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圣小衛(wèi),鐘媛妹,李建華
糖尿病是一組以多飲、多食、多尿和消瘦等臨床表現(xiàn),并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該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嚴重的影響。糖尿病患者需長時間堅持服藥、監(jiān)測血糖及飲食控制等自我管理行為,因此有效的健康干預策略對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為、依從性和臨床治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Cox 健康行為互動模式是一種將護理評估、護理干預及效果有效連接的護理實踐模式,其能夠系統(tǒng)性的指導護理研究,促進護理干預效果的提高。因此,本研究以糖尿病患者為對象,探討Cox 健康行為互動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取2019 年4 月~2020 年12 月118 例糖尿病患者為對象,2019 年4 月-2020 年2 月接受治療的59 例糖尿病患者作為對照組(n=59),2020 年3 月~2020 年12 月接受治療的59 例糖尿病患者為觀察組。對照組32 例男性,27 例女性;年齡44~79(53.11±4.60)歲;病程2-8(4.79±1.11)年。觀察組31 例男性,28 例女性;年齡43~80(53.33±4.59)歲;病程2~9(4.83±1.13)年。入選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國糖尿病學會2019 年版糖尿病醫(yī)學診療標準》中有關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健康宣教,主要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有關糖尿病的知識(如糖尿病的病因、治療、遵醫(yī)用藥及并發(fā)癥的預防等),同時給予飲食和康復鍛煉指導,告知如何正確監(jiān)測血糖及足部護理等。
觀察組在其基礎上介入Cox 健康行為互動模式干預,具體為:(1)護理評估:成立糖尿病護理管理小組,小組成員對患者的基礎資料(如性別、年齡、文化水平、招股及經(jīng)濟情況等)進行了解評估,并詳細記錄;對患者用藥史、血糖監(jiān)測、飲食、運動及足部護理等行為情況加以評估;了解患者患病后的感受,是否對自己病情了解,是否愿意進行健康行為,評估不愿意進行的原因,了解患者是否認為監(jiān)測血糖麻煩,通過讓患者講述患病后,生活、家庭及工作等受到的影響,來評估患者總體幸福感。根據(jù)評估結果制定干預方案,建立微信群并進行微信推送等。(2)護理干預:住院期間主要進行2 次護理干預,每次干預為患者與專業(yè)人員之間的互動,由根據(jù)評估結果向患者提供有關糖尿病的知識、飲食及運動要求等,并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對做得不好的方面給予詳細介紹,并將糖尿病有關知識發(fā)送至微信群,詳細教授患者及家屬正確監(jiān)測血糖,耐心、詳細解答患者及家屬產(chǎn)生的疑問;通過與患者溝通制訂健康決策,決策中應充分考慮患者個體差異(如運動計劃應考慮患者的性別、年齡、體力情況及時間等);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如告知家屬多陪伴患者,多進行交流溝通,可進行講解糖尿病治療成功案例等。每次干預30~45min。(3)護理回訪:出院后定期向微信群內(nèi)發(fā)送糖尿病有關知識,并解答患者的疑問,每隔1 個月電話回訪1 次,詢問患者有無及時閱讀微信群中的健康內(nèi)容,了解未閱讀的原因并告知其定期閱讀,了解患者健康結局,血糖情況,有無并發(fā)癥發(fā)生,評估患者血糖監(jiān)測、飲食及運動鍛煉等健康行為的依從性情況等,對有問題的患者給予再次評估、互動。兩組患者均干預3 個月。
(1)兩組干預前后血糖水平。分別于干預前及干預3 個月后測量兩組患者的餐后2h 血糖(2HPG)、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紅蛋白(HbAlc)水平,檢測儀器為日立7180 全自動生化儀。
(2)兩組干預前后自我管理行為情況。利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SDSCA)評估,SDSCA 共包含4 個維度(即飲食控制、監(jiān)測依從性、運動依從性及足部護理),共11 條,行0~7分8 級計分制,部分條目反向計分,各維度總分為該維度條目均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行為越好。
干預前,兩組血糖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3 個預后觀察組2HPG、FBG 及HbAlc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血糖水平比較(±s)
干預前兩組自我管理行為各維度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3 個預后觀察組飲食控制、監(jiān)測依從性、運動依從性及足部護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自我管理行為情況比較(分,±s)
糖尿病發(fā)病與遺傳及環(huán)境因素密切相關,具有病程長、并發(fā)癥多、病情遷延不愈等特點。臨床在治療糖尿病過程中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患者血糖的控制具有積極意義。常規(guī)護理多以口頭說教方式向患者灌輸疾病相關知識,患者依從性差,護理效果不理想。Cox 健康行為互動模式將患者視為多方面獨特性個體,從多角度評估,并根據(jù)患者的獨特性給予全方位指導,以保證患者保持最佳心理、生理狀態(tài),提高護理效果。本研究中,干預3 個預后觀察組2HPG、FBG 及HbAlc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臨床在對糖尿病患者護理中采用Cox 健康行為互動模式干預可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有利于患者康復。Cox 健康行為互動模式明確指出在為糖尿病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前,護士需評估的變量因素,如何進行針對性護患互動形式取得理想的健康結局。本研究中,干預3 個月后觀察組飲食控制、監(jiān)測依從性、運動依從性及足部護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將Cox 健康行為互動模式用于糖尿病患者護理中,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為,有助于患者自我控制血糖水平,促進其預后。
綜上所述,通過Cox 健康行為互動模式能夠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行為,利于患者的預后,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