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亮, 秦美影, 龍翔宇,4
(1.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針灸康復臨床醫(yī)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0;2.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0;3.廣東省培英職業(yè)技術學校,廣東 廣州 510000;4.佛山健翔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000)
椎動脈型頸椎病是頸椎退變壓迫椎動脈導致其痙攣、屈曲和狹窄,繼而引起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導致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1],其發(fā)病率僅次于頸型頸椎病,占所有頸椎病分型的29.01%[2],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是后循環(huán)缺血性卒中的危險因素,椎動脈型頸椎病發(fā)生后其風險是無頸椎病患者的1.46倍[3]。因此,早期干預、積極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不僅可改善臨床癥狀,而且有助于預防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生。
中醫(yī)具有安全、無創(chuàng)、不良反應小的獨特優(yōu)勢,中藥、針灸、針刀、推拿等手段在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方面具有顯著療效和廣泛應用[4]。其中,理筋推拿可疏通經(jīng)絡,緩解肌肉緊張痙攣,促使局部血液循環(huán),改善椎-基底動脈供血[5];益氣活血湯具有活血通絡、益氣止痛的功效,并能改善血流動力學,促進血液循環(huán)[6],本研究探討兩者聯(lián)用對氣虛血瘀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對內皮功能、記憶功能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8年2月至2021年6月收治于佛山健翔醫(yī)院的152例氣虛血瘀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76例。其中,對照組男性30例,女性46例;年齡39~62歲,平均年齡(48.02±7.17)歲;病程21~72 d,平均病程(44±10)d,而觀察組男性33例,女性43例;年齡35~61歲,平均年齡(47.92±7.03)歲;病程23~75 d,平均病程(44±10)d,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準號2018pz0215)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yī)(椎動脈型頸椎病) 參照《頸椎病的分型、診斷及非手術治療專家共識(2018)》[7],①具有典型眩暈、視物模糊、耳鳴等臨床癥狀,旋頸試驗陽性;②X光片提示頸椎節(jié)段性不穩(wěn),MRI提示頸椎間盤退變;③排除眼源性、心源性、腦源性、耳源性眩暈。
1.2.2 中醫(yī)(氣虛血瘀型) 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8],主證頭暈目眩,視物昏蒙,頸項疼痛;次癥少氣懶言,神疲倦怠,多夢健忘,耳鳴,步態(tài)不穩(wěn),碎然仆倒;舌質紫暗或淡,有瘀點,邊有齒痕,苔白或黃,脈弦細或細弱。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1.2”項下診斷標準;②年齡18歲以上;③入組前2周未接受系統(tǒng)性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④依從性良好;⑤患者了解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頸型、神經(jīng)根型、脊髓型等其他分型頸椎病;②X光片或MRI提示頸椎管狹窄,椎體不穩(wěn),頸椎占位性病變;③合并顱外段血管病變、鎖骨下動脈缺血綜合征、嚴重高血壓;④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⑥頸肩部皮膚完整性受損。
1.5 脫落標準 ①中途主動要求退出研究;②治療其間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③檢測指標不全,影響療效判定。
1.6 治療手段 2組均接受頭頸牽引治療,牽引質量為患者體質量的 1/12~1/14,每次15~20 min,每天2次,并由康復醫(yī)師指導進行頸背部肌肉鍛煉。
1.6.1 對照組 采用物理治療聯(lián)合運動療法,前者包括頸托制動、熱療、電療等,后者由康復醫(yī)師指導進行頸椎康復操以促使頸椎功能康復,每天1 次。14 d 為1個療程,共2個療程。
1.6.2 觀察組 采用理筋推拿聯(lián)合益氣活血湯。理筋推拿方法為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站于患者側后方,扌袞法放松頸項、肩背部肌肉群,拿頸棘突旁、頸側、肩井肌肉群,頻率60~90次/min,持續(xù)6 min;撥風府至大椎項韌帶、棘突旁處肌腱、韌帶,頻率40~60次/min,持續(xù)3 min;點揉頸夾脊穴、風府、風池、天柱、肩井,每個穴位15 s,持續(xù)3 min;醫(yī)者一側肘部托住患者下頜,固定頸椎,另一側全掌拿揉頸部,拇指和中指拿捏項部僵硬經(jīng)筋,沿膀胱經(jīng)做理法,頻率40~60次/min,持續(xù)6 min;最后操作者一手掌拖住患者下頜,另一手掌扶住枕部,緩慢向前上方拔伸患者頭部并保持1 min,再左右旋轉頸部2次結束,每次1 次。益氣活血湯組方藥材黃芪20 g、丹參20 g、焦山楂25 g、紅花25 g、川芎25 g、赤芍25 g、甘草6 g,由醫(yī)院中藥房采用高壓濃縮煎藥機煎制,藥液濃縮分裝(每劑分裝2袋,每袋150 mL)送至病房,早晚分2次口服,每次1袋,每天2次。以14 d 為1個療程,共2個療程。
1.7 指標檢測
1.7.1 椎-基底動脈血流參數(shù) 采用TCD-918B型經(jīng)顱多普勒血流分析儀(江蘇慕泰醫(yī)用科技有限公司)檢測左椎動脈(LVA)、右椎動脈(RVA)、基底動脈(BA)的舒張期血流速度(Vd)、收縮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MFV)。
1.7.2 ESCV評分 采用頸性眩暈癥狀與功能評價量表(ESCV)[9]對臨床癥狀(眩暈程度、眩暈頻度、眩暈持續(xù)時間、頸肩痛、頭痛)、日常工作和生活、心理和社會適應進行評價(0~30分),得分越高,臨床癥狀越輕,頸椎功能越好。
1.7.3 內皮功能指標及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 F1α(6-Keto-PGFlαa)水平 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6 mL,分別注入干燥試管、EDTA抗凝試管中,前者待血液凝固后取血清,3 000 r/min離心(半徑10 cm)5 min,取上清液;后者混勻后3 000 r/min離心(半徑10 cm)5 min,取血漿。采用Varioskan LUX 多功能酶標儀(美國賽默飛公司),通過雙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FMQ-9013C型微機放免儀(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通過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漿內皮素-1(ET-1)、TXB2、6-Keto-PGFlαa水平,相關試劑盒均購自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
1.7.4 記憶功能評分 采用韋氏記憶量表(WMS-RC)[10]評價長時記憶[個人經(jīng)歷(0~5分)、時間空間(0~5分)、數(shù)字順序關系(對1~100分別進行順數(shù)和倒數(shù),并從1累加至49,根據(jù)記憶正確數(shù)字計分)]、短時記憶[視覺再認(0~16分)、圖片回憶(0~20分)、視覺再生(0~14分)、聯(lián)想學習(0~21分)、觸摸測驗(根據(jù)記憶正確圖片數(shù)目計分)、理解記憶(0~17或25分)]、瞬間記憶(順背、倒背數(shù)目,0~17分),評分越高,記憶功能越好。
1.7.5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記錄治療期間2組頭暈、惡心、食欲減退、皮疹、肝腎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計算其發(fā)生率。
1.8 療效評價 參照《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11],(1)治愈,治療后頭暈頭痛、視物模糊等癥狀消失,頸肩活動恢復正常;(2)顯效,治療后頭暈頭痛、視物模糊等癥狀緩解,頸肩功能基本恢復,可進行日常工作;(3)有效,治療后頭暈頭痛、視物模糊等癥狀有所減輕,頸肩功能有所恢復,可進行輕度日常工作;(4)無效,治療后頭暈頭痛、視物模糊等癥狀未改善或加重,頸肩功能未改善,不能從事日常工作。總有效率=[(治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1 臨床療效 152例患者均順利完成研究,無脫落病例。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例(%),n=76]
2.2 椎-基底動脈血流參數(shù) 治療后,2組LVA-Vd、LVA-Vs、LVA-MFV、RVA-Vd、RVA-Vs、RVA-MFV、BA-Vd、BA-Vs、BA-MFV升高(P<0.05),以觀察組更明顯(P<0.05),見表2。
表2 2組椎-基底動脈血流參數(shù)比較
2.3 ESCV評分 治療后,2組ESCV評分升高(P<0.05),以觀察組更明顯(P<0.05),見表3。
表3 2組ESCV評分比較
2.4 內皮功能指標及TXB2、6-Keto-PGFlαa水平 治療后,2組血清NO、6-Keto-PGFlαa水平升高(P<0.05),ET-1、TXB2水平降低(P<0.05),以觀察組更明顯(P<0.05),見表4。
表4 2組內皮功能指標及TXB2、6-Keto-PGFlαa水平比較
2.5 記憶功能評分 治療后,2組記憶功能評分升高(P<0.05),以觀察組更明顯(P<0.05),見表5。
表5 2組記憶功能比較(分,
2.6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治療期間,2組均未出現(xiàn)過敏、肝腎功能損傷;觀察組有4例惡心,對照組有2例頭暈,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5.26%、2.63%,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理筋推拿具有舒筋活絡、理氣止痛、整復錯位的功效,通過對頭、頸、肩部位肌肉群以及經(jīng)絡穴位實施一定力學刺激,可松解頸肩痙攣和粘連組織,促使上述部位血液循環(huán),還可通過拔伸、旋轉頸部來糾正頸椎關節(jié)功能紊亂,恢復椎間盤應力,緩解患椎對椎動脈以及周圍交感神經(jīng)的壓迫,減輕椎動脈狹窄和痙攣,增加椎-基底動脈血液供應[12]。益氣活血湯中君藥黃芪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托毒的功效,多用于治療氣虛乏力,補氣升舉陽氣,令經(jīng)絡通暢,氣旺血行;丹參活血祛瘀,通經(jīng)止痛,焦山楂活血散瘀,與丹參配伍可發(fā)揮降血壓、擴血管的作用;紅花活血通經(jīng),川芎祛風止痛,擴血管[13],兩者合用可增強行氣活血化瘀的功效,治療氣血瘀阻,能顯著改善頭暈頭痛癥狀;赤芍清熱涼血,活血祛瘀,全方以補氣血為主,兼益氣健脾、活血化瘀。本研究分析,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椎-基底動脈血流參數(shù)、ESCV評分更優(yōu),表明理筋推拿聯(lián)合益氣活血湯治療可改善頸椎功能,促使椎-基底動脈血液循環(huán),緩解臨床癥狀。
血管內皮細胞可合成多種活性物質,調節(jié)血管舒縮和張力,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后凝血系統(tǒng)激活,促使血栓形成,影響椎動脈、基底動脈血液循環(huán),誘發(fā)椎動脈型頸椎病[14]。本研究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可更顯著地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其原因為理筋推拿機械力刺激可被內皮細胞效應器捕獲,并轉化為生物化學信號,進而調控血管內皮功能,促使血管舒張活性物質釋放,抑制血管收縮物質合成,發(fā)揮活血化瘀的效應[15];益氣活血湯中黃芪可促使NO合成,降低內皮素水平,改善血管內皮功能[16],兩者聯(lián)用可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促使內皮功能改善。
椎動脈型頸椎病椎動脈狹窄影響后循環(huán)血供,而后循環(huán)動脈狹窄或閉塞直接影響海馬結構與功能,導致記憶功能減退[17]。研究表明,推拿可通過調節(jié)海馬內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多巴胺等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傳遞,從而改善腦癱幼鼠學習和記憶能力[18];益氣活血湯中川芎可抗自由基,抑制神經(jīng)元凋亡,保護缺血腦組織,改善學習記憶能力[19]。本研究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更有助于提高記憶功能,與上述報道一致。
綜上所述,理筋推拿聯(lián)合益氣活血湯可提高氣虛血瘀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臨床療效,改善臨床癥狀、頸椎功能、記憶功能,其機制可能是改善椎-基底動脈血流動力學、血管內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