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思聰
(茂名市中醫(yī)院,廣東 茂名 525000)
腦梗塞是我國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又可稱之為腦卒中,會對患者肢體、吞咽、意識等功能均造成不利影響,不僅影響患者健康,也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不良影響[1]。近年來該疾病的發(fā)病趨于年輕化,且每年約有200萬新增患者,其中約80%的患者因病致殘,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腦梗塞的病情發(fā)展快、起病急、有著較高的致殘及致死率,臨床上的治愈率低,對于年輕的腦梗塞患者,其對于生存質量的要求較老年患者更高,因此,對于腦梗塞恢復期患者施以積極的治療十分必要[2]。隨著我國中醫(yī)理念的發(fā)展以及中醫(yī)技術的成熟,中醫(yī)逐漸被應用至多種疾病的治療,補陽還五湯近年在腦梗塞恢復期的治療中效果較好。補陽還五湯該藥方出自清代的《醫(yī)林改錯》一書,該書由當時的名醫(yī)王清任所著。補陽還五湯由赤芍、黃芪、當歸尾、紅花、桃仁、川芎、地龍等藥物組成,主要針對腦卒中后遺癥,尤其是氣虛血瘀證腦卒中患者發(fā)病后所出現(xiàn)的后遺癥,有著極為理想的治療效果。方中重用黃芪,已達補氣固氣之效,佐以活血化瘀之藥,以補為通,寓通于補?,F(xiàn)代醫(yī)學研究指出,補陽還五湯可以增加腦梗塞患者的腦部血流量,同時對腦血流動力學進行有效調節(jié),對于腦缺血后出現(xiàn)的各種腦組織損傷有明顯的預防效果?;诖?本文納入100例患者探究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對腦梗塞恢復期患者的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100例腦梗塞恢復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治療手段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各50人。對照組:男性26人,女性24人,年齡52~78歲,平均年齡(65.62±5.49)歲,病程16~108d,平均病程(62.83±0.92)d。研究組:男性27人,女性23人,年齡52~78歲,平均年齡(65.02±5.32)歲,病程16~108d,平均病程(62.69±1.09)d。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與家屬簽署同意書,對照及研究兩組患者基線資料以SPSS 20.0系統(tǒng)比較,結果顯示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納入標準:1)納入者均具備完善的臨床資料;2)無傳染性疾病;3)研究前已獲悉相關情況,在此前提下,同意參加研究,并遵從開展期間所有醫(yī)囑;4)病患并未出現(xiàn)出血情況,凝血狀態(tài)處于正常。
排除標準:1)除腦梗死外,機體或是精神上存在某些嚴重的疾病;2)依從性差;3)研究進行中,患者出現(xiàn)轉院、死亡等情況;4)肝功或是腎功存在異常情況者;5)合并存在某些可能會對患者生活能力、吞咽及肢體情況造成影響的疾病;6)高齡,對研究內容無法配合或是配合度低;7)對此研究所使用藥物存在過敏反應。
對照組患者以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以及抗血小板聚集藥物的給予,對患者合并疾病進行積極治療,若合并患有高血壓,則給予降壓藥,若合并患有糖尿病,則給予控糖藥物。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結合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基礎藥方:選取紅花、桃仁、地龍各10g,赤芍、當歸、川芎各15g,25g黃芪。加減治療:氣虛者加服9g太子參、12g黨參及15g雞血藤;痰濕者加服半夏和南星各9g;瘀血嚴重者加服三七、水蛭、全蝎各9g;若患者肝陽偏亢,則加服2g牛膝,9g鉤藤以及12g菊花;口歪眼斜者加服白附子、僵蠶和全蝎各9g;肢體麻木者加陳皮、膽南星各5g,以及20g茯苓;言語障礙者加服郁金、石菖蒲、遠志各15g;肢體浮腫者加茯苓和澤瀉各15g;下肢無力者加服20g桑寄生;上肢無力者加服10g桂枝;久病入絡者需加服2條蜈蚣、9g全蝎以及15g桑枝。上述藥材以500mL水煎為藥劑,取300mL藥汁為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
兩組患者均接受連續(xù)4周的治療。
包括治療效果,治療前后神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質量的評分。
治療效果:痊愈:肌肉功能、語言功能恢復,記憶力、計算能力、意識基本恢復正常,完全可自理日常生活;顯效:肌肉功能、語言功能、記憶力、計算能力、意識較治療前明顯改善,基本可自理日常生活;有效:肌肉功能、語言功能恢復,記憶力、計算能力、意識有一定程度好轉,日常生活可部分自理;無效:未達到上述指標。
神經功能:以NIHSS(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進行評價,評分范圍為0~42分,評分越低,患者神經功能越佳。
日常生活能力:以ADL(日常生活及活動能力評分)進行評價,評分范圍為0~100分,評分越高,則代表患者有著越好的日常生活以及活動能力。
生活質量評價:以中文版生活質量量表SF-36進行評價,包括8個維度,包括軀體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角色限制、情感角色限制、活力、社會功能、總體健康、心理健康、分值為8~145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佳。
對照組與研究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各為80%、96%,相較之下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組間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對照組與研究組患者在治療前的神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質量評分不存在差異性(P>0.05),在治療后,兩組均獲得了改善,且研究組的患者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組間治療前后的NIHSS、ADL、生活質量評分水平的比較
近年我國已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這使得許多好發(fā)于老年人群疾病的發(fā)生率有明顯的上升趨勢,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就是腦梗塞。該疾病會對患者正常的語言及運動產生影響,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均產生負面影響,而且部分患者還會出現(xiàn)運動障礙,影響其正常行走,嚴重時甚至致殘,導致其自理能力完全喪失,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心理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必須對患者實施及時治療[3]。
腦梗塞可分為超早期、早期、急性后期、恢復期以及后遺癥期5個時期,發(fā)病后2周~6個月的期間是指恢復期,該時期是恢復的最佳階段,此階段可通過一定手段促進患癥狀的改善,常規(guī)西醫(yī)手段雖有一定效果,但存在后遺癥風險。中醫(yī)范疇內,腦梗死屬“中風”,氣虛血旺、陰陽失衡為其病機,飲食、情志、外邪等為其致病因素,腦梗塞恢復期患者的“火證”、“風證”均已得到一定的控制,但仍存在“虛癥”、“瘀癥”,會使腦絡痹阻,因此對此時期患者的治療關鍵為補氣活血和祛痰化瘀[4]。
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補陽還五湯是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氣虛血瘀型缺血性腦中風的主要藥物,由王清任提出并首次使用,方中重用黃芪為君藥,有著通絡祛瘀、補脾健胃、行血旺氣的功效,藥方中以當歸為臣藥,有著活血、養(yǎng)血、化瘀的功效,方中以川芎、桃仁、赤芍、紅花作為佐藥,有著輔助當歸發(fā)揮其化瘀、活血藥效的作用,地龍有著活絡、通經的效果。整體藥方將活血藥物與補氣藥物配合使用,行血旺氣但不傷正,共同發(fā)揮出通絡祛瘀、活血、養(yǎng)血、的功效,對于氣虛血瘀型缺血性腦中風患者有著理想的治療效果。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補陽還五湯能改善腦梗塞恢復期患者缺血區(qū)的血流及氧供給,促進腦部能量代謝,現(xiàn)代藥理指出,黃芪有著抑制血管收縮、雙向調節(jié)血壓的作用,當歸和黃芪均可有效保護腦神經細胞,川芎、當歸、紅花可有效改善人體大腦一氧化氮、內皮素水平,川芎可以促進血管擴張、降低血栓形成率、抗血小板聚集,并可對血管內皮細胞起到保護作用[5]。
3.3.1 改善心肌缺血
科學家以大鼠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實驗使大鼠受垂體后葉素作用而出現(xiàn)心肌缺血的情況,而補陽還五湯可以對這些大鼠的T波變化進行抑制,使其血漿中SOD的活性提升,同時可降低MDA水平,還可以有效的抑制血素CPK、LDH的釋放,進而對心肌細胞產生保護機制。研究將含有補陽還五湯的血清注射給大鼠,結果顯示,雄性大鼠離體VEC的增殖能力明顯提高,同時,還可以通過增加血清SOD水平、減少血清LPO含量達到抗脂質過氧化損傷的效果,進而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最終實現(xiàn)對心肌細胞的保護。
3.3.2 抗動脈粥樣硬化及降血脂
科學家以兔子作為實驗對象,長期喂食兔子高脂飲食,使其血脂水平偏高,再給予其補陽還五湯。研究結果顯示,補陽還五湯可以降低這些兔子的總膽固醇水平以及血清甘油三酯、一氧化氮水平,同時還可以使血漿FV Ⅱ的促凝活性降低。其外,補陽還五湯還可以使腹主動脈、主動脈以及冠狀動脈處的粥樣硬化斑塊面積得到有效控制及減少。這說明,補陽還五湯對于動脈粥樣硬化有著理想的抑制效果,發(fā)生此情況的原因可能與FV Ⅱ的促凝活性、血脂被補陽還五湯降低有關。
3.3.3 抗腦缺血及腦缺血再灌注損傷
腦缺血的出現(xiàn)會減少機體內紅細胞C3bRR水平,并增加紅細胞ICR水平,還會導致紅細胞SOD活性降低,而補陽還五湯可拮抗這些情況;同時,腦缺血還會使機體生成紅細胞MDA,而補陽還五湯可抑制此種情況,其外,補陽還五湯還能使腦組織的LDH活性得到增加,由此可知,對于腦缺血后紅細胞免疫功能的異常,補陽還五湯有著理想的調節(jié)效果,同時還可以保護腦組織,避免其在腦缺血后出現(xiàn)損傷。
腦缺血再灌注的發(fā)生,可引起腦組織ET-1基因的表達出現(xiàn)異常,進而導致腦損傷加重,而在一定程度上,補陽還五湯可以下調該基因的表達,進而使得腦缺血再灌注后,腦組織以及血清中的一氧化氮水平減少,同時提高腦組織中NOS的活力,同時補陽還五湯還可以對神經細胞凋亡產生抑制作用,進而使梗死體積減少,從而發(fā)揮其保護腦組織的效果。
3.3.4 改善血液流變學
氣虛血瘀證患者最明顯的表現(xiàn)為:異常增高的血漿黏稠度,血漿有“濃”、“凝”、“聚”、“黏”的傾向??茖W家以模型大鼠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顯示,補陽還五湯可以降低其全血比黏度,同時使血漿中TXB2含量減少。由此可知,對于血液流變學,補陽還五湯可以改善其“濃”、“凝”、“聚”、“黏”狀態(tài)。
3.3.5 抗血栓作用
研究證實,在動脈以及靜脈形成血栓后,血清中PAF水平會上升,而補陽還五湯可降低此物質含量,同時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其外,有科學家以家兔作為實驗對象,通過灌服給藥的形式多次給家兔喂藥,結果顯示這些家兔放射配基特意結合洗滌血小板PAF受體的量得到明顯提高;而通過體外注射形式多次給藥,家兔形成靜脈血栓的風險得到明顯降低。
3.3.6 修復周圍神經損傷
在周圍神經發(fā)生損傷之后,脊神經節(jié)感覺神經元以及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會受損甚至凋亡,而補陽還五湯可以抑制其凋亡,并抑制其萎縮,因此可知,補陽還五湯可以修復周圍神經損傷。
綜上所述,在腦梗塞恢復期患者的治療中,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的應用可獲得理想反饋,不僅可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提高療效,還可促進患者神經功能以及生活能力的提高,改善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