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方 丁前林 周 新 王育紅 王海洋
(1洛陽農林科學院,河南洛陽 471000;2濟源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河南濟源 454650)
濟源市家庭農場和承包大戶糧食生產面積占濟源市糧食生產總面積的70%以上,小麥、夏玉米一年兩熟是當?shù)刈钪饕姆N植制度。濟源市玉米生產方式和土地經(jīng)營方式,在黃淮海夏玉米區(qū)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本文根據(jù)2020年濟源市農戶玉米種植收益情況調查結果,從中挑選出5個典型農戶(其中農戶1~4均是土地承包經(jīng)營大戶,農戶5是普通農戶),對其玉米生產成本及收益情況進行分析,以期為提高黃淮海區(qū)夏玉米種植農戶(特別是種植大戶)的種植效益、降低其生產成本提供參考。
玉米生產成本指玉米生產過程中需要支出的費用,包括機械費用、物資投入費用、人工費用、土地租金等。本次選擇的農戶為小規(guī)模土地經(jīng)營農戶,生產性固定資產投資很少,所以不包括間接費用,如固定資產折舊、維修費用、生產保險等。
一是機械費用。濟源市玉米生產基本以機械為主,農戶運用機械主要采用租賃方式。若農戶自有機械,也按照租賃市場價格進行核算,列入機械費用成本。二是物資投入費用。主要包括購買種子、化肥、農藥、除草劑等的費用以及噴灌的費用(電費+水費)。三是人工費用。濟源市家庭農場或種植大戶一般是夫妻二人經(jīng)營,只有在收獲、晾曬時才雇用勞動力,雇工價格按每人100元/d計算。四是土地租金。規(guī)模種植大戶以租賃土地為主,當?shù)厥切←湣⒂衩滓荒陜墒熘?,在土地租金方面,各?/2,全年為10 800元/hm2,玉米季為5 400元/hm2。玉米生產成本及收益計算公式如下:
生產總成本(元)=土地租金+機械費用+物資費用+人工費用;
單位面積生產成本(元/hm2)=生產總成本/經(jīng)營土地面積;
單位產量生產成本(元/t)=單位面積生產成本/單位面積玉米產量×1 000;
在國共兩黨的競逐中,國民黨在意識形態(tài)層面始終處于一種明顯的劣勢,這是其慘敗的一個重要因素。正如費正清所言:“1944年,我回到華盛頓時確信:中國的革命運動,是其土地上,其現(xiàn)實的生活環(huán)境中的必然產物。CC集團也罷,戴笠的秘密警察也罷,終將對它無可奈何。農民要求解放的理想,以及20年前‘五四’運動繼承下來的科學和民主的理想,才是真正充滿活力的愛國主義的精神動力。蔣介石拿不出任何可以與之抗衡的思想武器,其命運只能是望洋興嘆,一蹶不振?!?/p>
單位面積生產收益(元/hm2)=單位面積銷售收入-單位面積生產成本;
投資收益率(%)=單位面積生產收益/單位面積生產成本×100。
濟源市玉米生產采用簡約式機械化栽培技術,租賃機械均按面積收費。機械主要用于播種、苗期噴施除草劑(含殺蟲劑)和收獲。有條件的在吐絲期利用無人機噴施藥劑,進行穗期病蟲害防治;無條件的既不治蟲,也不灌溉。農戶機械費用如表1所示。
表1 農戶玉米種植機械費用
具有播種、施肥2種功能的播種機播種費用為300元/hm2,具有播種、施肥、滅茬3種功能的播種機播種費用為375元/hm2,除草費用150元/hm2,飛防費用 150 元/hm2,收穗費用(含運費)825 元/hm2,收粒費用(含運費)1 050元/hm2,機械脫粒費用195~270元/hm2。農戶之間單位面積機械投入費用差別不大,農戶1較其他農戶增加約75元/hm2,主要是因為播種時采用的是具有3種功能的播種機械。
物資投入費用主要包括種子、化肥、農藥、除草劑、噴灌等5項,其中肥料指的是化學肥料,玉米生產不施用農家肥。農家肥一般在秋季小麥播種時施用,計入小麥生產成本。農戶投入的物資費用見表2。
表2 農戶玉米種植物資投入費用
單位面積物資投入費用最高的是農戶5,最低的是農戶1,原因有2點:一是農戶1沒有噴灌費用,二是農戶1基肥用的是緩釋肥。雖然緩釋肥的價格高出普通復混肥0.4元/kg以上,但是無須追肥,實際化肥用量減少,總體上節(jié)約了物資費用。為了保證出苗,在播種后進行噴灌,水電費平均為225元/hm2;其后在整個玉米生長期內,不再進行灌溉。
人工成本指玉米生產過程中直接使用勞動力的成本。玉米播種、噴藥、收獲均依靠機械進行。追肥都在大喇叭口期,由于當?shù)貨]有合適的追肥機械,追肥還是依靠人工進行。收獲后到倉儲或銷售的晾曬時間一般4~10 d,天數(shù)越多,用工就越多,人力成本就越大。農戶玉米種植人工費用見表3。
表3 農戶玉米種植人工費用
夏玉米種植的人力成本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播種環(huán)節(jié),主要任務是配合播種機,負責種子、化肥的運輸、裝卸和其他工作,這一環(huán)節(jié)需1~2 d;二是苗期除草劑、殺蟲劑噴施,穗期無人機噴藥及其他工作;三是追肥,采用的是單腿人力溝施器械,全人工操作;四是收獲,主要任務是配合收獲機械,撿拾漏收的果穗、籽粒,晾曬場地卸載等工作;五是晾曬,從收獲到倉儲,這一階段天數(shù)越多,人力成本就越高。不同農戶之間勞務費用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收獲晾曬這一環(huán)節(jié)。
農戶5是普通種植戶,其單位面積人力成本最高,是其他農戶的2倍多,這也體現(xiàn)了規(guī)模經(jīng)營的優(yōu)勢。農戶1單位面積人力成本最低,主要是因為減少了噴灌和追肥2個環(huán)節(jié)。
從表4可以看出,在物資投入、機械投入方面,農戶之間的差異不大,在人力成本上差別較大。從成本構成上看,土地租金占了50%,說明土地租金價格對于玉米生產成本影響很大。
表4 玉米生產成本
農產品價格、產量和生產成本是決定農民收益的主要因素,筆者調查了不同地塊玉米的出苗率和單位面積產量,根據(jù)種植面積,計算出玉米種植效益(表5)。
表5 玉米種植成本及收益
對于種植大戶來說,最終的種植效益取決于產量、成本和銷售價格。夏玉米的產量與種植技術有很大關系,不同農戶之間,單位面積產量差異很大,高的可達 10 425 kg/hm2,低的僅 7 575 kg/hm2,相差2 850 kg/hm2。農戶5單位面積生產收益居第2位,關鍵是自有土地,若加上土地租金,農戶5的單位產量生產成本高達1 543.48元/t,較農戶1高出逾500元/t。
玉米銷售價格對于生產收益的影響很大。農戶1生產收益較高,除了單位面積產量較高外,銷售價格也明顯高于其他農戶。
河南省18個地市玉米價格行情日報顯示,玉米價格除了年際間波動以外,同一年不同時間的價格也不相同,最低價格出現(xiàn)的時間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也就是玉米收獲期間。農戶2~4玉米銷售時間均是玉米價格低谷時期,雖然后期價格會漲,但因為沒有倉儲設施,也只好就地銷售。
綜上所述,提高玉米種植收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3.1.1 選擇優(yōu)良品種,提高有效穗數(shù)。決定產量的因素首先是品種特性,選擇優(yōu)良品種是增加產量的基礎;其次就是保證有效穗數(shù)。保證有效穗數(shù)關鍵在于3個方面。一是選擇高質量的種子。市場上售賣的玉米種子是按粒包裝的,每袋4 000~5 000粒,標稱的發(fā)芽率低的為85%,高的為95%。因此,要選擇籽粒大小均勻、發(fā)芽率高的種子。二是提高播種質量。選擇具有滅茬、播種、施肥3種功能的指夾式播種機,這種播種機的出苗率較只有播種、施肥2種功能的勺輪式播種機高出5%~15%。三是播前對種子進行二次包衣,能有效防治玉米苗期病蟲害,提高出苗質量,實現(xiàn)苗齊苗壯。
3.1.2 采取一次性緩釋肥施用技術。雖然緩釋肥的價格高出普通復混肥0.4元/kg以上,但施用緩釋肥無須追肥,可減少化肥用量150~225 kg/hm2,同時減少追肥用工成本450元/hm2左右,總體節(jié)約成本600元/hm2以上。
3.1.3 適墑播種。水分是影響玉米出苗的關鍵因素。農戶播種期在6月5日以前,正值高溫干旱時期,土壤墑情較差,只能用噴灌才能解決出苗問題。農戶4的玉米產量之所以最低,播后沒有噴灌是主要因素之一。農戶1經(jīng)過技術咨詢后,將播種期向后延遲,遇雨后及時播種,既保證了出苗,又降低了成本。因此,播后澆“蒙頭水”是提高出苗質量的關鍵措施,如果沒有灌溉條件,必須等墑情合適時再進行播種。
3.1.4 籽粒直收技術。收獲和晾曬環(huán)節(jié)用工成本占總人工成本的40%以上,此環(huán)節(jié)時間越長,費用越高。農戶1采用的做法是延遲收獲時間,利用田間蒸散的方法降低籽粒水分,然后根據(jù)天氣情況決定收獲時間。這一做法既減少了晾曬時間,又降低了籽粒霉變的風險。
規(guī)模種植戶投入的物資成本和人工成本相對低于一般普通農戶,但土地租金較高[6],這與本文的調查結論一致。農戶1和農戶5有倉儲設施,所以可以根據(jù)玉米價格走勢以預期的價格售出。其他農戶因沒有倉儲設施,只能就地售賣。另外,果穗較籽??姑棺兡芰?,收獲期如遇陰雨天氣,玉米果穗可以存放3~5 d,而籽粒可能只需1 d就會變質,所以粒收雖然便捷,但需要有烘干設備作支撐。因此,政府應在晾曬、烘干、倉儲以及土地租賃等方面提供相應的資金和政策扶持,以解決規(guī)模種植農戶所面臨的難題。
玉米生產人工成本高是導致我國玉米生產競爭力不足的主要因素之一[7-8]。本文調查的勞動力成本與其他文獻差別較大,既可能與成本核算方法不同有關,也可能與濟源市當?shù)赜衩咨a機械化程度較高和栽培管理技術簡單有關。因此,加強玉米栽培技術創(chuàng)新和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體系研究,是降低勞動力成本最有效的途徑和方法。濟源市玉米種植農戶基本沒有較大的機械和曬場、倉儲等基礎設施,研究生產成本對玉米收益的影響不復雜,至于大型種植企業(yè)的間接成本如固定資產折舊、管理銷售、土地機會成本等對玉米收益的影響,有待于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