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洪
摘要:隨“雙減”政策的出臺,教育者在課堂教學中更應明確教學目標。小學生作為民族的希望,當代的教育更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鼓勵教師積極融入創(chuàng)新理念,幫助學生消化所學知識。因此,數學教師要提高個人專業(yè)能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生動多彩的數學課堂,以此保證數學課堂的實效性。本文將結合雙減政策的意義,分析幾點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方法,以供教師借鑒。
關鍵詞:“雙減”;小學數學;方法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啟蒙階段,也是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的黃金時期,對學生未來發(fā)展非常之重要。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數學考驗學生的腦力思維,相對有些難度,教師若不及時進行教學上的調整,則會影響學生發(fā)散思維的提升,因此,教師可從教學理念、教學環(huán)境、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以此引發(fā)學生的關注,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
一、“雙減”政策實行的意義
雙減政策是我國教育體制中一個偉大決策,它實施的最終目的是建設高品質的教學機制,幫助學生提高科學文化素質。雙減政策表明要減少學生作業(yè)的壓力和用時,讓學生的學習負擔得到緩解,通過完善作業(yè)體系來進行,將作業(yè)總量、設計水準、作業(yè)效率來進行管理上的提升,還力圖保證課后教學質量,廢棄過去通過課后輔導機構補習的方式,力讓學生能在校內進行課后作業(yè)的完成,以此將義務教育的有效性發(fā)揮出來。此外,雙減政策還要求廣大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學習中汲取到更多有價值的文化知識,以此推動小學義務教育的穩(wěn)步發(fā)展,以高效率高質量的新面貌重新展露在大眾眼前。
二、“雙減”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
(一)輔助多媒體技術,打造歡快課堂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僅方便著教師講學,還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靈活化。多媒體形式豐富多彩,音樂和視頻模式深受學生的喜愛,它很好將枯燥的數學知識生動化,利用多種形式刺激著學生的聽覺與視覺,喚醒了學生沉睡的大腦思維,帶動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利用幻燈片為學生帶來更具專業(yè)性的知識講解,必要時插入趣味話題,引領學生深入探究,以便掌握好理論知識。
比如,教師在講授“位置與方向”一節(jié)時,此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辨別四個方向,培養(yǎng)方向感,以此發(fā)展空間觀念。為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致,教師應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校園的分布圖,然后引導學生找到校園的坐標,讓學生思考廁所、操場、實驗樓、餐廳分別在校園的什么方向,隨后,讓學生懷著疑問,來學習本課的數學內容,學生的好奇心被打開,進而會更加主動地學習本節(jié)知識。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培養(yǎng)實踐能力
學習數學不僅是為了日后的發(fā)展,在生活中也有很大的幫助。不過,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缺乏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的意識,為鍛煉學生應用能力和分析能力,數學教師可帶領學生去理解生活與數學的關系,進而幫助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的靈活性。教師在講課時,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將教材中抽象的知識簡易化,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驗證數學理論,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學,以此體會數學知識的奧秘。
比如,教師在講授“面積”一節(jié)時,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面積的定義,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面積的大小??紤]到小學生的特性,教師安排學生分為了討論小組,且引入了周邊事物作為學習的參考物,然后以“生活中物體面積的大小”為話題,讓各組進行問題交流,在交流中,學生將電視機、電腦、課本、課桌等等為例,對面積的定義有了更深的理解,學習氛圍一度良好。
(三)應用游戲教學,發(fā)展腦力思維
小學生正是愛玩的年紀,他們對新鮮事物往往充滿好奇,倘若一直讓學生在課堂中聽、講、讀、寫會降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所以讓學生自主學習才是關鍵所在。教師可在數學課堂中開展游戲活動,給予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學生將通過親身實踐感知數學知識的轉換,強化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讓課本知識付諸實踐中,還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生學習上的焦慮感。
比如,教師在講授“小數的初步認識”一節(jié)時,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十分之幾,百分之幾的分數可以改寫成零點幾的形式,理解小數的含義。為加深學生對小數的學習,教師將“小數拼拼樂”的游戲代入課堂中,學生自制卡牌后,規(guī)定4人分成兩組,2隊石頭剪刀布選出先抽牌的一方,然后明示卡牌的數字,規(guī)定四舍五入到整數,整數部分大則的一方獲勝。在游戲中,學生加深了對小數的認知,還提高了計算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實施雙減政策和新課改乃是教育史上濃墨重彩的兩筆,這也代表了教育以生為本的思想核心。因此,在實踐課堂中,數學教師可為學生打造生動歡快的數學課堂,完善學生的數學思維體系,為學生創(chuàng)造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可利用生活資源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還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yè)技能,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實踐探索,以此引領小學生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漢新.在游戲中找數學,在快樂中長智慧——小學數學游戲教學運用的策略[J].教育觀察,2020,9(15):126-127.
[2]溫金梅.小學數學教改中的問題及教學創(chuàng)新對策探析[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1(0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