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鋒
《岳陽樓記》“越明年”訓(xùn)釋定讞與岳陽樓的增修時間
楊玉鋒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 語言文化學(xué)院,陜西 楊凌 712100)
范仲淹《岳陽樓記》“越明年”作何解讀,其中既有史料解讀的分歧,也有詞匯訓(xùn)釋的差異?!霸矫髂辍钡慕庾x,當從歷時性的語料研讀入手,找出直接的證據(jù)。從時間記載確切的墓志資料可以看出,“明年”指的是次年,而非第三年;“越”字與時間連用,有“越”+時間點、“越”+時間段兩種,前者表示的即“越”字后的時間,《岳陽樓記》之“越明年”正是如此。后者表示的是跨越、度過一段時間,“越”字為動詞。在“越”+時間點這種用法上,“越”與“粵”相通,“越以”和“粵以”用法一致,“越”“粵”二者均是句首無意義的虛詞,不能訓(xùn)作介詞“到”“于”等義。因此,“越明年”即“明年”、次年之義,在《岳陽樓記》中,指的是慶歷五年,而非慶歷六年。對滕子京《與范經(jīng)略求書記》時間的再解讀,也可判定岳陽樓增修在慶歷五年,與詞匯的訓(xùn)釋結(jié)果相吻合。
《岳陽樓記》;越明年;粵;越以;粵以
《岳陽樓記》是范仲淹的一篇名作,文采飛揚,廣為傳唱。全文遣詞無詰屈之處,不過,其開篇處“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之“越明年”,究竟是哪一年,卻引起了當代學(xué)者的爭論。據(jù)筆者考察,有二十余篇論文涉及此爭議,主要觀點有:釋“越明年”為“過了第二年”,即慶歷六年;釋“越明年”為“到了第二年”或“過了一年”,即慶歷五年。
蔣潤的《滕子京重修岳陽樓的時間》根據(jù)《岳陽府志》《職方考》的記載,推測滕子京重修岳陽樓的時間為慶歷六年,由此間接地證明“越明年”應(yīng)該解釋為“過了明年”[1]。借助方志文獻考證岳陽樓建造時間,進而間接解釋“越明年”究竟何解的,還有楊榮祥的《〈岳陽樓記〉“越明年”考釋——兼論滕子京重修岳陽樓之年份》,文章從明代《隆慶岳州府志》中滕子京的《與范經(jīng)略求書記》中找到佐證,判斷岳陽樓增修在慶歷五年,范仲淹作文在慶歷六年?!霸矫髂辍本褪沁^了第二年,也就是第三年[2]。宋來峰《“越明年”辨》認為“越”有度過、經(jīng)過、超出等義,“這幾個意見都有跨過某一時間或空間的意義”,“越明年”意為“跨過次年”,即慶歷六年[3]。俞祖平的《〈岳陽樓記〉質(zhì)疑二題》所據(jù)與結(jié)論也是如此[4]。李篤隆《“越明年”訓(xùn)釋商兌》認為“越明年”為“到了第三年(慶歷六年)”,作者的判讀無直接證據(jù),只是從常理推測,“只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滕宗諒便政績卓著,使得岳州大治。作如是解不僅使本文有溢美之嫌,而且時間短得令人難以置信”[5]。黃海舟《〈岳陽樓記〉首段注解四解》認為,“越明年”意為“到了第三年”,作者根據(jù)岳陽樓增修的情理反推時間[6]。
持“慶歷五年”意見學(xué)者更多,但是對“越”之理解卻不盡相同。熊憲光、柴劍虹《也辨“越明年”》認為“越明年”應(yīng)當理解為“次年”“第二年”,作者還說,“越明年”之“越”不能釋為“到”,也不能解作“過”,而是沒有實義的語首助詞[7]。李祚唐、陳昊《“越明年”小考》則從歷代語料中找到信息,認為“越明年”是一種傳統(tǒng)的表時間用法,進而贊同熊憲光、柴劍虹的觀點[8]。唐忠民《“越明年”考釋》則對明代《岳州府志》中滕子京文章進行新的解讀,間接考證“越明年”為慶歷五年,作者認為“越”字“應(yīng)釋為語首助詞,訓(xùn)釋為‘及、到’也可,但絕不能訓(xùn)釋為‘經(jīng)過、度過’”[9]。侯倩《〈岳陽樓記〉“越明年”之“越”再釋證——以唐宋文獻詞例為中心》結(jié)合唐宋時期史料中“越明年”的用例,認為“越明年”是唐宋時期的常用紀年詞匯,這也是唯一一篇將史料的眼光拓展到幾個時代的論文,作者得出了“越明年”確詁為“到第二年”的結(jié)論[10]。
上述討論,對“越明年”的考證主要基于兩個思路,其一是從岳陽樓的增修時間入手,依據(jù)明代《岳州府志》中滕子京書信的記載,間接推測《岳陽樓記》的創(chuàng)作時間,進而推導(dǎo)“越明年”的釋義;其二是從詞匯的訓(xùn)詁入手,通過歷代語料相關(guān)用法的觀察,得出規(guī)律性的結(jié)論。學(xué)界對于“越明年”具體指慶歷五年還是慶歷六年的分歧在于“越”的訓(xùn)詁。
“越明年”的訓(xùn)釋當以宋代相關(guān)語料的解讀為基礎(chǔ),找出“越明年”訓(xùn)釋的直接證據(jù),而不能孤立地從岳陽樓增修的角度間接地推測,其中不少學(xué)者對滕子京《與范經(jīng)略求書記》的解讀有誤。同樣持慶歷五年觀點的學(xué)者,對“越”有訓(xùn)釋為“到”的,有解釋句首虛詞的。因此,“越明年”指的是“慶歷五年”還是“慶歷六年”,與“越”字的釋義關(guān)鍵是“越”字的詞性問題。
有鑒于此,筆者擬從詞匯史的角度,對“越明年”進行考察。主要利用的資料是歷代的墓志資料,因為墓志對時間的記載精確,這對理解“越明年”為第二年還是第三年至關(guān)重要。同時嘗試將問題擴展到“越”“粵”相通、“越”+時間等層面,對“越明年”之“越”的詞性進行認定,進而對“越明年”的訓(xùn)釋與所指年份進行討論。
楊榮祥先生判斷滕子京增修岳陽樓的時間為慶歷六年,證據(jù)就是明代隆慶《岳州府志》所載滕子京《與范經(jīng)略求書記》。其他持類似觀點的學(xué)者,所據(jù)材料與結(jié)論大致類似。楊榮祥先生認為:
第一件事是滕子京給范仲淹寫信的當年即慶歷五年(1045)做的,這從“去秋以罪得守茲郡”可知。
第二件事是寫信的第二年即慶歷六年(1046)春開始做的,給范仲淹寫信時還只是在籌劃,“又明年春,鳩材僝工,稍增于舊制”已經(jīng)說的非常明白。
可知,滕子京是慶歷四年秋就任岳州知州,第二年著手收集編輯有關(guān)岳陽樓的題詠,并開始籌措重修岳陽樓的經(jīng)費,第三年春才真正動工重修岳陽樓。
楊榮祥先生錯誤解讀了《與范經(jīng)略求書記》,這篇文章涉及時間的記載有:
其一,六月十五日,尚書祠部員外郎、充天章閣待制、知岳州軍州事滕宗諒,謹馳介致書,恭投邠州四路經(jīng)略安撫、資政諫議節(jié)下。
其二,去秋以罪得茲郡,入境而疑與信俱釋。及登樓,而恨向之作者所得僅毫末爾,唯其呂衡州詩云:“襟帶三千里,盡在岳陽樓?!贝舜謽似浯笾隆W允侨账家院甏舐★@之,亦欲使久而不可廢,則莫如文字。乃分命僚屬于韓、柳、劉、白、二張、二杜逮諸大人集中,摘出登臨寄詠,或古或律,歌詠并賦共七十八首,暨本朝大筆如太師呂公、侍郎丁公、尚書夏公之眾作,榜于梁棟間。
其三,又明年春,鳩材僝工,稍增其舊制。古今諸公于篇吟,率無文字稱記。
范仲淹《岳陽樓記》中涉及時間的記載有:“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薄霸矫髂?,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薄皶r六年九月十五日?!边@幾處時間,并無捍格之處。第一,滕子京被貶在慶歷四年,至于“春”“秋”之別,當是貶謫事件發(fā)生與到貶所時間之因。第二,滕子京《與范經(jīng)略求書記》的作年當在慶歷五年,這從“去秋以罪得茲郡”可以判斷。第三,滕子京增修岳陽樓在慶歷五年,“又明年春,鳩材僝工,稍增其舊制”,是相對于前文“去秋”即慶歷四年而言,范仲淹文“越明年”是相對于“慶歷四年”而言。第四,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作于慶歷六年,這從范仲淹的文章落款日期可以判斷。
楊榮祥先生認為增修岳陽樓是在慶歷六年,依據(jù)是滕子京“又明年春,鳩材僝工,稍增其舊制”的記載,是錯誤地理解了“又明年春”的時間。范仲淹“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其實是籠統(tǒng)而言,滕子京明言其“乃分命僚屬于韓、柳、劉、白、二張、二杜逮諸大人集中,摘出登臨寄詠,或古或律,歌詠并賦共七十八首,暨本朝大筆如太師呂公、侍郎丁公、尚書夏公之眾作,榜于梁棟間”,是在他到任的同年,即慶歷四年,而增修的時間是在“又明年春”,即慶歷五年春。
綜上,滕子京貶謫、刻懸詩文,在慶歷四年;增修岳陽樓、滕子京求文,在慶歷五年;范仲淹作文在慶歷六年。
“越明年”之“越”的解讀有三種:第一,“越”為動詞,“度過”“跨越”;第二“越”字為介詞,“到”“于”;第三,“越”為虛詞,無義之語氣詞?!霸健弊峙c時間連用較難理解?!渡袝ふ僬a》“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之“越”,張雙棣、陳濤主編的《古代漢語字典》解釋曰:“介詞。多用來介出時間。相當于‘于’?!盵11]1014《尚書·召誥》“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則至于豐”中的“越”,《漢語大詞典》訓(xùn)為“經(jīng)過,通過。”[12]1109《尚書·召誥》“越七日甲子,周公乃朝用書命庶殷”中的“越”,元代朱祖義《尚書句解》卷八釋讀:“過七日,乃月之二十一日甲子。”將“越”訓(xùn)釋為“過”。“越”的詞性與詞義具有多樣性特征,由此導(dǎo)致《岳陽樓記》“越明年”的理解分歧。
“越明年”是唐宋時期文獻中的一種常用的紀年方法,尤其是墓志文獻[13]174。
例1,《大唐前同州澄城縣主簿南陽劉肱妻河?xùn)|裴氏墓志序(劉肱妻裴氏)》:
開元廿一年春三月,余隨牒左馮翊,親迎于京師??痼跏菍ⅲM紃彝敘。月望而夫人至延,星回而弱胤始孩。方上嗣宗祧,中奉奠饋。慶實綏履,災(zāi)非我虞。浹辰之閑,妖祲是作。越明年三月廿日,卒于同州之官舍,春秋廿有六。
例2,《大周故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徒使持節(jié)單州諸軍事單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天水郡開國侯食邑一千戶趙公墓志銘并序(趙鳳)》:
于廣順三年十二月五日,終于旅館……越明年,改廣順為顯德元年。[14]453
廣順為后周郭威年號,使用了三年,“越明年”指的即是次年。
宋代墓志中的用例:
例3,《宋故謝翁墓記(謝元吉)》:
翁生巨宋紹興六年,歲在丙辰,正月初十日申時,享壽五十有四,于淳熙十六年十二月十七日抱疾不起,越明年,紹熙改元八月二七壬寅日,葬于大嶺裴家源。以斯為記。
例4,《宋故饒氏孺人墓志銘(柳玭妻、饒梓女)》:
嘉定十七年十二月丙申,以疾卒,享年六十。越明年,寶慶改元九月,溪亦卒。
例5,《夫人王氏墓券(范堯臣妻、王德明女)》:
夫人享年四十有四,卒于癸丑三月二十有六日,越明年甲寅十二月朔丁巳越十有七日癸酉,葬于所居南隅,地名道坑,相距一二里間。
例6,《宋故進士湯君墓志銘(湯師臣)》:
元符二年歲在己卯九月二十有八日,君乃卒,越明年,庚辰十月二十有六日,葬于南山之陽金竹源也。
例7,《潘氏壙志(潘惟能女、葉視母)》:
大觀三年己丑二月四日,以疾卒于家,享年六十有六。越明年,庚寅八月三十日丙申,葬于所居西舊觀音院之北崇孝山。
例4中淳熙為孝宗年號,淳熙十六年的次年為紹熙年元;例5中嘉定十七年之后即為寶慶元年;例6中墓主卒于“癸丑”年,次年即“甲寅”;例7中元符二年為己卯年,次年即庚辰年。
例8,《孺人鄭氏墓志(鄭樵姊)》:
以淳熙八年冬十月庚申徹殯,越明日辛酉葬之馬坑之原,來乞銘。
例8中的庚申日次日即辛酉,可見“越明日”的用法與“越明年”類似,表示“越”字后面的時間?!霸矫髂辍笔且环N表示紀年的詞匯?!霸矫髂辍笔恰霸健?時間點紀年結(jié)構(gòu)中的一種。
四、“越”+時間點、“越”+時間段:兩種用法、兩種詞性
對“越明年”的解讀,有人認為是“度過第二年”,即第三年,有認為是“到第二年”,即次年。解讀“度過第二年”,實際上是誤解了“明年”的意思,明年指的是今年的下一年,即次年,所指的是時間點,而非時間段。
《左傳·僖公十六年》:“明年(齊)有亂?!薄妒酚洝ね馄菔兰摇じ]太后》:“其明年,立少子武威代王,已而又徙梁,又為梁孝王?!痹 丁窗资祥L慶集〉序》:“一舉擢上第,明年拔萃甲科?!薄缎绿茣罚骸埃ㄅI妫┟髂?,以太子太傅留守東都?!倍际谴肆x,再如歐陽修《峴山亭記》:“熙寧元年,余友人史君中輝以光祿卿來守襄陽。明年,因亭之舊,廣而新之?!薄懊髂辍敝傅氖菚r間點意義上的次年,而非時間跨度意義上的一整年。
在“越”字與時間相接的用法上,存在兩種方式,一種是“越”+時間點,“越明年”即是此用法,表示的時間是“越”字后的這個時間點;一種是“越”+時間段,此用法表示的是度過某時間段,“越”字用作動詞。這兩者容易混淆,也正是造成“越明年”誤解為第三年的原因。
“越”+時間點的用法:
例9,北魏《魏故懷令李君墓志銘》:
越六年正月丙午朔,十六日辛酉,葬洛陽縣覆舟山之東南。[15]179
例10,北魏《魏故胡昭儀墓志銘》:
以孝昌三年,歲在丁未,四月癸巳朔,十九日辛亥,薨于建始殿。越五月廿三日,遷窆于西陵。[16]64
例11,唐代《唐故內(nèi)玉晨觀上清大洞三景法師賜紫大德仙官銘并序(三景法師)》:
至五年三月,以疾得講,復(fù)居京城親仁里咸宜觀舊院,越四月十二日,謂門人曰:吾將無形消息大患爾。[17]29
例12,《唐故朝議大夫同州長史騎都尉賜紫金魚袋天水趙公墓志銘并序(趙晏)》:
元和六年七月七日寢疾,終于吳郡釋菜里之私第,享齡七十四。越九月十日,權(quán)于武丘北原,宜也。[18]93
例9-12中,“越”+年份或者“越”+月份,都是這種用法。
“越”+時間段,與“越”+時間點有著實質(zhì)性的區(qū)別,“越”字的詞性不同,所表示的時間更是迥異,在“越”+時間段中,“越”字是動詞“跨越”“度過”之義。如:
例13,《唐故太清宮三洞法師吳先生碑銘并序(吳善經(jīng))》:
元和甲午冬季朔旦,齋沐潔清,與其徒元言終日。越三日,焚香朝拜,泊然返真。[19]5107
例14,《唐故東都留守東都汝州防御使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吏部尚書判東都尚書省事兼御史大夫上柱國扶風縣開國伯贈太子少傅杜公神道碑銘并序(杜亞)》:
歲在戊寅夏五月甲子,居守天官扶風公以病就第,考終命于京師永命里,春秋七十四。越三日丁卯,追命為太子少傅,秋七月甲子,歸全于萬年縣少陵原。[19]5066
例15,《唐潁川郡司戶韋元逸故夫人趙郡李氏墓志銘并序(李氏)》:
天寶癸巳歲秋八月辛卯,夫人李氏卒,韋之婦也。越五日丙申,窆于邙山之南,宜也。[20]557
例16,元代《阿育王寺住持東生明禪師塔銘(劉氏)》:
三年十二月癸巳,其徒奉遺書貽余,明日即示寂。越八日庚子,葬寺西偏五十步,送爪發(fā)瘞洞云塔。[21]679
例14-16中,“越”均表示跨、度過意,“越五日”即過了五日,“越八日”即過了八天。諸如年、日既有表示具體年份的意義,也有表示時間跨度的意義,使“越”字的用法判斷起來更為復(fù)雜,而當它與時間段特征明顯的詞匯連用時,分辨起來就比較簡單,如《唐故黎處士墓志銘并序(黎燭)》:“有子前國子監(jiān)明經(jīng)曰堙,髫年而孤,逮今越二紀矣?!盵22]142《宋故建雄軍節(jié)度判官朝議大夫檢校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柱國賜紫金魚袋太原郡閻府君墓志銘并序(閻光度)》:“不越十年,紆朱拖紫,晨夕之下,士子榮之?!盵23]2869“越二紀”即超過二十四年,“不越十年”即沒有超過十年之意,“二紀”“十年”都是表示自然的時間段。
五、“越”“粵”相通——“越明年”之“越”的詞性
“越明年”指的是“明年”,即次年,屬于“越”+時間點的用法。那么“越明年”之“越”究竟訓(xùn)做何義,其詞性如何,筆者以為,“越”屬于無意義的句首虛詞,與“粵”相通,二者都不能訓(xùn)做介詞“到”“至”。
楊樹達《詞銓》認為“越”是“語首助詞,無義”[24]393。在與時間點連用時,“越”與“粵”通。墓志資料也可以證明二字相通:
例17,北魏《魏故使持節(jié)都督雍州諸軍事車騎將軍雍州刺史江陵縣開國男長孫使君墓志銘》:
越永熙三年三月甲寅朔,二十七日己卯,祔葬于北芒之舊塋。[16]195
例18,宋代《宋故贈鄧國公主墓記》:
越大觀元年三月乙卯葬于河南府永安縣永裕陵之西北。[25]301
例19,王安石《王平甫墓志》:
越元豐三年四月二十七日,葬江寧府鐘山母楚國太夫人墓左百有十六步。[26]1372
例20,北魏《元澄妃李氏墓志》:
惟魏景明二年,九月三日,雍州刺史、任城王妃李氏薨于長安,粵今十一月十九日,乃永窆于京西。[27]41
例21,《魏故右中郎將城陽太守郭府君之墓志銘》:
神龜二年春二月,遘疾卒于都西,三門將解?;浫暾率?,窆于旦甫山陽。[13]436
例22,《唐故承議郎行慈州呂香縣令趙府君墓志并序(趙元瓌)》:
以開元廿一年閨三月廿三日寢疾,奄逝于慈州呂香縣,春秋六十二?;涢_元廿一年十月廿一日,權(quán)窆于洛陽北邙之原禮也。[18]424
例23,宋代《顯達塔銘》:
粵大觀四年閏八月十五日,本師柩葬于河南府洛陽縣杜澤村原先塋之次,禮也。
例18-23中,“越”“粵”二字的用法與意義一樣?!霸揭浴焙汀盎浺浴钡挠梅ㄒ不疽恢?,如:
例24,北朝《魏故咨議封府君墓志銘并序》:
越以武定四年,歲次丙寅,二月甲戌朔,十一日甲申,窀穸于本甸。[27]369
例25,《唐故洛州録事楊君夫人張氏墓志銘并序》:
越以永徽五年七月廿五日終于思恭里私第……越以麟德二年十二月廿四日,終于私第。以乾封元年二月十二日,與君合窆于北邙之陽禮也。[28]393
例26,北齊《故通直散騎常侍、贈開府儀同三司、太常卿高君墓志銘》:
粵以大齊武平四年,十一月遘疾,薨于亰師,時秊六歲。[29]54
例27,北齊《崔頠墓志》:
粵以天保四年,二月甲午朔,廿九日歸窆本鄉(xiāng)齊城南五十里之神塋。[27]392
不僅如此,“粵以”“粵以”還可以省略為“以”:
例28,宋代《孺人鄭氏墓志(鄭樵姊)》:
以淳熙八年冬十月庚申徹殯,越明日辛酉葬之馬坑之原,來乞銘。
例24-28之“以”,可訓(xùn)為“于”“在”,加之“粵”“越”可省,這也證明了“越明年”之“越”為句首無實義之虛詞。
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越明年”表示“次年”的意思,指的時間是慶歷五年,而非六年。在此處,“越”字不是介詞“到”“于”之義,而是無實義的句首虛詞,與“粵”相通?!霸健弊峙c時間相連時,有“越”+時間點、“越”+時間段兩種用法,“越明年”屬于前者。從滕子京《與范經(jīng)略求書記》的時間節(jié)點梳理也可以證明,岳陽樓增修當在慶歷五年。
[1] 蔣潤. 滕子京重修岳陽樓的時間[J]. 昆明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1980(1): 60.
[2] 楊榮祥. 《岳陽樓記》“越明年”考釋——兼論滕子京重修岳陽樓之年份[J]. 中國典籍與文化, 2011(4): 151-153.
[3] 宋來峰. “越明年”辨[J]. 北京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 1980(6): 96.
[4] 俞祖平. 《岳陽樓記》質(zhì)疑二題[J]. 語文學(xué)習, 1985(4): 9-11.
[5] 李篤隆.“越明年”訓(xùn)釋商兌[J]. 中學(xué)語文, 1984(7): 28.
[6] 黃海舟.《岳陽樓記》首段注解四解[J]. 湘潭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1987(1): 81-85.
[7] 熊憲光, 柴劍虹. 也辨“越明年”[J]. 北京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 1981(1): 92.
[8] 李祚唐, 陳昊. “越明年”小考[J]. 徐州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1983(2): 78-79.
[9] 唐忠民. “越明年”考釋[J]. 中學(xué)語文, 1985(8): 37.
[10]侯倩.《岳陽樓記》“越明年”之“越”再釋證——以唐宋文獻詞例為中心[J]. 中國典籍與文化, 2018(4): 120-123.
[11]張雙棣, 陳濤. 古代漢語字典[M]. 北京: 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1998.
[12]羅鳳竹. 漢語大詞典: 卷九[M]. 北京: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2.
[13]吳鋼. 千唐志齋新收墓志[M].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6.
[14]吳鋼. 全唐文補遺: 第1輯[M]. 西安: 三秦出版社, 1994.
[15]北京圖書館金石組. 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 第4冊[M]. 鄭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9.
[16]北京圖書館金石組. 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第5冊[M]. 鄭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9.
[17]吳鋼. 全唐文補遺: 第6輯[M]. 西安: 三秦出版社, 1999.
[18]吳鋼. 全唐文補遺: 第4輯[M]. 西安: 三秦出版社, 1997.
[19]董誥. 全唐文[M]. 北京: 中華書局, 1983.
[20]吳鋼. 全唐文補遺: 第2輯[M]. 西安: 三秦出版社, 1995.
[21]袁桷. 阿育王寺住持東生明禪師塔銘[M]//李修生. 全元文: 卷738.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8.
[22]吳鋼. 全唐文補遺: 第8輯[M].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5.
[23]曾棗莊. 宋代傳狀碑志集成: 第6冊[M]. 成都: 四川大學(xué)出版社, 2012.
[24]楊樹達. 詞詮: 卷9[M]//楊樹達文集: 三.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5]曾棗莊, 劉琳. 全宋文: 第120冊: 卷2596[M].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6.
[26]姚鼐. 古文辭類纂評注: 下[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27]趙超. 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M].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2.
[28]吳鋼. 全唐文補遺: 第3輯[M]. 西安: 三秦出版社, 1996.
[29]北京圖書館金石組. 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 第8冊[M]. 鄭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9.
An Interpretation of “Yue Ming Nian” and the Time for Renovation of Yueyang Tower
YANG Yu-feng
(College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China)
The interpretation of “yue ming nian” in theby Fan Zhongyan has caused a controversy including the differences of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the differences of vocabulary interpretation in academia. The interpretation of “yue ming nian” is to find out the direct evidence from the diachronic study of the corpus. From the exact and reliable epitaph data recorded in time, we can see that “yue ming nian” refers to the following year, not the third year; the Chinese word “yue” can express two types of meaning when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ime, i.e., “yue+ the time point” and “yue+ the time period”. The former refers to the time after the word “yue”, and the “yue ming nian” inis exactly the same. The latter represents a span and a period of time, and the word “yue” is a verb. In terms of the usage of “yue+ time point”, “yue(越)” is connected with “yue(粵)”, “yue yi(越以)” and“yue yi(粵以)” are also used in the same way. Both “yue(越)”and “yue(粵)” are meaningless words putting at the beginning of a sentence, and they cannot be used as prepositions “dao(到)” or “yu(于)”. Therefore, the meaning of “yue ming nian(越明年)” is the following year. In, it refers to the five years of the Qingli(慶歷), not the six years of the Qingli(慶歷). An reinterpretation of Teng Zijing’s time of《與范經(jīng)略求書記》can also confirm the renovation time of Yueyang Tower. It is in line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results of vocabulary.
, yue ming nian, yue(粵), yue yi(越以), yue yi(粵以)
2021-04-12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wù)費專項資金項目“唐代送別詩研究”(2452021035);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wù)費專項資金項目“社會生活視野下的唐代送別詩研究”(2452022044)
楊玉鋒(1992-),男,河南光山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唐宋文學(xué)與文獻。E-mail: 1302288135@qq.com
I206.2
A
1001 - 5124(2022)04 - 0100 - 06
(責任編輯 夏登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