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霖琳
(江蘇省泰州中學 江蘇泰州 225300)
現(xiàn)階段,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課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對于語法知識的掌握情況,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總結更加高效的教學方法,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通過實踐研究,結合主題語境在課堂中的運用,有效地總結了具體的教學方法。旨在加強學生語法運用能力,為學生英語學習效率提高提供有效保證,具體分析如下[1]。
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最為主要的目標就是幫助學生擴展語法知識并在語境里適當應用語法知識去表達相應的內容,從而讓學生的英語語法意識能夠得到不斷加強。第一,進行英語課堂教學的時候,英語教師要用發(fā)展的角度促進語法教學,對此備課的時候要綜合考慮學生要學什么知識。第二,依托英語教材的話題讓學生在語境學習當中能夠充分了解語法教學的思想,并進一步體現(xiàn)出語言的良好運用,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和邏輯關系。第三,關于英語語言的具體化運用,語音,詞匯、語法等內容交織一起,已經(jīng)成為課程構建的基礎保障。教師在實施英語教學中也不要只講解語法規(guī)則和語法功能,應該將思想轉變,明白語法知識使用不只要準確,而且還要注意得體性。而語法形式與語言使用效果不同,如講話人的情感態(tài)度,還有參與人對于角色的理解,所以要充分掌握語用方面的知識。第四,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當中要重視在語境里呈現(xiàn)語法知識內容,并且要指導學生詳細觀察語法項目的表達形式,從而運用英語課堂與現(xiàn)代信息化教學設備設計教學活動與練習內容,進一步對學生學習的語法知識加以鞏固,幫助學生切實學會應用語法知識,理解語法要表達的真正意義,從而有效引導學生運用語言意識。第五,依據(jù)學生的情況選擇并設計語法練習和語法活動,不僅要強調整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而且還要有效引導學生英語語法能力的發(fā)展[2]。
對于英語課程教學工作而言,學生需要在課程當中提高語言能力,以及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與此同時,也要加強對六個要素的重視程度,包括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以及學習策略等,因為這些都是互相關聯(lián)的整合,語言活動需要在語境下才能實施,這就需要教師在講解語法中把單元整體性設計重視起來,從而更好地讓語法教學能夠為學生服務。當學生獲得語法知識的時候,良好的品格和關鍵能力都要具備,兩者缺一不可。在主題語境之下,一方面要對英語語言知識與文化知識學習范圍加以有效約束,另一方面也要提供語境學習的意義,以此將價值觀念全面滲透進來。作為英語教師也要明白學生理解主題語境和語篇的深入,對學生思維發(fā)展能力和語言學習效果都有直接性影響。具體而言,語言能力是英語核心素養(yǎng)構建的基礎,而文化意識是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取向。因此,可切實將英語教材的基本內容加以整合,從而有效引導學生多方面的融合發(fā)展,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以及學習能力等[3]。
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在課程改革的大浪潮下必須要遵循,并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出來,進而鼓勵學生自主化地進行學習。當前的發(fā)展形勢下,高中英語教學中,對于詞匯教學的問題還是有很多內容需要重點加以講解。第一,新知識教學量比較大,很多教師每天為了把教學的進度完成,在課程講解中讓學生鞏固的時間不多,致使學生在詞匯復習和鞏固方面缺乏時間,對于學過的英語知識有時也記不牢固。第二,學習英語詞匯的時候,學生學習上主次不分明,雖然常用的詞匯不是很多,但是使用頻率卻比較高。因此,學生抓住特點學習方面出現(xiàn)缺乏主次的情況,導致降低了整體的英語教學質量。第三,有的英語教師不重視詞匯導致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實際教學的效果。比如,高中英語教師在實施英語詞匯教學的時候,缺乏運用情境教學的基本能力,促使教學和實際情境無法形成配合。第四,以往英語教學的時候,教師一直講解,學生一直在聽和記憶,促使整體教學變得比較被動,當然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也就無從發(fā)揮了。如此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就沒有辦法激發(fā)出來,也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難度也有所增加[4]。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工作開展當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學生喜歡英語詞匯才能夠將詞匯運用好。在英語教材的整體設計上,高中英語是圍繞著主體內容展開,所以教師可以利用主題語境的形式,讓高中英語詞匯課堂能夠變得豐富化,從而充分激發(fā)出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興趣。
單元教學“Making the news”的時候,英語教師可以利用主體情境創(chuàng)設的形式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整個過程中展開有效的討論學習。比如,讓學生扮演記者的角色,充分發(fā)揮學生們想象和互相溝通的能力。進行英語詞匯教學工作的時候,教師可以依據(jù)教學的基本目標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現(xiàn)代化多媒體為學生設計有效的主題情境,促使學生能夠生動化、形象化地了解詞匯表達的意義。像這樣的英語教學形式,學生除了能夠激發(fā)英語詞匯學習的興趣以外,還能讓學生切實明白詞匯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進而讓學生詞匯認知和記憶不斷加深,提高對于語法的應用能力,也讓整體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效果獲得提高。
沒有規(guī)則的約束與限制,很多事情的開展會變得混亂沒有意義,而學生學習英語語法也是如此,要充分掌握學習的基本方法。這也就意味著英語語言的有效運用也要遵循相應的規(guī)則,更要遵守語法的基本使用原則。比如,時態(tài)構成的基本形式,各類句式構成要素在進行英語學習的時候若是缺乏了解規(guī)則的環(huán)節(jié),學生看到零散的單詞就會感覺到?jīng)]有頭緒,這也是學生長句子不容易掌握的根本原因所在。雖然想要表達卻又感覺無法完全表達出來,這里就意味著規(guī)則的重要性,但也要記得英語語法是可以靈活運用的,所以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要注重有效性的利用,這樣才能提高實踐水平。
學習英語的時候,語法知識的扎實是基礎所在,可切實依據(jù)教師課堂講解的知識認真將各個單元學習的英語知識內容加以完成。同時,認真聽課的前提下還要回家做好英語知識的鞏固練習,深入理解各個部分的真正意義,并依據(jù)理解做好歸納處理,切實將內容中的精華提煉出來。
學習語法要融會貫通,這不是單一化的課程內容,需要把學習的語法和長短句進行有效結合,從而到閱讀理解中靈活加以運用。以many為例子,后面可以跟可數(shù)名詞復數(shù),但是有時候學生會到Many a student has seen this painting,此時many后加的卻是可數(shù)名詞單數(shù),但是表示的是復數(shù)意思。
當然關于語法的規(guī)則其實也不要太過于較真,對于有爭議的內容,如果不干擾大局也無需探究出具體結果來。所以,英語的語法要注意學習運用一些通常習慣性的用法[5]。
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多種多樣,在眾多方法當中,利用圖片創(chuàng)造的情境顯得生動形象。尤其是在社會經(jīng)濟的大力發(fā)展下,對于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著比較高的要求。比如,在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過程中,現(xiàn)代化教育開始以多媒體作為英語輔助教學工具。第一,組織語法教學的過程中,英語教師可以使用口頭講述,也可利用多媒體把生動、有趣的畫面有針對性地展現(xiàn)出來,從而把枯燥抽象的語法轉化成生動形象的情境,促使學生能夠在平時的生活里對語法使用規(guī)則加以重點了解。第二,分詞是英語學習中的一個難點內容。比如,學生都明白Verbing是用在現(xiàn)在進行時,或者是用在將來時當中,而Verbed是在過去時中應用,但是應用中卻經(jīng)常容易犯錯。對此,在課堂上教師要向學生展現(xiàn)生動化、形象化的畫面,有效引導學生對分詞特點加以掌握和描述。比如,有位老人獨坐在長椅上望著遠處的高山。微風吹過樹葉搖晃飄落到老人的腿上,此時老人望著樹葉發(fā)出嘆息。接著,有一位婦女正向老人走來。學生針對畫面上描述的場景可以提出相關的問題,如What is the woman doing?接著,學生再回答The old man looks upset when he sees the leaves falling with the wind。也就是意味著讓學生有效結合生動的畫面內容,從樹葉形態(tài)的不同,自主探究時態(tài)與時態(tài)之間的區(qū)別,進而用Verbing表示正發(fā)生的事情屬于動態(tài)性特點,而如果用于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就是靜態(tài)性。這樣學生在有效的情境中加強了對于相關語法的理解與應用能力,利于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
對于語境教學來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擴展學生的思維水平。培養(yǎng)學生語境的時候,教師不僅要詳細講解教材中涉及的內容,而且還要將語境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出來,切實讓學生的英文水平不斷獲得提高,也讓學生的實際思維能力得以拓展。比如,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詩歌比賽、英文歌曲比賽,并獎勵獲得勝利的班級隊伍,讓學生在學習中全心全意投入比賽,不僅獲得了自主實踐的機會,而且還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英語教師還可以將英文辯論大賽定期開展出來,并選擇學生有興趣的熱門話題作為學習的內容,如網(wǎng)絡學習是好還是不好,抽煙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遇到喜歡的話題內容,學生參與的熱情就此會有所增強,而且會顯示出強大的參與熱情與活力,課堂氛圍也會越來越好,對于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也有一定的幫助。另外,可以舉辦英國朋友見面會采用親吻臉頰的方式和中國朋友見面握手活動,讓學生在過程中感受文化之間的差異性。最后可以讓學生輪流講英文,再由教師來進行全方位評判,不僅能夠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鍛煉,而且還能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不同國家語言的差異性。這種結合主題語境的教學方式,拓展了學生思維,利于加強學生對英語語法知識的掌握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實踐運用水平。
在整個英語教學當中,若是課堂內容對學生來講沒有什么吸引力,高中學生就會有產(chǎn)生抵觸心理。知識在時代發(fā)展中也在迅速發(fā)展,因此高中英語教學里的語境教學就顯得非常重要。第一,高中學生都是在依據(jù)書本內容講解相關知識,與時代發(fā)展有所不同,主要體現(xiàn)在自主能力不強,創(chuàng)新思維受到限制方面。第二,英語課堂當中教學的英語知識內容,學生知道掌握很重要,但也只是跟著學習,很難與外界事物建立有效的聯(lián)系。所以,英語教師在實施新知識講解的時候,需要依據(jù)時代發(fā)展的熱門事件并搜集相關資料信息。第三,英文文獻資料在實際搜集的時候,學生就能夠理解英文單詞的真正意涵了,同時提高了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在搜集資料過程中,英語教師可對學生有相應的要求,讓他們標注好資料的重點內容與難點內容,還可以摘錄喜歡的一些片段,這樣有利于更好地儲備英語學習的資料。像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不僅能夠讓學生充分了解社會發(fā)生的事件,了解對英語知識復習后的掌握情況,而且可以在觀察中提高眼界,從而讓學生能夠切實提高思維能力。總體而言,教師需要讓學生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全面了解英語語言的不同情境,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也讓課堂參與度和其他方面能力都能獲得提高,同時還能達到英語學科水平提高的良好效果,這對提高學生語法應用能力有著重要的助力作用。
總之,主題語境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也促使學生掌握了更多的語法知識點。作為英語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全面加強主題語境應用能力,為學生綜合水平提高提供助力,從而全面加強學生英語實踐水平。希望通過以上闡述,能不斷提高主題語境在實踐課堂中的運用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