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梅勛,陳子敏*,譚毅賢,陳濤,潘文俊
(1.肇慶市端州區(qū)人民醫(yī)院放射科,廣東 肇慶 526040;2.肇慶市端州區(qū)人民醫(yī)院骨科,廣東 肇慶 526040)
胸部創(chuàng)傷是指發(fā)生在胸部的創(chuàng)傷,包括心血管、肺臟、骨骼及膈肌的多處多發(fā)損傷,致死率較高[1]。多層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掃描速度快,圖像密度分辨率和空間分辨率高,能在早期對胸部創(chuàng)傷做出明確診斷,是胸部創(chuàng)傷的首選檢查方法[2]。常規(guī)MSCT掃描,胸部創(chuàng)傷患者呼吸和體位的配合度低,圖像存在偽影,不利于病灶顯示[3]。既往研究表明,配合度低的患者可通過改變體位擺放和優(yōu)化掃描程序提高圖像質量[4]?;诖?,本研究旨在探究胸部創(chuàng)傷患者MSCT掃描技術改進前后的圖像質量和病灶檢出率,評估MSCT掃描在技術改進后的圖像質量與診斷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回顧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行胸部MSCT檢查的341例胸部創(chuàng)傷患者的臨床資料,按掃描技術分為常規(guī)組(n=148)和改進組(n=193)。常規(guī)組男72例,女76例;年齡15~87歲,平均(53.00±2.78)歲;受傷時間1.2~24.0 h,平均(8.00±3.23)h。對照組男84例,女109例;年齡11~79歲,平均(49.00±3.11歲);受傷時間0.5~24.0 h,平均(9.00±2.29)h。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颊呒凹覍倬鶎Ρ狙芯恐橥獠⒑炇鹬橥鈺?。
納入標準:患者有胸部創(chuàng)傷的癥狀和體征,主要癥狀為胸部疼痛并活動受限,氣促、呼吸困難、煩躁不安等,臨床醫(yī)生初步診斷為胸部創(chuàng)傷;在本院行胸部MSCT掃描。排除標準:患者主訴有胸部不適,但臨床醫(yī)生排除胸部創(chuàng)傷診斷。
1.2 方法
1.2.1 掃描技術①采用GE brightspeed 16排螺旋CT掃描。②掃描參數(shù)。常規(guī)組:采用常規(guī)胸部MSCT掃描程序[5]?;颊呷⊙雠P位,頭先進,身體置于床面正中,雙上肢上舉,不能上舉者平放于身體兩側。掃描方向從頭側至足側,掃描范圍從肺尖至肺底。跟隨系統(tǒng)語音提示吸氣后屏氣?;颊呷〔捎寐菪龗呙璺绞?,采集層厚1.25 mm,重建層厚7.5 mm,螺距0.938,管電壓120 kV,行自動管電流調節(jié)技術。改進組:采用改進后的胸部MSCT掃描程序。仰臥位,頭先進,身體置于床面正中,雙上肢放于身體兩側,肘部用高度不同的棉墊墊高,用安全帶固定患者。掃描方向從足側至頭側,掃描范圍從雙側肩鎖關節(jié)至第12肋最低點下1 cm。跟隨系統(tǒng)語音提示吸氣后屏氣。采用螺旋掃描方式,采集層厚1.25 mm,重建層厚7.5 mm,螺距1.75,管電壓120 kV,行自動管電流調節(jié)技術。③重組技術。圖像后處理采用AW4.4工作站進行多平面重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和容積再現(xiàn)(volume rendering,VR)。
1.2.2 圖像評價病例圖像傳至PACS系統(tǒng),由2名主治醫(yī)生獨立閱讀圖像,然后統(tǒng)一記錄,意見分歧時協(xié)商解決。應用4級圖像分析法對圖像質量進行量化評估(表1),評估標準基于規(guī)范清晰的MSCT掃描圖像[6]。
表1 胸部創(chuàng)傷MSCT圖像質量分級標準Table 1 Quality grading standards for MSCT images of thoracic trauma
1.3 觀察指標骨折4~8周復查影像可顯示骨痂;肺挫傷3~10 d復查影像可顯示吸收;氣胸、胸腔積液、縱膈積氣、縱膈血腫及心包積液復查影像可增多或減少;據(jù)此以治療后復查影像結果及手術結果為標準,統(tǒng)計常規(guī)組和改進組的病灶檢出率。比較兩組圖像質量和病灶檢出率,圖像質量分為4級,圖像不能用于診斷為1級;圖像質量較差,為2級;圖像質量較高,為3~4級。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19.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基本情況常規(guī)組148例患者能主動完全配合檢查31例,氣促65例,躁動47例,無自主意識5例;改進組193患者中能主動完全配合檢查27例,氣促81例,躁動78例,無自主意識7例。
2.2 兩組圖像質量比較兩組1、2、3、4級占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圖像質量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image qua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診斷能力以治療后復查影像結果及手術結果為標準,改進組檢出病灶698處,影像復查及術后確診病灶703處,病灶檢出率為99.29%;常規(guī)組檢出病灶583處,影像復查及術后確診病灶613處,病灶檢出率為95.11%。改進組病灶檢出率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0.73,P<0.05)。見表3~4。
表3 胸部創(chuàng)傷患者MSCT掃描技術改進前病灶檢出率Table 3 Detection rate of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thoracic trauma before the improvement of MSCT scanning technology
表4 胸部創(chuàng)傷患者MSCT掃描技術改進后病灶檢出率Table 4 Detection rate of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thoracic trauma after improved MSCT scanning technology
3.1 胸部創(chuàng)傷MSCT技術改進的意義胸部創(chuàng)傷占全部創(chuàng)傷的13.5%[7]。其中,肺挫傷、心血管損傷、血氣胸、連枷胸等是主要致死因素[8]。早期明確診斷是成功救治的關鍵[9],MSCT掃描能在短時間內(nèi)明確是否存在胸部臟器損傷,清晰顯示胸廓骨折及移位情況[10]。但胸部創(chuàng)傷患者在檢查過程中配合度較低。本研究中,常規(guī)組能主動配合檢查患者僅31例,改進組僅27例。兩組1級(圖像不能用于診斷)、2級(圖像質量較差)、3~4級(圖像質量較高)占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2 掃描體位對圖像質量的影響常規(guī)胸部MSCT掃描中,患者如存在肩關節(jié)、肋骨骨折,勉強上舉上肢易導致骨折端移動,損傷周圍組織;躁動、無自主意識等患者,不自主活動的上肢在掃描過程中可能撞擊掃描機架造成二次損傷。因此,上述患者檢查時僅將雙上肢平放于身體兩側,掃描圖像存在黑白相間的寬條帶狀偽影。復習文獻,雙側肱骨與胸椎置于同一平面,增加了背側圖像的平均密度,導致射線束硬化效應[11]。改進后胸部MSCT掃描將雙上肢放置于身體兩側時,用高度不同的棉墊將肘部墊高,肱骨和胸椎則不在同一平面上,可減輕射線束硬化效應[12]。采用以上述方法擺放體位,并用安全帶固定患者,掃描安全性較高,圖像偽影明顯減少。
3.3 掃描方向對圖像質量的影響常規(guī)組掃描方向由頭側至足側,屏氣持續(xù)時間需時至少10 s。氣促、躁動及無自主意識的患者不能配合屏氣,且呼吸頻率較正常人快,圖像產(chǎn)生明顯的呼吸偽影。有文獻表明,呼吸時鄰近膈肌處的肺組織活動度較大,下肺的產(chǎn)生呼吸偽影大于上肺。改進組采用反向掃描,掃描從足側至頭側,在患者屏氣早期完成雙下肺掃描,圖像呼吸偽影明顯減少[13]。
3.4 螺距對圖像質量的影響螺距是指MSCT球管旋轉一周,掃描床移動的距離與接收探測器有效寬度的比。相同的掃描范圍,增大螺距可縮短掃描時間[14]。另一方面,大螺距掃描會導致噪聲增加,密度分辨力降低,軟組織對比度下降,圖像質量降低[15]。實際工作中,螺距選擇需根據(jù)實際情況具體分析。本研究發(fā)現(xiàn),常規(guī)組圖像質量受呼吸的影響較大,相比之下,噪聲增加對圖像質量的影響相對次要。改進組采用了大螺距,縮短掃描時間,整體提高圖像質量。
3.5 掃描范圍對診斷的幫助本研究中,常規(guī)組采用常規(guī)胸部掃描范圍,鎖骨遠端、肩胛骨及下部肋骨骨折因未包括掃描范圍而造成漏診。改進組增大了掃描范圍,從雙側肩鎖關節(jié)掃描至第12肋,完整顯示胸部及肩部骨骼的整體情況(圖1),最大限度避免漏診情況。
圖1 胸部創(chuàng)傷的MSCT圖像Figure 1 MSCT image of thoracic trauma.
綜上所述,MSCT作為胸部創(chuàng)傷早期的首選檢查方式,在胸部創(chuàng)傷早期救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常規(guī)MSCT掃描存在不足,通過改變體位擺放、反向掃描、選擇大螺距及增大掃描范圍等方法,對掃描程序適當改進后,可增強MSCT圖像顯示胸部創(chuàng)傷情況的能力,提高病灶檢出率,更適用于臨床胸部創(chuàng)傷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