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彬翔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 福建 福州 350108)
神經根型頸椎病多屬于退行性疾病,主要由頸椎間盤退變髓核突出、韌帶鈣化肥厚、骨質增生等原因壓迫神經根所致。由于頸肩部的肌肉痙攣及對神經根的壓迫等原因,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的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局部酸痛不適以及出現(xiàn)肩部及上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中醫(yī)學根據其臨床表現(xiàn),將其歸屬于“肩頸痛”“痹證”范疇,其病因為感受風寒濕邪、挫閃外傷、筋骨勞傷或肝腎虧虛等因素導致頸部經筋損傷所致。由于現(xiàn)代人長期體位不當以及缺乏運動等原因,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發(fā)病率不斷提高。中醫(yī)治療方法包括針灸、推拿、牽引、中藥內服、中藥外敷等。本文現(xiàn)就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yī)藥治療方法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中藥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中藥治療包括內服以及外敷。中藥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多以活血化瘀藥、補虛藥、解表藥、祛風濕藥為主,基本與神經根型頸椎病實證常見證型氣滯、寒濕、血瘀和痰濕,虛癥常見證型氣虛、陰虛相吻合。中藥能有效改善神經根水腫、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以及緩解局部炎癥,從而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
中藥,臨床上通過辨證論治確定中醫(yī)證型,依據證型隨證加減,指導臨床用藥。中藥內服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長期在臨床中應用,并且具有一定成效。臨床上根據不同的證型,確定不同的治療原則。常見治療原則包括活血化瘀、祛風除痹、生津舒筋、利水滲濕等。傳統(tǒng)中藥湯劑以其內服后吸收快、效率高、可以隨證加減等優(yōu)點在針對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治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王鋒將對照組(僅用常規(guī)針灸治療)與觀察組(使用針灸推拿結合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治療)的患者對比,結果顯示,觀察組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證明加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傳統(tǒng)中藥湯劑)治療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有較好治療效果。中成藥的使用在臨床上也是較為常見的,成藥以其方便、穩(wěn)定且療效確切等優(yōu)點受到廣泛青睞。袁剛等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口服痹祺膠囊)和對照組(口服醋氯芬酸膠囊),結果顯示,觀察組口服痹祺膠囊治療后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表明口服痹祺膠囊(中成藥)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有顯著療效。方圣杰等將中成藥頸痛顆粒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長期應用于臨床實踐,證實頸痛顆粒單用與聯(lián)用對于緩解臨床癥狀與體征具有較好作用。
中藥外敷在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具有一定優(yōu)勢,中藥外敷是通過藥物直接作用于患處,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頸椎病產生的疼痛,能夠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治療效果明確。中藥外敷常見的包括熏蒸、外敷、外洗3 種方法,熏蒸、外敷、外洗均可擴張局部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消除無菌性炎癥和水腫,從而緩解癥狀。中藥外敷操作簡便,被廣大患者所接受。黎信才等觀察中藥膏外敷對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療效,對照組給予西藥和牽引推拿治療,治療組則在此基礎上予以中藥膏外敷,對照組總有效率(77.14%)低于治療組(94.29%),且治療組多項指標改善程度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謝杏花等使用消腫外敷散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結果表明外用消腫外敷散可以提高治療有效率。劉紅財等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各50 例,將治療組(關節(jié)腫痛散貼敷配合常規(guī)西藥)與對照組(常規(guī)西藥治療)對比,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90.00%)高于對照組(66.00%),且視覺疼痛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治療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提示中藥外敷治療療效確切。楊彬等認為通過中藥對體表局部作用治療相關疾病,除外敷于患病局部外,還可予腧穴等施以外敷治療,實現(xiàn)全身整體調節(jié)作用。
針灸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能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功能障礙情況,針灸治療對患處具有活血、化瘀、行氣等功效,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且治療后副作用小,是當前臨床上主流的治療手段之一。
一般針灸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取穴方式多采用局部取穴(如頸夾脊、天柱、大椎、風池等)同時配合循經或經驗采取遠端取穴(如陽陵泉、后溪、合谷等),再根據辯證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如補法或者瀉法等)。臨床上常見以毫針針刺、電針針刺、梅花針叩刺等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馮新國等發(fā)現(xiàn),毫針針刺作用機理為抑制具有疼痛傷害性質的信息傳遞及其表達,從而改善微循環(huán),抑制炎癥因子,進而達到促使癥狀緩解的目的。李長杰將患者分為兩組,參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治療,研究組患者采用針灸治療,結果表明,采用針灸治療較常規(guī)治療有效率高,治療效果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吳偉將對照組(西醫(yī)治療)與觀察組(中醫(yī)針灸治療)分別治療后進行對比,結果表明,患者治療有效性、VAS 評分等指標觀察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提示應用針灸進行治療療效顯著。梅花針通過針柄上的針頭叩擊選取的相應穴位,通過對體表的刺激,達到疏通經絡的目的,從而緩解頸部肌肉痙攣,緩解神經根卡壓導致的不適癥狀,療效良好。韓旭等采用梅花針組穴叩刺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分為治療組(梅花針叩刺治療)與對照組(藥物治療),治療組癥狀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組總有效率(91.43%)高于對照組(78.1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證明針刺療效確切。電針針刺相對傳統(tǒng)毫針針刺,針感更強、刺激量更大,有利于鎮(zhèn)痛、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等。王春英等觀察電針頸夾脊穴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結果證明電針頸夾脊穴療效顯著,各項指標較治療前改善明顯。
針灸聯(lián)合藥物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相對于單純針刺治療臨床療效更佳,能夠進一步改善患者的臨床不適癥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上常見的聯(lián)用藥物包括西藥和中藥。甲鈷胺常配合針灸使用治療效果顯著,甲鈷胺屬于維生素B的一種,可以通過甲基轉化來促進核酸、蛋白質及脂質的代謝,繼而促進神經細胞內核酸與蛋白質、神經髓鞘的合成,達到修復受損周圍神經的作用,還能促進神經組織的快速修復,起到改善神經傳導及代謝的目的。龐磊將患者分為兩組各30 例,其中對照組單純應用西藥(甲鈷胺)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針灸治療,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80.00%),且觀察組治療后多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提示針灸聯(lián)合西藥治療效果確切。針灸配合中藥湯劑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也是較為常見的治療手段,常配合活血通絡、舒筋止痛兼以利水滲濕的藥物治療,阮波等將患者分為觀察組(采用桂枝葛根湯聯(lián)合針灸治療),對照組(僅桂枝葛根湯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臨床療效等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證明針灸聯(lián)合桂枝葛根湯具有顯著療效。
方鵬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單純推拿治療,針灸聯(lián)合推拿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頸肩部疼痛和頸椎活動度的療效更加顯著。孫玲將對照組(推拿治療)與研究組(針灸聯(lián)合推拿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后效果,結果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為(98.00%)高于對照組(84.00%),且研究組活動受限評分等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以上結果均證實,合理運用針灸聯(lián)合推拿治療有利于提高臨床療效,顯著改善患者疼痛等癥狀。
推拿和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在臨床上有著廣泛的應用,操作安全且簡單,療效確切,有助于促進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的癥狀緩解以及功能恢復。推拿能夠有效緩解肩頸部肌肉緊張,加強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局部疼痛,促進局部無菌性炎癥及水腫的吸收,從而減輕神經根的壓迫,緩解癥狀。牽引能夠擴大椎間孔及椎間隙,從而減輕神經根壓迫,能夠有效緩解疼痛、麻木等臨床癥狀。毛磊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分段間歇牽引)和觀察組(分段間歇牽引加用正骨推拿),結果顯示,相較于分段間歇牽引,分段間歇牽引加用正骨推拿總有效率更高。李健采用推拿手法聯(lián)合牽引治療,牽引組實施頸椎牽引治療,聯(lián)合組實施經穴疏導痛點揉撥推拿手法聯(lián)合頸椎牽引治療,結果提示總有效率聯(lián)合組高于牽引組,證明經推拿牽引治療能提高治療效果。彭巍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僅傳統(tǒng)牽引治療)和觀察組(推拿手法配合牽引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身體癥狀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且治療療效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吳紅曉將患者分為,對照組(推拿治療)和觀察組(推拿聯(lián)合牽引治療)各59 例,結果顯示,對照組總有效率(81.4%)低于觀察組(94.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表明推拿聯(lián)合牽引療效顯著。以上研究均表明,推拿聯(lián)合牽引治療療效更佳,能有效緩解局部肌肉緊張以及減輕神經根卡壓導致的癥狀。
綜上所述,中醫(yī)藥在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治療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中藥內服、中藥外敷、針灸、推拿、牽引等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手段,中醫(yī)藥治療方式具有臨床療效佳、不良反應少、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等特點。然而針對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yī)藥治療的基礎研究尚不全面,其治療策略的規(guī)范化標準尚未制定完全。未來應進一步探索更加安全有效可靠的中醫(yī)藥治療策略,尋找更加規(guī)范的辯證和療效評判標準,深入開展基礎實驗研究,為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治療提供更加全面的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