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桐,劉曉丹
(1.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1000;2.中國醫(y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遼寧 沈陽 110013)
隨著國家經(jīng)濟和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國際交流日益頻繁,涉外醫(yī)療的需求日趨增長,來院就診的涉外人員逐漸增多[1-2]。作為醫(yī)療服務主體的醫(yī)院,能否為相關涉外人員提供較為完善的醫(yī)療設備及體系,成為醫(yī)院所面臨的主要問題。而作為涉外就醫(yī)人員首診地方的醫(yī)院門診的作用尤為重要,在接診過程中護理人員的工作態(tài)度及作風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故而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提升門診護理人員的素養(yǎng),充分利用相關醫(yī)療資源,進一步對就醫(yī)流程進行優(yōu)化,以期為涉外人員提供優(yōu)質(zhì)護理顯得尤為重要[3-4]。我院應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聯(lián)合PBL教學法對涉外特需門診的護理學生進行教學指導,獲得較為滿意的教學成果,現(xiàn)匯報如下。
選擇于2020年9月—2021年6月間在我院涉外特需門診實習的護理學生78名,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名。其中,對照組男9名,女30名,年齡19~23歲,平均年齡(20.1±2.3)歲,學歷:碩士研究生11名,本科生25名,??粕?名;觀察組男11名,女28名,年齡18~24歲,平均年齡(19.8±2.1)歲,學歷:碩士研究生9名,本科生24名,專科生6名。兩組在性別、年齡及學歷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選擇科室2名副主任護師作為此次帶教指導教師,隨機選擇兩組中的一組作為帶教學生,對照組應用傳統(tǒng)教學法,在帶教過程中采用傳統(tǒng)“一對一”方法,在帶教過程中根據(jù)所制定的教學大綱進行相關教學任務,在理論教學過程中,結合臨床實際案例對相關基礎知識進行講解,同時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將書本知識融入臨床實踐中進行教學。觀察組應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聯(lián)合PBL教學法[5-6]進行教學,即將線上、線下及PBL教學法3種教學方法融合到一起進行教學,要求帶教指導教師在基礎知識及臨床實踐技能教學中,充分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將問題、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完美融合進行教學指導。即在課堂教學前,由教研室教研小組成員提前制作微課,小組成員主要由帶教指導教師、護理專家、教學團隊、網(wǎng)絡技術應用人員及課程開發(fā)人員等組成,在微課制作過程中,應從涉外特需門診的角度對目前臨床護理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相關問題進行線上模擬,以問題為教學引導,將相關護理細節(jié)更加生動、細化、具體,同時將每節(jié)微課的教學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在進行線下教學時,要提前通知學生通過線上微課對第二天的相關知識進行預習,對教師提出的相關問題提前進行預習,同時對相關疑問進行線上提交、存疑,存疑由帶教指導教師進行解答。在進行線下教學時,由帶教指導教師對相關問題進行匯總、分析后解答[7-8]。
對兩組護理學生基礎理論、臨床實踐能力、綜合能力及教學滿意度等進行比較。其中護理學生的基礎理論成績采用閉卷考核方法,滿分為100分;臨床實踐能力評定由非帶教指導教師設計15個常見普外科護理操作題,每名學生隨機抽取3個作答,取平均分作為其最終成績,滿分為100分;綜合能力測定主要從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臨床護理思維能力及理論聯(lián)系實踐能力等方面進行,每項20分;護生護理質(zhì)量評定用護理質(zhì)量調(diào)查問卷對每組護理質(zhì)量進行評估對比,從基礎護理、病歷書寫、護理記錄、意外風險處理方面展開評估,每個條目滿分20分,均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分數(shù)越高表示實習護士護理質(zhì)量越高;教學滿意度評定應用自制教學方法滿意度調(diào)查表進行調(diào)查,滿分100分,其中>90分為非常滿意,85分<得分≤90分為滿意,60分<得分≤85分為一般,<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人數(shù)+滿意人數(shù))/總人數(shù)×100%。
所有數(shù)據(jù)均由SPSS 20.0軟件分析,多組實驗數(shù)據(jù)兩兩相比較,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行 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基礎理論及臨床實踐能力成績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基礎理論及臨床實踐能力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基礎理論及臨床實踐能力成績比較(±s,分)
組別n對照組觀察組39 39 t P基礎理論成績70.91±2.13 95.13±3.74 7.915 0.001臨床實踐能力68.17±2.39 92.46±3.65 8.034 0.001
觀察組人際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臨床護理思維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踐能力及綜合能力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綜合能力比較(±s,分)
表2 兩組綜合能力比較(±s,分)
組別 人際溝通能力n 自主學習能力臨床護理思維能力綜合能力對照組觀察組解決問題能力39 39 t P 11.03±1.78 15.16±3.01 7.031 0.001 9.19±1.86 16.01±3.25 7.319 0.001 10.31±2.01 16.91±3.51 7.518 0.001 8.62±2.15 14.19±3.36 6.967 0.001理論聯(lián)系實踐能力9.81±1.93 18.12±4.01 6.953 0.001 67.31±6.53 95.31±7.41 9.516 0.001
觀察組護理質(zhì)量各項目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質(zhì)量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護理質(zhì)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意外風險處理n 基礎護理 護理記錄 總分對照組觀察組病歷書寫39 39 t P 10.13±3.01 17.16±3.83 7.183<0.05 9.39±3.14 17.91±3.62 6.815<0.05 10.17±3.02 16.89±3.64 5.915<0.05 11.71±1.53 17.81±3.63 6.168<0.05 51.75±10.31 78.13±12.16 7.914<0.05
觀察組教學方法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教學方法滿意度比較
對于涉外特需門診的護理學生而言,因涉外特需門診所面臨的人群比較特殊,故而對護理基礎知識的要求較高[9]。在本研究中,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聯(lián)合PBL教學法對在我院實習的護理學生進行教學,發(fā)現(xiàn)在實施教學前,通過相關知識點的線上教學,可提前對護理學生每堂課所需掌握的知識點進行強化記憶,同時因帶教方法較為新穎,故而在帶教過程中不會引起學生反感,同時通過線下教學不斷促使學生在課堂對相關基礎知識尤其是易錯知識點進行反復學習,可顯著提高其基礎知識成績[10-11]。
對于在涉外特需門診實習的學生而言,在護理工作中往往會因為護理經(jīng)驗不足而產(chǎn)生一系列的失誤,這往往會對患者產(chǎn)生不良后果,還極易導致患者不滿,這在護理工作中較為多見。究其原因,不外乎護理工作人員在臨床工作中的護理經(jīng)驗不足,故提升護理能力顯得很重要。在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聯(lián)合PBL教學法在應用過程中,因其屬于一種較為新穎的體驗式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基礎知識講述時會設計臨床護理實踐,在護理實踐教學中會將基礎知識融入實踐過程中,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護理學生臨床護理實踐技能[12-13]。
隨著國際交流的不斷加深,涉外特需人員日益增多,對醫(yī)療需求亦越來越高,但在實際護理中,因涉外特需護理工作人員的經(jīng)驗不足而導致的相關問題屢屢發(fā)生。對于涉外特需門診的護理工作而言,因涉外特需門診所面臨的患者及病種復雜多樣,如何提升門診的護理服務質(zhì)量顯得尤為重要[14]。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聯(lián)合PBL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可有效提高護理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臨床護理思維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踐能力及綜合能力,提升其綜合素養(yǎng)。同時還需要不斷自我總結,通過這種應激學習,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實習護士的實際臨床操作能力,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調(diào)動其工作積極性[15]。
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聯(lián)合PBL教學法更能讓護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主動學習的主觀意愿,增強學習興趣;同時課堂互動還可進一步促進護理學生學習,使其有效利用信息技術等相關教學資源。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臨床較為典型的護理案例進行相關知識點的分析,可使護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放松,故而使其對相關教學方法的認可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