支持,提供高質量的公共產品和服務。
最后,健全社會輿論傳播體制,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梢酝ㄟ^建立平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增強青年的政治認同,牢牢把握主旋律。要加強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建設,把偉大建黨精神融入到網絡空間建設中[4],也要及時全面了解青年的思想動態(tài),根據他們的關注點、興趣點,設置偉大建黨精神方面的議題強化引導,糾正偏離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輿論走向。
青年是整個社會中最積極、最富有朝氣的一代。對青年的社會責任意識培育任重而道遠。偉大建黨精神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可以為青年的責任擔當意識培育提供動力,汲取力量。我們要在偉大建黨精神的引領下,采取各種切實可行培養(yǎng)路徑,從而實現青年責任擔當意識的培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