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榮 張舉博 中共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公司黨校
黨支部是黨的基礎組織,是黨在基層黨組織中的戰(zhàn)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也是黨員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上級黨組織工作部署的執(zhí)行、日常黨務工作的開展、黨員隊伍的建設都是黨支部工作的重要職能。黨校是黨委的重要部門,是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黨員干部的“陣地”“熔爐”。其中,教學黨支部的黨員又是黨校教研工作的主體人員,其影響力、輻射力及榜樣作用的發(fā)揮情況直接反映了黨校整體形象。因此,黨校教學黨支部必須圍繞中心工作引導好黨員、組織好黨務、融合好業(yè)務來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校因黨而立,黨校姓黨是天經地義的要求?!秉h校教師必須做到“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而黨支部的首要功能就是在政治上、思想上對廣大黨員、群眾起到引領作用。從二者的高度契合來看,教學黨支部在黨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任務更為艱巨、責任尤其重大。站在強化思想認識、打牢政治根基的高度,教學黨支部將強化思想引領抓在日常,做在經常,通過加強政治學習、黨性鍛煉、教育引導,開展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和簽訂政治紀律承諾書等多種方式強化教師隊伍的理想信念和黨性觀念,筑牢思想根基。在政治學習中突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黨員。比如,結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支部要求將《習近平著作選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等7本書和《中國共產黨章程》、黨的二十大精神等內容作為黨員政治學習必讀篇目,安排在集中學習和自學當中,并將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時期的重要講話作為支委會和支部大會的“第一議題”首先進行學習,引導黨員尤其是教師先學一步、深學一層,在真學的基礎上深悟、細思,真正做到知信行合一,學思用貫通[1]。
理論是實踐的先導。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要通過實踐才能發(fā)揮出來,作為黨校教師,講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項課題,寫好每一篇文章,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宣傳好、闡釋好,就是發(fā)揮作用的具體實踐。引領黨員關鍵靠支部,教學黨支部的工作必須與教研實際深度融合,才能在激發(fā)黨員先進性、創(chuàng)造性上有所作為。比如,在主題黨日活動的設計上,教學黨支部根據教師授課內容,選取紅色教育基地,請教師開展現場教學。情景交融的教學模式更容易讓接受教育的黨員產生共鳴,而受教者和現場圍觀群眾的情緒也會讓授課教師受到感染,從而使講述更充滿激情。一方面,黨支部結合黨校馬克思傳播陣地的特點,在每月的教職工政治學習當中,安排教師講授與學習內容相關聯的微黨課,促使參與授課的黨員教師前置學習,深層挖掘,在打磨的過程中鍛煉了教師的備課、授課能力;另一方面,黨支部通過本校教師講黨課的形式帶領教職工開展學習,將高深的理論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達到上通天線、下接地氣的效果,活化了政治學習方式,激發(fā)了黨員學習興趣。為了擴大教育影響,拓展教育覆蓋面,黨支部還選出微黨課中的優(yōu)質資源進行錄制,報送到集團公司宣傳部通過微信平臺進行推送,其中該校創(chuàng)作的理論微課《深刻把握我國發(fā)展的“五個有利條件”》被國鐵集團黨組宣傳部選為理論微課365/2022 精品課[2]。
黨校教師作為黨校重要的教育力量,必須在重點教研任務中勇挑重擔,黨員教師更是要發(fā)揮優(yōu)勢作用。這不僅是對黨員教師的一種要求,更是實現優(yōu)質教學、促進教研水平提升的必然選擇。黨支部將開展黨員教研攻堅作為鍛煉黨員黨性、提升業(yè)務素質的重要抓手,在參加重點專題備課、參與重點調研課題等重點教研任務中組建由支部委員和黨員骨干組成的攻堅小組,互幫互助,同向發(fā)力,力爭取得高質量成果。在今年開展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黨支部把主題教育與提高專題質量結合起來,組織黨員骨干開展“主題教育專題攻關”,形成“2+15+N”的課程體系,包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列專題10 個,“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專題9 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各類專題32 個。支委一班人緊緊圍繞集團公司基層黨的建設、黨員學習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yè)經營管理等中心任務,參與重點課題研究,僅2023年就承擔參與甘肅省黨校系統重點課題和集團公司重點科研項目6 項?!八徒痰揭痪€”理論宣講團是集團公司黨校打造的一塊精品教學陣地,為解決基層單位的工學矛盾問題作出了突出貢獻,被國鐵集團黨組評為“2022 年鐵路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在這個品牌的打造中,教學黨支部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政治站位,牢記“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黨校初心,在教師選擇和專題把關上負起政治責任,選派政治素質過硬、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安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史黨建、黨規(guī)黨紀類的精品專題進行送教。近年來,年均完成基層送教200 余場,培訓黨員干部萬余人次,有效幫助基層黨員加深了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理解和對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促進基層單位將“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要求落實到位[3]。
從教學黨支部圍繞教研中心工作發(fā)揮堡壘作用的實踐來看,將黨建與業(yè)務深度融合不僅活化了支部黨建工作載體,同時也有效促進了教研質量的提高,實現了黨建工作與教研任務的互促共進。但是對照《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蘭州局集團公司黨支部建設實施細則》相關規(guī)定,教學黨支部在工作上還有許多需要繼續(xù)加強的地方,主要是:
部分黨員認為黨校的黨建工作不是自己的主業(yè)主責,除了與業(yè)務緊密的黨內活動外,參與日常黨建工作的主動性不夠,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黨建工作的開展,導致黨建工作成效不夠明顯。
黨支部的黨建工作主要靠支委一班人執(zhí)行和落實,但是,一方面,由于支委都是兼職人員,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形勢下,黨建工作要求越來越高,支委必然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體力;另一方面,黨支部黨務工作者的地位卻并未得到充分的認可,沒有相應的待遇政策,因此出現了支委無合適人選的被動局面。
教學黨支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黨建工作與教研業(yè)務的結合,但從各自的職責來看,教研工作理念注重教學的方式與效果及科研的學術水準,黨建工作則對政治思想有更嚴格的要求。二者雖然各有側重,但在每個階段又必須緊密結合,缺一不可。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評估與監(jiān)督機制,沒有明確的考核評價標準,導致黨建工作融入教研業(yè)務的深度廣度不夠。
工作中出現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分析不出問題出現的原因,找不準解決問題的方法。毛主席說過:“研究任何過程,如果是存在著兩個以上矛盾的復雜過程的話,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倍鳛辄h校教學黨支部,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歸根結底就在于“黨員隊伍建設與目前工作適應度不匹配”這一主要矛盾。分析起來,原因如下:
學習是黨員教育關鍵的一步,對于教師黨員更是如此。而有明確的認識,才能有正確的學習方向,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毛澤東同志說:“然而馬克思主義看重理論,正是,也僅僅是,因為它能夠指導行動。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只是把它空談一陣,束之高閣,并不實行,那末,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黨校教師如果僅僅是為教學而“死”學理論,不反觀自身的修為,不主動把理論上升到提升自身素質與能力的高度,那么,對學習的理解就會趨于狹隘,學習教育的效果也是有限的[4]。
黨校需要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但目前的黨校青年教師往往都是“從校門到校門”,沒有經歷過現場的歷練,教研工作往往不接地氣,學理上講得很多,學員不能較好地消化理解,更談不上實踐中的應用,難以為學員提供優(yōu)質的培訓和指導,從這個層面來看,黨校教師黨員的作用沒有得到很好地發(fā)揮。
黨校不同于一般的學校,黨校學員來自各個崗位,其知識結構、工作閱歷差異較大,黨校教師的培訓方法需要根據學員隊伍的特點和需求進行靈活調整,如果培訓方法過于單一、缺乏互動和實踐環(huán)節(jié),就無法滿足學員的學習需求和實際應用要求,影響教學目的的實現,同時也影響到教師黨員作用的發(fā)揮。
支委是支部工作的核心要素,支委成員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效是影響黨員隊伍建設的決定性因素。支委工作的內容主要包含: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習教育活動,引導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加強黨性修養(yǎng);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幫助黨員干部理解和貫徹黨的決策;積極開展黨的組織工作,確保黨組織的健康發(fā)展;通過加強黨內團結和協作,增強黨員的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促進黨建工作的開展;帶頭踐行黨的紀律要求,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推動黨建工作的廉潔高效運行;為黨校提供智力支持和專業(yè)指導,為黨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作出積極貢獻等,這就要求支委成員具有更高的政治水平、理論素養(yǎng)和協調能力,以高素質的支部班子帶動黨員隊伍的不斷提升[5]。
支部黨建工作需要有明確的考核機制和激勵措施,但如果對于黨員的作用發(fā)揮沒有有效的評估和認可,也沒有明確與評優(yōu)選先和個人發(fā)展相契合的制度標準,就會降低黨員發(fā)揮作用的積極性和努力程度,影響黨員隊伍的士氣和凝聚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90 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 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指出:要“緊扣黨之所需,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找準黨校工作與黨的中心任務的結合點、切入點、著力點”。要進一步做到圍繞教研工作發(fā)揮好黨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必須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加強工作力度、創(chuàng)新思想、改變方法。
要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黨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充分發(fā)揮黨員的模范帶頭和具體活動中的引領作用;明確“支部班子強、黨員隊伍強、基礎工作強、堡壘作用強”的目標要求,進一步加強黨支部自身建設,強化對黨員的思想教育,細化支部黨建工作具體措施,提高支委班子成員素質;從選任支委著手,通過民主公開的方式選拔政治素質高、業(yè)務能力強、年齡結構優(yōu)、群眾基礎好的支委班子成員,建立一支活力高效、團結協作的支委班子[6]。同時,要積極打造政治與業(yè)務素質雙優(yōu)的黨員隊伍,突出黨校政治屬性,提高教職工政治能力,涵養(yǎng)具有黨校特色的政治文化,永葆廉潔從業(yè)政治本色;深化黨校一切工作都是政治工作、黨校教職工是政治工作人員的認識,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把教職工隊伍鍛造成政治強、作風硬、紀律嚴、形象好的優(yōu)秀隊伍。
黨校始終不變的初心就是為黨育才、為黨獻策。黨支部中心工作也必須圍繞這兩個“為”展開,聚焦教學、科研兩個重點,將黨建制度運用到教學科研實踐當中,使黨建工作增強實效性,能夠真正為教研中心工作保駕護航。要主動參與到馬克思主義理論、黨史黨建和思想文化特色學科的建設中來,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檢驗真理;主動參與教學創(chuàng)新,用黨內活動的實踐平臺為教師開展案例式教學、研討式教學提供“為黨育才”的鍛煉場所,作為教學創(chuàng)新的“磨刀石”“試驗場”“保障部”;主動參與科研咨政,深入開展黨員攻關,將黨員開發(fā)課題成果的質量作為黨員評優(yōu)選先的必要條件,通過制度激勵黨員在“為黨獻策”中出精品、創(chuàng)佳績。
校風校紀建設是支部黨建工作中的重要一環(huán),堅守黨校初心,就必須始終堅持從嚴治校、質量立校,發(fā)揮不正之風“凈化器”、黨性鍛煉“大熔爐”、全面從嚴治黨“風向標”的作用,讓學員一進黨校就感受到學習之風、樸素之風、清朗之風[7]。黨校的教學目標就是要為基層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為國家的政治建設培養(yǎng)堅強可靠的人才隊伍。黨校的黨員代表著黨校的形象,更代表著黨的形象,必須以嚴格的紀律作為保證。教學黨支部要將校風校紀作為首要的工作任務來抓,加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教育,加強黨校光榮傳統和優(yōu)良作風教育,旗幟鮮明地反對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以及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精致的利己主義思想、“躺平”思想等,對于不良的現象和錯誤的傾向及時開展批評,引導黨校教師潛心治學、虔誠問道、悉心育人。開展與主體班學員臨時黨支部的聯建活動,抓住與學員一同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的時機進行現場教學,利用與學員一同晨讀的時機講授微黨課,把握與學員一同討論的時機解答思想困惑,以黨校的優(yōu)質資源幫助學員強化黨性修養(yǎng),共同構建風清氣正的教育環(huán)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校初心始終是黨校不斷奮斗的根本動力,也是黨校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根本遵循”。新征程上,教學黨支部必將始終如一堅守黨校初心、更加自覺踐行黨校初心,把握“為黨”根本,牢記黨校辦學治校的政治定位,持續(xù)強化“過程黨建”,堅持以黨建為統領,從工作中找問題,黨建上找原因,實踐中找辦法,持續(xù)推進黨建與業(yè)務工作深度融合,努力圍繞黨的中心任務筑牢政治堡壘,推動黨校教研質量不斷提升,為更高水平黨建工作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