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巧紅,郭君紅
(開封市婦產(chǎn)醫(yī)院 婦一科,河南 開封 475000)
卵巢漿液性囊腺瘤是臨床常見的卵巢良性腫瘤疾病,該病除了會導致周圍臟器出血、感染等并發(fā)癥外,本身還具有一定惡變可能性,故一旦確診需及時治療。既往臨床針對卵巢囊腫患者多予以開腹手術治療,雖能有效清除卵巢囊腫,但該術式創(chuàng)傷程度較大,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1]。研究[2]表明,腹腔鏡手術在卵巢良性腫瘤治療中的創(chuàng)傷程度較低,患者術后恢復速度快,預后情況較好?;诖?,本研究探討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漿液性囊腺瘤的效果及對患者卵巢功能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婦科收治的80例卵巢漿液性囊腺瘤患者。納入標準:①經(jīng)影像學檢查、臨床表現(xiàn)等明確診斷為卵巢漿液性囊腺瘤;②年齡≥18歲且復合手術指征;③溝通交流正常并能積極配合完成本研究。排除標準:①處于哺乳期或妊娠期;②存在全身性感染性疾??;③并發(fā)其他危急重癥需立即治療;④對手術治療嚴重不耐受;⑤并發(fā)卵巢惡性腫瘤;⑥精神障礙且研究配合性較差。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年齡26~45歲,平均(34.18±3.57)歲;囊腫直徑4.2~8.7 cm,平均(6.91±0.73)cm。對照組年齡24~44歲,平均(33.97±3.48)歲;囊腫直徑4.6~8.9 cm,平均(6.95±0.70)cm。兩組基線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用開腹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患者取仰臥位,硬膜外麻醉后根據(jù)患者囊腫部位作腹部切口,逐層切開皮膚組織后,充分暴露卵巢與囊腫組織,區(qū)分并分離囊壁與皮質(zhì),常規(guī)對術腔予以清理,逐層關閉皮膚組織,并選擇可吸收縫線進行切口縫合處理,術后常規(guī)留置導尿管。觀察組采用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氣管插管全麻后,明確臍下無創(chuàng)口皮膚取1 cm小切口,氣腹針穿刺并建立氣腹壓力為12 mm Hg,緩慢置入腹腔鏡細致分析囊腫與周圍組織血管的關系,對粘連組織予以電凝分離,并逐步剝除四周纖維瘢痕組織,電凝止血后觀察止血效果,無出血反應后選擇透明質(zhì)酸鈉于囊腫切除創(chuàng)面與粘連分離面噴灑,后對切口行縫合操作。兩組患者術后3~5 d均行常規(guī)抗感染處理。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者的相關手術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時間、住院時間。②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 d、3 d、7 d的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分值0~1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越劇烈。③采集患者術前、術后1個月空腹狀態(tài)下靜脈血4 mL,3500 r/min離心10 min后分離血清,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抗繆勒氏管激素(AMH)水平,檢測方法嚴格參照試劑盒說明書執(zhí)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相關手術指標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低于對照組,手術時間、首次下床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相關手術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的相關手術指標比較(±s)
觀察組4052.17±6.02 43.23±5.11 1.57±0.18 6.15±0.71對照組4060.45±6.33 78.40±6.73 2.04±0.22 8.22±0.74 χ2 5.995 26.323 10.457 12.766 P 0.00 0 0.000 0.000 0.000組別 n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首次下床時間(d)住院時間(d)
2.2 疼痛程度觀察組術后1 d、3 d、7 d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VAS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的VAS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術后1d 術后3d 術后7d觀察組 40 3.17±0.29 2.53±0.26 1.60±0.18對照組 40 3.36±0.30 2.78±0.28 2.27±0.23 t 2.88 0 4.138 14.509 P 0.00 0 0.000 0.000
2.3 血清AMH水平術前,兩組的血清AMH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術后1個月,兩組的血清AMH水平均低于術前,觀察組的血清AMH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血清AMH水平比較(±s,ng/mL)
表3 兩組的血清AMH水平比較(±s,ng/mL)
組別 n 術前 術后1個月 t P觀察組 40 6.10±0.57 5.66±0.53 3.575 0.001對照組 40 6.04±0.52 4.93±0.50 9.732 0.000 t 0.49 2 6.337 P 0.62 4 0.000
卵巢漿液性囊腺瘤患者患病后可能出現(xiàn)月經(jīng)不調(diào)及下腹部疼痛等臨床表現(xiàn),疾病發(fā)生進展后可能誘發(fā)其他并發(fā)癥,且該病具有一定惡變可能性,故及早制定合理手術治療方案尤為重要[3]。經(jīng)腹卵巢囊腫剝除術雖能徹底清除卵巢漿液性囊腺瘤患者囊腫病灶組織,但創(chuàng)傷程度較大,部分患者預后較差。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在腹腔鏡輔助下進行,保證了各項手術操作的精細化,可有效避免患者卵巢功能出現(xiàn)嚴重損傷[4]。且該術式切口較小,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術后更快恢復。
手術治療除需保證治療效果外,還需考慮患者術中、術后風險及患者康復速度。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中出血量低于對照組,手術時間、首次下床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表明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漿液性囊腺瘤可明顯減少患者術中出血量,縮短患者術后康復時間。各類手術本身均具有一定創(chuàng)傷性,術中各項操作則易導致患者正常組織損傷,進而加重術后疼痛反應。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觀察組術后1 d、3 d、7 d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可通過手術本身的微創(chuàng)性及術中操作的細致化實現(xiàn)患者術后疼痛反應的緩解,進而為其術后病情持續(xù)性恢復提供有利條件。研究[5-6]表明,手術會影響卵巢腫瘤患者的卵巢儲備功能,而與其他傳統(tǒng)的生物學指標相比,AMH能更早反映患者的卵巢儲備功能,且不受月經(jīng)周期、促性腺激素等因素的影響。本研究結果亦顯示,術后1個月,兩組的血清AMH水平均低于術前,但觀察組血清AMH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微創(chuàng)性更好,患者經(jīng)該術式治療后卵巢儲備功能受損程度更輕。
綜上所述,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漿液性囊腺瘤的效果較好,可明顯減輕患者術中創(chuàng)傷及術后疼痛程度,促進患者術后盡快恢復,且對患者卵巢功能的影響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