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旖鵬,高忠明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4)
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入,我國對涉外人才的要求隨之提高。因此,對于基礎教育階段的中學英語課堂來說,加強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既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又能夠充分挖掘中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潛能。然而,目前我國的初中英語教學仍舊不能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仍以英語考試分數(shù)來衡量學生英語的水平,導致學生對于英語口語的學習存在一種錯誤的功利性心態(tài),無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外語學習的潛能,最終導致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水平較低。因此,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如何增強初中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聽、說、讀、寫是學習任何一門語言時都必須考慮的四項基本技能,而在2022年的新課標中增加了“看”這項基本技能,說明在之后會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以及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盡管我們無法完全割裂地習得這五項技能,但是通常而言,讀和寫指向的是學生書面能力的學習,聽和說則更多指向?qū)W生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而新增加的看則是對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以聽、說能力為基本內(nèi)容的口語教學則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1]
在我國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教師片面地把口語能力當作陳述性知識,通過灌輸?shù)姆绞絹斫淌?并通過紙筆測驗來考查學生的口語能力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結(jié)果就是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學到了許多關于語音、詞匯、語法的語言知識,雖然他們在紙筆測驗中能夠取得較好的成績,但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卻并不理想,“啞巴英語”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需要運用英語的情境時既聽不懂也不敢開口說。
在實際的英語口語教學中,課堂導入的內(nèi)容通常是單調(diào)的、千篇一律的,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首先,學生對口語學習興趣不濃,從而不重視對口語的學習,教學效果自然不理想。而在升學考試中缺乏口語檢測,教師也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對于英語口語的學習興趣。[2]其次,教科書中關于英語口語的教材遠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很多老師認為,有些題目太枯燥、太抽象,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
有些教師雖然能夠?qū)氲沫h(huán)節(jié)設置的較有特色,很快引起學生的注意,但是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將導入環(huán)節(jié)與新知識的講授環(huán)節(jié)很好地銜接在一起,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就顯得過于突兀,導致學生不能夠?qū)π聦W習的知識進行有效編碼,也不知道如何將新知識納入自己已有的“知識”體系當中。[3]奧蘇貝爾認為,教師在教學中,要將具有潛在意義的信息和學生的已知信息聯(lián)系起來,才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因此教師在進行英語口語教學時,應該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合理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和合適的教學用語,使學生能夠?qū)⑿轮R與自己原有的知識結(jié)構(gòu)相結(jié)合。學生自己通過學習活動能夠構(gòu)建出知識的體系,才能在實際情境中靈活地運用知識達到與人溝通的目的。
教學內(nèi)容輸入的方式對學生英語口語的學習所造成的影響也是不能忽視的。心理學家認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就是一個從接受外部刺激,再到對所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內(nèi)部加工,最后輸出信息的過程。而教師通過使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多元化地接收信息,從而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然而在實際的英語課堂中,許多教師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聽說法來進行口語教學,即要求學生機械地跟著磁帶或錄音讀。[4]這樣一來,學生在態(tài)度上就會認為口語的學習并不重要,單詞不會讀不重要只要做到會拼會寫即可,使得學生機械地學習英語,即固定的輸入信息導致固定的輸出信息。如,在聽到“How are you?”的問題時,學生給出的回答一般都是“I am fine.Thank you.And you?”學生并不能舉一反三靈活地運用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情境。
課堂內(nèi)外大量的口語訓練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聽力以及口語的能力,口語還有利于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墒窃趯嶋H的教學過程中,英語口語的訓練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許多英語教師并沒有把口語設為英語教學目標之一,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不愿意進行口語訓練。
大多數(shù)英語教師認為,英語口語長期得不到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個多元化的測試系統(tǒng),很難測試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表現(xiàn)。對學生英語的測試以紙筆測驗為主,所以幾乎所有的老師在上課時都主要教授學生英語語法的相關知識,學生也認為只要學習在英語考試中會出現(xiàn)的關鍵語法知識就行,教師和學生都忽視了英語口語的培養(yǎng)和學習。近年來,由于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口語的教學狀況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5]例如,有一些地區(qū)在高考或者學業(yè)水平考試時會增加對學生英語口語的考察。這表明教育工作者已經(jīng)意識到英語口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來改善現(xiàn)狀。然而,這些措施卻很難得到有效實施,因為長久的教育理念以及考試觀念已經(jīng)根深蒂固。
在傳統(tǒng)考試制度的影響下,大多數(shù)初中學生都對聽和寫比較感興趣,因為這兩項基本技能在英語考試中可以體現(xiàn)出來。而對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來說,學習口語是浪費時間,所以他們對英語口語的學習持消極的態(tài)度。甚至他們對英語學習持功利主義態(tài)度,有許多人認為,學習英語是因為這是中考或大學入學考試的必要條件,并沒有意識到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口語在未來是重要的生活技能。
首先,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缺乏英語口語的訓練,導致語言基礎不牢固,經(jīng)常出現(xiàn)聽力理解困難的問題,特別是近義詞、同音詞、句子中部分讀音省略的地方不能把握。因為學生缺乏英語口語的訓練,加上知識面不夠?qū)挿?缺乏對詞匯、語法、句義、社會文化以及科普知識的了解,限制了學生聽力能力的發(fā)展。
其次,缺乏專業(yè)的英語口語培訓,大多數(shù)的學生在說英語上產(chǎn)生了障礙問題,甚至出現(xiàn)“口語障礙”,即有相應的英語知識但是就是不會表達。長此以往會使學生更加失去對英語口語的學習興趣。
最后,缺乏對學生口語的培養(yǎng),會導致學生無法在比較短的時間里初步建立英語的思維方式,更不用說形成系統(tǒng)的英語思維邏輯。[6]
重視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學工作中的當務之急。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英語口語是進行語言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在語言交流的過程中作為一種重要的交流方式,忽視學生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然而,出現(xiàn)這樣情況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大多數(shù)是由于應試教育不考查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導致的,因此出現(xiàn)老師和學生都不重視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狀況。此外,在成人的英語教學中,口語的交流也被放在了比較低的位置。這些都是導致口語交際能力不高的重要原因。
盡管英語是九年義務教育期間的必修課之一,但是學校的教學并沒有把英語和數(shù)學、語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一般學校很少組織英語的相關活動,班級活動更是少之又少,但是英語是一門語言的學習,而語言的學習需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在英語課堂之外幾乎沒有說英語的機會,課堂教學中口語練習的運用又很少。[7]因此,學校以及教師需要增強對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課是從小學開始設置的必修課,在一些不發(fā)達地區(qū)尤其是農(nóng)村,英語課尚處于一門新建的科目,大多數(shù)的家長以及學校沒有充分認識到英語課的重要性。由于農(nóng)村地區(qū)教育資源短缺,學校的師資力量不足,許多英語教師是由其他科目的老師兼任的。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就會導致學生忽視英語的學習,課堂表現(xiàn)隨意,對考試中會運用的語法知識才會認真對待,缺乏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以及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以及氛圍。
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上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英語口語的學習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不斷的練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墒窃趯嶋H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很難做到因材施教,指導每一個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在課文的講解過程中也更加注重語法知識的學習,忽略了對學生口語的訓練,學生在課堂上的口語練習往往就是“點到為止”,長此以往口語不好的學生更加不敢開口進行口語練習了。[8]由于應試教育考試制度的影響,教師在上課時也會下意識地側(cè)重向?qū)W生講授可以在紙筆測驗中體現(xiàn)出來的語法相關知識,因為口語缺乏相關的測試要求而忽視了對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生缺乏對英語口語重要性的認識。受“唯分數(shù)論”的影響,學生普遍產(chǎn)生了相對功利主義的態(tài)度,認為英語學習重要的是可以在試卷上體現(xiàn)出來的關于語法、詞匯的相關知識,從而忽視了對于口語的練習。在課堂上,面對口語訓練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往往敷衍了事,在面對語法、句型、時態(tài)等相關知識時才會積極認真聽講。[9]家長或?qū)W校對于英語口語培養(yǎng)的忽視,導致學生缺乏相應的訓練,在面對英語交流的環(huán)境中缺乏開口說英語的自信,從而喪失了練習英語口語的信心,造成現(xiàn)在學生普遍存在“啞巴英語”的現(xiàn)象。
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的情境,給學生一個進行口語交際的“支架”,從而使學生在交際中不會感覺到手足無措。[10]當教師為學生的口語交際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時,學生能夠主動搜尋與主題話題相關的材料,使他們在進行口語交際的時候表現(xiàn)得更加勇敢、自信,語言的使用也會更加流利、順暢。
在教授口語時,教師應讓學生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與好奇心,將枯燥的知識形象化,引發(fā)學生口語學習的興致。例如在學習職業(yè)名稱時可以利用職業(yè)標志性服裝,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游戲練習口語;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介紹我的學校的活動,讓學生走出教室實地介紹學校的一物一景,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達到能夠用英語與人流利對話的程度。
幫助學生克服口語膽怯的心理。教師可以在課前開展“講臺上”“班級里”的活動,鼓勵每一位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從而減輕學生害羞膽怯的情緒。當班級中大多數(shù)學生都敢于開口說英語時,剩下的少部分學生也會被帶動,由“不敢開口”到“敢于說出口”的轉(zhuǎn)變。
安排有趣生動的英語第二課堂,幫助學生樹立口語的自信。英語第二課堂不僅能夠充實學生的英語學習活動,還可以幫助學生對課內(nèi)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復習與回顧。對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都具有積極作用。例如教師可以從一部動畫片里截取一小段,讓學生模仿動畫中人物的語音和語調(diào)來給動畫配音,組織英文歌曲歌唱比賽,讓學生角色扮演表演英語短劇等,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寓教于樂讓學生體驗到學習口語的樂趣,從而提升學生的口語自信,讓學生在面臨英語的情境時敢于開口。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盡量給學生提供更多進行溝通交流的機會,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口語學習的興趣。[11]
在對學生口語的評價上,用詞應以鼓勵與表揚為主。教師應循循善誘不斷鼓勵學生,提高學生學習口語的積極性,從而培養(yǎng)他們學習口語的興趣。不過,教師在表揚時,應當注意公正原則,使每位學生都能更加認真努力地學習英語,促進學生學習口語的良性循環(huán)。
轉(zhuǎn)變英語口語的評價策略,將形成性與終結(jié)性評價相結(jié)合,每一學期或者學年采取口語考試的方式來進行學生口語水平的評價。例如,將學生以2人為單位進行分組,學生按照教師提供的圖片或話題進行對話和溝通;也可以3至4人為一組,學生根據(jù)教師設置的場景進行情景劇的表演。教師根據(jù)口語測試的所有測試內(nèi)容來進行評價。此外,語法、詞匯和語調(diào)以及成員間的互動交流也是教師考核的內(nèi)容。[12]
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應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轉(zhuǎn)變英語教學中過于注重語法知識的講授。尤其是對初學英語的學生,往往剛開始對英語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但是受傳統(tǒng)的英語教育只注重對學生的知識層面進行“灌輸式”學習的影響,沒有重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從而使學生漸漸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導致機械的英語學習。因此,最為關鍵的是要進一步推進新課程標準的落實與改進,適應現(xiàn)代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要,不斷提升學生英語表達能力,滿足英語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