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晗
摘要:在新時代對于教育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那么,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師需要采取相應措施,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推動學生更好發(fā)展。基于此,本文對小學英語多樣化教學策略進行了探討,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多樣化
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而課堂教學改革又是課程改革的核心。讓課堂變成“充滿智慧與生命力的學習共同體”是它的特征,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在教師和同伴的幫助下,自主完成對知識的建構。
一、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影響因素
1.教學內(nèi)容枯燥。小學階段的學生缺少自主學習能力,如果課堂教學內(nèi)容枯燥,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產(chǎn)生抵觸心理。小學生認為不管是哪種英語教學內(nèi)容所采取的教學方法都相同,使其不愿意深入理解英語知識,這使得本就沒有形成完整英語思維的學生無法開展有效學習。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較差,所以教師如果沒有合理地處理課堂教學內(nèi)容,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上存在非常大的壓力,不愿意積極主動地接受知識。機械化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只能夠被動遵循教師的思路,這樣不僅不能夠在課堂中形成自主學習能力,也在學習上過度依賴教師的引導。
2.缺少學習技巧。小學階段的學生并不會利用技巧來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也不能夠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而教師則只以成績來衡量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能夠死記硬背。而且,小學階段的學生如果教師沒有正確引導,只會讓學生陷入死循環(huán)中,因為沒有正確的學習技巧和方法,導致其無法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不能夠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英語專業(yè)水平。
二、小學英語多樣化教學策略
1.融合繪本
“實”“活”相濟,首先要在教學方法上構建靈活的教學策略,運用繪本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師可以運用繪本中的元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內(nèi)在驅動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采用音律型的繪本教學,讓學生通過朗讀繪本中的語句進行發(fā)音練習,自己則在一旁指導學生的發(fā)音方式。
如在“I like dogs”這一節(jié)中,學生要學習到與動物相關的英語知識,此時教師就可以準備音律型的繪本內(nèi)容,指導學生進行朗讀,鍛煉學生的發(fā)音。依照這一單元的內(nèi)容,教師所準備的繪本應當包含豐富的動物形象,讓學生能夠將英語的單詞和直接的形象展示聯(lián)系起來進行學習。教師還應當利用動物單詞為學生編排有韻律的句子,讓學生能夠以一種朗朗上口的方式進行朗讀。在這一節(jié)中教師可以利用 cat、dog、elephant、horse 等單詞編排韻律語句,將這些單詞都變?yōu)閺蛿?shù)形式,就可以直接形成韻律感。教師首先為學生進行朗讀:“Cats、dogs、elephants、horse, they are all animals.”接著學生就會跟著教師進行一次朗讀,教師此時則開始指導學生的發(fā)音,不同的單詞變成復數(shù)之后的發(fā)音方式是不同的,教師著重針對horse 這一特殊發(fā)音的單詞進行講解,讓學生了解如何正確發(fā)音。學生產(chǎn)生朗讀的興趣后,教師就可以對其中的具體知識進行講解:“大家都知道animals 這個單詞所表示的意思是動物,那么前面我們所說的這些動物都是什么呢,大家可不可以在繪本上將圖畫和對應的單詞進行連線呢?”學生此時就會開始連線,分別將這些單詞和貓狗等動物的圖片匹配,待匹配完成后學生就對這些單詞形成了基本印象,此時教師則再次帶領學生進行強化朗讀,讓韻律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深層印象,這樣就讓學生完成了本節(jié)內(nèi)容的學習。
2.角色扮演
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扮演不同身份的角色進行交際內(nèi)容的擴充。學生在交流中能夠鍛煉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自覺應用課本知識,有效實現(xiàn)了高品質課堂的構建。
如在“What do they do”這一節(jié)中,學生要學習到與各種職業(yè)相關的英語知識,此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扮演不同職業(yè)的人物,讓學生進行大膽的交際。教師首先讓學生以2人為一組,其中一名扮演身份為某種職業(yè)的人,另一種則扮演相對應的顧客、患者、群眾等角色。例如廚師與食客、司機和乘客、醫(yī)生和患者等角色,接著教師讓每組同學進行對話,兩人之間就會以特定的身份進行交際,例如醫(yī)生和患者之間,醫(yī)生會詢問患者:“What's the matter?”患者則會回答:“I have a headache.”這就有效擴大了學生的交流范圍,讓學生的交流內(nèi)容不再局限在課堂或者學習生活。教師還可以在交際開始前為學生設置展示的目標,學生聽到教師展示的安排,其主體能動性就會被充分激發(fā),進而延伸自己的對話深度,擴充對話內(nèi)容,有效實現(xiàn)對英語知識的深度吸收和學習。
3.思維導圖教學
在小學英語課堂進行互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合作學習與思維導圖進行充分結合,以此來有效激活教學課堂,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的作用。首先,教師要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其進行層次劃分,同一層次的學生組成學習小組。隨后,根據(jù)學生的英語水平與學習能力安排對應的英語活動,并充分利用思維導圖讓不同小組的學生參與到課堂實踐中,從而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熱情,也能夠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實現(xiàn)其英語綜合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
例如,在對三年級英語下冊 On the farm 這一單元進行教學時,教師要先對這一單元的重點單詞、句型、語法等內(nèi)容進行充分的分析與教學,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隨后,教師便可以根據(jù)這一單元的主題“farm”來繪制相關的思維導圖,為學生直觀地呈現(xiàn)出農(nóng)場里的cows,sheep,horses,ducks,grass,farmers 等,并對這些事物進行簡單描述。在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身邊的農(nóng)場”為主題,對教師所呈現(xiàn)的思維導圖進行參考,自主制作出與農(nóng)場相關的思維導圖。如此一來,將思維導圖與小組合作模式以及課堂活動進行有效融合,能夠有效推動學生的英語交流,也能夠實現(xiàn)其英語知識的鞏固,進而推動學生英語理解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4.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能夠有效整合資源,將音頻、視頻和圖片等資源進行合理應用,這樣就能夠讓學生直觀地看到英語知識,改變以往學生抽象學習的情況,讓學生更深層次地了解英語知識。學生在多媒體的幫助下,能夠明確課堂學習重點,了解學習內(nèi)容。而且,教師利用多媒體,還能夠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從而優(yōu)化教學過程。比如,在“Do you like...”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從網(wǎng)上下載各類動物的不同叫聲,然后讓學生分辨這些動物,并說出自己喜歡哪些動物,這樣的學習方法更加高效。教師在應用多媒體過程中,需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因為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和相關資源的收集都需要一定時間,只有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才能夠更好地保證多媒體課件的合理應用,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更好地發(fā)揮作用,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提供幫助。
總之,多樣化的教學策略讓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更加有效,讓我們的學生在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下快樂學習,讓學生和教師一起點燃智慧與生命的火花。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朱浦.小學英語教學關鍵問題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