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蔡莉
構建魅力思想政治課堂,必須一改傳統(tǒng)課堂的“說教”窠臼,把思想政治課的應然價值充分體現(xiàn),點燃課堂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讓學生在愛聽的基礎上樂學、善思、認同、堅信,促使核心素養(yǎng)落地,成為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顆紐扣”的引領者,喚起學生生命本真,走向“成人”的境界。本文以統(tǒng)編版必修二教材中《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一課為例,從四個角度闡述在實踐中構建魅力課堂的應然遵循。
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使學生初步理解市場機制及其發(fā)揮作用的機理,掌握市場配置資源存在優(yōu)點和弊端,明確必須規(guī)范市場秩序。知識內容豐富,思維層次分明,重難點問題集中,對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抽象遷移能力、實踐運用能力要求較高。但是,大多數學生只有經濟生活的經驗,沒有真正思考過經濟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與規(guī)律,對于為什么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市場如何配置資源等專業(yè)知識沒有追問過、反思過,尚未形成對經濟現(xiàn)象的理性思維和系統(tǒng)認識,但這又恰恰是思想政治課堂的應有之義——創(chuàng)設生活課堂,使教學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讓零散的生活感悟理論化、理性化,探知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和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聽時代、觀世界的能力,讓學生領悟到對現(xiàn)實的觀照和對生活的思考乃是課堂的源頭活水,從而凸顯思想政治課堂的魅力。
因此,本課的教學主要以生活邏輯來貫穿呈現(xiàn)知識邏輯體系,帶領學生切實感受市場配置資源在我們身邊的力量,并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本課選取奶茶產業(yè)的發(fā)展為主線議題背景,貫穿教學始終,讓學生在最喜歡最熟悉的經濟現(xiàn)象里由淺入深、由此及彼地進入理性思考,最終落實教育目標。首先用一分半鐘的奶茶產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視頻導入新課,請學生思考并回答:在“秋天第一杯奶茶”爆火的情況下,為何許多奶茶店卻沒熬過冬天呢?由此訂立了本課背景議題“從‘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此基礎上設置兩個總議題:議題一“市場如何配置資源及優(yōu)越性(識市場、懂機制)”;議題二“市場配置資源的缺點(析市場、能辯證)”。在講授總議題一的分議題“1.為什么要合理配置資源”“2.配置資源的手段”時,轉換成具體的情境問題思考:現(xiàn)在只有一杯奶茶(筆者拿出講臺下事先準備好的一杯奶茶),你們誰想喝?(一片嬉笑聲中,全班同學的手齊刷刷舉起)這體現(xiàn)了什么矛盾呢?請你設計一個最佳奶茶分配方案。所有學生參與思考,爭相回答分配方案的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學生明白了:資源的有限性和人類需求的無限性這對矛盾,理解社會對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必要性。通過教師點撥,更理解了通過“行政命令、國家計劃”和“市場競爭、優(yōu)勝劣汰”的不同分配方案的特點,對資源配置手段有了從感性到理性的質的飛躍,從生活到理論的思維成就感,從而明確了為什么我們要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什么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此時通過輔線素材,展示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成就,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國發(fā)展市場經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社會的重大變化,從而認同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經濟制度自信和經濟理論自信,在充分參與中達成政治認同。
民主課堂就是尊重課堂主體,尊重學生,以培育學生最終能“成人”為教育目標,從知識、能力、情感、素養(yǎng)、價值觀各方面進行正向塑造。因此,教師在教學備課時應深入全面研究學情,親近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點,走進學生的生活日常,平等地俯下身來,實事求是地選擇情境、設置議題、設想答案,尊重學生的每一個思維成果,給予課堂更多生成性的空間,少一些教師自以為是的標準答案和標準流程,將固化的課堂進行活化處理,這有利于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增強思想政治課的親和力,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從而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學生在回答“為何許多奶茶店卻沒熬過冬天”時,個個興致勃勃,激起對生活現(xiàn)象的理性思考,五花八門的答案呈現(xiàn),對教師而言是一場重要的“海邊拾貝”機遇,選取有效信息,比如“市場飽和”“口味單一”“包裝過時”“外賣不送”“質量問題”等,并記錄在副板書上,作為備用的生成性素材,這充分尊重了學生的思考成果,突出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也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收獲成就感。其中有個別學生故意嘩眾取寵,回答“老板太饞,自己都喝掉了”。面對哄堂大笑的課堂,老師的點評就很關鍵,如果忽視,則無法回應被“喚醒”的絕大多數同學,如果責備,則是課堂負能量的表現(xiàn),會破壞課堂進程和學生思維的流暢度。教師如果沒有對學生答案的寬容和處理意外情況的智慧,則很難傳遞出思想政治課堂立德樹人的包容性和引領性魅力。因此,筆者寫下“老板太饞——經營者的素質”,對這個回答進行了行為肯定,然后對該學生點評道:“吳老板,你的奶茶店竟然被你喝倒閉了,看來平常奶茶是你真愛啊!溫馨提示:奶茶有高糖,喝多會發(fā)胖。”在一陣笑聲中,同學們被成功地引回到了教師的思路線上,教師主導者和引領者的角色樹立,而思想政治課堂立德樹人的本質也更加凸顯。
高中思想政治課最精華最深邃的魅力在于對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育,讓學生擺脫人云亦云的思維被動性,形成獨立自主的思維素養(yǎng),最終感悟到理性思維之美,這也是靈動課堂的核心。這要求學生在感覺、知覺、表象的感性認識基礎上,能靈活自如上升至理性思維,進行概括、判斷、推理,并養(yǎng)成科學嚴謹的辯證思維能力,逐步形成對本學科思維的準確理解運用和遷移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改變人們對思想政治學科“背多分”“死背硬記”的傳統(tǒng)刻板印象,讓科學精神和法治意識真正落地,實現(xiàn)育人功能。
本節(jié)課共設置兩個總議題:議題一“市場如何配置資源及優(yōu)越性”;議題二“市場配置資源的缺點”。在總議題中具體設置了各個層級的知識點導引分議題,始終以問答和思辨的形式進行課堂教學,緊緊圍繞著“奶茶”背景素材,抽絲剝繭、層層深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完成知識生成和素養(yǎng)落地??傋h題一的具體分議題:“1.為什么要合理配置資源”“2.配置資源的手段”遵循了學生的思維規(guī)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從生活場景的思維層次出發(fā),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躍遷進入邏輯推論、抽象理性思考:假設一杯普通15 元奶茶現(xiàn)在都漲到50 元一杯,那么奶茶價格上漲對消費者和奶茶店產生了什么影響?此時要求小組合作探究,集合團隊互動互助的智慧完成任務??傋h題二的具體分議題:“1.奶茶店的大量倒閉說明什么問題”“2.有沒有在我國市場里買不到的產品或服務”“3.總結評價:僅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弊端”。進行課堂小結,對總議題一和二進行概括提煉,讓學生從宏觀上一分為二地辯證認識市場機制,準確分析表達和運用市場優(yōu)越性和缺陷型,并在此基礎上建立方法論思路,提出“如何使市場機制趨利避害”,為下一節(jié)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征”埋下伏筆,從而有利于構建大單元教學,培養(yǎng)學生運用全面觀點看問題和立足整體、系統(tǒng)優(yōu)化方法解決問題的辯證思維。
習近平同志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新時代必須構建“大思政”格局,以實現(xiàn)全面全員全方位的育人目標。構建高中思政“大課堂”乃是每位思想政治教師課堂實踐的應有遵循,而課程融合是構建“大思政”的必要路徑。將高中思想政治課與各個學科知識相互融合,深入挖掘高中生所學各科知識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讓學生的既有認知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得到融會貫通,有利于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建立文化自信和理論自信,使學生領悟思想政治課有容乃大的包容魅力,促使政治認同、科學精神切實落地。
思想政治與數學融合,彰顯數理邏輯的魅力,凸顯學科獨特性。把數學理論知識聯(lián)系經濟生活實際,進行思維可視化處理,建立人文社科和數理邏輯的融合點。比如在講解“市場機制由價格、供求、競爭三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起作用”,可以用數理圖示(如圖1),
圖1
啟發(fā)學生認識知識融合之美,有利于訓練學生將數學學習應用于社會實踐當中的能力。又如在講解“價格和供給量之間的關系”,運用坐標曲線圖(如圖2),建立問題的模型,通過推理分析來解決實際問題。通過理解數學在思想政治課中的作用,讓學生感受抽象數理理論的生活落地,回應數學的簡潔理性之美。
圖2
思想政治與語文融合,彰顯人文之美,充分挖掘、利用優(yōu)秀語言資源,構建起課堂的語言美學,借力語言文字背后的語境深化學生的思維層次性,培育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在不同學科間切換自如地解讀生活。例如講授“滯后性”時,筆者運用“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引出李紳的《憫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做例,并設置問題探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今天,農夫絕不可能餓肚子,但卻可能在市場動蕩中虧損,其原因何在?這樣的問題設置讓學生體驗到農業(yè)生產的情境,超越文學層面,從經濟理性維度深刻理解生產周期局限帶來的市場風險,經濟生活融入濃厚的人文氣息。
高中思想政治課內容豐富,對接社會生活的各個重要方面,是人生的第一??圩樱浣虒W效果直接關系到學生未來的人生走向,所以課堂教學中必須充分釋放和彰顯課堂魅力,以其獨特的感染力喚醒青少年的思維興趣和德行自覺,根植“正能量”。教師應全方位挖掘思想政治課堂魅力,以立德樹人為己任,促使核心素養(yǎng)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