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英 陳曉玲 郭慧娟 王艷平
【摘要】為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規(guī)范,以“語言通”促進“民心通”,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用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思想文化,為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打下堅實基礎,甘肅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以測繪地理信息系為試點,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文章以“讀、聽、看、寫、賽、拓”為抓手,通過構建多維度經典誦讀模式、編訂經典讀本的原則等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高職院校;經典誦讀;實踐;模式;原則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2)10—0077—04
2018年,教育部、國家語委印發(fā)了《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5年,學校和社會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廣泛開展,成為品牌,形成長效機制;貫穿大中小幼的中華經典教育體系基本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得到進一步挖掘詮釋,展現(xiàn)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中華經典教育、誦讀、書寫、講解資源基本滿足全社會的學習需求;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國際傳播更加廣泛,全球中文學習者大量增加,以‘語言通’促進‘民心通’,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用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思想文化,為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打下堅實語言基礎,建成與綜合國力相適應的語言文化強國。”[1]基于此,筆者所在學院以測繪地理信息系為試點,開展了中外經典誦讀活動,旨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學生高雅情趣,影響學生的思想與品格,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蘊,讓學生從經典中汲取力量,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其開朗豁達的性情、自信自強的人格、誠信和善的品質。同時,也可打造和諧人文的“書香校園”,形成經典的校本課程。
為此,測繪地理信息系率先制定了《測繪地理信息系新時代三全育人實施方案(試行)》《測繪地理信息系“誦讀國學經典,推進課程思政”實施方案》《測繪地理信息系勞動教育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從線上線下的空間維度,形成了課程育人、競賽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心理健康育人、管理育人、組織育人、服務育人的全方位育人體系,創(chuàng)建全方位育人環(huán)境,落實高?!傲⒌聵淙恕钡母救蝿?。
2019年制定的《測繪地理信息系“誦讀國學經典,推進課程思政”實施方案》中,明確了經典誦讀活動的目的、實施階段、步驟和具體措施,并提出了活動要求,為構建多維度立體誦讀模式提供了制度保障。
1.讀。測繪地理信息系利用班級晨讀、經典誦讀課、團學活動以及主題班會等活動,從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全方位地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經典誦讀活動。
首先,利用一周五天的晨讀時間,在班級輔導員和班干部的組織帶領下,學生集體誦讀由經典誦讀教學團隊整理編訂的經典讀本,每天讀10分鐘左右,2年累計讀3000多分鐘。讀本內容是教師團隊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狀態(tài)、知識結構、學習目的等實際篩選、整理出來的,是符合高職學生誦讀學情的。
其次,通過給大一新生開設“國學經典誦讀”“中國古代音樂史”“禮儀與公共關系”等通識課,旨在為新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薄P律鷷谡b讀教師的指導和引導下,有序開展經典研讀活動。教師會從線上線下指導學生運用朗讀方法和技巧熟練朗讀文本,對主要篇目基本達到熟讀成誦的程度,還從字、詞、句、篇多角度全方位詳細分析文本,讓學生深入領會文章精髓,學會品鑒、賞析,逐步將經典的力量內化于每個學生的內心,進而影響學生品德規(guī)范和思維方式,凈化學生的心靈。
最后,每周舉行一次以“經典誦讀”為主題的班會,提前讓學生準備自己喜愛的文章,通過個人朗讀、多人朗讀等多種形式,交流朗讀技巧和朗讀心得,查漏補缺,不斷提高朗讀水平和能力,在全班、全系營造濃厚的朗讀氛圍,提升整個班級、整個系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2.聽。每天利用校園廣播站早、中、晚三次廣播的機會,每次播放15分鐘各類經典作品的朗讀音頻,2年時間里,播放時長達到了3萬多分鐘,讓全校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經典的韻味和力量,讓耳朵、心靈得到了美的享受。
同時,測繪地理信息系各班級在上、下午20分鐘的大課間時間,由班委利用教室的多媒體設備,在碎片化的時間里播放經典作品的朗讀音頻或視頻,如《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優(yōu)秀朗讀音、視頻,讓經典隨時隨處浸潤學生的眼、耳、心。
3.看。研究表明,當一個人學習時調動和參與的人體器官越多,學習效果就會越好。為此,除了從聽覺上給予學生刺激之外,學院還在校園的廣場、樓道、餐廳、圖書館以及宿舍等學生經?;顒拥膱鏊鶓覓旖浀涿洹⒚撕蟮?。還利用各部門、各班級的宣傳櫥窗在每年的“校園讀書月”期間設立專門的經典誦讀板塊。測繪地理信息系還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在教學樓大廳和一樓樓道開辟測繪文化長廊,主要張貼與測繪有關的人物故事、經典文學作品以及各類測繪圖片等,讓路過的學生隨時隨地就能欣賞和了解測繪文化、測繪經典,營造了濃厚的測繪文化氛圍。圖書館也根據(jù)需求,定期采購經典誦讀、人文素養(yǎng)等方面的紙質書籍和電子書籍,將紙質書籍擺放在圖書館醒目處,并在圖書館入口放置易拉寶,寫上推薦詞及書目信息,最大程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騰出閱讀區(qū)域供學生閱讀,電子書籍也會通過圖書館公眾號及時推送給師生。這些舉措都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借閱興趣和借閱量,讓學生能夠近距離地接觸經典、感受經典、享受經典。
4.寫。利用每月一次的班級環(huán)境布置和黑板報評比契機,讓各班把本班精選的經典篇目以及學生們的讀后感等,以黑板報和文化墻的形式展示出來,學生在閱讀文章的同時,也欣賞了同伴的書法,一舉兩得,實現(xiàn)了經典誦讀與書法教育的有機結合。
誦讀指導教師會定期要求學生提交讀后感、小作文等作業(yè),進行批閱、指導和交流。還積極鼓勵學生將自己平時的感受、心得等,通過手機、電腦、紙筆等工具隨時隨地記錄下來,并在各平臺上分享,在學校、班級、宿舍、小組之間傳閱,大家共同閱讀、共同鑒賞、共同提高。通過記錄和書寫,讓學生深切地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作品傳達的精神內涵,由外而內,由他及我,多層次地使學生認知上得以拓展,人文素養(yǎng)得以提升,思想上得以提升,情感上產生共鳴,心靈上得到凈化,最終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5.賽。每年5月,依托“校園讀書月”,在全院范圍內開展經典誦讀比賽,小到宿舍、班級,大到全系、全校,都分別進行形式多樣的誦讀比賽。最終,通過層層推薦和篩選,在讀書月閉幕式上,舉辦全校誦讀比賽,邀請專家、教師和學生參與投票,將比賽中的優(yōu)秀誦讀作品制作成音頻、視頻,在全校滾動播放,展示學生風采。
每年在納新時,招募經典誦讀社團成員,指派指導教師和優(yōu)秀學生骨干,依托每周的培訓課程,以及QQ、微信、學習通等平臺,開展中外名篇經典誦讀實踐活動和各類社團誦讀比賽,不僅提高了社團成員的誦讀水平,還可以使誦讀團隊成員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帶動身邊的同學加入到經典誦讀的各項活動中。
6.拓。學校除了依托各類資源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外,還積極引入校外資源,聘請其他院校優(yōu)秀的教授專家以及電視臺優(yōu)秀的節(jié)目主持人,作為學院經典誦讀的兼職指導教師,通過專題講座、演講、現(xiàn)場指導、參與社團活動等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朗讀熱情,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提升學院經典誦讀教學團隊的整體實力,拓展學院經典誦讀活動的展示空間和渠道,讓校內的經典誦讀走出校門,走入大眾視野,展示學生的風采。
在經典誦讀實踐過程中,經典讀本的編訂原則主要有以下幾種:
1.經典讀本內容選取上需結合學校專業(yè)特色?!吨腥A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提出,“要構建經典誦讀課程和教材體系,支持各地開發(fā)中華經典地方課程、校本課程,開展誦寫講特色項目研究、實踐。支持高校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大學語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等必修和選修課程,編寫中華經典大學教材,舉辦中華經典誦讀優(yōu)秀讀本展示活動?!睘榇?,學院結合自身特色,在經典讀本的內容編排和選用上突出了鮮明的建筑行業(yè)特色,非常適合學生使用。重點篩選與建筑有關的詩詞、小說、散文、楹聯(lián)等經典篇目,如,《詩經·定之方中》《黃岡竹樓記》《登慈恩寺》《滕王閣序》《平郊建筑雜錄》《喬家大院》《滄浪亭記》《都江堰》《紅樓夢》《羅馬》《再別康橋》《巴黎圣母院》等50余篇詩文或者小說節(jié)選內容,同時選取《莫高窟》《故宮》《圓明園》等紀錄片。這些內容既滿足了經典誦讀的要求,又迎合了學生想深入了解古今中外傳統(tǒng)建筑藝術的“胃口”[2]。
同時,為有效配合“一帶一路”倡議對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培養(yǎng)學生國際化的視野,增強學生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認知水平,學院遴選了諸多國外優(yōu)秀的經典誦讀作品補充到校本教材中。如,俄國作家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果戈里的《欽差大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契訶夫的《變色龍》《小職員之死》以及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復活》《安娜·卡列尼娜》等經典作品選段。德國作家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海涅的《哈爾茨游記》《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論浪漫派》《西里西亞織工之歌》《羅曼采羅》等,英國作家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李爾王》《麥克白》《奧賽羅》《威尼斯商人》、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狄更斯的《霧都孤兒》、勃朗特的《簡·愛》等作品選段。經典讀本不但專業(yè)特色明顯,而且更符合“一帶一路”倡議對沿線國家和地區(qū)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
2.根據(jù)學生的各類特征選取適合的讀本。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結構、心理特點、知識結構、學習目的以及興趣愛好等特征,通過問卷調查和面對面交談,明確了經典讀本的文體類型、難易程度、以及選擇范圍,篩選出適合高職學生誦讀的文本,并組織教師團隊對篩選出的作品進行編輯、加工經典,對部分作品的作者及時代背景、作品的語言藝術和思想價值等方面作出評價,寫出簡要的導語和閱讀建議,供學生參考,最終編輯成讀本。
在調研時筆者發(fā)現(xiàn),高職學生的古文基礎普遍薄弱,學習熱情也不高,因此教師在文體的選擇上,減少了艱澀難懂的賦、駢文等類型,增加詩詞、散文、小說等類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內容的選擇上,盡可能豐富、廣泛,古今中外都會涉獵,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對不同時期、不同民族、不同國度的文明、文化的認識,為今后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作好準備。
3.文本主旨要符合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以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yǎng)成、制度保障,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精神文化產品創(chuàng)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fā)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盵3]這一重要論斷,指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養(yǎng)成和發(fā)揮作用的根本目標和實現(xiàn)途徑,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重要遵循。而作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主體之一的高職院校,能否培養(yǎng)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就成為檢驗我們辦學是否成功的根本標準。
總之,在經典讀本篩選內容和編訂成冊的時候,教師特別要注重對文本主旨的審核,必須篩選經得起時間和歷史檢驗的篇目,必須是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篇目。只有如此,我們的方向才不會錯,我們培養(yǎng)的人才才能為國家、社會所用,才能為實現(xiàn)中國夢助一臂之力。
[1]教育部,國家語委.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Z].中國政府網,2018-9-30.
[2]李海英,胡海燕.高職大學語文與專業(yè)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構建研究——以建筑類專業(yè)為例[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01):74-75.
[3]人民日報評論員.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N].人民日報,2018-08-31.
(本文系2021年度甘肅省教育廳高等學校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高職院校中外名篇經典誦讀文本編訂及實踐路徑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21A-279)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