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周榮(上饒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心電圖室,江西 上饒 334000)
精神分裂癥是大腦結構異常、環(huán)境影響等因素引發(fā)的常見慢性嚴重疾病,患者以感知覺、行為與情感異常為主要表現(xiàn),嚴重者甚至產生強烈的抑郁情緒而出現(xiàn)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1]。因精神分裂癥根治難度大,再加上存在病情反復發(fā)作的可能性,患者需長期服藥抑制病情。然而,部分患者長期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同時出現(xiàn)心電圖異常與心肌酶譜改變的現(xiàn)象,可能是病情、藥物等因素均會對患者心肌酶及心電圖產生影響[2]。本研究選取2019 年12 月至2021 年11 月收治的80 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心電圖異常、心肌酶譜改變的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2 月至2021 年11 月進我院診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80 例,其中男44 例、女36 例;年齡14~60(45.67±7.24)歲;病程4~15(10.57±3.47)年。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3]制定的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2)初次檢測心電圖、心肌酶譜均處于正常范圍;(3)遵醫(yī)囑應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4)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腦器質性疾病者;(2)合并嚴重軀體疾病者;(3)合并傳染性疾病者;(4)合并嚴重高血壓者;(5)合并其他類型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首先,在住院期間動態(tài)檢查所有患者心電圖,以患者病情為依據,必要情況下增加監(jiān)測次數(shù);其次,在患者晨起空腹狀態(tài)取5 ml 靜脈血檢測心肌酶譜,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脫氫酶(LDH)、@-羥丁酸脫氫酶(α-HBDH),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深圳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檢測;心電圖檢查應用多道心電圖機(上海光電醫(yī)用電子儀器有限公司)檢查,在患者入院治療期間多次進行監(jiān)測;最后,一旦檢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心臟不良反應,則進行對癥治療,對精神科用藥進行合理調整。
1.3 臨床觀察指標(1)觀察住院期間患者心電圖異常發(fā)生情況;(2)觀察住院期間患者心肌酶譜異常發(fā)生情況;(3)結合患者臨床資料,對心電圖異常與心肌酶譜改變進行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采用SPSS 17.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例(百分率)表示,行卡方檢驗,將可用變量通過多因素Logistic 回歸方程分析,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者住院期間心電圖異常發(fā)生情況 80 例患者中,發(fā)生竇性心動過速10 例(12.50%)、竇性心律不齊6 例(7.50%)、竇性心動過緩9 例(11.25%)、STT 改變12 例(15.00%)、QTC 延長6 例(7.50%);住院期間共有43 例患者心電圖發(fā)生異常,發(fā)生率為53.75%。
2.2 患者住院期間心肌酶譜異常發(fā)生情況 80 例患者中,心肌酶發(fā)生異常38 例,占47.50%;其中,CK異常13 例、CK-MB 異常4 例,LDH 異常8 例,α-HBDH 異常13 例。
2.3 患者心電圖異常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將心電圖異常作為因變量后行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處理,結果顯示,聯(lián)合用藥時間、喝酒史、氯氮平劑量、錐體外系反應與高血壓均是患者心電圖異常的危險因素。見表1。
表1 患者心電圖異常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
2.4 患者心肌酶譜異常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 將心肌酶譜異常作為因變量,而各種影響因素作為自變量,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患者心肌酶譜發(fā)生異常的危險因素為氯氮平劑量、陽性癥狀、聯(lián)合用藥時間、高血壓、高血糖與錐體外系反應。見表2。
表2 患者心肌酶譜異常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
精神分裂癥是所有精神障礙中一種較為嚴重的精神疾病,該病發(fā)病機制復雜,與遺傳、精神刺激等因素密切相關,患者可急性發(fā)病或慢性發(fā)病,主要表現(xiàn)有感知、思維與情感等方面的癥狀,如幻聽、思維貧乏與情感遲鈍等,甚至會在幻覺、妄想支配下出現(xiàn)異常行為,導致家庭、社會發(fā)展均受到嚴重影響[4]。
近些年,我國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使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提升,但該病復發(fā)率相對較高,尤其是患者病程越長,越容易復發(fā),故需堅持用藥治療,保證病情穩(wěn)定。此外,在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廣泛應用的背景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預后整體上呈現(xiàn)良好趨勢,并且患者病程發(fā)展過程中,內分泌、腦部神經元發(fā)生的多種改變也逐漸引起了相關領域學者的高度關注。相關研究報道[5],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心肌酶譜異常升高,且心肌酶譜水平與陽性癥狀具有相關性,可能是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情發(fā)作時情緒會隨之發(fā)生變化,處于興奮、激越狀態(tài)中,尤其是初次進入醫(yī)院接受治療,患者并伴強烈的抵抗情緒及沖動、躁狂行為,使能量消耗增加,此時劇烈的骨骼肌運動會促進心肌酶譜水平的顯著提升。
本研究結果顯示,80 例患者住院期間心電圖異常發(fā)生率為53.75%,心肌酶譜改變發(fā)生率為47.50%,表明大部分精神分裂癥患者在臨床治療中存在心電圖異常與心肌酶譜改變的現(xiàn)象。精神分裂癥屬于慢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在長期應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期間,心臟毒性反應具有隱匿性的特點,未表現(xiàn)出特殊的臨床癥狀,易被忽視,只有采取有效手段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早期的心臟損害。由此說明,醫(yī)護人員為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時,應注意觀察其心電圖與心肌酶譜產生的變化,以便采取措施對心臟損害現(xiàn)象進行處理。心肌酶包括CK、AST 等多種存在于心肌細胞的酶,目前在臨床上已成為多種疾病患者病情診斷的指標之一,如心肌炎、心肌梗死與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精神分裂癥患者心肌酶譜水平發(fā)生異常改變,可能是神經免疫異常、腦部神經系統(tǒng)病理改變造成,或是代謝異常導致機體自我調節(jié)障礙引起。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聯(lián)合用藥時間、喝酒史、氯氮平劑量、錐體外系反應與高血壓均是導致患者心電圖異常、心肌酶譜改變的影響因素。針對以上因素進行分析,主要包括如下幾點:(1)聯(lián)合用藥時間:長時間聯(lián)合應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可對鉀離子進入心肌細胞造成干擾,進而降低心肌細胞中鉀離子含量,導致心律失常。同時,抗精神病藥物具有抑制迷走神經的作用,可誘導神經功能亢進,提高心肌耗氧量,促使ST-T 發(fā)生變化,或長時間聯(lián)合用藥不利于抗腎上腺素的分泌,導致患者心電圖檢查發(fā)生異常。此外,抗精神藥物在應用過程中會抑制心肌細胞Na+-K+-ATP 酶活性,破壞心肌細胞膜的離子泵功能,影響心肌細胞內能量的代謝,不可避免地對心肌代謝產生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從而損傷患者心肌[6-7]。此外,抗精神病藥物對交感神經進行誘導后,可造成患者心率加快。從而降低冠狀動脈血流量,導致心肌缺血。(2)喝酒史:酒精對心臟具有直接毒性作用,大量攝入酒精極有可能損害心臟收縮功能,引發(fā)心室壁運動異常而誘發(fā)心律紊亂;患者腦血管平滑肌在長期飲酒的刺激下處于收縮狀態(tài),不僅致使血壓水平升高,而且會加重心臟收縮期負荷,阻礙心室排血;精神分裂癥患者長期飲酒可導致機體處于興奮躁動狀態(tài),此時血漿多巴胺β-羥化酶活性升高,會增加促血清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并激活腺苷環(huán)化酶,導致CK 含量上升。心肌酶活性具有反映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情的作用,即患者處于興奮狀態(tài)時,交感神經活動增強,血液中兒茶酚胺的濃度也會上升;血管收縮時,缺氧與缺血的局部組織會影響細胞能量的正常代謝,此時肌細胞、腦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加,CK 通過細胞釋放入血液后,心肌酶譜隨之發(fā)生改變。(3)氯氮平劑量:氯氮平是精神分裂癥患者常用治療藥物之一,用于治療后可對腦干網狀結構中激活系統(tǒng)產生抑制效果,發(fā)揮鎮(zhèn)靜作用。部分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情確診后長期應用氯氮平治療,或為提升療效而增加氯氮平劑量,可能會對Na+-K+-ATP 酶造成抑制,干擾心肌細胞復極,阻礙能量代謝,導致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供應減少,并降低離子泵功能,此時離子梯度差已經無法維持應有的作用,促使細胞腫脹及細胞內滲透壓產生變化,顯著增加細胞膜之間的間隙,導致心肌酶溢出,檢查時可見患者血中酶濃度顯著升高[8-9];氯氮平具有抗膽堿能作用,會進一步抑制迷走神經,加快患者心率,增加心肌耗氧量而引起心肌缺血,此時予以患者心電圖檢查會發(fā)現(xiàn)T 波產生變化。(4)錐體外系反應:錐體外系反應指外界因素對錐體外系產生興奮作用后,會使患者出現(xiàn)肌張力障礙、靜坐不能等一系列癥狀,嚴重者甚至肢體僵硬與垂涎。精神分裂癥患者應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后最常發(fā)生的神經系統(tǒng)副作用為錐體外系反應,隨著乙酰膽堿作用的增加,患者肌肉不自主活動的程度更為顯著,同時并伴肌張力增加、震顫等表現(xiàn),導致局部得不到足夠的血與氧而增加血液內肌酶水平[10]。相關研究認為,肌肉運動過于激烈會提高血清中各種酶活性,心肌酶活性與患者行為活動具有相關性,尤其是精神分裂癥患者易產生躁動情緒,此時機體能量代謝相對旺盛,易導致細胞中CK 合成增加使心肌酶譜發(fā)生變化[11]。(5)高血壓:精神分裂癥合并高血壓患者的病情相對復雜與特殊,精神緊張、條件反射與自主神經活動等因素均可引起或加重高血壓,尤其是部分高血壓患者體內血脂水平高,可為動脈粥樣硬化創(chuàng)造條件。一旦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將會影響全身大、小動脈,不利于機體血供,繼而導致心肌缺血,長期的心肌缺血又會促使心肌或心臟傳導系統(tǒng)發(fā)生退行性改變,導致患者心電圖異常與心肌酶譜活性發(fā)生改變[12]。
綜上所述,精神分裂癥患者會因為聯(lián)合用藥時間、喝酒史等相關因素導致心電圖與心肌酶譜異常,故醫(yī)護人員需對其心電圖與心肌酶譜進行定時監(jiān)測,為臨臨床藥物治療方案的調整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