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作業(yè)疲勞(military fatigue)是指部隊官兵在平時或戰(zhàn)時特殊環(huán)境下由軍事勞動、訓練以及戰(zhàn)斗所引起的情緒不安和怠倦感
。大量研究證實,軍事作業(yè)由于存在強度大、時間長、睡眠剝奪和長時間處于應激狀態(tài)等多種因素作用,因此在軍事作業(yè)人群中,常存在疲勞發(fā)生率高而且程度重的現象
。Ai Chi療法是水療康復的一種,利用呼吸技術和水中漸進抗阻訓練,強調呼吸配合、上下肢的簡單運動、軀干穩(wěn)定性、身體平衡以及整體協調能力
。Ai Chi療法在國內文獻中多被譯為水中太極,但Salvador等學者指出,Ai Chi療法并不是水下太極的同義詞,但結合了太極和水療兩種治療方式的優(yōu)點,具有兩者互補優(yōu)勢,理論上具有潛在的協同效益
。近年來,Ai Chi療法運用于疼痛管理,跌倒預防等領域取得了較好效果
。以往官兵水療康復常采用浸泡法,現將Ai Chi療法運用于官兵水療康復,比較兩種療法對軍事作業(yè)疲勞的效果,以期為官兵制定更為高效的疲勞恢復方案。
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2021年7月至9月來某特勤療養(yǎng)中心進行療養(yǎng)的某部官兵48名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均無水療禁忌證。研究對象均為男性,根據入院時間平均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4名,研究對象均對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參加研究。兩組官兵在年齡、軍齡、文化程度、軍事作業(yè)崗位、軍事作業(yè)崗位工作時間等基本資料的比較中,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0.05)。
2.1 試驗組干預方法 本研究共實施一個療養(yǎng)期,即4周,每周安排3次Ai Chi療法,40 min/次,在康復醫(yī)師、體育教練和水療護士的指導下完成。研究人員根據既往文獻,根據軍事作業(yè)職業(yè)特點,對Ai Chi療法方案進行了調整、改進,詳細動作見表1
。在正式訓練前先在陸地上進行腹式呼吸訓練和緩慢步行,過程大約5 min。經過30 min Ai Chi療法16項動作后,在水中實施5 min的腹式呼吸訓練和緩慢步行。
2.2 對照組干預方法 對照組除了水療康復方式不同,其他療養(yǎng)活動與試驗組均相同。對照組水療康復采用浸泡法,水溫38~40 ℃,15 min/次,休息5 min,再入水浸泡15 min。
四是加強基本建設,著力構建以河湖健康為中心的水資源保護與水生態(tài)修復工程體系。高度重視江河湖庫水系連通,增強河流自然凈化能力,關注濕地建設與保護,規(guī)劃入河排污口布局與整治,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件允許情況下實施生態(tài)補水措施,改善水環(huán)境,修復水生態(tài)。
2.3 評價方法 比較各組在干預前,干預后疲勞自 評 量 表(fatigue self-assessment scale,FSAS)和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的得分情況。本研究采用中華中醫(yī)藥學會擬定的《疲勞的評定標準》中疲勞評定的方法,即FSAS。該量表共23個條目,分為6個維度。根據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僅使用量表第一部分,評定疲勞類型及程度,即對軀體疲勞維度,精神疲勞維度,疲勞后果維度3個維度進行評價,總體的疲勞程度為上述3個維度得分的算術和,按照量表標準分計算方法計算最后得分
。PSQI是普遍應用的睡眠質量測評工具,主要用于評定被試者最近1個月的主觀睡眠質量,量表由19個自我評定問題和5個由睡眠同伴評定的問題組成。僅將19個自我評定問題計分,0分指沒有困難,3分指非常困難,根據評分規(guī)則構成分數為0~21的量表總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
。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42,2周后重測信度為0.829
。
3.SVM模型的輸出結果。為確定SVM模型的最佳訓練集大小,本文以200個樣本為步長有放回地從訓練集中分層隨機抽取訓練樣本,得到各指標隨訓練樣本大小變化的曲線圖,如圖3、圖4所示。
選擇-0.074 mm占41.41%、60.00%、80.00%、89.29%、99.59%的磨礦細度進行細度試驗。磁性分析表明該礦以強磁性礦物為主,故磨礦細度試驗采用弱磁選,弱磁選條件:磁場強度110.00 kA/m,給礦濃度35.00%。試驗結果見表6。
兩組干預前FSAS得分與PSQI得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兩組FSAS量表評定發(fā)現,試驗組在精神疲勞維度、疲勞后果維度、FSAS總分低于對照組(
<0.05),而軀體疲勞維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在睡眠評定上,干預后試驗組PSQI得分均低于對照組(
<0.05),見表3。
通過FSAS評價發(fā)現,Ai Chi療法和浸泡法對官兵疲勞恢復上均效果良好,這可能與溫泉水的靜水壓力、熱傳導效應和水中離子密切相關。Gabrielsen 等
發(fā)現,浸沒至頸部高度的靜息狀態(tài)下,每100 g肌肉的血流量從1.8 mL/min增加到4.1 mL/min,肌肉的供氧量也顯著增加,且溫水浸泡時,交感神經系統(tǒng)活動顯著減少,遠端循環(huán)顯著增加,這些影響均有利于疲勞的恢復。人在疲勞時會出現血漿中乳酸濃度升高,而溫泉水中的離子如Cl
、Na
、HCO
、Fe
、SO
等通過皮膚透入,可刺激皮膚神經末梢,促進神經-體液的調節(jié),加速體內各種新陳代謝,促進人體的乳酸排泄,有效改善過度疲勞的狀態(tài)
。Ai Chi療法對官兵軀體疲勞恢復效果與浸泡法相比差異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在精神疲勞維度,Ai Chi療法更有優(yōu)勢。其原因可能由于Ai Chi療法除了緩慢、持續(xù)、協調的運動動作之外,另一方面還強調規(guī)律腹式呼吸和冥想的配合,能夠讓患者更好的關注動作協調性和完成質量,具有很好的減壓放松作用,這些因素可能是其在促進精神疲勞恢復的獨特優(yōu)勢
。
本研究通過PSQI評價發(fā)現特勤官兵睡眠質量值得關注,這與美軍大樣本睡眠調查結果相同
。Ai Chi療法與浸泡法對睡眠質量提升均有幫助,這可能是因為核心體溫的升高和血流量的增加,促進腦細胞的氧氣與營養(yǎng)供給,抑制神經系統(tǒng)衰老,調節(jié)大腦皮層的功能,釋放大腦疲勞感,產生鎮(zhèn)靜、催眠助眠效果,從而改善和提高睡眠質量
。而Ai Chi療法在改善官兵睡眠質量方面較浸泡法相比有更顯著的效果,這可能與水中運動增加了機體能量消耗、促進大腦內啡肽釋放,及運動時神經系統(tǒng)產生的微電刺激,使大腦皮層放松,緩解患者的精神壓力有密切關聯
。而且Ai Chi療法過程中,通過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意念冥想與氣息的調節(jié),達到身體和心理上的深度放松,起到舒緩壓力、穩(wěn)定情緒的效果,在改善睡眠問題上效果更佳。
Ai Chi療法安全性高,模式標準化,不需要輔助設備,疲勞恢復效果顯著,值得在官兵作業(yè)疲勞恢復領域推廣。但在實施過程中要注重官兵個體化差異。下一步要參照水療專家共識
結合軍事作業(yè)疲勞特征,制定出針對性更強、時效性更高的Ai Chi及其他水中運動的操作規(guī)范及操作標準,使水療技術在軍事作業(yè)疲勞中的應用更加具有實用性、有效性,從而更好地提高部隊戰(zhàn)斗力。
[1] 李兆申,黃文.軍事作業(yè)疲勞的評定、機制、預防及快速恢復措施[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2,37(1):6-10.
[2] 周宇.某部網絡工作官兵健康狀況分析與管理對策研究[D].上海:第二軍醫(yī)大學,2017.
[3] 阮亦.軍事運動性疲勞多指標綜合評價體系構建及不同中醫(yī)體質新兵新訓疲勞差異性的初步探究[D].上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yī)大學,2019.
[4] 張國偉,朱元軍,龍剛,等.特種作戰(zhàn)軍人疲勞及系統(tǒng)性勞動不耐受病發(fā)生狀況調查[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9,41(11):1018-1023.
[5] 閆曉釩,孟旭陽,張巧,等.高原駐訓官兵作業(yè)疲勞與心理應激、睡眠質量、焦慮的相關性[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6,38(20):2244-2247.
[6] 中國康復醫(yī)學會康復治療專業(yè)委員會水療學組.水療康復技術專家共識[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9,7(34):756-760.
[7] SALVADOR ISRAEL MAC AS-HERN NDEZ ,LUCIO V ZQUEZ-TORRES,JUAN DANIEL MORONES-ALBA,et al.Water-based Tai Chi:theoretical benefits in musculoskeletal diseases.Current evidence[J].Journal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2015,11(3):120.
[8] ABBOTT A.Evaluating in introduction of ai chi to a pain management programme [J].British Journal of Pain,2017,11(Suppl 2):69-70.
[9] ELIZABETH H SKINNER,TAMMY DINH,MELISSA HEWITT,et al.An Ai Chi-based aquatic group improves balance and reduces falls in community-dwelling adults:A pilot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J].Physiotherapy Theory and Practice, 2016, 32 (8):581-590.
[10] KU P,H LAMBECK J,YEH N C,et al.Commentary to the newly rising aquatic exercise:Ai Chi[J].J Exp Neurol,2020,1(3):73-79.
[11] 王金竹.水中太極對慢性非特異性腰痛患者的效果研究[D].廣州:廣州體育學院,2020.
[12]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團體標準.疲勞的評定標準[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9,34(6):2580-2583.
[13] 陸林.睡眠與睡眠障礙相關量表[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6:219-221.
[14] 陳麒宇.正念訓練對大學生睡眠困擾的干預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
[15] GABRIELSEN A,VIDEBAEK R.Forearm vascular and neuroen docrine responses to graded water immersion in humans[J].Acta physiologica Scandinavica,2000,169(2):87-94.
[16] 李夢格.溫泉水浴對50 歲以上人群睡眠質量的影響研究[D].沈陽:中國醫(yī)科大學,2020.
[17] DUNLAP E,LAMBECK J,KU PEI-HSIN(PATTY),et al.Ai Chi for balance,pain,functional mo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adults:a scoping review[J]. J Aquat Phys Ther,2021,29:14-28.
[18] ELIZABETH H,GLICKMAN G L,SHILOH B,et al.Self Reported Sleep During U.S.Navy Operations and the Impact of Deployment-Related Factors[J].Military Medicine,2017,182(Suppl1):189-194.
[19] BAYRAKTAR D,GUCLU-GUNDUZA A,YAZICIA G,et al.Effects of Ai-Chi on balance,functional mobility,strength and fatigue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A pilot study[J].NeuroRehabilitation,2013,33(3):431-437.
[20] EASWARAN K,GOPALASINGAM Y,GREEN D D,et al.Effectiveness of Tai Chi for health promotion for adults with health conditions:a scoping review of Meta-analyses [J].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2021,43(21):2978-2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