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浠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呼吸指導;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6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5--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呼吸內科疾病,該類疾病已經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影響,不但會對患者的功能以及生存質量產生持續(xù)性地損害,還會出現(xiàn)疾病反復發(fā)作等情況,給患者的家庭帶來了嚴重的經濟負擔[1]。除了要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外,還需要進行呼吸指導等護理干預,以此來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文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呼吸指導及護理效果進行研究與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來我院進行治療的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參與本次研究(2019年3月-2021年3月),隨后采用動態(tài)分組法將這82例患者分為常規(guī)護理組與針對性護理組,每組各41例。在常規(guī)護理組的41例患者中,有男32例,有女9例,年齡最高為85歲,年齡最低為50歲,平均年齡為(67.13±3.12)歲,而在針對性護理組的41例患者中,有男31例,有女10例,年齡最高為86歲,年齡最低為50歲,平均年齡為(67.24±3.22)歲,所有患者均為急性加重期入院治療。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常規(guī)護理組:對常規(guī)護理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包括一般護理、飲食護理以及心理護理等。
針對性護理組:對針對性護理組患者采取臨床呼吸指導及針對性護理干預。其中呼吸指導的方法如下,①保持呼吸道順暢。要定期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同時指導患者如何有效地咳嗽,將氣道分泌物清除,以此來保證呼吸道順暢,注意加溫和濕化吸入氧。②氧氣吸入。糾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缺氧最為有效的方法便是氧療,應該采用血罩進行吸氧,給氧模式為持續(xù)低流量,1-2L/min,患者在吸氧后分壓可以超過60mmHg,但是注意二氧化碳分壓上升不得超過30mmHg?;颊咴诩毙约又仄跁r需要進行控制性氧療,使用面罩或者鼻導管進行給氧,每日給氧時間要超過15h。③鍛煉呼吸功能。可以采取縮唇呼吸、膈肌鍛煉以及全身性運動,其中縮唇呼吸使用鼻吸氣,用口呼氣,在進行呼氣時要注意縮唇,要保證1:2或者1:3的呼氣與吸氣時間比,患者在此過程中要深吸以及慢吸,7-8次/min,10-20min/次,2-4次/d。膈肌鍛煉需要指導患者采取仰臥位,放松上身肌群同時做深呼吸,兩手分別放置在腹部以及胸前等部位,在吸氣時要盡量挺腹,松弛膈肌,重復8-10次,10-15min/組,2-4組/d。全身性運動以太極拳、廣播操以及步行為主,要對患者的呼吸循環(huán)功能加以鍛煉。
針對性護理干預內容如下:①呼吸道護理。對患者的咳痰以及咳嗽等情況加以觀察,如果患者病情較輕,則需要鼓勵咳嗽排痰,必要時可以進行霧化吸入治療后再進行排痰處理,將患者的痰量以及外觀等進行詳細地記錄,囑咐患者遵循醫(yī)囑,保持室溫18-20°,濕度50-70%,要對病房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動。②用藥護理。護理人員要囑咐患者遵循醫(yī)囑,時刻關注所用藥物的用量、時間、速度以及用法等,在靜脈滴注抗生素藥物時,要嚴格控制速度,20-30滴/min最佳?;颊呷绻枰褂渺钐邓幬飼r,可以指導患者使用有效的咳痰方法,協(xié)助患者采取舒適的臥位,指導其進行深呼吸5-6次[2]。
1.3 評判標準 ?由我院護理人員對兩組患者的6min步行距離以及Borg評分等指標進行詳細地記錄。
1.4 統(tǒng)計學科學處理 ?本次研究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2.0對相關數(shù)據進行科學處理。
2.結果
在6min步行距離以及Borg評分方面,針對性護理組與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的相關數(shù)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3.討論
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往往會因為痰多、咳嗽以及呼吸道阻塞氣道而導致呼吸困難,因此護理人員應該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以此有利于將呼吸道分泌物清除[3],保持呼吸道順暢,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復。同時由于很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年齡較大,機體免疫力較差,發(fā)病后病程較長,病情較重且復雜多變,故將護理質量提高十分重要,做好患者呼吸指導可以促進患者康復,將死亡率最大程度地降低[4]。
綜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呼吸指導及護理效果顯著,可以在臨床上加以推廣。
參考文獻:
[1] 胡雪芬.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腸內營養(yǎng)管理及護理體會[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7, 10(21):150+153.
[2] 邱亞平, 王楠. 呼吸功能鍛煉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的影響[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6, 13(021):3073-3075.
[3] 朱萍, 龔育文. 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癥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8, 026(0z1):323-324.
[4] 劉太容, 羅碧如, 于正,等. 穴位按摩聯(lián)合六字訣呼吸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患者中的應用[J]. 護理學雜志, 2018, 033(005):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