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艷,汪 楠,周穎婷,李圓圓
(1.鹽城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江蘇 鹽城 224000;2.江蘇醫(yī)藥職業(yè)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5)
隨著我國“二孩”乃至“三孩”政策的實施,未來各地醫(yī)院的兒科對人才的需要量會越來越大,因此加強培養(yǎng)高質量的兒科護理人才成為各類醫(yī)學院校與醫(yī)院的重要任務。在我院以院校結合的模式培養(yǎng)護理人才已經取得一定效果的背景下,對兒科護理的理論與實踐教學進行“金課”升級顯得尤為必要。2018年,在教育部召開的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金課”概念,要求各大專院校合理增加課程難度與拓展課程深度,擴大課程的選擇性,要求各高校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1]。本研究將學習者的有效參與設置為建設“金課”的原則。因為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同,同時為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課堂上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所以本研究設計了符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任務,在具體的教學中既設計需要高層次思維的有難度的問題,也設計只需要低強度思維就可以解答的問題。為了在實施“金課”教學的時候有效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本研究在每次課堂教學中設計1~2個高水平問題,期間穿插數(shù)個低思維活動的問題,這樣既能豐富學生課堂體驗,又最大限度地促進各個思維層次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使得學生可以跟上教師思路,產生課堂共鳴。選擇適合的評價方式同樣重要,本研究主要使用SPS評價模式評判教學效果,SPS即問題解決能力調查問卷(Social Problem Solving inventory,SPS)。問題解決能力是指問題解決者在確定問題、制定問題解決目標、選擇問題解決策略、執(zhí)行解決策略并檢驗效果等方面的能力。Alinier在2003年發(fā)表的問題解決能力問卷分別從問題、問題解決目標、解決策略、檢驗效果等方面評價問題解決能力和缺陷[2]。據(jù)此,本項目再結合王偉[3]的研究,使用中文版的問題解決能力問卷,將其運用于此次教學成果評價中。該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為評價護理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和缺陷的有效工具。
選取2019—2020年秋季學期本地高職院校2018級護理專業(yè)2個班學生分別作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49名)采用傳統(tǒng)模式培養(yǎng),實驗組(51名)采用“金課”模式培養(yǎng),兩組學生最后的評價模式一樣。兩組共100人,其中男生12名(兩組各6名),女生88名(實驗組45名,對照組43名),平均年齡(20.43±0.56)歲,兩組性別、年齡、入學成績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tǒng)模式培養(yǎng),學生在校內完成兒科護理學課程學習,隨后按照既定傳統(tǒng)的培養(yǎng)方案進行臨床實習。
1.2.2 實驗組 培養(yǎng)模式如下。課前準備:(1)通過智慧云職教平臺發(fā)布預習任務。(2)教師設置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自己討論。課中教學:充分貫徹“金課”理念,每一堂課設置多個低難度的專業(yè)實踐問題,同時設置一個高難度的案例討論問題,讓學生在各自的小組充分討論并形成答案,使每個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中來。在教授臨床教學內容時,改變之前課堂中所問簡單實踐問題的條件,使其難度稍微提高,增加討論時間,讓學生互相提問,啟發(fā)其尋找真相,鍛煉他們的分析能力、反思能力。
1.2.3 評價指標(1)問題解決能力問卷:在本次實驗中,采用了王偉[3]翻譯和簡化的中文版問題解決能力問卷。該問卷包含5個維度,共25個條目,每個條目使用5級評分法,從“非常符合”到“一點不符合”依次計5~1分。負性問題定向、沖動/疏忽風格、回避風格這3個維度得分越高表明被調查者在解決問題時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越多;正性問題定向能力、理性問題解決能力2個維度各 5個條目,合計得分10~50分,分值越高表明被調查者自我感知問題的能力越好。(2)兒科護理學成績:兩組學生閉卷考核,試卷采取百分制,考試時間及改卷教師均相同。(3)兒科臨床實踐操作:考核內容包括靜脈輸液、微量泵、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霧化吸入。(4)教學模式滿意度問卷:包含滿意、一般、不滿意3個等級。
1.2.4 統(tǒng)計方法 使用R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和方差齊性采用(±s)表示,比較采用配對樣本或獨立樣本的t檢驗;計數(shù)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教學前用簡化版問題解決能力問卷對兩組學生進行調查,分析結果顯示,兩組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各維度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教學前兩組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得分比較(±s,分)
表1 教學前兩組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得分比較(±s,分)
組別n 理性問題解決能力正性問題定向能力沖動/疏忽風格負性問題定向對照組實驗組回避風格49 51 t P 16.78±4.4 16.41±5.1 0.382 7 0.702 8 17.31±4.3 16.22±4.6 1.217 7 0.226 3 14.37±2.7 15.00±3.3-1.040 0 0.300 0 10.33±1.9 11.14±3.3-1.511 8 0.134 5 14.00±4.3 13.82±2.7 0.240 0 0.810 0
教學結束后,對兩組學生采用簡化版問題解決能力問卷,比較兩組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有無差別。分析數(shù)據(jù)可見,在負性問題定向、回避風格及沖動/疏忽風格方面,兩組有明顯不同,實驗組得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教學后兩組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得分比較(±s,分)
表2 教學后兩組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得分比較(±s,分)
組別n 理性問題解決能力正性問題定向能力沖動/疏忽風格負性問題定向對照組實驗組回避風格49 51 t P 17.49±3.1 17.22±3.8 0.39 0.69 18.78±4.3 20.08±3.7-1.64 0.10 13.86±2.4 11.14±2.4 5.69<0.001 10.53±2.0 8.59±2.6 4.22<0.001 12.59±4.7 8.75±1.3 5.52<0.001
本研究的重點是關注實驗組學生相應能力的提升情況,將實驗組學生教學前后的簡化版問題解決能力問卷得分進行比較,在負性問題定向、正性問題定向能力,回避風格及沖動/疏忽風格維度上有顯著不同(P<0.05),見表3。
表3 實驗組教學前后問題解決能力得分比較(±s,分)
時間n 理性問題解決能力正性問題定向能力沖動/疏忽風格負性問題定向教學前教學后回避風格51 51 t P 16.41±5.1 17.22±3.8 0.90 0.37 16.22±4.6 20.08±3.7 4.68<0.001 15.00±3.3 11.14±2.4-6.70<0.001 11.14±3.3 8.59±2.6-4.358<0.001 13.82±2.7 8.75±1.3-12.07<0.001
對于使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對照組學生,其教學前后相應的能力依然需要考查。將對照組學生教學前后的簡化版問題解決能力問卷得分進行比較,在問題解決能力各維度上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果見表4。
表4 對照組教學前后問題解決能力得分比較(±s,分)
表4 對照組教學前后問題解決能力得分比較(±s,分)
時間n 正性問題定向能力理性問題解決能力沖動/疏忽風格負性問題定向教學前教學后回避風格49 49 t P 16.78±4.4 17.49±3.1 0.93 0.36 17.31±4.3 18.78±4.3 1.69 0.09 14.37±2.7 13.86±2.4-0.99 0.33 10.33±1.9 10.53±2.0 0.51 0.61 14.00±4.3 12.59±4.7-1.54 0.13
實驗組期末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5。
表5 兩組學生期末理論與操作成績比較(±s,分)
表5 兩組學生期末理論與操作成績比較(±s,分)
組別n 操作成績實驗組對照組理論成績51 49 t P 83.29±5.27 78.94±5.52-4.03<0.001 82.69±4.82 74.48±5.76-7.71<0.001
實驗組教學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兩組教學滿意度比較(n)
當前,“金課”和“水課”是高等教育領域的兩個熱詞。吳巖[4]將“金課”的標準概括為高階性、創(chuàng)新性和挑戰(zhàn)度。本次研究的教學原則按照吳巖在《建設中國“金課”》一文中提出的“金課”標準設計,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高層次思維;同時不失先進性,結合互聯(lián)網設備增加學生互動,將其與線上平臺智慧云職教平臺結合,通過多任務、多合作小組配合等方式,打造多因子培養(yǎng)模式,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能力,鍛煉他們的評判思維,最主要的是設置的問題有探究性,讓不同思維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學習。鹽城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是某醫(yī)藥類職業(yè)學院的臨床教學點之一,擔負著極其重要的臨床教學使命。在對大學生有效“增負”、打造“金課”淘汰“水課”和國家層面大力推廣職業(yè)教育X證書制度的背景下[5],提高學生的職業(yè)技能水平成為臨床教學的工作重點。
在“金課”視域下,教學后實驗組學生的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優(yōu)于對照組學生(P<0.05),表明學生在經歷“金課”教學改革后,理論和實際操作水平都有提升,特別是操作成績提升明顯,與其他同樣將“金課”理念融入教學的學者研究結果一致[6-7]。
教學后,兩組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負性問題定向、回避風格、沖突/疏忽風格維度有顯著差異(P<0.05),這3個維度得分越低代表學生解決問題能力越強。負性問題定向里的題項多圍繞被測試人是否將問題視為威脅,對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感到悲觀,面臨問題時挫敗、心煩;回避風格的題項多圍繞被測試人是否拖延、依賴、被動、無為;沖動/疏忽風格題項多圍繞被測試人在解決問題時是否片面、沖動、粗心、慌亂等[3]。由表2中的結果可以直觀看出,教學后,實驗組學生能夠很好地規(guī)避負性問題,其在這一題項的平均分要比對照組低很多,且得分的離散度很小。如果把目光聚焦在教學前后實驗組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上的話,本研究發(fā)現(xiàn),正性問題定向能力得分在教學前后有顯著差異(P<0.001)。正向問題定向能力的題項多圍繞被測試人在解決問題時是否積極、不放棄。由此可見,通過本輪實驗,實驗組學生能調整自己的態(tài)度,面對問題時更愿意積極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作為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的任課教師,應當用信息化的手段改進教學方法,強化課程創(chuàng)新性,這也符合“金課”標準里的“兩性一度”原則。但是,傳統(tǒng)的兒科護理學課堂多以講授為主,與學生互動性較差,也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更多的是讓學生的思維停留在低強度階段?!敖鹫n”模式則能夠調動學生高層次思維,比如在講解“小兒敗血癥”時,給出的案例體溫為38.5℃,皮膚黃染,臍部有膿性分泌物,提出的問題為患兒最可能受什么病原菌感染?這是一個低層次思維問題,等學生進行實踐課程時,同樣的案例問題卻換成了針對這個患兒需要注意的護理問題有哪些?每個學生親自制定護理措施。這就提高了思維層次,同時鍛煉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兒科護理學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醫(yī)學臨床學科,在臨床實踐中醫(yī)務工作者的服務對象都是患兒和患兒的家屬,會遇到非常多的困難,隨時需要工作人員解決臨時出現(xiàn)的問題,與患兒家屬做好溝通,同時處理棘手事件。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過程中必須重點提升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在“金課”視域下SPS評價教學法可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能夠照顧到不同思維層次的學生,同時激發(fā)學生高層次思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培養(yǎng)善于解決臨床突發(fā)問題的兒科護理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