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孔令凱
黑格爾曾說:“中國書法最鮮明地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精神?!闭且蕾囉跐h字這個載體,中國文化實現了源遠流長、歷久彌新。因此,筆者認為小學階段文化教育的第一要義,就是教育學生掌握漢字的書寫知識和技能,使其逐步具備駕馭文字的能力。同時,還要運用漢字及其書寫文化的多方面教育因素,陶冶學生美的情操。1978年,語言學家呂叔湘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了題為《當前語文教學中兩個迫切問題》的文章,并發(fā)出了這樣的追問:“十年的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2002年,教育部出臺的《關于在中小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指出:規(guī)范、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是有效進行書面交流的基本保證,是學生學習語文和其他課程,形成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也明確規(guī)定:識字與寫字是小學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雖然時隔多年,但當前中小學的漢字書寫教學整體上仍存在著呂先生所批評的“少慢差費”的問題,不少學生寫出來的字,且不說能體現他的基本品質和素養(yǎng),就是與“規(guī)范、端正、整潔”的基本要求也有較大差距。
“互聯(lián)網+”時代,人們逐漸適應了網頁瀏覽、觸屏閱讀、即時通信工具,提筆寫字的機會減少,鍵盤打字、語音輸入、觸屏寫字成為日常。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忽視漢字書寫教學的綜合育人功能。漢字書寫教學不僅具有夯實漢字文化基礎和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功能,還可以多方面發(fā)展學生的心理品質,提高智能素質。但是,從目前小學生的寫字情況來看,令人擔憂。
日常教學中,漢字書寫教學被置于可有可無的境地。以漢字書寫教學的主陣地——語文課堂教學為例。不少教師重讀輕寫,把生字、生詞投到屏幕上,僅讓學生齊讀幾遍,不督促他們在本子上練習書寫。一旦低年級漢字書寫教學的時間開始被閱讀教學占用,到了高年級,部分教師就想當然地把漢字書寫這一環(huán)節(jié)省略了。尤其是在一些具有導向性的展示課和示范課中,授課教師為了課堂的整體效果出彩,漢字書寫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能省則省。
學生的漢字書寫習慣較差,漢字書寫態(tài)度不夠端正。一方面,坐姿和握筆姿勢不正確。在寫字時,要講究“三個一”:手離筆尖一寸、胸離桌一拳、眼離書一尺。這話說起來簡單,但在我們的課堂中,不難發(fā)現:一些學生的坐姿和握筆姿勢在教師的強調下,立馬就好,但過不了多久又恢復了“千姿百態(tài)”。執(zhí)筆方法不正確的大有人在,其中以拇指關節(jié)卡筆桿,食指末關節(jié)向里凹進者居多,還有部分學生所握筆桿的傾斜角度與方向不對。坐姿不正確的也比比皆是。有的學生兩腿交叉,還不時地搖晃;有的學生臉離桌面很近,有的學生胸口緊緊靠著桌子。另一方面,寫字態(tài)度不認真,字跡潦草。田字格的漢字間架結構不正確,字的各個部分比例失調,起筆不是地方,收筆不到位,基本筆畫寫得不規(guī)范,該直的不直,該彎的不彎,撇無鋒,捺無腳等。
學生的漢字書寫興趣不濃,注意力容易分散。筆者發(fā)現,許多學生寫字興趣不濃,集中表現在心理上不愿意去寫字,寫字時注意力不集中,態(tài)度不認真,積極性不高,意志不堅定,等等。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很難對某一現象產生濃厚而長久的興趣,在每次寫字訓練的前5分鐘也許會堅持,但此后就坐不住了。這種寫字狀態(tài),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寫字效果。
出現上述情況,從根本上說是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沒有培養(yǎng)出來,寫字能力沒有得到鍛煉,良好的書寫習慣沒有養(yǎng)成,從而影響學生整體素質的發(fā)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學校教育理念的不重視,導致漢字書寫教學被“冷落”。我們知道,漢字書寫需要良好的習慣和正確的方法指導。現階段,仍有部分學校過分強調智育,只注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對作業(yè)本上那些難看甚至不認識的字,誰都沒有精力或興趣去關心和糾正。有些校長將漢字書寫教學狹義地理解為語文教師的職責,忽視了其他學科的協(xié)同作用,更沒有開設專門的書法校本課程。一般在小學低年級,大多數語文教師還是比較重視漢字書寫教學的,對漢字書寫教學也有足夠的耐心,對每個漢字的筆順筆畫、間架結構都認真講解并作出示范??呻S著年級的增加,課堂大部分時間被講解課文內容所占據,漢字書寫訓練被邊緣化。另外,即使有少量學校開設了書法校本課程,但由于專業(yè)師資匱乏,其漢字書寫教學的質量并不高。
教師自身漢字書寫水平不高,起不到示范引領作用。打鐵還需自身硬,不少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的漢字書寫水平并不高。不久前,筆者擔任某市初中語文教師資格面試的主考官。在試講環(huán)節(jié),盡管每位考生的板書有限,但在全場98名考生中,超過一半考生的漢字書寫不過關,出現了很多基礎性問題。如“金色花”的“花”,“孤獨之旅”的“旅”,“皇帝的新裝”的“裝”,“老大臣”的“臣”,“醉翁亭記”的“醉”,都出現了筆順錯誤。不僅準語文教師如此,即使擁有多年工作經驗的老教師,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漢字書寫問題。在一次課堂觀摩中,某骨干教師在寫“傷害”的“害”時,中間部分的筆順和筆畫都不正確。
學生的漢字書寫基礎不牢固,經常寫錯字、別字。小學六年的時間,如果連漢字書寫這一關也過不了,那么在初中、高中階段要扭轉這種局面就要花更大的氣力。實際上,漢字書寫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掌握了漢字的基本筆畫、基本筆順、間架結構的特點,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是可以寫好的??墒菍W生對漢字書寫的這些規(guī)律知之甚少,隨意亂寫,當然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有一名初中教師讓學生板書課文題目“孔乙己”及其作者,且不說字體寫得是否工整,該學生竟然把“魯”字和“迅”字都寫錯了,其中“魯”字出現兩處錯誤,“迅”字的筆順筆畫都出現了問題?!棒敗焙汀把浮倍际浅S米郑y(tǒng)編小學語文課本五年級上冊有兩篇課文是魯迅寫的,有兩篇課文是寫魯迅的,這個單元中多次出現“魯迅”這個詞,可到了初中仍然寫錯。
轉變漢字書寫教學觀念,做好學生漢字書寫的榜樣。理論是行動的先導,缺乏一定的理論指導,其實踐必會有所偏失。針對部分學生漢字書寫水平不高、字體不清、書寫不工整的現狀,國家先后出臺了《關于在中小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等專門性文件。學校作為學生漢字書寫教育的主場地,理應強化責任擔當意識,自覺肩負起育人使命。學校要統(tǒng)籌安排,建立漢字書寫教學的長效機制,實施切實可行的方法策略,營造漢字書寫的良好氛圍,完善漢字書寫的保障措施,全面提高漢字書寫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漢字書寫水平,不是語文教師的“專利”,而是所有學科教師的共同任務。所有教師都要重視學生日常寫字,各科作業(yè)都應要求書寫規(guī)范、認真、端正。另外,教師的示范和指導作用尤為關鍵。如果教師書寫基本功欠缺,又談何要求學生呢?如“冒險”的“冒”,上面部分第三筆、第四筆的筆畫,很多教師漢字書寫不規(guī)范;再如“肺炎”的“肺”的右邊部分,不少教師寫成了“市”字。漢字數量眾多,把每個漢字的筆順筆畫都寫對,確實比較困難,但查閱工具書、向專業(yè)人士請教,是每位教師應有的態(tài)度。
明確漢字書寫教學階段性要求,科學安排教學內容?!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不僅提出了漢字書寫教學的總目標,還依次描述了它的階段性目標。漢字書寫教學的總目標是: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其中,第一學段要求,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努力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第二學段要求,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guī)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第三學段要求,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力求美觀,有一定速度;書寫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第四學段要求,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guī)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四個學段的漢字書寫要求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符合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漢字書寫教學的規(guī)律。四個學段都有“寫字姿勢和寫字習慣”的要求,盡管表述不完全相同,其實質是相同的。應該說,漢字書寫教學的目標要求是非常明確的,我們只有按照要求,切實抓好落實,才能取得預期效果。
改進評價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在學生練習書寫漢字的過程中,要多鼓勵,給予積極的評價,以此激發(fā)學生對寫漢字的興趣,提高學生寫好漢字的自信心。對寫字的評價,不同的學段應有不同的關注重點,不能同等對待。尤其要特別防止用大量重復抄寫的懲罰性做法對待學生。在測試中對漢字筆順的考查,可以引導教學重視筆順的書寫。北京市中考曾經連續(xù)兩年用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對書寫筆順正誤的辨識,這個導向是非常積極的。例如,河北省中考語文試卷要求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成為必考題目,這個導向也是很明顯的。在作文評分標準中,對漢字書寫也有明確的要求。在作文評分項目中,把“書寫”專門列為一項,根據考生作文書寫情況分為四個等級:一等為“字體美觀”,達到此要求的給5分;二等為“字體工整”,達到此要求的給4分;三等為“字跡清楚”,達到此要求的給2—3分;四等為“字跡潦草”,分值為0—1分。此外,對“錯別字”單獨作出要求:三個錯別字減1分(重復的不計分)。如果在評閱作文試卷時嚴格按照此標準執(zhí)行,教師就會更加重視漢字書寫教學問題。
教研員檔案:孔令凱,邢臺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初中語文教研員,正高級教師,河北省特級教師,河北大學版初中語文教材編寫組核心成員。長期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和研究工作,參與國家級課題“大語文教育實驗”的研究工作,在《語文教學通訊》《現代語文》《語文教學之友》等期刊發(fā)表多篇學術論文,出版專著《成語韻讀》《小學生趣味小古文1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