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詞紀實抒情的社會“風(fēng)景”"/>
◎彭 凱 徐定輝
(湖北民族大學(xué)文學(xué)與傳媒學(xué)院 湖北 恩施 445000)
宋人陳巖肖《庚溪詩話》中道 :“杜少陵子美詩, 多紀當時事,皆有據(jù)依,古號詩史?!雹佟霸娛贰蓖ǔS袃煞N含義,一種指的是詩這種文體的發(fā)展歷史,另一種說的是能夠真實反映社會事實、記錄社會事件原貌的詩作。陳巖肖所說“詩史”這一概念顯然指的是后者。陳巖肖稱杜甫的詩為詩史,是認為杜甫的詩具有紀實性,真實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面貌。
“詞史”其概念也是從“詩史”中得來的。對于詞中誰人能擔(dān)“詞史”之尊稱,眾說紛紜,學(xué)界尚未有定論。王國維《清真先生遺事》中言:“故以宋詞比唐詩,則東坡似太白,歐、秦似摩詰,耆卿似樂天,方回、叔原,則大歷十子流。南宋惟一稼軒,可比昌黎。而詞中老杜,則非先生不可。昔人以耆卿比少陵,猶為未當也?!雹谕鯂S給予周邦彥高度評價,稱其為“詞中杜甫”。而張端義《貴耳集》卷上:“項平齋訓(xùn):‘學(xué)詩當學(xué)杜詩,學(xué)詞當學(xué)柳詞。杜詩、柳詞皆無表德,只是實說?!雹弁鯂S所言“昔人以耆卿比少陵”,便是指項平齋的觀點,認為“詞中杜甫”是柳永。薛瑞生也在其作《樂章集校注》中言:“宋詞之有柳,若唐詩之有杜”④。學(xué)界爭端點不外乎是“詞中杜甫”到底是柳永還是周邦彥,其余說法皆不成氣候。
觀柳永之詞,內(nèi)容、題材無所拘束,目之所及言之所至。同時他不是站在統(tǒng)治階級的角度上粉飾太平,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為人民發(fā)聲,故稱“詞中杜甫”。而周邦彥之詞,不重內(nèi)容、思想,而重四病八聲、講求格律?;蛞蚨鸥υ灾t其“晚節(jié)漸于詩律細”⑤,有人從杜甫與周邦彥都講究格律這個角度上,稱其為“詞中杜甫”。兩種說法似乎都具有合理性,只是談及角度上有所不同。若單純從格律出發(fā),不究內(nèi)容而類之,不免落于下乘。杜甫之成就在于其內(nèi)容之深刻、意蘊之深沉,而格律之工整只是錦上添花罷了?;诖?,唯有柳永可擔(dān)“詞中杜甫”之美稱。
何為紀實抒情?紀實是指對事情或事件所做的現(xiàn)場報道,換而言之就是對事實的記錄。抒情是指情思的表達和情感的抒發(fā)。簡單來說紀實抒情便是在真實地記述中表達情思,抒發(fā)情感。柳永詞中紀實抒情的特點尤為明顯,也正是因此世人將他與杜甫類之,稱其為“詞中杜甫”。
柳永在其詞集《樂章集》中,用他紀實的語言描繪了廣闊的社會風(fēng)貌,還原了真實的社會狀況,給我們帶來廣袤的社會“風(fēng)景”。他筆下記錄了許多社會重大事件,如皇帝誕辰、御街肆赦、重要節(jié)日等。柳永對都市生活風(fēng)貌大力描摹,將城市之繁華、民眾生活之富饒寫得淋漓盡致。同時也對男女愛情圖景盡情勾勒,包括與妻子愛情、與妓女的愛情、都市男女幽會等。這些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幅社會“風(fēng)景”圖。
關(guān)于柳永生卒年,至今仍是略知大概,而未得定數(shù),其活動軌跡基本定于宋真宗至宋仁宗時期。柳永用他紀實的言語,記錄著這一時期的社會重大事件。
宋祝穆在《方輿勝覽》中載:“范蜀公嘗曰:‘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鎮(zhèn)在翰苑十余載,不能出一語詠歌,乃于耆卿詞見之?!雹抟鉃榱涝~將仁宗治政這四十二年太平景象都能從柳永詞中見到。宋史載范鎮(zhèn)與柳永為同一時期人,和柳永經(jīng)歷著相同的歷史。他都對柳永詞內(nèi)容紀實性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可見柳永詞除了為世人所公認的文學(xué)價值外,還蘊含著寶貴的史料價值。
其一,記錄皇帝誕辰。在當時詞人還未打破詩與詞的界限時,不敢以詞表現(xiàn)重大題材之時,柳永率先將詩中的祝壽題材引入詞中。此處以《送征衣·過韶陽》做簡要分析:
過韶陽。璿樞電繞,華渚虹流,運應(yīng)千載會昌。罄寰宇、薦殊祥。吾皇。誕彌月,瑤圖纘慶,玉葉騰芳。并景貺、三靈眷祐,挺英哲、掩前王。遇年年、嘉節(jié)清和,頒率土稱觴。無間要荒華夏,盡萬里、走梯航。彤庭舜張大樂,禹會群方。鹓行。望上國,山呼鰲抃,遙爇爐香。竟就日、瞻云獻壽,指南山、等無疆。愿巍巍、寶歷鴻基,齊天地遙長。
詞上闋“過韶陽”至“誕彌月”借用黃帝、顓頊誕生天降祥瑞之典,用自然呈現(xiàn)之祥瑞來襯托仁宗誕生時的吉利景象?!艾巿D纘慶”至“掩前王”四句言仁宗得天佑、超前賢,與眾不同?!扒搴汀秉c明仁宗誕于四月,與宋史中載仁宗“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生”⑦一致。詞下闋大力鋪陳,首寫鄰國不辭遠近,梯山航海而至之盛況。次寫朝野款待使臣、使臣祝壽之歡阜,最后再以自己對仁宗賀贊之詞,收束全篇。
詞上闋雖大量堆積祥瑞詞句,有歌功頌德之嫌。但其下闋運用大幅篇章進行鋪陳,將仁宗壽誕之時君民同歡、鄰國來朝的盛況描寫得栩栩如生,讀之使人如身臨其境一般。仁宗時,北宋雖仍處于強敵環(huán)伺的局面之下,但由于仁宗朝高度發(fā)展的經(jīng)濟和友好的外交政策,贏得周邊國家和境內(nèi)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的廣泛認可。故才會出現(xiàn)圣誕之時“萬國”來朝的盛況?!端问贰分卸嘤杏涊d仁宗壽誕即“乾元節(jié)”時,周邊各國前來祝壽的情況。如“丁未,乾元節(jié),百官及契丹使初上壽于崇德殿”⑧“辛卯,曩霄初遣人來賀乾元節(jié)”⑨等。宋史之中對于皇帝圣誕之時他國祝壽的描寫只是只言片語,而柳永大力鋪陳,將萬國來朝的盛況寫得仿佛躍然紙上一般。甚至毫不夸張地講,柳永的祝壽詞對宋史關(guān)于仁宗圣誕的記錄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補充作用。
其二,記錄御街肆赦。宋初,因禮制未全,郊祀無常,而自仁宗以來,三歲一郊始為定制,且郊祀后必大赦。柳永詞《御街行·燔柴煙斷星河曙》就是對天子郊祀后御街肆赦情景的描?。?/p>
燔柴煙斷星河曙。寶輦回天步。端門羽衛(wèi)簇雕闌,六樂舜韶先舉。鶴書飛下,雞竿高聳。恩霈均寰寓。赤霜袍爛飄香霧。喜色成春煦。九儀三事仰天顏,八彩旋生眉宇。椿齡無盡,蘿圖有慶,常作乾坤主。
全詞寫郊祀后,御樓大赦天下的全過程,層層鋪敘。上闋首寫天子郊祀之后御駕回宮,再鋪陳大赦之始場面、禮樂之況和下方赦免詔書之景。下闋寫天子肆赦天下,朝野歡愉,群臣進賀,天子眉飛色舞,一片祥和之景躍然紙上。
宋初無磨勘法,任期滿后是否升遷完全依郊祀而定,赦則升,所以才會出現(xiàn)君臣皆喜形于色之況。李心傳《舊聞證誤》曰:“按,國朝舊制,百官無磨勘。遇郊赦則遷一官?!雹馔瑯右部勺糇C。此詞描寫場景弘大、布景有序、內(nèi)容詳實為宋郊祀詞中罕見,所載郊祀后至御街肆赦過程的文獻價值也是極為寶貴。
其三,記錄重要節(jié)日。柳永久居市井巷間,因而對民間民俗甚是了解。柳永于生活觀察細微,并善于著筆記錄。《樂章集》中對于重大節(jié)日的記錄頗多,描寫詳細,構(gòu)成了一幅幅華壯的風(fēng)俗美景圖。
《迎新春·嶰管變青律》寫汴京元宵之夜風(fēng)俗民情?!傲腥A燈、千門萬戶。徧九陌、羅綺香風(fēng)微度”,將帝都元宵彩燈之多、行人游街賞燈怡然自得之情寫得繪聲繪色。再引“絕纓”“擲果”“奇遇”之事典反映時代民風(fēng)民俗,使汴京元宵夜盛況仿佛重現(xiàn)于眼前。
《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寫江南行人清明游春踏青。首繪景物,寫清明乍雨、群花爛漫奪人春色之景,再陳男女行人踏青與酣飲之歡愉。詞中少用虛詞、多用實詞,將游春踏青圖描繪得更為明晰真實。柳永將游春盛況、燦爛春光寫得淋漓盡至,展現(xiàn)出動人的民俗風(fēng)情。
《小鎮(zhèn)西犯·水鄉(xiāng)初禁火》寫寒食節(jié)百家歡樂之景。詞中首句寫“初禁火”與“青春未老”點明所處時令為寒食節(jié),再述游人于江上泛舟嬉戲,群人禊飲酬樂之歡,顯湘中寒食節(jié)歡愉暢飲之風(fēng)尚。
柳永關(guān)于民俗節(jié)日的描寫,在許多宋人筆記之中能夠得到印證?!稏|京夢華錄》中關(guān)于元宵節(jié)的記載“草上密置燈燭數(shù)萬盞”?“雅會幽歡。寸陰可惜”?,這些同樣寫道元宵燈會之繁多、元宵佳節(jié)“奇遇”之民俗。再如《東京夢華錄》中關(guān)于游春的記載“舉目則秋千巧笑。觸處則蹴鞠疎狂”“花絮時墜金樽”?。與柳永筆下的“向路傍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畫堂一枕春酲”(《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相類,都是寫行人出游踏青的盛況及飲酒醉春之民俗。此類例子不勝枚舉。
柳永生活于真宗、仁宗兩朝,該時期正處北宋“盛明”之時,經(jīng)濟繁榮、人民富足。柳永青年時久居汴京,后遠游各地,出仕后又為官各方,可謂是遍歷北宋名城、遍覽盛世美景。柳永用他紀實抒情的手法較為真實地反映了這一時期都市生活的面貌,宋人李之儀曾言柳永詞“形容盛明,千載如逢當日”?。
其一,升平氣象。柳永曾廣歷北宋大好河山、遍訪北宋名城,親身經(jīng)歷這一派盛世圖景。陳振孫曾稱贊柳永詞“承平氣象形容曲盡”?,說柳永詞將真宗、仁宗二朝長久的太平景色描繪得淋漓盡致。
“端門清晝,觚棱照日,雙闋中天”(《透碧宵·月華邊》),寫汴京宮墻之巍峨;“鳳輦宸游,鸞觴禊飲,臨翠水、開鎬宴”(《破陣樂·露花倒影》),陳汴京禊飲宴請之盛況;“恣游人、無限馳驟,嬌馬車如水”(《長壽樂·繁紅嫩翠》),顯車馬眾多、城市繁華。除汴京外,還有“萬井千閭富庶”(《瑞鷓鴣·吳會風(fēng)流》)的蘇州、“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望海潮·東南形勝》)的杭州、“蠶市繁華,簇簇歌臺舞榭”(《一寸金·井絡(luò)天開》)的成都。柳永盛贊北宋都市繁華、人口稠密,筆下圖景儼然一派升平氣象。
其二,朝野歡愉,人民康阜。宋初,北宋王朝經(jīng)過長時間休養(yǎng)生息,經(jīng)濟開始穩(wěn)步發(fā)展。統(tǒng)治階級推崇享樂主義,太宗甚至強調(diào)“多置歌兒舞女,日飲酒相歡, 以終其天年”。真宗更是在其圣誕之時于宮廷內(nèi)大擺宴席,美其名曰“與朝臣同樂”。在統(tǒng)治階層的影響下,朝野上下歌舞升平。柳永筆下不僅反映上層人士生活狀貌,同時還記錄著下層民眾生活情狀。
《巫山一段云》其一至其五,以游仙題材寫宮中天子、大臣們安逸的生活狀態(tài)。有《望海潮·東南形勝》中大臣外出“千騎擁高牙”的盛況、《金蕉葉·厭厭夜飲平陽第》中世家大族的宴請無端的奢侈享樂。同時也不乏對下層民眾生活的記錄,有《長壽樂·繁紅嫩翠》中行人春游暢飲酣樂,還有《笛家弄·花發(fā)西園》中萬民各態(tài)不同:喝酒、賭博、尋妓。對不同層級的描寫,無論是對王公大臣還是平頭百姓,都體現(xiàn)了社會安定,人民康阜的景況。
柳永以他真切的手法記錄著都市生活,體現(xiàn)了升平時期人民生活的富足與安逸。柳永無論是對于升平氣象的描繪,還是朝野歡愉、人民康阜書寫,都能將其描繪得有聲有色。柳永不愧為“詞中杜甫”,覽其詞可見一時都市生活之風(fēng)貌。
柳永詞中除了為世人所嫌的妓女詞外,也存在著許多愛情詞,甚至有些愛情詞因?qū)懙眠^于顯露直白被人所誤解,被歸入進妓女艷情詞行列。柳永愛情詞主要是寫他與妻子、妓女的愛情和都市男女幽會,這些共同勾勒出一幅完整的男女情愛圖景。
柳永愛情詞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寫妻子的,通過自己與妻子的感情的變化,形象地描繪了男女從感情纏綿、矛盾生隙、自我反思、追悔莫及等各階段狀況。
其一,新婚纏綿。愛情之始伊,往往感情濃烈、纏綿,柳永也不例外。其作《玉女搖仙佩·飛瓊伴侶》將妻子的品行外貌寫得如神仙品流一般,更于燭中許下“今生斷不孤鴛被”的山盟海誓,與今夕男女情深纏綿別無二致。
其二,感情生隙。男女情深意切過后,難免遭遇摩擦、磕碰,甚至生隙?!恶v馬聽·鳳枕鸞帷》中“奈何伊。恣性靈、忒煞些兒”,柳永覺其妻子放縱嬌肆有些過分??赡芤舱且蛐愿駴_突引得夫妻感情生隙。
其三,自我反省。柳永與妻子分離,情感沉淀下來后,開始自我反省,反省自己在情感中的過錯。在《八六子·如花貌》中柳永開始不再是僅僅埋怨妻子了,感情變得十分復(fù)雜,開始既怨責(zé)妻子,又怨責(zé)自己。
其五,思念妻子。柳永反省過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但與妻子分離且更無錦書達,對妻子的無盡思念只能付諸筆頭指尖了。《傾杯樂·樓鎖輕煙》“夢難極。和夢也、多時間隔”,寫出只能在夢中與妻子相見,可見對其妻思念之深。
其六,追悔莫及。柳永盼望歸來與妻子重歸于好,卻發(fā)現(xiàn)歸家之時,妻子已命不久矣,真乃追悔莫及。此情在其悼妻詞《離別難·花謝水流倏忽》可見,詞中“嬌魂媚鬼”,引楊貴妃典故,可見情深意切、追悔難思,哀痛難解。
柳永詞中包含大量的歌妓詞,即便除去部分因語言過分直露而被錯誤歸入的,數(shù)量還是客觀的。柳永歌妓詞中存在大量的戀妓詞,記錄了他與歌妓交游、愛戀的圖景。
柳永在《少年游·世間尤物意中人》曾言“心性溫柔,品流閑雅”,柳永不把歌妓當做商品驅(qū)使,而是以一種幾近平等的態(tài)度待之。柳永認為她們是外表、內(nèi)心俱佳的存在,稱贊秀香的歌聲和英英的舞姿“言語似鶯,一聲聲堪聽”(《晝夜樂·秀香家住桃花徑》)、“英英妙舞腰肢軟”(《柳腰輕·英英妙舞腰肢軟》)。甚至在《集賢賓·小樓深巷狂游遍》發(fā)出感嘆“待作真?zhèn)€宅院,方信有初始”,表達自己對與蟲蟲結(jié)成真正的配偶渴望。
詠妓是柳永詞中一個重要的內(nèi)容,詞中大量記錄了他與歌妓的愛恨離別的場景,完整地刻畫出了柳永與歌妓的情愛圖景。柳永筆下的歌妓是“不在風(fēng)塵中的存在”同時還透露出柳永詞中一個明顯的傾向——“戀妓傾向”。
柳永詞中除了記錄了其與妻子、歌妓的愛情外,還記錄了都市男女幽會的圖景。古代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私自幽會是不為禮法所容的行為,而柳永詞中卻不乏有關(guān)男女幽會的記載。
柳永詞《玉樓春·閬風(fēng)歧路連銀闕》寫都市男女幽會。詞中“烏龍未睡定驚猜,鸚鵡多言防漏泄”兩句,化用“烏龍”“鸚鵡”事典,將男女私自幽會偷情的緊張的氛圍寫得惟妙惟肖?!按掖铱v得鄰香雪”“別來也擬不思量”二句,寫出幽會時間雖然短暫,卻足以開解相思之情。柳永擅長對男女雙方心理描寫和場景刻畫,以真實的筆觸將都市男女幽會的景象描摹出來。
柳永情愛詞不是僅僅局限于個人的情愛圖景描繪,同時還關(guān)注到對于都市男女情愛故事的書寫。柳永愛情詞中將個像與群像結(jié)合起來,將社會情愛故事寫得有聲有色,勾勒出了一幅完整的男女情愛圖景。
因為柳永詞中大量艷情詞的存在,世人對于柳永的第一印象往往認為其是一個輕浮文人。誠然,柳永詞中是有一部分浮艷虛美之文,寫得過于直白顯露。但若就以此評價柳永,難免有些以偏概全了。殊不知柳永的浮艷虛美只是表象,柳永詞與杜甫詩歌紀實性乃是一脈相承,他也用他紀實性的筆觸記錄下了他所處的那個升平盛世。
因柳永詞紀實抒情這一特點,可以以柳詞作為一個窗口,打開北宋歷史的畫卷。柳永詞中蘊含大量其本人的所見所聞,能夠加深大家對北宋時期社會的認識。柳永詞中蘊含著寶貴的歷史文獻價值與風(fēng)俗文化價值。觀其詞人們可以了解到當時的重大事件,體會歲時元宵東京賞燈之歡、初禁火時湘中禊飲之盛、清明踏青賞春之樂等。還可以領(lǐng)會到北宋都市的風(fēng)貌,看到歌舞升平亭臺樓榭,走進尋常巷陌人家。甚至還可以看到男女愛情圖景,體驗?zāi)信異矍榻豢椫ぁ?/p>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生動記錄下汴京的城市面貌與居民生活狀況,被譽為北宋社會的“百科全圖”。而柳永又何嘗不是如此,其詞將北宋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囊括入其中,我們將其稱為“北宋社會風(fēng)景圖”也不為過。
注釋:
①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xù)編(上)》,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67頁。
②王國維著、書林編:《王國維文集》,線裝書局2009年版,第206頁。
③劉少坤、王立娟撰:《人間詞話注析》,北京理工大學(xué)出版社,2018年版,第265頁。
④(宋)柳永著、薛瑞生校注:《樂章集校注》,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41頁。
⑤(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939頁。
⑥(宋)祝穆撰、祝洙增訂,施和金點校:《方輿勝覽》,中華書局 2003年版,第197頁。
⑦⑧⑨元脫脫等撰:《宋史》,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175頁,第178頁,第220頁。
⑩(宋)李心傳撰:《舊聞證誤》,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33頁。
???(宋)孟元老撰、鄧之誠注:《東京夢華錄注》,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165頁,第173頁,第176頁。
?孫克強編著:《唐宋人詞話》,河南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頁。
?(宋)陳振孫撰:《直齋書錄解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