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燕
【摘要】在高中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基礎學科素養(yǎng)的提出為課程教學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教師應以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指導,注重通過完成課程的日常教育內容來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素質,圍繞學科基本素質開展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活動。作為一種新的課堂教學方式,在政治課教學中運用議題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形成政治學科的基本素養(yǎng),深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加強學生在專題討論和探索過程中的學習體驗,促進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
高中政治是一個完整性和現(xiàn)代性很強的話題,對學生來說有很大的學習困難。在道德建設和育人的背景下,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政治理論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政治素養(yǎng),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充分利用學科教學,教師可以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有效地將政治理論知識與核心素養(yǎng)聯(lián)系起來,在理論知識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核心政治素養(yǎng)。
一、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實施原則
(一)學科性原則
政治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的政治認同、相關法律意識和理性精神,以及牢固的文化信任、道路信任、理論信任和制度信任。學科性原則是高中政治話題教學實施的基本原則之一。以基本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基礎的議題教學活動應根據(jù)教材的知識內容進行,以實現(xiàn)相應的教育目標。
(二)主體性原則
新課程改革提出教育工作者在課堂教學中要最大限度認同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效用。對高中生來說,課堂教學不僅是學科知識的傳遞過程,也是學生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形成的重要過程。在議題教學過程中,中學政治教師必須在給出主題后,對主題內容及其含義進行分析研究,以加深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三)情境性原則
推行議題式教學,需要教師有強大的情境創(chuàng)建潛能,才能深入分析和討論問題,否則,主題便會成為一個枯燥乏味的問題,不但不利于學生的基本技能發(fā)展,反而令他們的學習興趣大為減少。為進一步加強學生與教材的聯(lián)系,為思考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創(chuàng)造相關條件,并根據(jù)情境原則處理政治話題,從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政治素養(yǎng)。
二、核心素養(yǎng)下實施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社會生活議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
在高中政治的教學實踐中,對學生科學精神的灌輸主要表現(xiàn)在對社會進步以及國家發(fā)展和正確選擇的評價上。特別是日常教學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精神為目標,從社會問題的角度,將社會生活的實際情況引入學校實踐。因此,通過結合教科書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對社會生活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在學生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其科學精神逐漸得到發(fā)展,有利于學生基礎知識的進一步發(fā)展。中學生具有顯著的性格特征,往往在人際關系中表現(xiàn)出沖動傾向、非理性等思維特征。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學習和社會生活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鼓勵學生不要在與他人的爭論和推理中盲目地詭辯,要從科學事實和實際出發(fā)進行論證。
(二)圍繞經典案例,培養(yǎng)學生法治意識
作為培養(yǎng)學生法治意識和提高法治意識的主要手段,實踐教學過程中應更加注重法治精神的培育。新課程的教育改革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技能,法治意識是基礎政治學科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fā)展學生學習方面,法治意識是學生對法治的知識和價值取向,是對法治的尊重和遵守。教師要善于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逐步為學生滲透法治觀念、形成和發(fā)展法治文化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對于思想和行為日漸成熟的高中生,在政治課教學中培養(yǎng)他們的法治意識,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法律,通過有效的培訓活動,學會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權利。由于高年級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和生活條件有限,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對法律知識和相關應用的深入了解,而這些知識和應用仍然只是理論性的。在這方面,教師可利用經典的例子,透過主題教育活動,提高學生對法治的認識。
(三)融合價值導向,培養(yǎng)學生公共參與意識
在中學政治課教學過程中,運用議題法也能促進學生社會意識的形成和發(fā)展。在實踐課上,通過引入社會政治問題,結合學生的智力水平,通過互動學習討論,向學生灌輸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學生的意見與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看法不一致,教師便不應貿然作出評價,讓學生在交換意見和立場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正確價值觀,自然形成社會意識。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絕對自由主義”這一主題,并邀請學生對這一觀點進行評價和探討。在課堂上,一些人認為自由主義是正確的,人類應該追求自由。也有人表示反對,認為絕對自由主義的思想還不成熟,不能充分理解自由的真正意義。在這辯證的討論和教學中,可以進一步加強和提高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使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議題教學已成為新的教學方法之一,并廣泛應用于各個學科。在高中政治中,教師們在基本學科素養(yǎng)的指導下,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tǒng)的政治教學課堂,使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而且使學生在獲得政治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進行自主探討研究,并通過形成核心素養(yǎng)不斷加深對政治內容的理解。
參考文獻:
[1]張霞.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探索[J].高考,2021(35):141-142.
[2]陳勵霞.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實踐[J].名師在線,2021(29):37-38.
[3]贠建珍.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策略探究[J].學周刊,2021(28):69-70.
[4]鄒嬋,黃田秀.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的困境與對策[J].嶺南師范學院學報,2021,42(4):83-89.
[5]葉勝蓉.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實施路徑[J].西藏教育,2021(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