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慎花(江蘇教育學院運河分院,徐州 221300)
來訪者雪兒(化名),女,初三學生。由于她就讀的中學遠在鄉(xiāng)下,且學習時間較緊張,因此,我們的輔導只能通過電話進行。據(jù)雪兒自述,她的學習成績從初中以來一直名列前茅,期中、期末基本都是穩(wěn)居年級第一,偶爾周測或月考成績會稍有些波動,但從未降至前三名之后。在學校里,雪兒是老師和同學眼中的寵兒,妥妥的一個“學霸”。但自從升入初三以后,雪兒就感覺自己一直壓力重重,焦慮不安,無法集中精力,不能全力以赴學習。雪兒擔心自己無法應對即將到來的中考,迫切想改變目前這種情緒狀態(tài)。
我讓雪兒描述她具體的情緒狀態(tài)及這種狀態(tài)大約出現(xiàn)的時間段。雪兒說,進入初三以來,自己感覺學習狀態(tài)就不如以前。上課時常會走神,抓不住老師的講課要點;記憶力下降,記不住要掌握的知識點。自習課上,大腦時常會出現(xiàn)放空狀態(tài),感覺看不進書,不知自己到底在干什么。晚自習下課以后,自己回到家,怎么也看不進去書。想到別的同學都在爭分奪秒地學習,自己卻吃不好、睡不香、學不進,雪兒就煩躁不安,害怕這種狀態(tài)會影響中考考場上的發(fā)揮,于是前來求助。
雪兒的這種情緒反應是中學生中常見的因壓力導致的學習焦慮。焦慮是指一種與處境不相稱的痛苦的情緒體驗,典型形式表現(xiàn)為:沒有確定的客觀對象和具體而固定的觀念內(nèi)容的提心吊膽。當人們處于心理壓力狀態(tài)或受到刺激時,就會本能地產(chǎn)生焦慮情緒。適度的焦慮能夠幫助我們積極調(diào)動身心潛能,全力以赴面對突發(fā)的事件,但是若長期處于焦慮狀態(tài)或焦慮程度過于嚴重,就會阻礙個體潛能的發(fā)揮,影響我們的學習或工作效率,從而影響心理健康。因此,對于雪兒的焦慮狀態(tài)需要做適當?shù)卣{(diào)整,使其能進入正常的學習狀態(tài)。
不同個體的焦慮狀態(tài)往往具有一些共性,但是具體到每個人而言,擔憂的具體事情及影響因素各不相同。通過與雪兒的深入訪談,將影響焦慮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歸納為以下三方面。
一是來自家庭的壓力。雪兒是四口之家,上面有個姐姐。在姐姐很小時,父母為了生活,長年在外做生意,姐姐自小寄養(yǎng)在奶奶或外婆家。因為父母無暇管理,姐姐的學習成績一直很不理想,這讓一向好強的父母很失望。雪兒出生后,父母為了能讓家里出個大學生,就回到家鄉(xiāng),自己撫養(yǎng)教育孩子,以彌補對孩子的虧欠。但是姐姐因為從小散漫慣了,好的學習習慣沒養(yǎng)成,成績一直很一般,最后只考上了一所普通的中專學校。而雪兒在父母的嚴格管理下,成績一直很優(yōu)異,成了別人家教育孩子的榜樣,也是讓父親在外人面前引以為傲的談資。但這給雪兒造成一種極大的心理壓力,感覺自己只能成功、不許失敗。所以,雪兒從小一直很努力,學習成績稍有不如意,便會加倍努力,以不落人后。進入初中后,父母為了給雪兒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條件,將雪兒寄養(yǎng)在姑父家,因為姑父姑母都是雪兒所在中學的老師。尤其是姑母,工作上自我要求較高,身兼數(shù)職,教學、管理樣樣都出色,在學校名氣較大。姑母對雪兒的期望值也較大,管理很嚴格。雪兒作為姑母的侄女,倍受老師們關注,無形中給了雪兒極大的心理壓力。
二是關鍵場合的失敗,給雪兒心理上帶來了無法抹去的陰影。初二地生會考時,雪兒因為考試時太過緊張,沒有考到理想的成績,自己很失望。進入初三不久,學校推薦她參加市級中學生英語口語大賽,學校領導和老師對她給予了厚望。雪兒也積極備戰(zhàn),付出了很多汗水和辛勞,但是由于在賽場上過于緊張,出現(xiàn)嚴重失誤,沒有將比賽進行到底。這讓雪兒感到很挫敗。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她感覺自己在老師和同學面前抬不起頭。這兩件事情的失利,給雪兒帶來很大的心理陰影。她總覺得,只要在重要的時刻,自己就會發(fā)揮失常,產(chǎn)生糟糕的后果。
三是數(shù)學學科的劣勢,讓雪兒對自己充滿不自信,這也是導致她學習焦慮的一個重要原因。雪兒說,從初一開始,自己的數(shù)學成績就不太理想。一次,她無意中聽到姑父說自己有點笨,數(shù)學學習不開竅。雪兒聽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覺得自己可能真的很笨。后來,她發(fā)現(xiàn)事實好像確實如此。在數(shù)學課上,自己反應就是比別人慢,同樣一道題,有的同學立刻就會說出解題思路,自己卻要思考半天。為了能提高雪兒的數(shù)學成績,姑父專門花高價給她請了一個數(shù)學輔導老師,但是雪兒內(nèi)心抵觸數(shù)學學習,每次到了補課時間,她就磨磨蹭蹭,不愿意完成老師提前布置的數(shù)學作業(yè),上課也感覺像是受煎熬,擔心自己反應不過來,讓老師失望。補習了一段時間后,數(shù)學成績?nèi)匀粵]見好轉(zhuǎn)。所以,雪兒擔心中考數(shù)學學科會拉自己的后腿。
基于雪兒的具體情況,對雪兒的輔導從三個方面展開。
一是與焦慮共存,不與焦慮做無效的反抗。日本著名心理學家森田正馬博士說:“神經(jīng)質(zhì)療法的本質(zhì)是人生的再教育;與煩惱對抗,或想消滅它是不可能的,只有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泵媾R一些對個體而言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時,人普遍會產(chǎn)生焦慮心理,這是人之常情。情緒具有自發(fā)性和不可控性,一味想控制與消滅掉負性情緒,不僅無濟于事、徒增煩惱,還會讓人更加精疲力竭。心理學研究也表明,適度的焦慮有助于學業(yè)成績的提高。中考當前,焦慮情緒提醒我們將要面臨的考試的重要性,暗示我們要把關注點放在目前要進行的事情上,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精力。從這一點而言,焦慮其實是有益的。但是,雪兒的問題是過于關注焦慮情緒,并想盡辦法要除掉它,這樣焦慮情緒反而成了揮之不去的困擾。我告訴雪兒,像心理學上著名的白熊實驗,越讓被試者在實驗時不去想大白熊,被試者頭腦中反而會浮現(xiàn)出大白熊的樣子。雪兒很聰明,她立刻說:“老師,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以前家人和班主任都會勸我別想太多,以我的成績考上重點中學沒問題。他們越勸我,我反而越有壓力?,F(xiàn)在我明白了,焦慮雖然是我不想要的情緒狀態(tài),但不管我想不想,它都會伴隨著我。我不需刻意對付它,不必太在意學習時會不會跑神兒,能學進多少,只要能保持學習狀態(tài),或多或少我都會學進去一些東西?!蔽屹澰S地說:“你理解得非常到位,有時我們越不想某件事情發(fā)生,其發(fā)生的概率反而越高,也就是人們所常說的疑心生暗鬼?!睘榱诉M一步強化輔導效果,我接著問她:“你說初三以來你一直處于焦慮狀態(tài),總是擔心成績不理想,那你回顧下自己初三以來大大小小的考試,成績有沒有受到較大影響?”雪兒立刻回應:“沒有,基本還是保持年級前三名水平。”事實是最好的說明。雪兒明白了,擔憂的事情只是自己的主觀臆想,不一定會應驗。只要無視焦慮情緒,像往常一樣學習生活就可以了。
二是正視并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大多數(shù)人都能坦然接納自己的平凡和不完美。但是,雪兒不同。從小學到目前為止,一直在學業(yè)上處于絕對優(yōu)勢,所以她絕對不允許自己在學習上有任何的瑕疵。尤其是數(shù)學學習的劣勢,讓雪兒一直耿耿于懷。如何引導她放下對數(shù)學學習的焦慮,是減輕雪兒升學焦慮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根據(jù)著名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且存在不均衡性,有的人數(shù)理邏輯思維比較突出,有的人言語智力突出,還有的人在音樂或美術等方面的智能較突出,但是在其他方面的智能平平甚至很差。如三毛、錢鐘書等作家,在文學方面才華突出,但是數(shù)學學習卻一塌糊涂。一個人聰明與否,不能單以學習成績?yōu)樵u判依據(jù)。我讓雪兒觀察一下班里的同學,尤其是數(shù)學成績較好的同學,看看他們是否在英語或語文學習方面同樣優(yōu)秀。雪兒想了想,告訴我說,幾乎沒有這樣的人。我又問雪兒,語文或英語的學習是不是讓她覺得相對容易,雪兒說是的。聽了我的解釋后,雪兒如釋重負,她說一直覺得自己是個笨孩子,付出那么多努力卻怎么也學不好數(shù)學。家人也不理解,說她沒找對做題方法和策略。弄得雪兒的壓力較大,數(shù)學輔導課也成了負擔,所以有時她就會有意無意地磨蹭,不愿意做輔導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我問雪兒:“你是不是擔心,即使全力以赴去學習數(shù)學,數(shù)學成績也提高不上去,所以無意識中你逃避輔導這件事,害怕自己失敗了找不到任何借口?!毖﹥合肓讼?,不好意思地承認了。我接著給雪兒提了一個建議,讓她在學習上盡可能發(fā)揮語文和英語等文科上的優(yōu)勢和潛能,對于數(shù)學學科,盡最大努力去學,不和數(shù)學成績好的同學比較,只需和自己過去比即可。只要稍有進步,就要獎勵或表揚自己,以樹立學習的信心。數(shù)學輔導課仍然堅持上,但是不去擔憂后果,只需盡力把上課的內(nèi)容弄懂弄透。
三是讓雪兒學會用合理化信念替代頭腦中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心理學大師艾利斯認為,人的情緒伴隨思維產(chǎn)生,情緒上的困擾是非理性的思維所造成的。理性的信念會引起人們對事物適當、適度的情緒反應,而非理性的信念則會導致不適當?shù)那榫w和行為反應。造成焦慮的根源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存在于人頭腦中的非理性信念。也就是說,造成人們焦慮、不開心的往往不是客觀事件本身,而是人們對客觀事件的理解和看法。產(chǎn)生考試焦慮的很大原因不在于考試這個事件本身,而在于個體對考試結(jié)果的過度解讀。雪兒總喜歡使用“絕對化”“以偏概全”和“糟糕至及”等消極的不合理信念來看待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如雪兒認為,學習好就必須每門功課都優(yōu)異,數(shù)學學習不好,那就說明她很笨,不適合學習;再如,初二地生會考沒取得理想的成績,成了罩在雪兒頭上的一根“緊箍咒”,她總是覺得大考當前,自己還有可能犯同樣的錯誤,這就是典型的“以偏概全”思維。這種頑固存在于個體頭腦中的消極信念,使雪兒無法接受事實,無法接受自己,從而使自己陷入不斷的焦慮狀態(tài)中。因此,對于雪兒來說,建議她經(jīng)常嘗試做一些練習,嘗試用合理化信念去取代不合理信念,較為客觀理性地看待可能會面臨的事情。如每當焦慮襲來時,她可以這樣提醒自己“中考對我而言有重要意義,我很緊張焦慮,學習時會走神、分心,這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映,我沒必要過于糾結(jié),既然努力去做了,無論結(jié)果如何我都問心無愧”;或者說“我期待自己能在即將舉行的考試中獲得好成績,為了這次考試我盡了最大努力,但是凡事具有不可預測性,即使考砸了又能怎么樣呢,我的人生并不會就此終結(jié)”等。一旦雪兒能在頭腦中建立合理化信念,客觀理性地看待可能出現(xiàn)的結(jié)果,她就不再會為將要進行的中考過分焦慮。
一周后電話回訪,雪兒的情緒狀態(tài)平復了許多,雖然還有焦慮情緒存在,但是自己不像以前那樣著急、無助了。她說雖然自己還有壓力,但現(xiàn)在感覺中考不再那么可怕了,會盡最大可能安排好自己目前的學習。我整理并撰寫此文,希望能對那些要參加重要考試,深受壓力影響的學生們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