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彬
(昆山高新區(qū)姜巷小學 江蘇昆山 215300)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7—13 歲之間,該階段的學生正是奠定人生基礎、塑造良好人格、形成良好習慣的關鍵階段,所以在此階段加強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尤為迫切。小學數學教師要加大課堂創(chuàng)新,積極更新教育理念,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關注小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形成,加強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育,注重生活化元素的利用,以逐步促進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是整個小學階段數學教學的重點任務,是為小學生奠定數學基礎的關鍵教學,小學生只有掌握了良好的數學計算能力,才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生活、工作。掌握良好的計算能力,不只是對數學學習有幫助,對學生未來生活也有很大的幫助,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都能夠用到計算知識。例如我們到超市買東西付款的時候需要計算錢數買房子的時候需要計算面積等,我們的生活處處離不開計算。由此可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對促進小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重要性,對小學生形成良好數學核心素養(yǎng)也具有重要作用。
提高小學計算教學水平,首先就要加強小學數學教師對計算教學的重視,明確小學計算教學的目標。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針對小學計算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確要求小學計算教學不僅要培育小學生計算知識、計算技巧,也要提升小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老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要增加生活實例,擴展小學生思維,提升小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意識與能力。所以教師要根據小學階段人類的發(fā)展規(guī)律,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學情,開展小組合作、知識競賽等活動,提高小學生計算興趣,促進良好教學目標的達成。所以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就需要老師不斷轉變自身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標,重視教學方法的運用,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對于小學數學課堂也提出了新的發(fā)展目標,要求小學生不僅要學習到數學基礎知識,同時也要提升小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應該切實以該教學目的為教學核心,多以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為核心,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重視教學方式方法的運用,注重學生識記能力、注意力的提升,促進良好課堂效率的形成。例如在學習《分數的意義》單元時,為了使學生形成連貫的知識體系,老師可以先回顧除法,引出除法中無法除盡的算式的處理辦法,然后明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加深學生對分數的理解。之后讓學生體會分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有層次地推進學生對分數計算的理解。在計算過程中,可以表示除法算式中的商,解決除法算式中“5÷6”的問題,引導學生發(fā)現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即為A÷B=A/B。然后通過“分餅”教學內容的安排,讓學生明確分數還可以用來表示平均分的結果。更好地開展后續(xù)的計算問題,通過分數小學生可以解決之前除法無法解決的問題,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對計算學習的興趣。小學數學教師要切實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教學任務的布置。在分配任務時要保證層次感,如果老師采取難度一致的任務分配,就會出現學習好的學生很容易完成,但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完成很困難的現象,不利于提升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小學教師在進行授課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理念,將課堂歸還給學生,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注重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促進課堂效率的提升。
雖然當前我國提倡素質教育,并得到一定的推廣與實踐,但是受到我國教育體制的影響,大部分學校、老師、家長還是較為重視學生成績,應試教育依然存在。目前我國大部分課堂普遍還是填鴨式教學,這種課堂教學模式效果沉悶,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很少,學生無法提起對學習的興趣。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順應新課改要求,加大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的轉變,針對小學生特點,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同時作為現代社會的新型教師,小學教師要善于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將靜態(tài)的數字轉化為動態(tài)的形式,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理,采取聲形并茂的方式,展現課堂內容。老師還可以上網搜集相關素材,播放關于數學計算方面的動畫片,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幫助小學生的理解。多開展游戲方式,利用小學生愛玩的特點,設計“連連對”的游戲活動,老師首先將學生進行編號,然后在黑板上寫出一道計算題,學生計算結果,編號與結果相同時,學生就主動到黑板上再出一組計算題,如此往復循環(huán)能夠提高小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生性好玩,采取游戲的方式更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游戲中提高小學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對提高計算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例如在學習《比的認識》一課中,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了解與認識,老師在課堂上可以采取情境教學的方式,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先播放一段升國旗的視頻,然后根據這段視頻引出本課所要講解的問題:已知天安門的國旗的長度是5m,寬為3.3m,求長和寬的倍數關系。以此來引出“比”的概念,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所學內容。例如,在學習《小學除法》教學時,老師就可以創(chuàng)新課堂形式,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通過生活中的實例促進小學生對小學除法的理解。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對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老師應該在課程之間,注重關聯教學,對于以往知識也要加大復習,根據本節(jié)課的內容,可以引導學生回顧整數除法的方法,然后再進行小學除法的教學,列出整數除法與小數除法的題目,讓學生觀察兩者之間存在的不同。當學生發(fā)現小數除法的被除數為小數時,老師針對這兩組小數除法算式進行計算教學。在這里老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小數除法與整數除法的相同點與不同點,使學生明確小數除法是將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除到小數點部分有余數時,可以添“0”再繼續(xù)除。老師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數學計算問題的掌握,在進行計算教學時,老師可以開展小超市買賣情境教學活動,讓學生自己尋找道具,例如書本、鉛筆、玩具等作為買賣的道具,讓學生模擬超市買賣場景,將學生分為銷售員和消費者,在一買一賣中提高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認識與理解,掌握更好的計算方法,既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同時也提高了小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學科是一門邏輯性、實用性較強的學科,尤其是數學計算,在現實生活中各個領域都能夠用到。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是整個小學階段的重點教學內容,對小學生形成數學素養(yǎng)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所以小學生要加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在教學中將數學計算與現實生活相聯系,有意識培養(yǎng)小學生運用計算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問題的能力,促進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所以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老師要加強課堂設計,多利用生活化實例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例如在學習加減運算時,老師就可以選取班級隨處可見的物品充當教學道具,利用實物,引導學生形象思維的發(fā)展,更容易提高學生的理解與掌握。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開闊學生思維,更容易提升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游戲的方式更好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熱情,提高教學的效果。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計算教學時,應該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以此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良好教學效果的形成。例如在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這單元時,老師可以將之前學習過的圖形進行復習,對于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進行計算,然后再根據本節(jié)課程學習內容對這四種圖形進行組合,既引導學生進行舊知識的回顧,同時也更好地促進了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老師在進行本課講解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的形式,先將幾種之前學習過的圖形進行展示,回顧各圖形面積的計算方式。然后利用多媒體播放這些圖形的自由組合,并讓學生利用七巧板進行拼圖游戲,開展“拼一拼”的游戲活動,看看哪個同學拼出的圖形最多,使小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掌握課堂知識。然后讓學生觀察圖形估算面積,引出分割線、添補法、割補法等概念。并通過例題講解,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然后通過“小豬建房子”案例,利用多媒體將各種圖形進行組合,通過一步一步的圖形疊加,讓學生觀察房子平面包含的圖形,然后組織學生根據學習的內容進行計算,將靜態(tài)的線條轉向充滿動態(tài)感的線條,將靜止的線條更為生動地展現在小學生的面前,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對計算學習的熱情。
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提高小學生學習熱情,老師的課堂評價尤為重要。新時代的小學教師,不僅要具有專業(yè)的學科知識,同時也要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加大教師評價機制的創(chuàng)新,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課后作業(yè)評價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同時也是順應新課程改革發(fā)展的需求。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加大對評價機制創(chuàng)新的同時,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始終秉持“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當的教育方法”的理念,所以老師首先要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學情進行分析,掌握每一個學生的情況,采取課上評價與課下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課上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各項表現,課下主要是針對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少用空話,要針對學生的具體表現給予針對性的評價意見。課上積極發(fā)言的學生自然能夠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但是老師也要關注不愿發(fā)言的學生,引導他們積極發(fā)言,分析他們不愿發(fā)言的原因,是由于沒有學會還是膽子小不敢發(fā)言。找到原因之后,老師對膽子小的同學要多給予鼓勵,當這部分學生積極發(fā)言之后,老師及時給予肯定的回復,提高學生自信心的形成。同時老師在課上要多對學生說一些正面的鼓勵話語,例如“你真棒”“今天你表現得真好”“你真聰明”等,不說打擊學生的話語。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具有很強的依師性,所以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者的老師的一言一行都能夠給小學生帶來很大的影響,更是小學生效仿的榜樣。小學老師要多給予學生肯定,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針對課下作業(yè)的評論,老師對學生的作業(yè)要進行及時的修改,并要求學生在接收到老師修改評價之后進行及時的修正,老師要針對學生修正的作業(yè)進行查閱,確保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tài)度。
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階段,是打造“地基”的關鍵階段,小學數學教師作為“地基”的建造者,掌握科學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學手段尤為重要。本文基于此,首先針對小學數學計數教學的重要意義進行闡述,然后針對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策略提出新思考。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明確小學計算教學的目標,加大學情分析,制定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式。小學數學教師要使小學生明確計算能力對未來生活的重要意義,開展生活化教學方式,加大生活實例運用,同時加大游戲教學方法的使用,針對小學生愛玩好動的特點,采取游戲的方式,加大課堂教學設計,使小學生在游戲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促進良好數學素養(yǎng)的形成。老師還要加大課堂評價的創(chuàng)新,加強對小學生采取積極的正面評價,針對小學生的課堂表現,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