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秀萍(河南省安陽高新區(qū)銀杏南校)
“我愿用六年時光,溫暖你一個甲子的記憶。”溫暖而樸實的話語就鐫刻在河南省安陽高新區(qū)銀杏南校(簡稱“銀杏南?!保┐箝T的墻壁上。這是學校的教育理想,也是對每一個孩子終身負責的宣言。學校秉承“慧人教育”的創(chuàng)新理念,不僅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更為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世界,開拓了一條“慧人教育鑄品牌,弘德特色競綻放”的發(fā)展道路。
近年來,銀杏南校全面營造“弘德文化”,讓每一面墻、每一條路、每片草坪、每一根燈柱都會“說話”,如春風化雨般將博大精深的經(jīng)典文化滋潤所有師生的心田。
漫步弘德長廊,這里秉承“方寸之間容納古今千秋義、寸指之厚藏進天地萬物理”的教育理念,精心選取了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36 種孩子們必備的優(yōu)秀品質,通過字義釋義、典故激趣、名言引領、書法熏陶等方式,對孩子進行優(yōu)秀品德的培養(yǎng),使孩子們親近傳統(tǒng)文化、與文明為友、以圣哲為師,為孩子們搭建了一座走向少年君子的橋梁。
如何讓民族古典詩詞浸潤孩子的心靈?各學科老師傾力合作,共同打造了一條圖文并茂的詩詞長廊,從詩經(jīng)風韻、楚辭風騷、魏晉風骨到大唐風華、宋元風情……一首首的傳世佳作,引領著孩子們養(yǎng)“讀千古詩詞,做少年君子”的浩然之氣。
信步在校園,樓梯、走廊、花壇、廁所、洗手池……隨處都有養(yǎng)成教育的“溫馨提示”,讓學生隨時隨地自覺檢查和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舉止。佇立在燈語路旁,仿佛走進詩的世界,這里有老師們的慧人情懷,更有孩子們的稚子初語。一句句燈語,不僅像一座座燈塔,更像一顆顆明星,散發(fā)出了璀璨的光芒,喚起了無數(shù)的希望與夢想,就連校園道路上的小小井蓋,也被賦予了慧人的文化內(nèi)涵。井蓋上面由美術老師繪制的圖畫,定期更換,美輪美奐。每期主題各有千秋:“我是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文明禮儀我能行”“我是小小夢想家”……在踏足拾步之間,孩子們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汲取了昂揚向上的文化力量。
學校門口有一排文化石,上面繪有一簇簇絢麗的花朵,詮釋著銀杏南?!爸灰闹杏袗?,石頭也能開出花來”的育人理念。一朵朵小石花傲然綻放,芳香四溢,寓育人于磐石之中,育成才于潤澤之中,構成了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
走進安陽高新區(qū)銀杏南校,“慧人教育”猶如風帆,為孩子們的成長成才揚帆導航、指引方向。駐足在各個年級,一個個主題,躍然墻上。一級部:用心呵護,用愛澆灌;二級部:滿園蓓蕾,個個芬芳;三級部:新的希望,愛的陽光……
2016年國家將《品德與生活》更名為《道德與法治》,學校審時度勢,在“慧人教育”的基礎上,研發(fā)出了“慧人德育”特色課程,其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意識和法治意識,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體會道德的力量,感悟法治精神。學校根據(jù)《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特點和學校實際,設計了《尋訪家鄉(xiāng)亮點》為主題的實踐活動課程,通過尋訪家鄉(xiāng)名片、尋訪家鄉(xiāng)名企、尋訪家鄉(xiāng)名勝,把家鄉(xiāng)在黨的領導下的歷史變遷告訴孩子們,引導孩子們樹立遠大的理想。
教育無圍墻,我們在路上。銀杏南校勇敢地打開校門,開放研學,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將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完整的人。為將“慧人德育”引向深入,學校組織孩子走進安陽工學院飛行學院,了解航空航天知識,喚起孩子們的飛天夢。在中科院棉花研究所,孩子們目睹了棉花的生長過程,了解轉基因棉花的前世今生。在安陽師范學院天象館、地質標本陳列室和生物標本陳列室,孩子們認真觀察,腦洞大開,品嘗到了探索與發(fā)現(xiàn)的樂趣。學生們還到安陽氣象局,了解了氣象的奧秘。
特別是孩子們走進紅旗渠紀念館、紅旗渠青年洞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僅領略了家鄉(xiāng)的秀美山水,更領悟到了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xié)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到中國文字博物館、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參觀,讓孩子們從青銅甲骨中重回殷商,感受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增強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感。
今日的學生,就是將來的公民?!盎廴私逃钡淖罱K目的就是“公民教育”。有一個孩子說:“我原本是一個性格孤僻的人,覺得整個世界與我無關,但是參加了愛心粥棚活動后,我感到無盡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都與我有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動力和責任。”這就是“慧人德育”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生根長葉,終將開出絢爛的繁花……
大凡在小時候有過經(jīng)典誦讀的孩子,特別是有過大量閱讀的孩子,到了中學和大學乃至進入社會以后,小時候播撒的經(jīng)典種子,就會破土萌芽開花結果,彰顯出獨特的魅力。
將國學納入課程是學校的一件大事,每天有固定的誦讀時間,每周開設國學校本課程,每月舉辦國學大講堂,每學期舉行誦讀展演……一年級入學禮,二年級入隊禮,三年級崗位禮,四年級十歲禮,五年級義工禮,六年級畢業(yè)禮,儀式活動與國學經(jīng)典相得益彰,貫穿于小學教育始終,放射出了奪目的光彩!
近年來,學校編寫了《我是文明銀南娃》德育校本課程,開展德育小課題研究,每個年級給出一個議題,即六年級走廊文明、五年級弘德長廊課題、四年級就餐文明、三年級小樹林課題、二年級教室文明、一年級路隊課題。這些課題研究,喚醒了孩子們的主人翁意識,發(fā)揮了學校小管家的作用,通過實踐研究,孩子們共發(fā)現(xiàn)27 個問題,提出了16 個可行方案。孩子們采用多樣的方式既展示了自己的課題研究成果。這些德育課題的開展,使“文明少年”“書香少年”“健美少年”等優(yōu)秀學生大量涌現(xiàn)。
在一次開題研究成果展示會上,來了三位神秘的客人,出現(xiàn)了這樣精彩的一幕,第一位客人是來自英國的Mr.Black 先生。他和大家分享“英國人是怎么走路的”。布萊克先生介紹了英國人最紳士的走路風度,那就是遵循“女士優(yōu)先”的原則。 第二位客人是來自宋朝的王太尉,他穿越時空,向大家介紹了古代人走路的禮儀“趨禮”。最后一位小客人,打著快板敘述了如何走路。銀杏南校就是這樣將書本上的禮儀規(guī)范,寄寓于一次又一次新穎而活潑的活動中,像這樣的禮儀教育活動還有很多,如吃飯之禮、講話之禮、訪客之禮、禮儀教育等等。以此培養(yǎng)銀南學子的禮儀之道,做一個有禮貌有氣質的銀南人,讓孩子們充滿了自信和社會責任感。一個個充滿朝氣的孩子行走在銀南美麗的校園,宛如一朵朵鮮花傲然綻放。
為了讓學生在優(yōu)美和諧的自然環(huán)境中學習成長,學校還建立了花壇、樹木領養(yǎng)制度,學生們對待自己領養(yǎng)的花草樹木精心呵護,尤其是知行樓前櫻花樹,枝繁葉茂、碧綠迎風、碩果累累,駐足其間,觀滿枝紅艷,嗅遍園芬芳,聞朗朗書聲,思桃李天下,競艷爭芳……
陌上花開,緩緩歸矣?;廴私逃T品牌,弘德特色競綻放?!盎廴私逃弊分鹬⒆觽兓ㄒ话愕膲粝牒臀磥怼r光不語,靜待花開。安陽高新區(qū)銀杏南校必將為每一位學生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教育,為每一名孩子創(chuàng)造著美好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