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坤
摘要:在當前初中數學教育領域內,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關鍵性倍顯重要,如何采取有效方法與策略,全面提升初中生主動提問能力,以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態(tài)度投入到初中數學學習中去,始終是業(yè)內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本文介紹了主動提問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了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主動提問現狀及存在問題,并結合相關實踐經驗,分別從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等多個角度與方面,探討了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主動提問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主動提問能力;培養(yǎng)途徑
一、主動提問能力的重要性
在傳統(tǒng)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學過程過渡側重課題理論講授。數學教師為了防止學生對公式及定義的記憶不甚強化,便會進行反復、重復、多次講解。這種僵化固化的數學教學模式,不僅使得課堂氣氛變得十分壓抑,還會消解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初中生自我思維與探究能力的提升。
初中數學是培養(yǎng)初中生數學綜合素養(yǎng),為后期更高階段數學學習奠定基礎的重要平臺與載體。在教學改革事業(yè)快速推進的背景下,初中數學教育教學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使傳統(tǒng)教育教學方法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與考驗,必須因勢而動,在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方面作出積極調整與改變,科學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能力。長期以來,國家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數學課堂教學標準建設、方法過程規(guī)范、教學效果評價等方面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使學生自主、積極大膽地質疑,了解數學公式變化,熟悉數學概念變化,為初中生數學主動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基本遵循與發(fā)展導向。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主動提問現狀
1.主動提問的針對性不足。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主動提問的重要價值極為突出,只有將主動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融入數學教學全過程,方可充分彰顯其應用價值與優(yōu)勢??v觀當前初中數學教學,普遍存在著學生主動提問針對性不足,提問過程與方法僵化保守等共性問題,阻礙著學生主動提問能力培養(yǎng)效果的優(yōu)化提升。
2.主動提問手段單一
現代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為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技術手段,使教師在提問方法與提問工具方面具備了更為廣闊的選擇余地,使得傳統(tǒng)模式下難以完成的主動提問能力培養(yǎng)任務具備了更大的可行性。從當前初中數學主動提問實踐來看,部分教學實踐未能積極引進現代信息化技術,主動提問教學手段單一,課堂氛圍嚴肅生硬,導致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得不到充分體現。
3.學生主動性不足
正如前文所述,學生是主動提問教學環(huán)境下的主角,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充分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才能使學生充分融入教學環(huán)境。實踐表明,部分學生數學基礎相對薄弱,對新知識、新概念獲取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夠,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較差,對數學知識系統(tǒng)性的理解與掌握相對欠缺,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信息,缺乏主動質疑、主動發(fā)問、主動提問的勇氣。
三、學生主動提問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探討
1.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主動提問欲望與學習效果、學習過程等密切相關。結合初中數學教學目標任務,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建良好的主動提問教學情境,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身的觀點、想法,使學生真正做到對初中數學知識的入腦、入心。對初中數學教學情境進行動態(tài)化調整與管理,及時觀察分析教學情境創(chuàng)建中的不足之處,使學生對主動提問的知識積極進行思考和觀察。比如,在《直線、射線、線段》課程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根據自我理解進行充分討論,指出自己生活中哪些物品或現象分別具有“直線”“射線”“線段”等性質,然后教師作出專門點評,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2.信息化教學豐富主動提問手段
要積極引進現代信息化教學技術,構建基于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的初中數學平臺,豐富主動提問手段,凸顯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基礎性、主動性、根本性地位。在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下,可在特定范圍內實現主動提問教學內容與信息的互聯互通互享,實現主動提問相關教學資源的合理優(yōu)化配置,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實踐提問空間。比如,在《勾股定理》教學過程中,應首先立足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對勾股定理的相關概念與含義進行初步講解,使學生對該定理的適用范圍、條件、結果等形成初步掌握。在此基礎上,通過多媒體軟件技術,以視頻、動畫、語音等方式對勾股定理的計算公式進行仿真模擬,以直觀化、形象化、可視化的方式將該定理的內涵展現出來。
3.對學生主動提問效果進行綜合評價。
科學合理、客觀公正的學習效果評價,并非分出學習等級,而是需要激勵學生發(fā)展,為學生繼續(xù)進行高效率的主動提問帶來新鮮活力。在主動提問能力培養(yǎng)策略實施一段時間后,應給予學生充分肯定,得出評價性結論,使學生在以后遇到類似問題時,學會解決問題,使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形成良好探究習慣。比如,在《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的課堂教學中,問題設置為:“一個茶壺10元錢,一個茶杯的價格是茶壺價格的3/7,求茶壺和茶杯的價格各是多少?”部分學生思維能力與計算能力較高,通過一元一次方程可準確計算出茶壺和茶杯的價格分別是49元和21元。但在此過程中,若有學生提出“如果一個茶壺配有兩個茶杯應該如何計算?”此時教師應做出積極反應,在保護學生提問自信心與自尊心的基礎上,對其形成的課堂提問效果做出正面評價,把主動提問效果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主動提問效果評價的主體,結合學生困惑進行教學延伸。同時,對學生提出的有關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問題進行橫向對比與縱向延伸,把過程評價作為調整完善后續(xù)主動提問能力培養(yǎng)策略的重要參考。
結束語
現代初中數學教學更加注重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同步提升,這對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需求極為迫切,需要綜合運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手段,全面促進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在此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必須以教學大綱及教材為主導,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強化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為全面提升學生主動提問能力貢獻強大力量,促進初中教學事業(yè)始終邁向更高層次。
參考文獻:
[1]祝福.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學苑教育,2022
[2]周旭.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