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靜
(安徽省宿州工業(yè)學校,安徽宿州 234000)
數學學科一直以來都是中職教學的重難點學科,其難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中職學生普遍底子薄弱,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由于沒有扎實掌握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因此進入中職學校之后,對學習難度加深了的數學學科更難以提起興趣。第二,中職院校以職業(yè)教育為主,普遍不夠重視文化課教學,在創(chuàng)新教學思維和教學手段方面較滯后。要想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和學生需要共同努力,教師發(fā)揮科學的引導作用,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為有效開展課堂教學提供保障。
現階段的中職數學教學還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部分中職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偏低,這是由于其初中學習基礎薄弱、缺乏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與堅毅的學習耐力等因素導致的,部分學生認為中職教育畢業(yè)之后面臨的是社會就業(yè),文化課成績不占據任何決定性因素,學習用處不大,索性就不學了,這是他們沒有全面認識文化知識學習。學生本身比較輕視文化課,再加上數學知識又比較復雜,學生學不會也弄不懂,學習熱情無從談起,甚至有的學生對數學課存在厭煩心理,認為其枯燥乏味,無法調動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自然就無從下手。另一方面,中職教師沒有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大多數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僅停留在大概、模糊的層面上,缺乏深入了解,同時對學生初中階段學習水平的了解也是空白,無法精準把控學生整體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導致課堂教學無法做到有的放矢。高效的課堂教學必須建立在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只有了解學生學習的弱點,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以此保證課堂效果[1]。
在開展自主合作教學模式時,中職數學教師首先要把握的就是民主原則,所謂民主原則就是充分給予學生尊重,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民主原則并不等于教師將中職教學的課堂全權交給學生,完全交給學生的自主學習課堂必須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之上。中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普遍不高,由于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中職生常常需要在教師的引導監(jiān)督下學習,因此,中職教師要注意把握好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尺度。開展自主合作學習的宗旨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啟發(fā)學生的探索思維,重點在于啟發(fā)思維能力。因此,建立自主課堂的核心并不是解脫教師,而是讓教師科學指導學生學習。遵循民主原則并不是單方面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民主的課堂應該具有較強的融合性,能融合教師與學生、融合學生與學生,即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在融洽的課堂氛圍中相互探討、相互促進,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主課堂[2]。一些中職學生存在不良的學習心理,厭煩數學課,甚至一部分學生會上升為排斥教師。因此,教師需要建立有效與學生溝通的渠道,通過建立民主關系,在學習、生活中多關注學生,及時肯定學生的進步,當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及時提供幫助。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需要師生共同努力而實現,構建民主課堂是有效開展自主合作教學的基礎。
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共包含兩個重要的元素,其一是自主,自主即主動學習,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習興趣和學習毅力的雙重指引下主動進入學習狀態(tài),這是新課程改革要求的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最大的區(qū)別所在。新型教學模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帶著強烈的學習意愿去學習,相較于機械、灌輸性學習有更強的實效性,也更富趣味性,并且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發(fā)現學習的樂趣并激發(fā)學習的幸福感,自主學習探索也能更全面地鍛煉學生的思維。其二是合作,即學生之間共同學習的過程。個體的思維力量歸根結底是薄弱的,思維的局限性也客觀存在。合作學習能夠拓寬學生的思維領域,讓學生集思廣益,在相互探討、鉆研的過程中攻克學習困難。因此,鑒于以上因素,教師應該為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提供時間和空間上的支持。自主合作學習的本質是一次學習活動,教師要為開展活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如為學生設計學習項目、給予學生充分的課堂時間以及開展課堂討論的必要條件等,確保真實有效地開展課堂活動,真正發(fā)揮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的價值。
合作性原則是開展自主合作教學應該遵循的核心原則,引導學生通過合作相互促進、取長補短、發(fā)揮思維的延展性是開展合作教學的目的。借助合作學習,學生之間頻繁交流,加深彼此之間的了解,為了一個共同的學習目的而團結在一起,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各抒己見,相互提出建議和意見。這個過程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強化學生的集體意識,小組比賽環(huán)節(jié)還能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這對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的有效互動等都有很大的幫助。教師要深度踐行合作性原則,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樹立學生的合作意識,給學生分享集體合作學習的優(yōu)秀案例,鼓勵學生開展互助學習模式。針對學習水平低的學生,教師要鼓勵其向學習好的學生多詢問、多借鑒科學的學習方法;針對學習水平高的學生,教師要培養(yǎng)其分享精神,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幫助學習困難生,給全班學生分享寶貴的學習經驗,讓學生通過互助合作學習取得共同進步[3]。
中職學生學習數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認知數學知識結構較模糊,數學學科知識的抽象性強,如果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在腦海中建立數學知識結構的模型,就很難理解數學知識的邏輯。學習數學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空間想象力和數形轉化能力,也就是化抽象為具體的能力。數學課堂講解對學生記憶知識有一些幫助,但是達到深度理解層面就不能只靠講解,形成思考數學問題的邏輯性思維需要依靠科學引導和形象轉化,因此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此啟示學生的思維。例如在教學“空間直線”這一概念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作為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素材,問題一:在平面幾何中,兩直線的位置關系有哪些?這是引導學生回顧以往所學知識,借此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利用舊知識的思維脈絡啟發(fā)新知識[4]。問題二:在平面幾何中,判斷兩直線平行的方法有哪些?以問題引領,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探討“平行于同一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這一結論是否成立。借助設計問題情境,學生的思維路線如同順水推舟一般向教師指引的方向駛進,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問題展開小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辯證不同的觀點、給相同的觀點提出依據,讓學生在相互質疑和相互補充的過程中達成共識,這不僅能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能提高學生思維的活躍性。
教師應該提高學生參與中職數學自主合作學習模式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實施自主合作教學的目的就是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需要學生全身心地融入課堂環(huán)境。在小組合作教學開始之前,教師要充分了解全部學生,通過上課時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分配小組時注意結合學生的學習層次,小組成員的人數構成最好在4~6 名之間,如果人數少于4 人,難以呈現課堂探討的有效性;而如果人數多于6 人,課堂討論就會顯得混亂,減少每個人發(fā)言的機會,發(fā)言時間也會縮短。此外,搭配小組成員時教師要注意高低穿插不同的學習層次,即4 名成員中應該有一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兩名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和一名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要注意平衡每個小組成員的學習差異,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通過小組訓練有所收獲。如果將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或學習能力弱的學生都集中分在一個小組,那課堂就會呈現兩極分化的現象,能力強的小組會一直暢所欲言,而能力弱的小組則鴉雀無聲,這就無法達成提高全班學生參與積極性的課堂效果。另外,在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教師要調動每個小組的熱情,例如可以任意選擇一個小組參與學生討論,適時指導學生,在小組學習結束之后,教師要幫助學生進行總結,指出小組合作過程中的優(yōu)缺點,將小組合作學習看作一次班級活動,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身心放松的狀態(tài)下完成學習任務。
中職數學自主合作學習訓練雖然旨在突出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但并不意味著教師在課堂上就解放了,教師在課堂上發(fā)揮的作用也極其重要。中職學生的數學基礎相對薄弱,學習自覺性也不夠強,雖然能夠獨立分析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但是對于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學生就需要在教師循循善誘的指導下完成。教師的引導在自主合作學習中極其必要,如果完全放任學生自己學習,那么學生在探討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疑問時很可能會偏離重心,如果沒有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他們可能就會進入思維的誤區(qū)。以教學中職數學“拋物線”知識內容為例,教師應用歸納、觀察、啟發(fā)、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講解完本課的基礎知識點之后,幫助學生歸納拋物線的定義、總結拋物線的特點,然后讓學生通過小組自主學習探究方程求解式的應用。應用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采取講練結合的方式通過小組自學完成集中訓練部分,邊練習、邊探討,及時鞏固學習中的不足。如可以讓學生討論存在爭議的題型,引導學生羅列幾種不同的求解方式的解題步驟,讓學生在自主分析問題的過程中提高應用能力。小組合作學習結束之后,教師要復盤學生的學習表現,通過觀察教師已基本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因此在復盤時就可以有針對性地直擊學習難點,重點講解學生產生疑問和爭議的部分。在自主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充分給予學生自由的同時還要科學引導學生,師生之間保持有效溝通,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困難,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弱點,取得進步,這對中職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及形成積極的學習觀念十分重要。
中職數學教學積極開展自主合作學習模式雖然取得了較理想的效果,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這是提高自主合作學習有效性的關鍵:第一,教師要發(fā)揮自身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中的有效作用,教師于學生而言是學習的向導,學生學習時遇到任何問題都會向教師請教,教師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質,拓展知識來源渠道,用豐富的知識含量提升專業(yè)能力,以此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教育事業(yè)在不斷改革的過程中穩(wěn)步向前,教師也不能停止前進的步伐,要用實際行動感染學生、用真摯的情感感化學生,促使學生在教師言傳身教的影響下不斷進步[5]。第二,要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學習目標是學習的方向,學習目標需要由教師制定,教師要幫助學生規(guī)劃學習內容,分配學習任務,在自主學習結束之后,還要引導學生對標學習成果,目的是讓學生清楚明白地學,要提高重視小組合作學習的程度,切忌追求形式而忽略本質,要盡力保證每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學有所獲。第三,保證小組成員實力均衡。在以往的中職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分配小組往往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組隊,最終導致課堂表現活躍的小組來來回回只有個別幾個,大多數學生都沒有真正參與進來,甚至有的學生在小組討論時渾水摸魚,沒有認真討論學習問題,這都是由于分配不均衡所致。因此教師要注意平均分配不同層次的學生,以此增強學習效果。
總之,將自主合作學習模式應用于中職數學教學顯現了較高的價值,中職數學教師要理性分析教學現狀,精準把握中職學生學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注重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意識。在開展合作學習模式時,教師要遵循民主原則、活動性原則和合作性原則,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探索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思維的機會,并加強指導開展自主合作學習,給學生指明正確的數學思維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