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麗平
(撫州市臨川區(qū)人民醫(yī)院,江西 撫州 344000)
泌尿外科,是主要診斷和治療泌尿系統(tǒng)“外科”部分疾病的醫(yī)院科室,主要治療各種泌尿性疾病。近年來,我國科技與醫(yī)療水平均逐步提高,人們對于健康的要求也不斷提升。泌尿外科類疾病具有多樣性與復雜性,導致大部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身心俱疲,不利于患者恢復健康。體驗式教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因此,廣泛應用于現代教學中?;诖?,本研究選取本院泌尿外科1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體驗式教學在泌尿外科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泌尿外科的1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名。對照組男38名,女12名;年齡19~22歲,平均(20.6±1.2)歲。觀察組男39名,女11名;年齡19~22歲,平均(20.3±1.0)歲。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學歷均為???、本科及本科以上者;②泌尿外科基礎知識與技能考核成績均合格者;③實習時間>1個月者。排除標準:①中途申請退出或不配合本研究者;②科研能力、文化能力、理解能力及??婆R床能力等方面較差者;③書寫入院記錄分數<60分或書寫大病歷份數<15份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方式授課。學生機械記憶老師講授的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以便學生理解泌尿外科相關疾病。
1.2.2 觀察組觀察組采用體驗式教學方法授課。主要以泌尿外科真實情景為教學材料,要求學生在4周內完成關于泌尿外科相關工作內容。教學準備,教師相對實驗組學生進行培訓,內容以泌尿外科相關病例,如腎臟和膀胱腫瘤;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睪丸附睪的炎癥和腫瘤,由教師與學生在實訓課堂中設置模擬診室,以實訓病癥為依據來對學生進行分組,讓不同組的學生根據所選病癥以小組進行模擬,組內成員分為醫(yī)生、患者、陪護等角色,在開始展示前給予學生充分時間進行準備,老師可給予指導,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患者的痛苦與訴求[1]。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學生學習活動評價:在學期末老師對學生進行考核與評價,其中理論考試(20分),實際操作(20分),病歷書寫(20分),閱讀報告書寫(20分),溝通能力(10分),綜合表現(10分)。總計100分。比較兩組學習效果主觀評價:讓學生在期末填寫教學評價表,其中包括激發(fā)學習興趣、促進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提升溝通能力、提升對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及提升感悟與理解力[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學習活動評價比較觀察組理論考試、實際操作、病歷書寫、閱讀報告書寫、溝通能力、綜合表現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學習活動評價比較(±s,分)
表1 兩組學習活動評價比較(±s,分)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50 50理論考試17.24±1.32 13.25±2.58 9.735<0.001實際操作18.35±1.21 15.34±3.24 6.154<0.001病歷書寫18.69±1.23 16.32±2.34 6.339<0.001閱讀報告書寫15.26±0.15 11.15±0.38 71.138<0.001溝通能力8.34±1.01 6.78±1.32 6.637<0.001綜合表現8.79±0.58 5.32±0.26 38.603<0.001總分88.35±3.76 83.56±1.43 8.420<0.001
2.2 兩組學習效果主觀評價比較兩組提升對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及感悟與理解力占比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激發(fā)學習興趣、促進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及促進溝通能力占比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學習效果主觀評價比較[n(%)]
泌尿外科疾病病因復雜多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辨析各種病情細節(jié)鑒別診斷疾病,理解是辨析的前提,只有充分診斷病癥理解才能使辨析過程事半功倍[3]。在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傳授的知識加以記憶,在考核過程中進行回憶便可,并未理解各知識內容,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學習積極性不高,效果受限[4-5]。
近年來,體驗式教學廣泛應用于醫(yī)學課堂,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不論是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還是實操成績均得到顯著提升。分析原因為,體驗式教學強調學生的感受與體驗,同時在進行小組討論時,學生與小組分享成果,并應用于實踐中,這就是體驗式教學的最終目的[6]。體驗式教學促進學生間相互學習,互助體驗及成果交流與共享。長久以來,泌尿外科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導致學生很難將知識融會貫通,逐漸與臨床脫節(jié)。本研究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情景模擬中對泌尿外科的診治過程有一個真切的感受。目前,由于患者就診量較大,醫(yī)護人員的工作愈發(fā)繁重,壓力倍增,這導致其對患者的痛苦感觸降低,甚至難以傾聽患者訴求,醫(yī)患關系也逐漸變得緊張。本研究以在讀生為主體,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能幫助學生體驗患者就診感受,讓學生在“患者”這一角色的扮演中體會患者的訴求與痛苦,知曉患者需求,這樣還可增強學生的同理心,有助于提升整體在讀生的素質。與畢城偉等[8]研究結果一致。此外,有小部分學生在情景體驗式教學中,因觀點分歧與人際關系,未能有效團結協(xié)作,導致體驗教學效果較差,在今后的研究中,應考慮如何加強學生間協(xié)作能力及合理分組的相關設置,使該教學法能有效實施[9-10]。
體驗式教學法是一種互動形式,強調重視師生情感體驗,教學過程也是師生交流的過程,在體驗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并重視學生的意見,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其能夠產生良好的情緒與心境,學生能夠在積極的精神狀態(tài)下學習,能夠顯著提高學習效率,并提高對學習的興趣。體驗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完成教學目的,從教學需求出發(fā),引入、創(chuàng)造或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想適應的場景與氛圍,從而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情感體驗,學生在體驗式教學法幫助下迅速且正確的理解教學內容,促使學生心理技能全面和諧發(fā)展。個體的情感對認知活動存在調節(jié)、動力及強化3個方面的功能,動力功能是指情感對認知活動的增力或減力的效能,對學生持續(xù)的健康積極情感及認知活動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同時還能預防消極等不健康心理情緒對認知活動的影響。體驗式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產生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能夠明顯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增加情感效能以增加認知活動效能,解決了目前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情感調節(jié)功能是指情感對認知活動的組織或瓦解作用,而中等強度的、愉快的情緒更有利于開展智力操作活動,而情緒過強或過弱均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式教學法主要促進學生心理活動的展開及深入,而歡快活躍的教學氣氛是取得優(yōu)質帶教效果的主要條件,能夠明顯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人類的大腦左右半球能夠分工又合作運行,左半球主要掌握邏輯及理性的思維分析,包括言語活動等,而右半球則主要負責直覺、想象及創(chuàng)造能力,包括情感的活動。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主要通過講解或單項練習的方式進行,這種機械的被動活動主要調動大腦的左半球活動。但體驗式教學法則能夠使學生先感受到課堂中的內容隨后用語言表達,或可一邊感受一邊進行語言組織活動,在這樣的條件下大腦的左右半球均能夠同時運轉,協(xié)同工作,極大地提高大腦的潛在能量,學生不僅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同時,能夠明顯提高學習效率。體驗式教學方法的一個基本特征是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夠因此開展認知活動,與常規(guī)教學方式相比,體驗式教學法不僅能進行示范實驗,還為學生帶來直觀的教學感受,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操作,促進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的熱情,發(fā)揮情感作用,使其能夠積極配合教學活動的開展。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理論考試、實際操作、病歷書寫、閱讀報告書寫、溝通能力、綜合表現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提升對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及感悟與理解力占比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激發(fā)學習興趣、促進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及促進溝通能力占比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在泌尿外科教學中,使用體驗式教學,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溝通能力與理解能力,可進行普及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