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英 謝明明
【摘 要】 當前,大眾化教育培養(yǎng)模式對高校有限資源供給帶來嚴峻的挑戰(zhàn)。各院校要科學、高效規(guī)劃資源配置,在未來發(fā)展中持續(xù)增強自身競爭實力,必須對預算管理績效評價工作予以高度重視,做到“花錢必問效”。文章首先以S高校為例在運用層次分析法賦權的基礎上,應用灰色關聯(lián)系數評估2016—2020年S高校預算管理績效,發(fā)現(xiàn)S高校的預算管理績效水平整體上較差,未達到合格水平。其次,針對統(tǒng)計分析結果利用SWOT方法分析了S高校所處的內外部環(huán)境,提出了S高校的發(fā)展建議。最后,為提升各高校預算管理績效水平提出了促進高校預算績效評價法治化建設、加強校內外預算監(jiān)督、建立考核獎懲機制、增強信息化建設等措施。
【關鍵詞】 高校預算管理; 預算績效; 評價指標; 灰色關聯(lián)分析
【中圖分類號】 F235.1;G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22)11-0118-08
引 言
當前,我國高等學校招生規(guī)模呈現(xiàn)跨越式增長,辦學層次逐漸向世界一流靠近,使得高等教育從精英化轉向大眾化。在我國高等教育大力發(fā)展的同時,產生了有限的教育資源供給與高層次、大規(guī)模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之間的矛盾,然而部分財政教育經費在使用過程中卻存在閑置、違規(guī)支出以及高耗低產等不合理現(xiàn)象。預算管理的焦點也由“投多少”向“怎樣投”逐漸轉換。全面預算管理和績效評價作為我國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利器,在加強財政科學、規(guī)范、精細管理以及推動財政資金聚力增效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有助于實現(xiàn)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遠景目標。國家也多次在各種大會上強調要加強預算績效管理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分配效率,并以立法、出臺相關文件等形式作為保障。目前,我國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體系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評價標準不一、缺乏橫向可比性等問題。因此,高校作為教育事業(yè)單位,無論從政治要求出發(fā)還是滿足自身實際需要,亟需構建一套多角度、高標準、全覆蓋的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這不僅是對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積極落實,而且是推動院校實現(xiàn)從規(guī)模式擴張向內涵式良性持續(xù)發(fā)展突破的必不可少的戰(zhàn)略途徑。
一、研究現(xiàn)狀概述
早在十六屆三中全會黨中央就明確提出要構建預算績效評價體系。之后,財政部提出要完善績效評價主體、方式方法和指標體系,并針對縣級財政和部門支出管理展開績效評價試點,針對部分項目提出共性評價指標,這為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共性指標的設置提供了有力的參考借鑒。2015年國家以立法形式在新《預算法》中提出預算編制要參考其支出績效評價并在審查預算報告時提出增效建議。2021年4月13日,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指出,以制度化手段打通深層次梗阻,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再邁重要一步。其中,明確提出要強化預算執(zhí)行和績效管理、增強預算約束力等重點改革舉措。為推進“雙一流”建設,黨中央強調要以績效為杠桿,以目標為導向,突出建設實效。此外,黨中央還要求各行業(yè)領域創(chuàng)新評估方法,從數量、質量、耗費、效用等多角度監(jiān)控預算資金使用效果,明確“要效果”不要“借口”,對未達到期望的要分析產生偏差的原因,采取相應整改辦法,預估完成目標的可能性。
可以看出,國家高度重視預算管理績效的改革和落地實施,嚴格打擊教育經費重“發(fā)”輕“抓”現(xiàn)象,著力打造科學、細化、可實踐的績效評價體系。但由于高校自身兼具科研、教育的職責,因此,在制定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時必須以國家方針政策為指引,但也不能千篇一律,完全照搬照抄,高校應根據自身實際來制定出符合自身特色的評價體系。
我國學者對高校預算績效評價指標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三種思路:一是根據平衡計分卡的四個維度[ 1-3 ]進一步分設下級指標來構建評價指標;二是根據投入產出[ 4-6 ]進行評價指標的構建;三是針對某一方面來構建評價指標,如內部控制[ 7 ]、基建項目[ 8 ]、專項資金[ 9 ]等角度進行指標構建。但我國高校預算管理仍存在目標導向不明確[ 10 ]、執(zhí)行和監(jiān)管不到位[ 11 ]、評價指標不全面[ 12 ]、信息化系統(tǒng)落后[ 13 ]等問題??偟膩碚f,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缺乏全面性,不能全面考核高校預算管理水準。同時,由于存在易受主觀影響的定性指標導致評價的客觀性、公正性不足。因此,到目前該評價體系建設尚未達到統(tǒng)一的標準。但是,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也在不斷完善和發(fā)展,國內研究正實現(xiàn)從理論向實踐、定性到定量的轉變,構建的績效評價指標也逐步走向科學合理。
二、高校預算管理績效存在的突出問題
推動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的責任主體主要包括以政府部門為核心進行頂層設計的政策制定方以及各大高等院校以政策為設計依據進行深入貫徹的實施方,但二者分別在制度的設計和應用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一)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
1.制度威懾力較低,規(guī)定籠統(tǒng)缺乏細節(jié)
雖然“三法兩制一框架”(具體如圖1)給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和設計上的參考依據,具有非常高的權威性,但是對高校預算績效評價無論是在指引、落實、結果運用等方面都未上升到法律層次,由于缺少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其權威性和威懾力被大大削弱。
此外,部分規(guī)定的內容較為籠統(tǒng),缺乏實際可操作性,大部分的“原則性”和“政策重要性”給政策實施方實際執(zhí)行帶來了困擾,同時尚存在一定的“鉆空子”空間。
2.部分制度脫離高校績效監(jiān)控實際
《中央部門預算績效運行監(jiān)控管理暫行辦法》規(guī)定每年8月開展對1—7月預算的執(zhí)行情況和績效實施監(jiān)控。下級部門將監(jiān)控時點由年中轉變?yōu)榧径?。由于高校部分教育成效需要漫長的積淀,因此很難適應季度績效監(jiān)控。由于季度績效監(jiān)控過于頻繁,在一定程度上與國家呼吁的科研“放管服”相矛盾。此外,學校的基礎設施改造活動為避免擾亂正常的教學秩序,一般會選擇在寒暑假期間實施,因此按季度進行績效監(jiān)控有時會與實際進展不適應,此時負責人迫于績效監(jiān)控壓力,通常會籠統(tǒng)填報,甚至虛報,從而導致高校的績效評價質量不高,使其進一步停留在表面。
(二)高校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
1.預算績效管理制度不健全
各大院校對預算績效管理的深入貫徹實施必須要以堅實、可靠的制度來支撐。但是通過走訪調查發(fā)現(xiàn),部分高校尚未對此形成完善的制度體系。當行政部門面臨預算績效考核工作時,會出現(xiàn)臨時“搭班子”現(xiàn)象,整個團隊的組織架構、責任劃分、工作流程都是臨時規(guī)定安排。
此外,部分高校工作人員缺乏預算績效管理理念。有些工作者會把預算的編制認為是據理力爭取得財政資金的過程。在“就高不就低”“有錢好辦事”的錯誤理念指引下申報資金,其財政資金的使用通常很難做到規(guī)范開支,資金的分配也有失科學,很難保證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同時給完善的預算績效考評制度的建立造成了很大阻礙。
2.缺乏健全、個性、具體的評價體系
當前高校制定績效指標的可靠參考較為缺乏,因此,高校通常會根據業(yè)務部門的績效指標作為自身考核指標,從而使得預算管理績效評價粗糙應對,很難具備實踐性,績效評價流于形式。此外,績效評價指標的構建還不健全,部分高校只關注資金指標而忽視了資金的使用效益。
3.尚未做到全流程監(jiān)督管理
當前預算績效考評制度著重于事后評價,過度將目光轉移到考核結果上而不是對預算的全程監(jiān)控。這種“重結果,輕過程”的考核制度,催生了預算執(zhí)行事前、事中不合規(guī)行為的產生。
比如,在事前預算編制過程中,按照新《預算法》規(guī)定,高校預算的編制應包含其全年收支資金。在當前高校資金來源渠道日益廣泛的今天,部分高校預算收支項目仍然千篇一律,多年不進行調整。例如,部分高校未將下設的經濟實體應上繳的收入納入預算。因此,在未真正實現(xiàn)全口徑預算管理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會計信息失真,也不能準確衡量資金的投入產出效益。此外,部分員工由于業(yè)務能力較差,在人員經費、公用經費概念上容易混淆,導致預算編制的準確性降低,從而在日后預算的執(zhí)行過程中出現(xiàn)無預算安排的情況。
在預算執(zhí)行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兩方面問題:一是預算執(zhí)行進度慢。由于施工建設、校園基礎設施修繕等部分項目前期涉及招投標等大量的工作基礎,有些高校資金到賬才開始做前期基礎性的準備工作,從而耗費了大量時間,耽擱了項目建設應有進程,一旦遇到流標風險,項目預算資金的執(zhí)行進度會大大降低。二是對盈余資金的監(jiān)控力度不足導致預算突擊執(zhí)行。由于項目在執(zhí)行過程中會遇到許多不可控因素,因此在年末可能會有大量結余資金,項目負責部門為追求預算的執(zhí)行進度,會出現(xiàn)違背財經法規(guī)而支出的現(xiàn)象,即使報銷流程合規(guī),也使得資金的使用效益大打折扣。也會由于突擊花錢,集中報銷情況的出現(xiàn),從而打破了財務工作者正常的工作進度,影響了其他財務工作的開展。
4.績效評價結果缺少應用反饋機制
作為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流程的最后一環(huán),部分高校認為績效評價環(huán)節(jié)工作完成便萬事大吉,忽視了應用反饋環(huán)節(jié),使得本應該形成的動態(tài)閉環(huán)存在缺口。部分高校制度建設只停留在結果就畫上句號。因此,預算主管部門應用考核結果來指導預算的編制、執(zhí)行和及時適當調整內部控制制度缺乏積極性,造成高??己私Y果與資金的撥付在一定程度上相脫節(jié),各種不合規(guī)現(xiàn)象頻發(fā)難治理。此外,部分高校也未真正實現(xiàn)績效考核與獎懲掛鉤,獎懲措施欠缺,從而很難對項目負責單位產生約束?!盎ㄥX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在一定程度上停留于表面,嚴重降低了預算考核應具備的嚴肅性和有效性。
三、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及模型構建
本文從頂層設計及預算的編制、執(zhí)行、產出四個角度出發(fā),基于完備性、科學性、獨立性、可行性等原則構建定量評價指標,在指標賦權的基礎上運用灰色關聯(lián)系數來評估高校預算管理績效,從而使得評價內容更加全面、科學。
(一)指標體系的構建
在參考以往研究的基礎上結合S高校自身發(fā)展戰(zhàn)略,構建了以頂層設計、預算編制質量、財務收支情況和產出效益四個層面的評價體系(見表1)。
(二)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模型的構建
本文在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的基礎上應用灰色關聯(lián)系數來構建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模型。
1.層次分析法
當前,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日漸成為強化學校管理的有力工具,因此各高校要根據自己的辦學定位、發(fā)展規(guī)劃、財政支持力度等多種重要影響因素來確定指標的權重,進而科學指導下一年度預算的編制、執(zhí)行。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AHP),咨詢S高校管理教務、財務、科研等眾多專家學者,同時結合S高校自身發(fā)展實際情況對S高校的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進行賦權(具體流程見圖2)。
(1)構建遞階層次結構
在研究中,構建完善的S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體系是最終戰(zhàn)略目標,應為目標層(A)。其下分設頂層設計、預算編制、執(zhí)行和產出四個維度,設為準則層(B)。進而將準則層分解為相應二級指標(C)和三級指標(D)。
(2)構建判斷矩陣
先設計專家咨詢表,然后通過座談會或者網絡等通信方式咨詢校內外管理教務、財務、科研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采用Saaty九級分制進行打分。選取各指標分值的平均數并取整來確定最終分值。例如,在研究中準則層B相對于目標層A的判斷矩陣如下:
A-B=b1/b1 b1/b2 b1/b3b2/b1 b2/b2 b2/b3b3/b1 b3/b2 b3/b3
(3)層次單排序
通過權值表示下層某因素對上層某因素的影響程度,同時求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λmax。
(4)一致性檢驗
1)計算一致性指標CI
CI=■
2)根據Saaty給出的相應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計算一致性比例CR
CR=■
當CR<0.1時,通過一致性檢驗,否則要構建新判斷矩陣。
(5)層次總排序
即求指標層相對于目標層的合成權重,其公式如下:
指標層總權重=指標層相對于準則層的權重×準則層相對于目標層的權重
2.灰色關聯(lián)分析法
基于高校財務數據具備“小樣本、貧信息”的特征,本文采用灰色關聯(lián)分析法對其進行評價。具體計算步驟如下:
(1)確定比較、參考序列
設比較序列為:X1={X1(1),X2(2),…,Xn(n)}(i=1,2,…,m),該序列為被評價對象各指標的原始數據集合;
設參考序列為:X0={X0(1),X0(2),…,X0(n)}(i=1,2,…,m),該序列為所有評價對象各指標中選取的最優(yōu)值集合。
其中,n和m分別代表評價指標和評價對象的個數。
(2)無量綱化處理
由于每個指標無論是在計量單位方面還是所表示的含義方面都有很大差別,要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公式如下:
正指標轉換公式:Xi=
負指標轉換公式:Xi=
(3)確定指標權重
本文結合S高校財務情況、“十四五”規(guī)劃等實際情況和發(fā)展戰(zhàn)略來設置相應指標并進行賦權。
(4)計算灰色關聯(lián)系數
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分辨系數ρ=0.5。
(5)計算灰色關聯(lián)度
因此,可根據Ri的大小確定不同年度S高校預算管理績效水平,并據表2劃分等級標準。
四、實證分析——以S高校為例
根據上述所構建的指標搜集了2016—2020年S大學的相關數據,該數據主要來源于S高校每年度公開的預算及決算報告、招生就業(yè)處信息披露、《高等學??萍冀y(tǒng)計資料匯編》以及知網檢索。對尚未披露的數據,取該指標前3年的平均值。
(一)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各指標統(tǒng)計數據結果如表3所示。
在頂層設計階段,S高校針對預算管理相關的培訓會議次數逐年增加,到2020年達到20次,可以看出校領導層對預算績效評價的重視力度不斷增強。為了加強措施的剛性,防止措施停留在口頭層面,S高校近年不斷修訂、出臺新的文件,如《預算項目庫管理辦法》《預算管理辦法》《預算績效管理辦法》等。
在預算編制質量方面,2016—2020年S高校平均預算的調整率達到19.98%,平均財政撥款收入預決算差異率高達49.8%。可以看出S高校2019年和2020年兩個年度的財政撥款收入預決算差異率突增,分別高達93.74%和89.33%,遠遠高于前3年。因此,雖然S高校收入預算完成率大幅提高,但是其預算編制質量的準確性大幅下降,不利于資金的統(tǒng)籌規(guī)劃和安排。
在財務收支方面,S高校開支較多,每年均超過實際預算,但由于S高校均超額完成收入預算,因此收入基本能夠維持開支,S高校應嚴格把控財務支出,避免不合理開支、浪費行為的發(fā)生。
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S高校培養(yǎng)的畢業(yè)生人數逐年上漲。2016—2019年整體上本科生就業(yè)率平均保持在78.20%左右,本科升學率逐年遞增。在全國整體應屆畢業(yè)生規(guī)模以及考研報名人數規(guī)模不斷上漲的情況下,S高校較高的就業(yè)率以及逐漸增長的升學率側面反映了S高校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由于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的入侵對我國經濟造成嚴重沖擊,投資、消費、出口低迷,第三產業(yè)崗位需求大幅度減少,從而給應屆畢業(yè)生的求職帶來了嚴重困難。因此,S高校在2020年度的本科生就業(yè)率下滑較大,達近年來的最低值,僅為63.31%。也由于新冠造成的就業(yè)困難以及近年的“考研熱潮”使得部分應屆生轉向考研升學,從而S高校的升學率在2020年達到頂峰,升學率高達23.61%。
在科學研究上,其主持的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數量不斷提升,無論是論文數量,還是授權發(fā)明專利數量均遞增,科研成果日漸豐富。尤其是國內外優(yōu)秀核心期刊的發(fā)文數量逐年攀升,2015—2020年S高校教職工所發(fā)表在核心期刊文章數量由260篇上升到357篇,增長幅度高達37%。此外,S高校在2016—2020年5年時間里,有4年所主持或參與的項目斬獲國家級三大獎勵之一。因此,S高校在提高科研工作質量方面呈現(xiàn)出良好的發(fā)展趨勢。
在學科建設方面,S高校學科建設投入力度逐漸增強,在2017年分別增設兩個碩、博學位一級學科授權。師生比作為衡量高校預算投入產出效益的不可或缺指標,QS世界大學排名將該指標作為重要參考[ 14 ]??梢钥闯?,隨著S高校不斷大量引進師資,即使招生人數不斷增加,但其師生比整體上不斷提高,這有利于S高校學科建設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社會效益方面,校友會排名在波動中上升,2020年S高校校友會排名實現(xiàn)激增,較前一年度上升75名,這說明S高校對外界社會公眾的影響力度不斷提高。但是S高校的技術合同轉讓收入走低,部分科研成果還不能較好應用于實踐。
基于描述統(tǒng)計分析結果,同時結合S高校內外部實際環(huán)境,其SWOT分析結果如下:
S:總體收入情況良好,收支平衡,科研投入穩(wěn)步提高,科研實力日益增強,畢業(yè)生就業(yè)率較高,排名逐漸提升,社會知名度和認可度比以往增加;
W:博士學歷占比較低,技術轉化收入較低,學科建設不均,重理工、偏人文,師生比較低,師資力量較弱;
O:科教興國戰(zhàn)略舉措的執(zhí)行以及所在省份的重點支持使S高校教育經費持續(xù)增長,科研“放管服”有利于增強高??蒲泄ぷ髡叩倪M取心和積極性;
T:與“雙一流”高校相比經費相差很多,省內同類型高校經費逐漸追趕甚至超過S高校,其他高校對校內優(yōu)秀師資的挖掘和引進時有發(fā)生。
(二)灰色關聯(lián)分析
通過咨詢學校從事財務預算、教務、科研的專家學者并結合學校發(fā)展實際,同時充分響應國家破除“唯論文”、重視高校專利質量、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運用等方針政策予以打分,各二級指標的權值向量為:
Wi=(0.0389, 0.0778, 0.0155,
0.0668, 0.0720, 0.0459, 0.0206,
0.1321, 0.0296, 0.0472, 0.0637,
0.0250, 0.0538, 0.0340, 0.0653,
0.1194,0.0297,0.0117,0.051)
根據無量綱化處理和灰色關聯(lián)系數公式可以得出2016—2020年S高校預算管理各評價指標的關聯(lián)系數如下:
r1=(0.013,0.026,0.011,0.049,
0.024, 0.017, 0.014, 0.077, 0.010,
0.046, 0.021, 0.009, 0.022, 0.011,
0.022,0.040,0.010,0.005,0.051)
r2=(0.015,0.026,0.007,0.049,
0.072, 0.020, 0.015, 0.118, 0.011,
0.047, 0.021, 0.009, 0.024, 0.015,
0.065,0.119,0.013,0.004,0.028)
r3=(0.018,0.033,0.010,0.067,
0.034, 0.017, 0.016, 0.100, 0.012,
0.035, 0.028, 0.008, 0.054, 0.015,
0.022,0.040,0.021,0.004,0.017)
r4=(0.023,0.047,0.005,0.022,
0.030, 0.046, 0.007, 0.044, 0.018,
0.022, 0.031, 0.011, 0.018, 0.017,
0.022,0.040,0.030,0.004,0.017)
r5=(0.039,0.078,0.016,0.023,
0.050, 0.015, 0.021, 0.132, 0.030,
0.016, 0.064, 0.025, 0.027, 0.034, 0.022, 0.040, 0.014,
0.012,0.019)
根據計算灰色關聯(lián)度的公式得出S高校2016—2020年預算管理績效評價結果(見表4)。
由表4可知,在2016—2020年度S高校預算管理績效并沒有達到合格水平,年度均值僅為0.567,2016年預算管理績效水平較差,因此S高校應采取積極措施予以改善。
S-O(依靠內部優(yōu)勢,借助外部機會):利用國家大力發(fā)展教育的契機,多渠道增加收入來源。
W-O(利用外部機會,克服內部劣勢):在鼓勵產學研一體化的背景下,重視技術轉化,大力發(fā)展校辦企業(yè);在“放管服”背景下,大力開展科研經費改革,要順應科學研究的開展規(guī)律,減少不合理規(guī)章對科研人員的束縛。
S-T(依靠內部優(yōu)勢,回避外部威脅):通過提高獎學金金額及覆蓋比重以吸引更多優(yōu)質學生,進一步提高學校優(yōu)勢學科的辦學質量,爭取建設成世界一流學科,以此來獲取更多的經費支持。
W-T(克服內部劣勢,回避外部威脅):縮減師生比提升自身師資力量;加大對科研設備購置,進一步選拔聘用高層次人才;加大自身宣傳曝光力度,提升知名度。
五、提升高校預算績效的對策建議
(一)科學全面構建指標體系,強化立法支持力度
為保證預算績效評價指標更加全面科學,建議教育主管部門成立績效管理專家?guī)?,專門為指標構建、監(jiān)控要點、結果運用等過程出謀劃策。高校應通過人才引進、選拔、培訓等多種方式增強績效組成員的專業(yè)化素質,以保證預算績效管理成員的專業(yè)性??冃ьI導小組在運用專家?guī)斐蓡T建議的同時應充分結合學校發(fā)展實際確定績效目標,并圍繞目標全面、科學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好評價體系后,建議選取績效管理專家?guī)斐蓡T為構建的評價體系進一步把關,根據其意見進行修改完善,避免出現(xiàn)“一刀切”現(xiàn)象。只有構建合理、全面的評價指標,才會產出真實可靠的結果,進而才能指導下年度的工作實踐。
有了科學全面的預算管理績效評價體系后,為了使其常態(tài)化建設,減少改革的阻力和成本,建議人大在既有法律中添加相關法律條文,對其規(guī)章、程序、方法、效果、整改等部分進行詳細的規(guī)定。高校也應該在校內出臺紅頭文件對整體工作做好全方位規(guī)劃安排,避免臨時組建行為的發(fā)生,從而通過法治化建設增強全體人員對此工作的重視程度。
(二)加強校內外預算監(jiān)督,建立暢通反饋渠道
當前部分高校在不同程度上出現(xiàn)“重編制,輕監(jiān)督”的情況,導致預算編制時所制定的管理辦法往往停留在紙質層面,實際執(zhí)行時則缺乏規(guī)范性和計劃性。因此,要加強預算的監(jiān)督管理,讓預算管理辦法做到名副其實。
一是要做好預算編制監(jiān)督。保證預算的編制方法和編制程序要高效、科學,預算的收支范圍精細、合規(guī),預算的追加、調減、調劑有規(guī)可依,發(fā)生不合理行為要有計可施并落實責任主體。因此,要著力把控高校預算的編制和審批環(huán)節(jié),從而保證在預算管理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做好基礎準備預防工作(具體流程見圖3)。
二是要做好預算的執(zhí)行監(jiān)督。嚴格按時按量將款項撥入賬戶,預算的支出要在合法合規(guī)的基礎上合理安排進度。建議在審計部門下成立專門的預算監(jiān)督小組或辦公室,保證預算的編制、執(zhí)行和監(jiān)督等職務互不干涉,保持高度獨立性。此外,當前高校的財務數據往往只有內部人員可以查詢到,即使公開,時間也很短暫。因此,要擴大預算信息披露的范圍,延長預算信息披露的時間,讓高校的預算管理工作充分暴露在“陽光”下運行,受到群眾審閱[ 15 ]。同時,在校內外要建立暢通的反饋渠道來了解廣大學生、教職工、社會公眾對預算管理的訴求和建議,以促進預算更加規(guī)范科學。
(三)加強信息化建設,促進信息高效傳遞
高校建立預算管理評價指標,提升績效水平的過程同樣是上通下達,不同部門之間彼此聯(lián)系協(xié)調的過程,因此建立互動順暢的預算編制、執(zhí)行、監(jiān)督、決算的信息傳遞與反饋網絡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建議以財務部門為核心,財務處通過預算管理計算機系統(tǒng)完成預算草案編制,并與學校賬務管理系統(tǒng)銜接以實施掌控監(jiān)督資金的流向和預算的執(zhí)行進度及預算的調整(控制流程見圖4),及時生成決算報告等。同時,通過該系統(tǒng)及時向領導及各責任單位傳遞相關信息,以使領導及時掌控預算執(zhí)行情況并下達新的工作計劃安排,有利于各責任單位及時采取針對性舉措。各責任主體也要做好總結工作,將“問題、舉措、成效”形成書面總結報告定期分享做好信息反饋工作。
(四)建立獎懲機制,增強績效意識
增強、重視預算績效認識是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前提。高校往往過度追求資金的供給來源和經費的數量,而忽視了資金的分配,導致低產現(xiàn)象。在高校收入逐漸不再以學費、住宿費為支撐,收入渠道日漸拓寬,支出范圍和結構亦多樣化的背景下,籌劃資金的渠道和使用績效必須予以足夠重視。人們都有被尊重的需求且?guī)в薪洕诉@一屬性,因此,建議由財務處和人事處牽頭建立考核獎懲機制,讓績效充分與部門預算相關聯(lián)并指導下年部門預算金額。對隨意開支、任意調整、績效低的責任主體要做出嚴厲懲罰,如取消評優(yōu)資格、進行約談問責、削減下一年度預算等;對開源節(jié)流、績效高的部門要適度增加下一年度預算,并給予部門職工獎勵。這樣既能對內心掩藏的違規(guī)思想予以打擊震懾,又能激勵其他部門積極進取做好預算管理工作,從而形成良性競爭,促進高校良性持續(xù)發(fā)展??傊?,高校領導要重視預算管理績效的文化理念形成和發(fā)展,讓高校全體教職工在知績效、重績效的管理氛圍奉獻自身價值。
總之,高校在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時,指標構建要做到“全面覆蓋、突出重點”,具體操作時要做到“貫徹實施、嚴格監(jiān)控”,針對運行結果要合理運用做到“賞罰分明、及時糾偏”,進而真正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
【參考文獻】
[1] 劉淑方.基于績效棱柱與BSC的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以S高校為例[J].國際商務財會,2020(6):65-71,74.
[2] 孫凌峰.基于BSC和KPI的高校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會計師,2020(8):73-74.
[3] 華秋紅.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18(12):61-62.
[4] 楊小波,尹學東,王玉娟.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河北企業(yè),2018(12):11-13.
[5] 趙湘蓮,徐藝.高校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8(5):31-32.
[6] 張雯亭.“投入—產出”維度下高校預算績效評價指標設立[J].輕工科技,2016,32(11):111-112.
[7] 朱偉,王洪麗.基于內部控制下的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探究[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12):98-99.
[8] 周遠祎.高?;椖款A算績效評價研究[J].當代會計,2020(3):22-23.
[9] 劉晶淼.關于高校專項資金預算管理績效評價的幾點思考[J].現(xiàn)代商業(yè),2017(7):148-149.
[10] 張雄斌.高校預算管理存在問題及評價指標體系研究進展[J].價值工程,2020,39(1):106-107.
[11] 俞奕奇.高校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重難點問題研究[J].行政事業(yè)資產與財務,2020(11):28-29.
[12] 馬立群.民族高校預算管理的問題、成因及對策初探[J].民族教育研究,2017,28(6):76-81.
[13] 肖廣華,侯玉燕.政府會計制度下高校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探析[J].會計之友,2020(20):109-115.
[14] 喬春華.高校開展整體績效評價的思考[J].會計之友,2020(20):73-77.
[15] 唐大鵬,吳佳美.高校預算績效管理內部控制體系構建探究[J].財務與會計,2019(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