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張 婕(編譯)
自2017年以來,飼料生產商、養(yǎng)殖者、大學和飼料鏈條中的許多其他合作伙伴,一直在努力讓仔豬在不使用藥用氧化鋅(ZnO)的情況下進行斷奶,以滿足歐盟設定的2022年6月的最后期限。一些國家甚至在歐盟的最后期限之前,就開始決定斷奶仔豬禁止使用高劑量的氧化鋅,這進一步推動了行業(yè)的發(fā)展,并也獲得了如何應對這一挑戰(zhàn)的真知灼見。與此同時,其他與動物健康有關的立法也在開始發(fā)揮作用,如減少銅的使用和持續(xù)努力減少抗生素的使用。而且,所有的相關合作伙伴都認為,仔豬健康斷奶的解決方案是在管理、健康和飼料相結合的多因素方法中找到的。科學的飼料配方對仔豬斷奶具有重要意義,日糧中正確的氨基酸平衡是仔豬安全斷奶而不影響其生產性能的關鍵途徑。
豬日糧中過量的蛋白質會增加環(huán)境中氮的排放,導致土地富營養(yǎng)化加劇和空氣污染。過量的未降解的蛋白質不僅會對環(huán)境造成影響,也會對動物本身造成影響。未消化的蛋白質會在胃腸道中發(fā)酵,產生氨等有毒代謝物,損害豬只腸道完整性,導致更多的健康問題。
引起仔豬斷奶后腹瀉的已知病原體之一——大腸桿菌,就很喜歡發(fā)酵蛋白質。因此,病原體在過量蛋白質環(huán)境中會過度生長,使豬只的內分泌失調、內毒素分泌增加等,將增加豬只對抗菌劑的需求,導致生產性能下降。因此,腸道健康與蛋白質供應密切相關,不僅是質量,還包括數(shù)量。
為了減少未消化蛋白質的通量,必須注意飼料原料中含有的蛋白質的質量和數(shù)量。一方面,高度可消化的蛋白質來源能夠形成良好的蛋白質營養(yǎng)基礎。然而,提供可消化氨基酸的原料價格更加昂貴。另外,容重通常較低,且不易消化的替代品在飼料配方中常占有一席之地,為了達到豬只最佳的生產性能,增加了對氨基酸校正的需求。
另一方面,降低日糧蛋白質含量,能夠降低仔豬腸道內整體蛋白質通量,從而限制病原體的過度生長。然而,在保持豬只高生產性能和最大限度地減少蛋白質的添加之間,找到正確的平衡涉及很多因素,尤其是正確的氨基酸平衡。氨基酸在無氧化鋅仔豬斷奶和以更環(huán)保的方式減少抗生素使用方面發(fā)揮著核心作用。
日糧蛋白質的合理減少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必需氨基酸的供應情況,如異亮氨酸(Ile),組氨酸(His)和依賴于配方的亮氨酸(Leu)這樣的氨基酸。幸運的是,L-異亮氨酸鹽酸鹽和L-組氨酸鹽酸鹽最近已經(jīng)上市,進一步降低了日糧蛋白質的含量,確保了動物的健康和性能。
異亮氨酸是支鏈氨基酸(BCAA)家族的一部分,僅次于亮氨酸和纈氨酸。支鏈氨基酸是在動物骨骼肌而不是肝臟中被降解。此外,支鏈氨基酸由相同的酶分解。3種支鏈氨基酸可以刺激動物分解代謝,其中亮氨酸被認為是導致其他2種氨基酸轉氨基和氧化的主要刺激物。支鏈氨基酸約占骨骼肌必需氨基酸的35%,因此支鏈氨基酸之間的平衡,對于最佳蛋白質沉積至關重要。異亮氨酸通常被認為是制約低蛋白質日糧的因素,仔豬日糧中亮氨酸經(jīng)常過量,纈氨酸以非結合形式存在。因此,人們對異亮氨酸這種低粗蛋白日糧中的下一種限制性氨基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研究表明,日糧中異亮氨酸缺乏會導致仔豬采食量下降,從而導致保育仔豬生產性能下降。然而,為了在不影響生產性能的前提下,進一步降低仔豬日糧蛋白質含量,有必要充分了解斷奶后,仔豬對下一種限制氨基酸的需求。當日糧異亮氨酸濃度低于假設的需求值10%時,仔豬采食量(FI)降低15%,平均日增重(ADG)降低21%。在仔豬日糧中使用血液制品會導致高亮氨酸含量。由此可見,飼料亮氨酸水平是影響日糧中異亮氨酸濃度的關鍵因素。
過量的未消化的蛋白質不僅會影響環(huán)境,也會對動物本身產生負面影響。但降低斷奶仔豬日糧蛋白質含量的同時,會造成日糧中異亮氨酸水平降低,從而影響仔豬FI和ADG,因此應在降低斷奶后仔豬日糧蛋白質水平的同時,避免異亮氨酸缺乏。飼喂低蛋白質日糧時,正確的氨基酸平衡,是在不影響生產性能的前提下,仔豬實現(xiàn)安全斷奶的關鍵途徑之一。
(編譯自:https://www.pigprogress.net/pigs/piglets/isoleucine-a-missing-link-in-the-pivotal-role-of-aminoac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