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君
小學音樂課堂游戲教學策略探討
郭麗君
(江蘇南通啟東市永陽小學,江蘇南通226200)
伴隨素質教育的開展,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也漸漸受到教師和家長們的重視。由于小學生年齡偏小,通常對做游戲玩耍比較感興趣,而把游戲運用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十分契合小學生愛玩的性格?;诖?,本文對游戲在音樂課堂教學當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同時結合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現狀提出了游戲在音樂課堂中的可行運用策略,希望能以此提升小學音樂學科的課堂教學質量。
小學音樂教學;游戲;運用策略
音樂學科屬于蘊含豐富情感的一門藝術課程,音樂中的表現力以及感染力比其他學科更加強烈。所以,在小學音樂課教學期間,教師應突破以往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方式,運用新穎、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音樂教學。而游戲屬于可以發(fā)展學生音樂水平的綜合性活動,也因此受到了小學生的喜愛,并且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及實踐性,借助游戲教學讓小學生學習音樂知識,既迎合了學生們的性格,同時也使小學音樂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實施以來,把游戲應用在小學音樂課堂已成為普遍的教學形式之一。小學生的年齡普遍偏小,即便會有較強的表現欲望和求知欲,可自控能力卻十分有限,很難長時間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就可借助學生們最喜愛的游戲模式開展教學,以此調動小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并激起小學生對音樂學科的學習興趣,同時喚起小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此外,讓小學生通過游戲形式感受和體驗音樂內容,可以更形象和更生動地把教學內容向學生們呈現出來,使小學生不知不覺中掌握課堂所學的音樂知識。而學生在體驗趣味十足的游戲期間,通??梢院芸旒て饘W生的學習興趣,使小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融入游戲中。這對學生有效把握音樂的情感以及節(jié)奏感十分有幫助,并且還可以縮短師生間的距離,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思維能力,促進小學生們的智力發(fā)展和音樂教學內容的深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小學時期學生處在知識的啟蒙和探索階段,其理解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尚淺,在理解音樂節(jié)奏和音樂旋律方面通常也僅停在表層。小學音樂教師將游戲引入到音樂課堂教學當中,使小學生可以在玩耍期間接觸音樂以及感受到音樂的多種要素,不僅使學生發(fā)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還增強了小學生們對音樂知識的理解。所以,把游戲運用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屬于行之有效的一種教學方法,借助游戲,小學生可以在寬松且愉悅的氣氛里學習音樂,并能直觀了解到音樂知識的內涵和特點,在此基礎上理解和掌握音樂基礎知識,進而提升課堂效率。
在教學當中采取游戲教學應結合學科教材,深掘教材教學內容設計游戲形式,通過游戲調動學生學習音樂,不能讓游戲和教材結合只停留在表面??刹糠中W音樂教師在進行游戲教學期間選擇的音樂較淺薄,或者是一些簡單的詞匯和發(fā)音,使小學生們認為以游戲形式學習音樂過于簡單,難以引起學生對音樂知識進行深入探究,這也直接影響著學生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和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
音樂屬于綜合性的一門藝術類課程,在小學階段學習音樂學科是要培養(yǎng)小學生們的藝術情操和人生觀,使學生在日常教學期間升華其感情,感受生活,讓小學生的身心可以健康成長。因此,在引入游戲期間教師要結合生活中的音樂元素,而不是借助游戲讓學生死記硬背音樂旋律和理論知識,并且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單一地模仿和重復,不知怎樣運用和變通音樂知識,這對培養(yǎng)小學生們的音樂素養(yǎng)非常不利。并且,教師在開展游戲時比較模板化,過于陳舊和單一,學生們無法感受到游戲的創(chuàng)新,也使得學生們無法產生學習音樂的動力,直接影響著小學生學習音樂的效率以及學生們心智的開發(fā)。
無論學習哪門學科,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而傳統(tǒng)小學音樂教學質量不佳主要是教師沒能結合學生們的興趣開展教學,無法引起小學生的好奇心,更加難以使小學生對音樂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沒能進一步讓學生增長音樂知識以及擴大學生的視野。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小學音樂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期間,忽略了結合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通常只結合教學角度設計游戲教學,最終無法體現出教學效果,同時也沒能使小學生在游戲環(huán)節(jié)里感受到學習音樂的快樂。
在學生們學習音樂時通常也要有相應的學習氛圍,可音樂教師常常會忽略這個問題,往往只注重讓小學生們積極參與,營造一個好的游戲氛圍,使得小學生們在游戲教學環(huán)節(jié)里只會做游戲,沒有學到真正的音樂知識,從而影響到音樂學科的教學進度以及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無法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們的音樂思維能力以及學習能力,這也導致小學生們的音樂素養(yǎng)難以得到培養(yǎng)。
要想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引入游戲,音樂教師就要結合小學生當前實際學情,對教材進行深入性研究,將小學生當前的實際學情與音樂教材進行結合,要讓小學生通過游戲環(huán)節(jié)學音樂知識,讓學生在音樂教學期間感受到游戲的快樂,使小學生們能在“娛樂”中“學習”,在“學習”當中“娛樂”,實現邊玩邊學,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音樂知識,促進小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積極性,進而落實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比如在教學蘇教版一年級音樂教材中的《拍手歌》時,教師可以要求小學生們自己打節(jié)拍,把教學和打節(jié)拍游戲進行結合,使學生可以融入音樂教學中,感受音樂文化,從而促進學生進步。
音樂知識是來源于實際生活中,也應回到實際生活當中。所以,教師在音樂課堂中設計游戲期間就要結合生活開展教學,以此培養(yǎng)小學生音樂知識的運用能力,使小學生借助多樣化的音樂知識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情感,同時使學生加深對音樂內容的印象,促進小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感悟。
小學階段的學生十分活潑,熱愛游戲。所以,音樂教師應在日常教學期間運用游戲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小學生的眼中不只有游戲,同時還有音樂知識。另外,教師還要改變教學理念,要從學生的興趣角度出發(fā),靈活利用游戲具備的娛樂和創(chuàng)新等特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進而從多個角度培養(yǎng)學生。
要想讓班上的所有學生都能積極融入音樂課堂上學習,教師就應在教學活動期間合理地運用音樂游戲,要制定一些內容豐富的游戲內容,以此吸引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注意力。教師可在游戲當中融入競爭元素,以此激發(fā)小學生自身的競爭意識和求知欲望,讓小學生們可以積極學習音樂知識,以此活躍課堂氛圍。在開展音樂教學期間,教師可先播放音樂,引導學生探討音樂的名字,讓學生給音樂取名。音樂教師還可以引導小學生們在課堂上以小組合作形式進行討論,以此促進學生們積極發(fā)言,并要求學生說出給音樂取名的原因,隨后選出最好的歌名,并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用此方法開展教學能發(fā)揮出游戲本身的競爭性,同時提升學生的積極參與性,教師要帶著學生們仔細聆聽歌曲,并總結小組里不同學生產生的觀點。這時,教師告訴學生歌曲的名字,并指導小學生們深入聆聽歌曲的旋律,分析和思考歌曲中表達出的情感,使學生們能更清晰地理解音樂作品。
可以用在音樂課堂中的游戲形式十分多樣化,音樂角色可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合理選擇出適合的游戲種類教學。首先,音樂教師可制定一部分角色表演方面的游戲形式,讓學生們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此讓學生們可以快速進入學習情境。這樣可以使學生產生比較直觀的課堂學習體驗,還可以感受到音樂教學中存在的樂趣。另外,音樂教師還可以借助這些教學方法對樂理知識進行解讀。而樂理知識也屬于小學音樂學科中的教學難點,容易讓學生們產生認知障礙。音樂教師通過靈活設計游戲教學,能使音樂理論知識更加直觀和生動,可以使學生們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對音樂知識形成深刻印象。如此一來才可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同時強化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學習體驗感。
將游戲融入音樂教學期間,教師應正確指導學生,組織實施教學,強化小學生的合作意識,提升音樂記憶以及游戲運動能力。而在日常教學期間,音樂教師通常很少會借助游戲開展教學,只是在增強小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此方法并沒把學生們置于教學的主體位置上。在小學音樂學科教學期間,教師應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認真設計音樂課堂中的音樂游戲,讓學生們可以通過游戲類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在設計教學游戲期間可結合音樂節(jié)奏感較強的音樂,并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肢體動作投入到學習音樂中,在促進小組合作的基礎上強化學生對節(jié)奏進行記憶,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比如,當教師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音樂教材中《嘀哩嘀哩》歌曲時,可把學生進行分組,隨后再對游戲的節(jié)奏進行設定,教師再播放歌曲,讓學生通過打節(jié)拍來配合,完成小組內的練習。另外,當學生剛開始合作時,要經過多次進行磨合練習才會漸漸落實團隊合作一致,因此,教師應多讓學生進行練習,在練習期間應積極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的練習熱情,漸漸掌握團隊訓練方法,同時指導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討論怎樣有效借助小組合作方式把練習完成,進而提升學生們的音樂學習能力,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如此一來,既可以激起學生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又能使學生發(fā)揮自己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還能讓學生相互學習。例如,在教學《賣報歌》時,教師可制定這樣的游戲:在黑板上給小組制定出賣報的任務,哪一個組唱得好就按賣出一份報紙記下,隨后看哪組賣得報紙是最多的。
在小學音樂教學期間,借助游戲能強化音準訓練,并幫學生理解音樂理論知識,同時強化音樂學習水平,提升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在小學音樂課教學期間,音準訓練屬于重難點知識,然而音準訓練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音樂理論知識基礎,但由于學生思維和年齡仍處在成長階段,所以想進行音準訓練就會存在一定困難。因此,音樂教師可將游戲用在音準訓練中,轉化音樂理論基礎知識,以此促進學生對音準的理解。比如,教師可引導學生把音階想象為毛毛蟲爬樓梯,學生經過自己的想象再實施模仿練習,使所學的音樂知識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更貼近,有助于學生從身邊事物了解音樂,使學生在學習音樂中感受到快樂,這對提升教學質量有很大幫助。
把恰當的游戲合理運用在小學音樂學科教學當中,教師應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讓學生能獨立把相關游戲教學活動完成,并且要在游戲期間獲得自我感受,同時也要指導學生開展合作探究,使學生對所學的音樂知識加深記憶,以此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現如今有很多小學音樂教師通常都會在特定的環(huán)境當中布置相關的音樂游戲,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可如此教學卻無法體現出學生在音樂游戲期間的主體地位,而游戲效果也難以達到預期的狀態(tài)。所以,音樂教師應改變教學理念,科學選擇游戲方式,要結合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特點,積極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課堂游戲環(huán)節(jié)中,以此培養(yǎng)學生在課堂中的合作能力與探究能力。另外,教師也可在教學期間,根據音樂教學內容制定出節(jié)奏游戲,把學生劃分成不同小組,接著再引導學生傾聽音樂,并指導學生把握音樂節(jié)拍,隨后再激勵學生尋找打節(jié)拍的時機和動作,用此方法教學能使學生完成模仿游戲。節(jié)奏游戲存在一些難度,可想要讓多名小學生一起完成,難度就會增加,而這也考驗了學生的肢體協(xié)調能力,使學生的記憶能力得到鍛煉,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而在此期間,音樂教師還應多鼓勵學生,要使學生能保持高漲的音樂學習熱情,進而才能在小組中積極地進行交流和討論,找到更合理的節(jié)奏掌握技巧,使學生在相互努力和相互配合中完成游戲挑戰(zhàn)。由此可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引入游戲,能使學生學會合作探究,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使課堂教學時效明顯得到提升。
總之,將豐富的游戲運用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能有效激起學生學習音樂內容的積極性,提升小學生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使學生對音樂知識加深理解和記憶。因此,小學音樂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特點合理選擇游戲開展教學,以此提升學生音樂學習的效率,同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1] 蔡凌子.開展音樂游戲,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趣味性[J].好日子,2020(021):1
[2] 孫瑋.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開展策略[J].文學少年,2021(007):1.
G613.7
A
1002-7661(2022)27-01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