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雅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新的學習課程不停地深化,初中英語教學也在不斷地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在新課程改革當中教學要求也發(fā)生相應變化,例如,如何通過初中英語教學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怎樣從語篇當中獲取更多重要信息,以及如何提高學生對問題判斷、分析與解決的能力,從而全面提升初中英語閱讀水平,以及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但是,實際教學應用的情況并不是很好,現(xiàn)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淺教淺學”現(xiàn)象,很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模式,還是以傳統(tǒng)的教材解釋為主要形式,忽視學生對知識的整合、重構(gòu)和遷移。因此,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也只停留在書本上這一表面層次。
為了提高學生的遷移能力,筆者在探索過程中發(fā)現(xiàn),英語教學中,提問的主要目的是比較細節(jié),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加以改進。教師可以運用更先進、科學的閱讀、思維、口語教學模式,有效地解決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問題,從而使英語閱讀課程更加豐富多彩,讓初中生的閱讀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核心素養(yǎng)得到一定的發(fā)展。
新課程改革在近些年已經(jīng)全面實施,對初中的英語教育教學也有了更高的質(zhì)量要求。初中英語教師不滿足于現(xiàn)狀,通過不斷探索和研究新課程改革,創(chuàng)造更好的教學環(huán)境,不斷地創(chuàng)新英語閱讀教學,使英語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科學。比如在福建省英語閱讀的研究探討會上所提出的新的閱讀思維理念。閱讀的教學理念和概念是高度一致的,這種理念是從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傳承下來的。這樣的教學理念,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當中,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是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提升的有效方法。教師在英語閱讀課堂可以采用有趣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多樣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透過教材表層知識,理解文本的內(nèi)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積攢豐富的閱讀經(jīng)驗。
“閱讀思維”是指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深度思考,不僅對所學知識進行整合重構(gòu),還進行評判和遷移,使學生“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馮友蘭語),從而更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素質(zhì)素養(yǎng)。許多學生英語學習有困難,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科學的方法。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采用“讀—思—言”教學模式,即教師在教學當中更多地把閱讀和思考教學理念帶入課堂。學生可以將閱讀與思考學習理念應用到閱讀學習中,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樣,有效地閱讀還能幫助學生克服對英語閱讀的畏懼感,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因此,“讀—思—言”教學模式是重視學生課堂學習過程,讓學生享受學習的過程,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學習樂趣的課堂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常常以簡單描述、講解詞句、強化訓練為主,是一種基于外在動機和強化記憶的學習。這樣的教學模式無法激發(fā)學生深層思考。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被破壞,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也得不到提升。在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的時候,不僅應當適當?shù)乩糜⒄Z閱讀教材以及課外英語閱讀內(nèi)容,來豐富學生的課堂教學內(nèi)容,更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在英語閱讀學習當中提起興趣,從而達到新教材新課程的標準要求,為教師今后展開閱讀教育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是以語言運用能力作為核心目標,新課程改革提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zhì)、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這四個方面。傳統(tǒng)閱讀教學根本不能實現(xiàn)這一培養(yǎng)目標,因此能夠啟發(fā)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興趣的英語閱讀教學課堂是符合現(xiàn)實需求的。英語閱讀課的實效性不但體現(xiàn)在學生在課堂上有大量的語言輸入,有一定的思考,還應該讓學生通過課堂教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總結(jié)閱讀學習方法,積累閱讀學習經(jīng)驗,培養(yǎng)英語綜合素養(yǎng)。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讀—思—言”教學模式全面應用已經(jīng)滲透。在教學當中必須要注意以下的三個方面。首先,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必須直接明了,要給學生時間留白和思維留白。當學生在默讀的時候,應當相應地布置一些閱讀任務,讓學生獨立地完成。在學生朗讀時,要使學生能夠流利朗讀,在理解課文的同時,聲情并茂地感受語言,從而提升自身的英語水準和語感。其次,在思考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必須打破學生原有的認知平衡,制造新的認知沖突,設置一些有效問題來幫助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的結(jié)構(gòu),理清學習的主線,從而深刻地理解文章。教師也可以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使學生不斷地思考,然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最后,在“言”的實踐過程當中,教師應該適當?shù)亟M織一些教學活動。例如通過一些對話、演講、辯論、寫作實現(xiàn)學生對知識的內(nèi)化重組遷移,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技能,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綜合應用水平,最終實現(xiàn)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初中英語學習中,英語閱讀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可以通過英語閱讀教學來促進學生學習。但是在實際的教學當中,受到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影響,在應用“讀—思—言”教學模式時存在許多問題。例如教師會因為減少關(guān)注詞句的講解而擔心學生的成績是否受到影響,這種焦慮往往會使教師中途放棄應用“讀—思—言”教學模式或者減少對學生的語言輸入。另外,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對文本的挖掘不夠深入,把握不夠準確,教師所設置的問題和活動不能夠真正有效激發(fā)學生深層思考。因此,在當前新課改革的前提下,英語閱讀教學應該充分地了解“讀—思—言”對促進學生有效學習起到積極的作用,教師應積極主動地把理論學習和實踐相結(jié)合,不斷在課堂教學中提高“讀—思—言”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力。使學生在實際的英語閱讀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在課堂教學中,為了使“讀—思—言”的教學模式適用于初中的教學課堂,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完美的滲透與應用,教師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課前認真解讀文本,深挖文本的內(nèi)涵。例如,仁愛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下冊Unit 6 Topic 3 “I will remember our friendship forever!” Section C中,教師結(jié)合本話題的主題友誼以及本課的內(nèi)容畢業(yè)典禮第三段就可以設置以下問題:1. Why do the writer say “graduation means change”? What changes? 2. 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graduate?第一個問題引導學生討論思考什么發(fā)生了改變。這個問題可以激起學生思考身邊的人和物都將發(fā)生變化,學生有話可說。第二個問題引導他們回想與同學、老師的相處,在母校的學習和生活。雖然學生的答案是多種多樣的,但是使學生在思考回答的過程中得到情感升華,即銘記同學的友誼、老師的教誨、母校的栽培。這兩個有效的問題不僅讓學生結(jié)合自身表達各種看法以及觀點,使他們可以多層次多維度地整合思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初中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這樣新型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運用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師可以適當?shù)亟Y(jié)合教材內(nèi)容和多媒體設備,在課前為學生做好相應的PPT課堂內(nèi)容以及視頻,例如在仁愛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1 Topic 2 “We should learn teamwork.” Section C中,就可以結(jié)合文章主題提前為學生做好學生廣為人知的NBA視頻,這樣可以使教師的介紹環(huán)節(jié)變得直觀、立體、生動有趣,學生不僅樂于接受這樣的學習模式,還可以感受到體育的無限魅力。這樣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文化意識。
在“讀思言”教學模式中,“思”指思索、探究和交流。因此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探究交流環(huán)境氛圍,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教學,在課堂上布置一些思維性的題目,鍛煉學生運用能力的同時,通過合作交流來縮小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距離,促進師生和生生之間的合作。例如,仁愛版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2 Topic 1 “Pollution has caused too many problems.” Section C閱讀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就可以使用“讀—思—言”教學方法,設置小組合作探究活動“What can we do to prevent the noise pollution?”,使學生通過討論內(nèi)化語言知識,為語言輸出做好充分的鋪墊。
在全新的教育環(huán)境中,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向?qū)W生傳授知識,還要適當?shù)卦谡n內(nèi)外組織一些教學活動。例如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為學生組織一些以日常生活為主題的英語演講、辯論比賽、表演活動。學生可以通過積極參加各類型的英語活動,來提高知識水平,構(gòu)建全新的對英語閱讀的認知。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閱讀與思考價值,還可以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論到實際的應用,使初中生在這些實踐過程當中學習到英語知識,從而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提高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
要把閱讀與思考教學理念應用到初中英語閱讀當中,首先教師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可以提升閱讀體驗感。在英語教學當中課堂教學是尤其重要的,必須以學生為主體。特別是初中生,通過小學階段的學習,學生有了最基礎的學習認知,對任何事情,都有了自身的見解。所以教師在課堂當中應該鼓勵每一位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在閱讀教學中,除了通過課堂教學縮小語言輸入與語言輸出的差距,還應該引導學生增加課外閱讀量,拓寬知識面,積累閱讀經(jīng)驗,真正做到提高閱讀能力。就比如在給學生推薦一些適合學生的英語閱讀作品時,教師首先要考慮的,應該是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教師應該充分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思想,有針對性地幫學生突破一些英語學習中的薄弱點和難點。
要將閱讀與思考這一理念貫穿運用到初中英語閱讀當中,必須要堅持以教師為主導的優(yōu)化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中給學生相應的自主性的同時,教師一定要承擔教師的責任,指導每一個學生采用合適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在課堂學習中,教師則應該用生動有趣的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也應當按照文章巧妙地設計一些問題來引導學生深入、積極地思考,幫助學生達到閱讀的目的。設計的問題如果太容易則失去讓學生思考的意義,如果太難,則很有可能讓學生失去對英語閱讀的信心。例如,在仁愛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6 Topic 2 “How about exploring Tian’anmen square?” Section C中教師可以設置問題“How do the children feel during their trip?”,引導學生思考在天安門廣場游玩各個階段孩子們的情感變化。
英語閱讀不應該是一個孤立的過程,而是教師引導學生各種知覺器官共同配合的結(jié)果,是聽說讀寫的結(jié)合。因此,把握“學思結(jié)合”的理念,必須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巧妙設問來貫穿這個理念,并且讓學生通過閱讀開闊視野,使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自身的英語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的影響下,教師應用“讀—思—言”教學模式開創(chuàng)了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之路,對改變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是創(chuàng)新英語閱讀教學模式以及培育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優(yōu)化“讀—思—言”教學模式應用策略,有效應用“讀—思—言”閱讀教學模式,提高“讀—思—言”教學模式的效果,使英語閱讀教學更具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