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秉正
【摘要】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因社會發(fā)展和國家課程改革深入而要承擔更重的任務。清遠市清新區(qū)初中學校積極構建“先學后教,激活課堂,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嘗試將此課堂教學模式有機融入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以期全面提高九年級中考成績。為此,我校《道德與法治》老師一直在探索以“先學任務”設計的形式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本知識,進而掌握內容并會靈活運用。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先學任務;自主學習;有效課堂
一、關于先學任務設計要求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我校先學案主要由核心內容、要點梳理、夯實基礎三大板塊組成,學生在學習新課前就可以自主學習新知識。
1.核心內容
將每一框課程的核心內容呈現(xiàn)學生,讓學生對課本知識的重難點有一個全面的認知,特別是自學過程中,避免學生在自學中重難點不清晰,學習無方向。比如,九年級上冊第一課《踏上強國之路》第一框“堅持改革開放”的核心內容:(1)一百年來中華民族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強國富民。(2)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3)堅持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也是決定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4)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2.要點梳理
將每一框課程知識要點設計成問題形式梳,用三到四個問題解決課文內容。學生在自學中以探究形式理解課文知識要點。例如:(1)改革開放的重要性(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2)改革開放以來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夯實基礎
每一框課程練習可以設置三道題目,兩道客觀題,一道主觀題。結合道德與法治學科特點和現(xiàn)階段“雙減”要求,科學設置試題,盡量減少機械記憶試題,著力提高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試題,積極探究跨學科命題。主要目的是學生在自學中掌握課本基礎知識,同時立足內容延伸知識,懂得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課堂教學中師生的有效溝通
課堂教學的效果取決于師生雙方互動交流的溝通狀況。教學并不是單向信息傳遞的簡單方式,教師只有判斷出師生交流是否成功,并據此進行反饋矯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九年級的課堂教學更不是以“滿堂灌”的方式完成教學任務就能達到學生掌握知識的目標。在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在溝通下進行的。教師要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氛圍,避免枯燥無味的教學方式,才能將學生引入到教學上來。
“先學任務”是根據課本知識和重難點設計出一份知識清單,讓學生在先學階段完成對課文內容的掌握,再在課堂上與教師探究相關時政熱點,認識事物的本質和重要性,理解和運用其特性。此類課堂上師生間的有效溝通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先學”在高效課堂的重要作用,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
三、“先學任務”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先學任務”設計是引導學生提前進行學習課本知識,熟悉掌握新知的階段,是“先學后教”模式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先學,全面增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在自主能動的前提下完成學習和掌握知識,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在教師導學中對問題的研究必然更加深入,教學過程中“激活課堂”就順理成章了。
“先學任務”設計運用在課堂教學的這種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并將學習方法與探究方法的指導寫入其中,這樣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就可以根據先學案的要求進行學習,從而獲得對學習內容的初步理解和消化。
四、“先學任務”與九年級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先學任務”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在知識層面中,通過他們的自主學習、探究和在教師指引下,有效完成對課堂知識的認識與理解。自主完成先學任務的教學行為的受益者是學生,先學案在自學任務上是針對課本內容核心知識要點,學習中重難點問題剖析,生活上知識運用而設計的課堂教學材料。
每節(jié)課的先學案中的學習任務根據課程目標、重難點的不同,課題組設計了核心觀點、要點梳理、夯實基礎三大板塊,設計“核心觀點”是訓練學生通過讀書掌握有效信息的能力;設計“要點梳理”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習慣;設計“夯實基礎”是訓練學生的歸納,綜合,總結的能力。在每節(jié)課中,教師需要始終讓學生帶著方法去思考,帶著問題去探究,帶著興趣自主學習。這種先學任務的設計正是隨著教學內容與目標的變化而建構靈活多變的板塊設計,促使學生的課堂學習呈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態(tài)勢,能夠開發(fā)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潛能,讓先學任務真正成為學生知識積累與發(fā)展的有效平臺。
方法出成績,實踐出真知。教師的教學智慧是來源于課堂教學的實際操作和教學實踐之中。教學上將先學任務運用到九年級課堂教學,讓學生帶著“先學任務”去掌握課本知識,也可能運用帶有先學任務設計的先學案進行有條理的復習,在課堂操作實踐中,探索出一條有效的教學途徑和畢業(yè)班道法的教學方法??茖W高效的“先學任務”設計能夠產生有效教學,靈活多變的課堂能夠操作造就有效教師,給我們的新課程改革再創(chuàng)佳績。
當然,教學要因人因事而異,如與機靈學生、與成績較差的學生、與態(tài)度差生、與聰明學生等,教學中使用先學案就要注意任務設計的全面性。因而先學任務在設計中一定要分層次,有綜合性。教學中也應有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行為,教師教學不能因循守舊,期望一定模式一勞永逸。我認為教師應該因材施教,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先學任務”的設計也應該在教學中適當延伸,教師導學上在有針對性深入講授,以引導實現(xiàn)教師少教,學生多學、樂學。
參考文獻:
[1]王秋明.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主題單元”教學的備課流程[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21,3(12):48-51.
[2]徐俊川.以黨的政治建設為根本統(tǒng)領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J].科教導刊(電子版),2020,10(29):100-101.
[3]榮根翠.優(yōu)化設計,提升實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0,8(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