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雯(廣西師范大學)
在小提琴的演奏過程中,演奏者需要充分掌握所有的演奏技巧來促進音樂的表現(xiàn)力,這兩者之間是不可分割的,必須將其聯(lián)系在一起。在許多演奏中,有一些演奏者只注重對于技巧的炫耀但是沒有情感的融入,不能打動聽眾的內(nèi)心,還有一些是有著很細膩的感情但是沒有技巧的加持,無論是哪種方式都是不可行的。為了從根本上避免此類情況的發(fā)生,演奏者需要掌握好中間的尺度,確保將兩者充分融合到一起。
小提琴的演奏是需要演奏者將音樂的音色充分體現(xiàn)出來,這樣才可以演奏出動聽的小提琴曲,要想達到此種目的演奏者必須重視將技巧和音樂表現(xiàn)結合在一起。從演奏技巧方面的角度來說,要想保證完美的效果就應當從生理因素、精神因素以及美學的感情因素這幾個方面入手,對其進行整體的改變。
除此之外,對于小提琴演的奏技巧主要是指演奏者左右手的共同配合,這樣就可以體現(xiàn)出彈奏時的音準以及技術等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保證演奏的協(xié)調(diào)性。彈奏者的左右手都是有一定作用的,因此在練習小提琴時一定要掌握好身體姿勢的協(xié)調(diào)以及左右手和運弓方面的技巧,多聽一些小提琴演奏曲以此來提升自己對于演奏曲目中情感的理解,體現(xiàn)小提琴演奏的價值。
與此同時,演奏者還應當具備一定的配合能力來配合合奏工作,這也是一個演奏者需要具備的主要能力之一。如果沒有掌握熟練、全面的演奏技巧,那么演奏者就不能將聽眾帶入到曲子的意境中,這樣的演奏方式對于演奏者來說是不利的,因此這一點對于演奏人員來說是很重要的。音樂屬于反映人類現(xiàn)實情感的藝術語言,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們對于美的欣賞以及審視能力,同時還可以凈化人們的心靈,這也是當代人們急需的一種內(nèi)容。
眾所周知,音樂表現(xiàn)屬于一種比較抽象的概念,它對于音樂等是音樂各方面組成要素質量的綜合體現(xiàn),更是所有樂器研究的終極目標,音樂技巧只是音樂表現(xiàn)的手段,要想保證演奏的效果和反響還是需要演奏者對于作品的理解,使其能夠擁有較強的音樂演奏思維。小提琴這一樂器具有音色優(yōu)美、表現(xiàn)力強等一系列優(yōu)點,演奏者需要充分利用其優(yōu)勢來練習,將思想性和藝術性統(tǒng)一的藝術作品呈現(xiàn)到觀眾面前。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就是用來實現(xiàn)音樂表現(xiàn)的一種工具及手段,演奏者需要熟練地掌握好所有的技巧,根據(jù)音色的轉變使用不同的演奏技巧,來詮釋音樂中所表達的內(nèi)涵。這樣的方式也給演奏曲提供了二次生命,用跌宕起伏的音色來感受曲子的感染力,因此演奏技巧對于小提琴演奏來說很重要。
在演奏小提琴的過程中,演奏者需要將技術與藝術結合才可以體現(xiàn)出曲子的協(xié)調(diào)性,才能從人們的內(nèi)心深處打動他們?;诖朔N情況,人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演奏技巧與音樂協(xié)調(diào)的重要性,但有許多演奏者沒有意識到演奏技巧的重要性,這對于演奏者的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要想完美地將整首曲子完美地演繹出來,就需要演奏者在技巧方面下一些功夫?,F(xiàn)階段對于小提琴的演奏有些過于注重技巧,所以導致該表演呈現(xiàn)一種形式化的表現(xiàn)形式,這樣的演奏技巧則毫無意義。因此,必須將各種表現(xiàn)形式有效地融入表現(xiàn)的深處,這才是音樂的本質。除了要具備超高的小提琴演奏技巧之外,演奏者還需要擁有較強的想象力以及思想感情,通過自身豐富的演奏經(jīng)驗來理解小提琴曲,并將情感與技巧充分結合。
演奏技巧是音符,音樂表達是需要演奏者對樂曲進行一個整體的理解,這樣就能深入掌握音樂是如何表達愛、敬、怒、樂、哀、喜等心情。因此,在小提琴的演奏中,演奏者必須注入大量的感情,然而需要演奏者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不同時期需要用不同的演奏風格,例如,柴可夫斯基的《D 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第一樂章中引子之后,使用炫技華彩段落的旋律又如同舞蹈一般優(yōu)美且富有靈性。演奏者在開始階段應當是柔美的,之后才能將獨奏旋律變得明快,讓聽眾感受到演奏的變化以及情感。由此可見,小提琴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應將內(nèi)心情感賦予演奏技巧。
要想完成一個完整的小提琴演奏工作,那么工作人員一定要保證音準,這是演奏的基礎如果不能將其保證就會對演奏效果大打折扣,而良好的左手手型及速度是保證準確音準的框架。要想從根本上確保音準問題那么就需要練習正確的手型并保證手指速度。確定手指能夠找準每一個鍵盤的位置,提升演奏者的準確性。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在平時多加練習,在正確的位置感受,使其離開琴弦的時候不會過高或過遠,導致下一次使用的時候位置偏離或者不準確。只有將基本功練習好才可以有效地提升演奏效果,這為演奏者在小提琴工作中奠定一定的基礎。
在對小提琴演奏的過程中,揉音在此過程中主要的作用就是豐富小提琴的音色,這對于演奏者來說是一種不可獲取的手段。在通常情況下主要有三種方法:手臂揉弦、手腕揉弦、手指揉弦,不同方式最終的效果是不同的,具體使用哪種方式還是需要演奏者自己判定。手臂揉弦主要是依靠小臂顫動,演奏的幅度較大并且聲音聽起來非常飽滿;手腕揉弦主要是依靠手腕顫動,演奏幅度適中,讓人聽來舒展委婉;手指揉弦則主要是演奏者依靠手指關節(jié)顫動,幅度較小,因此演奏的和聲就比較柔美。作為一個合格的演奏者,有關人員需要充分掌握好所有的揉弦方法,并將這幾種方法應用自如,這樣就能讓聽眾感受到新時期的演奏效果。
在演奏小提琴時,左右手的配合尤其關鍵其中關鍵的還是在左手,所以小提琴演奏者要著重訓練左手手型與揉音分量,確保將每一個技能都訓練到極致。如果在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的左手顫音是保持一個手指按弦,用另外一個相鄰的手指不斷抬落而產(chǎn)生的兩個音快速交替出現(xiàn)的演奏,雖然看起來比較簡單但其實需要很長時間的訓練才能達到,如果在演奏中沒有這種方式就會導致演奏的效果不能達到預期效果,聽眾也不能感受到曲目的情感。左手顫音訓練方法是由慢到快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就跳過了前期的訓練。將每個手指頭的抬落練平均,指根發(fā)力,手指落下時有力而放松,在達到正確的狀態(tài)后再進行下一項工作,長期如此演奏者便可以輕松地掌握這一技巧并很好地應用到演奏中。連頓弓是小提琴演奏中極為高難度的一種技巧,但是這樣技巧被聽眾喜愛是因為這種技巧的演奏效果非常華麗,這也使其眾多的小提琴學習者對連頓弓法如癡如醉。在經(jīng)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發(fā)展,該種演奏技巧也逐漸成為主要的評價小提琴演奏者水平的方式之一,在對其深入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許多的小提琴演奏者都認為這種方式具有較強的連續(xù)性并需要保證手臂緊繃,這樣才能表演出該技巧的主要方式,準確地掌握好每一個節(jié)奏。在上弓時演奏者手臂須呈現(xiàn)一種提物狀態(tài),手腕要微微向上抬起,弓桿要一定弧度地朝外部傾斜,下行時須將手臂成一種往下拽的感覺,還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不能為了完成這種高難度的技巧而不能掌握好音準問題,這樣就失去了練習這種技巧的意義。
在通常情況下,小提琴演奏者在演奏時需要面對很多的聽眾,如果不能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無論在臺下練習的有多好都可能會出現(xiàn)問題。總而言之,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小提琴表演中的作用比想象力的作用還要大,這也是需要演奏者重視的一個問題。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這種現(xiàn)象,有的小提琴演奏者,指法嫻熟、運弓穩(wěn)健、技術全面,對樂曲音樂處理都很到位,并且樂曲風格也完全能夠掌握,但是一到臺上表演,就完全失去了臺下練習的水準,這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缺少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在此種情況下,演奏者就要找到穩(wěn)定其自身素質的方法來保證自己的心理,這樣才能在面對聽眾時將曲目用最佳的方式演奏出來。
其次,演奏者在舞臺上一定要自然流露,這樣才能引起聽眾的共鳴以及讓他們感受到曲目中的情感,這里講的自然流露不僅指臺風,主要指從表演心理角度,不能格外的炫耀所有的技能,還是要使音樂從自己的心理自然地流露出來,并且使聽眾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動,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達到最終的目的。這也要求演奏者充分掌握好其中的尺度,不能讓聽眾覺得演奏者只表達了情感缺乏一點技巧,或者是只使用了技巧但缺乏了情感,無論是哪種都是不可取的。
除此之外,要想保證心理素質能夠進一步提升,那么還應當要求演奏者在此過程中將其作為自己身體中的一部分,這樣就能真正地把音樂融會于心,變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使音樂從表演者的心中自然地流淌出來。
想要完成一場很好的小提琴演奏就要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完成這一項工作,將音樂中所能表達出的感情都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出來,體現(xiàn)出音樂的表現(xiàn)力。音樂本身就帶有情感性,如果演奏者只通過單一的技巧就想要將樂曲中的情感表達出來,那么最終的效果一定會適得其反,演奏者的聲譽也會受到一些影響。
在這樣的情況下,相關的演奏人員必須要在演奏的過程中不斷找到新的演奏方式,深入分析不同的曲目應當使用何種技巧來完成整首曲目的演奏工作,合理地將表演節(jié)奏和音樂表現(xiàn)力進行結合。從演奏者的角度來說,許多演奏者都應當注重演奏的方式,常見的演奏表演技法與音樂表現(xiàn)力融合方式,由于不同的曲目想要表達的悲歡離合都是不同的,因此要對曲目進行具體的分析。另一方面,小提琴演奏中也可以通過樂曲中泛音,將小提琴聲音表現(xiàn)的層次感凸顯出來,讓聽眾們能夠感受到曲中的跌宕起伏。在聲音表現(xiàn)上,演奏者應在最大限度上借助音樂節(jié)奏與樂器之間的聲音結合點,實行聲音與情感之間的有機調(diào)節(jié),將音樂本身的動態(tài)變化形態(tài)體現(xiàn)出來。
除了對于曲子的演奏之外,小提琴演奏音色也是有著一定的區(qū)別的,這都是需要演奏者注意的問題。在通常情況下,對小提琴音色進行嚴格的劃分應該介于技術與音樂理解的范疇之內(nèi),這是工作人員后天應當學習的,也是需要演奏者長年累月才可以完成的一種后天的積累與摸索技巧。音色訓練的方式有許多,所以對于音色類型和情感模式之間的關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經(jīng)過不斷實踐來進行優(yōu)化的。
在各種音色的實際運用中,演奏者需要通過上下文的音樂情境靈活變通,具體分析樂譜中的內(nèi)容以及音色,保證使兩者更加和諧。在實踐的過程中,演奏者需要對知名演奏者演奏的內(nèi)容分析,吸取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來提升自己對于音樂演奏的敏感度,注意小提琴的音色適合演奏的曲目,這樣才能將技巧與音樂表現(xiàn)有效地結合,通過仔細分析揣摩音色與情感表達方式上的關系,總結出一些相應的規(guī)律。
對于小提琴的演奏是一種藝術的體現(xiàn),在演奏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體現(xiàn)出音樂的“魅力”并注意要從演奏層面上進行表現(xiàn)藝術魅力的把握。演奏者在進行小提琴演奏時應當將所有的內(nèi)容都與情感聯(lián)系起來,這樣能深入體現(xiàn)樂曲的感染力以及打動聽眾的情況,讓聽眾認為這是一場好的表演方式。在平時練習的過程中,不能要求演奏者將所有的技法都中規(guī)中矩的表演出來,而是將它們靈活的使用,同時將演奏情感彰顯出來。如果演奏者對作品表演點較熟悉,演奏中情感表現(xiàn)效果就比較飽滿,那么在情感表演方面可能就不夠自然,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來完成這一內(nèi)容。小提琴表演情感與技法的銜接是一氣呵成的,如果表演流暢就能很好地保證情感,反之就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歸根結底,小提琴演奏者要想在演奏中得到聽眾的共鳴就要注意技巧與表現(xiàn)力的融合,通過不斷地努力展現(xiàn)出更加完美的藝術。在此過程中,演奏者需要清楚對于音樂的表現(xiàn)應當是主觀與客觀、形式與內(nèi)容的統(tǒng)一,演奏者需要進一步加深對于該內(nèi)容的認識,以此來展現(xiàn)出更加美妙的小提琴演奏,提升自身的演奏水平并保證能夠演奏出音樂的藝術價值,從而確保人們精神世界的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