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海
【摘要】陳立群是一名退休后支教的老校長,他分文不取,無私奉獻,五年內讓臺江縣民族中學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作者有感于此,認為:政府部門應該實施黨建引領工程、師德示范工程、培訓促新工程等六大工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強化立德樹人機制;而教師應該守住職業(yè)道德的底線,努力提高教學能力,積極開展教育科研,以陳立群和張桂梅這樣的時代楷模為榜樣,為鄉(xiāng)村教育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鍵詞】職業(yè)道德 教學能力 六大工作 工作目標
【中圖分類號】G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31-0017-03
學校教育,一頭連著國家和民族的希望,一頭連著無數家庭的期盼和孩子的夢想。教師工作做得好不好不僅僅是自己的事,更是關系到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和孩子前途的大事、是關系到國家命運和民族未來的大事。所以,教師必須高度負責,不能誤己誤人。
前段時間,筆者有幸零距離接觸了時代楷模陳立群校長,聽了他的講座,了解了他的事跡,觸動之大前所未有,想要說的和想要做的太多太多。以下是聽完講座之后筆者的幾點體會。
一、守住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底線,不能誤人子弟
“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底線是不能誤人子弟”,這是筆者聽了陳立群校長的講座后感悟最深的一點。“愛與責任是人類道德的基點”,陳立群校長說。他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民族中學任校長兩個月就停了兩個老師的課,原因是不能再讓他們誤人子弟。有一次他去聽該校一名語文教師上課,該教師本來要講的是作文的結尾,但是講出來的幾乎全是作文的開頭,直到臨下課才發(fā)現自己講課離題了。很顯然,該教師是沒有備課的。因此,陳立群校長果斷決定,與其讓這樣的教師繼續(xù)上課耽誤學生,不如停了他的課,讓其他負責任的教師多辛苦一些,來上這個班的課,堅決不能讓這樣不負責任的教師再誤人子弟了。聽了陳校長的話,筆者忽然想:“我們縣有沒有這樣不負責任的教師呢?肯定有。我雖然沒有做過細致的調研,但是看到許多學生的低分成績,我可以肯定地說,這樣不負責任的教師不僅有,而且為數不少?!币郧埃P者對“誤人子弟”這幾個字只知其然,從沒往深處去想。聽了陳立群校長的話,筆者才猛然對這四個字有了真正深入透徹的理解:一個孩子,本來挺聰明的,讀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幾乎每個家長都夸他們活潑可愛、聽話懂事,但是讀著讀著,成績越來越差,對學習越來越厭倦,坐在教室里特別難受,聽老師講課好比聽“天書”,一字不懂。最后到了初中,因成績實在跟不上只好輟學。導致這樣后果的原因是什么呢?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這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幸碰上了不負責任的教師,活生生地被耽誤了,這就是不負責任的教師的罪過!
南宋許棐說:“庸匠誤器,器可他求;庸裁誤衣,衣可別制;庸師誤子弟,子弟可復胚乎?”雖然,教師可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例如家事煩瑣、工作繁重、身體不適、待遇偏低等等。但是,無論什么理由,都不能成為教師對學生不負責任的借口。因為,教師一旦教壞了孩子,孩子就再也不能復制了,孩子的一生就被我們耽誤了。或許,教師的能力水平有限,但是,既然選擇了教書育人這個職業(yè),就一定要認真寫好每一個教案,上好每一節(jié)課,認真布置、批改每一次作業(yè),這是人民教師應該堅守的職業(yè)道德底線。
二、快速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共同成長
大多數教師對工作是很負責的,但一些教師看起來很認真、很勤奮、很辛苦、很累,實際上是虛假學習、淺層次學習,忙忙碌碌卻收效甚微。天道酬勤、勤能補拙的道理,激勵了很多學生,也耽誤了很多學生。聽了陳校長的講座,筆者才真正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學習要講究方法,學生要做到入室即靜、入座即學、入學即專。學習有三個層次,用力、用腦、用心。深層次的學習是整個人的思維進入到聽課或解題的過程中,完全沉浸在學習狀態(tài),達到忘我的境界,只有這樣“用心”去學效率才高。教師要精心備課,設計好課堂上的每一個問題,由“教給學生什么、怎么教、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向“讓學生學到什么、用什么方法才能學會、學到什么程度”轉變。
反觀現在的課堂,特別是農村學校的課堂,有的教師從不備課,常常是上課時間到了才匆匆忙忙去找課本,到了講臺便“即興表演”,愛講啥講啥,講到哪算哪,“把作文結尾講成作文開頭”,“把被除數講成除數”,“把明朝講成清朝”……不僅沒有高效,簡直就是完全無效,既浪費學生時間,又摧殘學生的身心,釀成嚴重的“教學事故”。所以,教師應迅速轉變思想,堅定地樹立“課堂比天大”的思想認識,切實增強高效課堂意識,迅速轉變課堂教學方式。
陳立群校長到貴州省臺江縣民族中學僅僅五年,該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全體師生的精神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22年高考,該??忌弦槐揪€的學生人數從五年前的24人躍升到284人,考上二本線的學生人數從五年前的228人躍升到763人,所有的學生都上了本科。該校的教育生態(tài)得到了重塑,徹底改變了學生的命運。這些變化堪稱奇跡。這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是誰呢?是陳立群校長,是臺江縣民族中學的老師。用陳立群校長的話說,學生還是那些學生,老師還是那些老師,但是卻取得了天差地別的成績。這個成績說明,像臺江縣和我們那坡縣這樣欠發(fā)達的西部少數民族縣份的“縣中振興”,的確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想不想”“要不要”“做不做”的問題。
那坡縣“肯定要做”,這是我們教育人的責任和使命。那么要“怎么做”呢?得先從教師做起,教師不優(yōu)秀怎么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學生呢?陳校長認為,對任何一所學校而言,教師是最重要的,學生能走多遠,取決于教師能走多遠。如果教師的態(tài)度不端正、責任心不強、不繼續(xù)學習、不與時俱進,那么教師不但不能進步、不能變得更優(yōu)秀,反而讓自己在學校學的那點知識也逐漸遺失,以至于不能勝任當前的教學任務,導致“誤人子弟”的現象時有發(fā)生。筆者相信,大多數教師都是不甘平庸,不忍心耽誤那些可愛的孩子的,因為這是教師應盡的責任。那么,如何快速提升教師的自身能力呢?陳校長用實際行動給出了最好的答案,那就是敢于刀刃向內、自我革命、不怕出丑,和學生一起參加考試,通過考試檢查自己知識的掌握程度、發(fā)現自身存在的問題,然后通過認真學習、精心備課等方法去彌補、去改正、去提高,這是提升自己教育教學能力的最快方法。另外,學校還要積極推行集體備課和集體磨課,通過引導教師互相學習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從而使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三、立即行動起來,能快就不要慢
陳校長說,少數民族地區(qū)孩子,天誤人誤自誤。學生出生在那坡,自己無法選擇。但是,作為他們的教師,就不能因為自己的不負責任或者能力不足而“人為”地耽誤了他們的前途和命運。如果孩子們被教師人為耽誤,這樣對他們就太不公平了。該怎么辦呢?那就從學校做起,立即行動起來,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投入到教育教學改革中去,能快的絕不能慢。一是馬上轉變工作作風,以良好的教風帶動學風的轉變,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由“淺層學習”向“深度學習”轉變,提高學習效率。二是自覺轉變觀念,對學生提要求不如對自己提要求,拋棄所謂的師尊顏面,和學生一起考試,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加快學習提升,努力成為優(yōu)秀的教師,成為學生的榜樣。三是倡導積極閱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偏遠地區(qū)的孩子見世面少,知識面窄,必須通過大量閱讀來彌補。特別是小學和初中,相對來說可自主安排的時間比較多,要讓學生多看課外書,為高中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倡導閱讀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以學校教育去帶動家庭教育,如要求家長每天晚上至少陪伴孩子閱讀半小時。四是加大鼓勵學生學習的力度。比如,給學生送喜報,每有學生取得好成績或者參加各種比賽獲獎,學校要給家長發(fā)送祝賀信息,甚至給他們送去喜報、“紅包”,給他們放鞭炮!用學校的教育去帶動社會教育,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引起社會的關注,在全社會營造重視教育的氛圍,喚醒社會對教育的重視。五是關心關愛教師。一所學校辦得好不好,關鍵是有沒有好教師,因此對教師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要向陳立群校長學習,對諸如教學質量等原則問題,一定要認真負責,沒有商量的余地,對不負責任的教師要嚴厲批評,對表現突出的教師要及時表揚鼓勵,該罰的罰,該獎的獎,絕不含糊。對有困難的教師,學校領導要真正關愛他們,對家庭有困難的教師要能幫盡幫,如教師生病住院,學校領導要去看望慰問,要讓他們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傊?,教育不能墨守成規(guī)、安于現狀、瞻前顧后,要轉變觀念、解放思想、結合實際、立即行動起來,這樣才能取得新突破,開創(chuàng)新局面。
四、強化工作措施,努力實現目標
要實現我們的目標,必須強化措施。
首先,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打造好三支隊伍。一是制定《那坡縣教育系統(tǒng)加強師德師風活動方案》,進一步加強全縣教師隊伍的師德師風建設。以維護教師職業(yè)形象、提振師道尊嚴為目標,積極探索師德師風建設新機制,引導廣大教師自覺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zhí)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做好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chuàng)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全面提升全縣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yè)道德水平,引導廣大教師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二是以提高現代教育治理能力為導向,做好鄉(xiāng)村校長能力提升、優(yōu)秀校長域外高級研修等各類培訓,充分發(fā)揮名校長的頭雁效應,示范帶動縣域薄弱學校、教學點校長快速提升現代教育治理能力,力促城鄉(xiāng)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努力打造一支盡責任、有情懷、善管理的全縣校長(包括園長)隊伍。三是緊扣骨干班主任教學管理能力培訓項目,引導班主任學深悟透國家政策,把班主任工作與課后服務結合起來,與學生睡眠、作業(yè)、體質、課外讀物、手機等五項管理結合起來,與打造“三個課堂”結合起來,與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等工作結合起來,努力打造一支盡責任、有愛心、講藝術的全縣班主任隊伍。四是以提高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為核心,將師德放在首位,將職業(yè)理想、職業(yè)道德教育貫穿于各級各類培訓的始終,打造一支盡責任、有學問、勤鉆研的全縣學科骨干教師隊伍,為鄉(xiāng)村教育振興打好堅實的基礎。
其次,制定三年計劃,實施六大工程。結合那坡縣實際情況制定六大工程的實施計劃。一是實施黨建引領工程。開展“爭當紅燭先鋒、爭創(chuàng)邊陲名?!被顒?,強化黨員“六帶六爭當”,即帶頭學深悟透、爭當理論學習先鋒,帶頭革故鼎新、爭當解放思想先鋒,帶頭攻堅克難、爭當推動發(fā)展先鋒,帶頭愛崗敬業(yè)、爭當教書育人先鋒,帶頭結對幫扶、爭當黨群連心先鋒,帶頭轉變作風、爭當清正廉潔先鋒,從而讓爭當“壯美邊關紅燭先鋒”成為一種新風尚。加強黨建引領常態(tài)管理,不斷促進全縣教育的內涵發(fā)展;加強黨建引領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教師素養(yǎng);加強黨建引領自主創(chuàng)新,不斷促進特色發(fā)展。二是實施師德示范工程。認真學習和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工作重要論述的新精神新要求,圍繞新時代教師師德建設與管理的政策導向,對全縣廣大教師進行專題輔導,使廣大教師深刻領會到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深刻內涵。以師德標兵為表率,大力開展學習張桂梅先進事跡活動,大興學習張桂梅精神之風,掀起做張桂梅式教師熱潮,組織學習全國師德模范標兵事跡,樹立那坡縣師德典型。通過完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使教師學有保障,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管理制度,將師德師風的學習、研究作為重要內容常態(tài)化開展,提升學校的師德師風建設水平。三是實施常規(guī)穩(wěn)基工程。我們要認真實施常規(guī)穩(wěn)基工程,通過持續(xù)抓牢學校常規(guī)管理、加強學校安全工作、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強化立德樹人機制、完善教育教學常規(guī)管理制度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四是實施教研提質工程。設立教研活動專項經費和名師名校長工作經費,依托名師工作室建設教學研究團隊,打造校本教研模式,形成相互學習、相互提升的良性促進機制,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依托課題研究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課題研究者提供展示的機會,認真做好教學設計與實施、改革實踐、經驗總結等工作,形成教學改革實踐與教學理論探索的“同臺共舞”,從而在深化研究、促進反思的過程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同時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實現信息化教學,進一步推進智慧校園建設。五是實施培訓促新工程。對新入職教師進行崗前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yè)化水平;開展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有效促進農村教師和新入職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以名師工作室為中心,開展教育教學研討活動。充分利用廣西大學、深圳對口幫扶等各種教育資源,加大教師培訓力度,為全縣中小學教師提供優(yōu)質培訓服務,提高全縣教師整體素質與能力。六是實施文化鑄魂工程。校園文化是師生共同的精神追求,決定著學校的價值追求和發(fā)展目標。各學校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讓書香文化啟迪智慧、用經典文化浸潤心靈;要加強樓道文化和班級文化建設,陶冶學生情操,創(chuàng)建學校特色文化,彰顯辦學個性。
筆者慶幸自己是一名教育人,能為孩子們的成長助力。陳立群校長說,愛與責任不分西東。他是浙江人,奮斗了一輩子,已經退休,本來應該在大城市安享晚年,但他卻選擇到貴州臺江支教,一去就是四五年,不僅分文未取,而且看到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就慷慨解囊,花費了自己的很多錢。以他的學識和才能,如果到發(fā)達地區(qū)的民辦學校任職,年薪應該有一兩百萬。這么算來,他到臺江工作四年辛苦不說,還要損失上千萬。但是他為什么還去做了呢?用他的話說那是因為“愛與責任”。
教師們生在那坡,長在那坡,或者工作在那坡,家長們把他們的“掌上明珠”交給教師,那是對教師的信任,教師不能辜負了家長們的期待和信任,不能耽誤了他們的“子弟”??v然當前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是,如果教育人都不重視教育,還有誰來重視教育?如果教育人都不去喚醒人們關心教育,誰還會來喚醒?讓我們教育人團結起來,以陳立群和張桂梅這樣的時代楷模為榜樣,努力克服各種困難,迎接各種挑戰(zhàn),以愛的名義,用負責任的行動為孩子們點燃希望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