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玉
(湖南體育職業(yè)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19)
自由式摔跤,即自由式角力,也叫“隨便摔”,是可以用腿攻擊對手,攻擊目標可以是對方腰以上或以下部分的摔跤運動項目之一,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競技體育運動或活動。在希臘、埃及、中國和日本等國家的古代文明中就有摔跤文字的記錄。自公元前776年首屆奧運會誕生以來,摔跤始終是歷屆奧運會比賽項目。自由式摔跤和古希臘羅馬式的摔跤相同,由站立開始,能夠握住頭部、軀干、上下肢,能夠運用腿使絆,實際不需要抓摔跤服,不應該運用反關節(jié)與窒息動作,直到把對手摔到雙肩著地停止。
抱雙腿技術是抱腿技術(抱單腿與抱雙腿)種類中的一種,是自由式摔跤的標志性動作,也是比賽最常用的技術之一。抱雙腿技術,可站立、可跪撐,可按向前、向測、向后,以及轉移等方向進攻,總之,其動作技術多樣、變化多端,它在自由式摔跤競賽中,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得分獲勝率高的特點,是一種比賽應用最多的重要技術動作。教練員和運動員在日常實際訓練中,都十分注重這種動作的訓練方法,確保運動員掌握良好的抱雙腿技術,為獲得比賽勝利奠定良好基礎。
自由式摔跤不僅包含希臘羅馬式摔跤技術,而且也運用手臂握住對手下肢動作與用腿使絆的策略。站立摔的過程中,抱住對手的一只腿或兩腿,將對手摔倒的策略是現(xiàn)代自由式摔跤站立技術的重要攻守策略。抱住對手的頭部、身體或四肢以后,運用腿腳絆住對手的摔法有許多,比如,握住手臂抱住腿向里勾。也可以在跪撐中達到手腳聯(lián)合運用,是運用最多的、威脅性較大的進攻策略。比賽過程中,一方運動員讓對手的雙肩胛骨一起落地,同時存在顯著停頓時間,就判斷為得到雙肩落地取得勝利,這場比賽就要結束。若是比賽中不出現(xiàn)雙肩落地,就按照兩方運動員運用的進攻策略給出分數(shù),得到分數(shù)多的人獲得勝利,各種進攻策略按照質量與效果能夠變成1分、2分或4分。運動員實際是為了避免戰(zhàn)斗,僅僅防守不去進攻,隨意延伸比賽時間就會消極。站立摔跤中,運動員走進消極區(qū),應該自動退到比賽場中,不然就是消極。比賽互相之間的一只腳進入保護區(qū),要立刻停止比賽。運動員的表現(xiàn)比較消極的時候,裁判員要提醒。若是提醒是沒有效果的、持續(xù)消極,就要進行罰跪撐。若是依然比較消極,就要起立,若是繼續(xù)消極就要將其這次比賽資格取消。比賽的時候,不應該擊打對手,不要運用手、肘、膝、頭部撞擊或運用腳蹬踹對手,也不要抓衣服或抓住頭發(fā),不應按住對方口眉之間面部或咽喉,不需要運用反關節(jié)動作。
以上所述,是抱雙腿技術的基本規(guī)則,無論是訓練還是比賽,教練員和運動員都必須遵守的。
自由式摔跤比賽屬于對抗性運動,如果一個人可以展現(xiàn)積極的有效攻擊,他就能夠得到成功。抱雙腿技術是簡單和容易運用的,具有較強的突發(fā)性、動作簡便、速度快捷、身體轉動程度小,對使用人員在低重心的動作難度較小,同時能夠和很多動作組合,而不輕易防守,這符合大部分運動員的實際情況。
最基本的技術動作:抱雙腿技術主要采用直線進攻方式,即右腳移到對方的兩腿中間,左腳緊跟上步,雙手環(huán)抱對方雙腿膝窩,而且胸部和對方的腿部貼合,雙臂逐漸向中心收力。在抱雙腿技術動作處理上,要有向前沖抱方向、向后移動方向、向上扛起方向等各種組合作變化的解決策略,這種動作處理變化對比賽獲勝十分關鍵。
(1)上步跪沖抱步法:一方做好低站架,另一方右腿上步膝關節(jié)跪墊到對方兩腿中間,左腿迅速后跟向前上步,手部抱住對手的腿膝窩,逐漸向中心收力,頭部貼住對手的腰部外側,讓對手沒有平衡力,提供對應的技術處理;
(2)上步半蹲沖抱步法:一方將低站架站好,另一方要達到半蹲到對方的兩腿中間,左腿迅速跟隨向前上步,兩手分別抱住對手的腿膝窩,向心收力,頭部緊緊貼在對手的腰外部,讓對手失去平衡,做好對應的技術處理。
(1)向后進行轉移:運用的方法是上步進攻,右步上在兩腿中間,左腿跟步,在抱住對手雙腿以后,對方的力量防守抵抗向下施加重力與壓力的時候,向頭在外的方向上迅速蹬腿上步側旋,讓對方向下的壓力形成一種分解力,對方防守力變得越大這種動作的成功可能性就越大。在訓練這種技術中,要注重進攻上步時無法同時兩腿跪墊,應一直保持有個腿發(fā)力蹬腿上步;
(2)向前沖抱方向:這種動作由進攻到動作的完成應該做到以氣發(fā)力,速度要更快,具備突發(fā)性很強的特征,抱緊雙腿的時候手臂迅速向中心發(fā)力,腿迅速上步向前沖,讓對方騰空失去重心,不需要抵抗;
(3)向上扛起方向:運用方法是上步進攻,右步上對方兩腿中間,左腳跟步,在抱緊對方雙腿以后,在對手移動不穩(wěn)定的狀況下,或對手身體重心前傾中,能夠直接把對方抬起,讓對方升起沒有抵抗力。
伴隨自由式摔跤比賽的進步,現(xiàn)階段規(guī)則還在逐漸健全,比賽規(guī)定激勵運動員要進攻,要把抱雙腿技術隱藏好、突發(fā)性較強,采用向前沖抱這個技術動作在如今自由式摔跤規(guī)定中存在很強的優(yōu)勢。自由式摔跤比賽規(guī)則規(guī)定:
(1)兩個人站立摔的時候用互相之間運動員的腳為標準,如果一方的腳先出,就會失去1分;
(2)互相之間在站立角斗中,有把位的推擠不是推人,如果出界就會失去1分,比賽由站立開始。
以上這兩種摔跤比賽規(guī)定,為沖抱雙腿技術動作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因為在站立摔中,運動員的沖撞力強、速度較快,一般可以將對方抱出界之外。在規(guī)定中聲明有把位推擠不是推人,如果出界一方丟失1分。在訓練學習中,誰熟練掌握了這個技術誰就獲得勝利的主動權。在摔跤比賽中,雙方一般是在步調頻繁移動中找到進攻對手的機會,而運動員的雙腿前后不斷地移動卻極可能為對手造成抱腿的機會。這時候就要看誰能夠有效地把控住這個先機,同時又能夠及時采用抱雙腿技術發(fā)動進攻,誰就獲得了制勝的主動與優(yōu)勢。
自由式摔跤比賽要求:(1)進行自由式摔跤比賽中,首局比賽結束的時候,場地比分是0:0,運用拋幣的形式決定某名運動員要先摟抱;(2)自由式摔跤中的摟抱姿勢:在進行自由式摔跤比賽中,場地裁判員經過拋幣確定先摟抱的人,被摟抱的人一定要選擇一只腳將其平放在中心圈中。首先摟抱住運動員,運用雙手握住對手的腿以后,場地裁判員吹哨,比賽開始。
上面所述的比賽要求,首先是為運動員營造摟抱的機會,若是運用單調的抱單腿處理技術其成功率較低。在比賽中能夠發(fā)現(xiàn),摟抱動作開始以后,大部分運動員都選取了單抱腿變雙抱腿這個技術,為自身節(jié)約時間與體力,同時成功率較高。
一名合格的摔跤運動員,在比賽中,不會已經過2min的比賽以后還去浪費更多的體力,一般都會選擇一種簡單同時成功率又高的技術動作——沖抱雙腿技術動作。在聽到裁判員哨聲后,選擇變沖抱雙腿技術處理技術,成功率要比單純的抱單腿處理技術成功率高。即使比賽是由抱單腿技術開始的,這時雖然已控制住對方一條腿,而對方依然具有較大的移動空間,采用一般處理容易讓其被防守反攻或逃脫。如,采用抱雙腿技術,即使是單調的直線運動,由于實際沖撞力較強,能夠更好地控制對手的雙腿,讓對方很難防守。因為變沖雙腿以后,即使解決不了對方,也容易將對方沖出到界外,是得分最關鍵的一種技術。抱雙腿技術處理合適就會適合如今規(guī)則的發(fā)展,同時技術簡單、實用。
技術融合,屬于兩種或者超過兩種技術動作結合運用,比如,自由式摔跤比賽中的抱雙腿技術和其余方法、技術動作互相結合運用。通過一次實戰(zhàn)練習可以看出,8名運動員相互之間的實力是合適的,任何一方想運用單調的動作獲勝是不容易的;同樣,抱雙腿技術不排除也要和其余技術互相融合,運用構建的其余技術相適應的連貫技術動作,即運用其余技術動作與抱雙腿技術互相融合運用,才能夠提升抱雙腿的成功率。在這次實戰(zhàn)里,抱雙腿技術和其余技術運用成功率都要超過50%,比如,沖抱雙腿,即接抱雙腿技術轉移,很多次運用,成功率是100%。而在無法和其余技術融合運用抱雙腿技術狀況下,單獨運用抱雙腿進攻,結果是用的人較多,實際成功率較低,8人9次運用抱雙腿進攻,獲得成功只2次,成功率僅為22%。這表明在比賽中抱雙腿技術必須與其余技術互相融合運用,才能提高成功率。通過應用訓練和比賽進行調查知道,抱雙腿技術與其余技術融合運用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很高的成功率,使運動員和教練員充分認識和體會到技術融合運用的重要意義。
通常,抱雙腿技術易出現(xiàn)的錯誤不外乎有兩種情況。一是進攻人員在運用抱雙腿技術時,兩手無意識地抱住對方的膝窩上部的部位,或者身體沒有和兩腿貼緊,常會被對方蹬腿反攻;二是進攻者的做法會存在兩腿共同跪在墊子上的狀況,導致進攻腳步無法跟隨,容易被對手壓倒。
針對這兩種錯誤,運動員在比賽中一般采取的措施是:進攻人員要注意在運用跪抱雙腿技術的過程中,讓單腿跪到墊子上,后腿應跟隨上步向前,抱住對手的雙腿膝窩以后身體要避免兩腿緊貼,之后積極處理,在技術訓練中應該將動作做得更加規(guī)范、連貫,以提升獲勝的成功率。
隨著多種多樣的比賽與溝通,運動員對技術和戰(zhàn)術都越來越熟悉。運動員在抱腿技術中,應該具備隱蔽性、突然性,進攻時注意敏銳觀察對手的眼神變換、動作變化、位置移動,以及進攻以后的手法改變,如,佯攻、扯動、阻饒等多種假動作,逐漸得到自由式摔跤教練員與運動員的重視。
在競賽中兩方需要隨機應變,才能爭取主動,讓假動作緊隨運動員的眼睛和手達到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而高效地蠱惑對手和戰(zhàn)勝對手。敏銳進攻,是穩(wěn)定防守的基礎。在展開比賽中,最先應該采用靈敏的眼神看對手的技術漏洞,觀察對手的習慣、姿勢與動作,分辨對手的重心走向、戰(zhàn)術想法等等。在判斷對手施加動作以前,統(tǒng)攬全身,運用眼神去了解對手的舉動,同時按照對手發(fā)力的部位和重心,明確采用什么抱腿動作。要想做好這個動作,同時需要占據(jù)有利位置,就一定要運用靈敏的觀察力調節(jié)自身的位置。若想得到一種最好的進攻姿勢,如果對手是有經驗的高手,則需要有充分的把握才能夠引誘對方移動,破壞對方的有利位置,誘使對手的身體重心和站架都移到自身有利的站架上,讓對手處于被動位置而失去有利機會。
競賽雙方在互相接觸時,一般要運用移動步策略調節(jié)二人之間的距離,尋找對手重力的支撐腿,讓對手了解的有利位置變成其余部位。逐漸向前后左右轉動,讓進攻具備一定的隱蔽性與突然性,所以在進攻以及防守中,都一定要隨時調整好人體姿勢。大部分人在進攻的時候都要采用靈活的移動策略,逐漸移動身體位置尋找對手的漏洞與最好進攻距離和機會。
這里所說的手法,是指在摔跤比賽中與對方手相互接觸時,采用忽左忽右、忽上忽下,迷惑對手,并誘導對手出現(xiàn)防守漏洞和技術錯誤,從而讓自己實行有效進攻的關鍵手段和方法。在面對一名十分老練的對手時,積極移動一般還帶動不了他,此時改變手法進攻是十分關鍵的。采取的手法一般包括用手“擊、拉、推、搓、翻”等很多假動作,打破對手的進攻路線,進而更好地了解進攻的節(jié)奏。而且手法應用的速度要快、動作要小,應該展現(xiàn)出“快、穩(wěn)、準、狠”。在使用假動作進攻的同時再不斷變換進攻路線,使對手處于無招架姿勢。此時,自己則瞄準機會及時主動進攻,同時把握好有利時機,環(huán)環(huán)相扣,并改變手法,靈活地將不同進攻手法緊密相連,握控住對方,更好地帶動對方按照自己預期的技術動作進行抱腿,控制有利靶位和時機,快速取勝。
持續(xù)佯攻技術,就是運用連串短暫的進攻假象,讓對手做好防守動作,尋找問題的假動作技術。競賽中兩方都要將主要的精力充分集中,所有細小動作都有前兆??梢允箤Ψ阶龀龀掷m(xù)佯攻,這一技術最典型的特點是進攻開始時,連續(xù)用抱腿的假動作誘導對方,因為進攻動作沒有停頓過。如果對方感受到這是假動作,需要安排進攻,防守較弱,此時自己將這種假動作突然變成真動作,讓對手防不勝防,進而得到勝利。通過對假動作在抱腿技術里的幾種基礎策略分析看出,多種假動作策略之間既有差別又有聯(lián)系,將每種假動作策略互相進行巧妙結合與科學運用,就可以產生出奇制勝的成效。
總之,假動作屬于伴隨摔跤技術發(fā)展而出現(xiàn)的,它不僅是摔跤方法中的一類,也是運動員和教練員必備的一種關鍵技術基礎。在日常練習和比賽時,假動作不應由于一個“假”字而被忽略,也不應簡單當成一種技術出現(xiàn),而一定要這個“假”的動作與“真”的抱腿技術互相融合,同時把握好“增強意識、運用有度,沉著有信心、真假不確定,假慢真快、把握時機”的應用準則,使假動作構成特殊明顯的技術風格,為對方導致一定的心理負擔,給自己存一份未戰(zhàn)而勝的心理優(yōu)勢。在實戰(zhàn)中,如能靈活巧妙地應用假動作將會使對抗激烈、復雜多變的摔跤競賽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收到更加意想不到的效果。
綜上所述,自由式摔跤也叫“隨便摔”,是被公認的世界上最早的競技體育運動或活動。
而抱雙腿技術動作是抱腿(抱單腿和抱雙腿)技術動作中的一種,也是自由式摔跤中最常用的、重要的標志性動作,在比賽中運動員經常用到。它可站立、可跪撐,可向前、向測、向后,可隨機轉移,給對手以多方向進攻,具有動作多樣、變化多端,實用性強、得分率高等特點。抱雙腿技術是比較容易學習而又實用的,所以教練員和運動員在日常實際訓練中都十分注重這種訓練方法。本文與大家分享作者多年對國際自由式摔跤抱雙腿技術動作的教學和實踐比賽的一些體會,同時認為摔跤屬于兩個人直接對抗的運動項目,是在一段時間中與對方比速度、力量、耐力、智慧、敏捷的運動。因而建議:(1)教練和運動員,在日常練習時,要十分重視抱雙腿技術動作的規(guī)范性,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確保運動員掌握熟練的抱雙腿技術動作;(2)在實戰(zhàn)中,要特別注意相關技術動作的連貫性和運用策略,尤其是假動作的巧妙應用,將會收到更加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