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來幼兒教育的發(fā)展速度是相當驚人的,不僅有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如雨后春筍般發(fā)展起來,而且很多幼兒園對人力、物力的投資也逐漸增加了。然而不管是公辦幼兒園還是民辦幼兒園,很多都存在著一個明顯問題—沒有完全重視幼兒園保育價值的發(fā)展。本文主要對幼兒園保育價值的失落與回歸進行研究,闡述了幼兒園保育工作的內涵與意義,尋找幼兒園保育價值失落的原因,并提出促使其完成價值回歸的路徑,以期促進幼兒園保育工作發(fā)展的專業(yè)化。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保育價值;行為教育;保育人員
作者簡介:陳安安(1993—),女,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qū)第二實驗幼兒園。
一、幼兒園保育工作的內涵
保育工作指幼兒園或者相關的看護機構對幼兒在生活上的照料和教育。對幼兒開展日常的保育工作,是為了讓幼兒能夠受到更好的保護和照顧。因此,幼兒教師應積極地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有利于啟發(fā)幼兒的思維,更有利于讓幼兒逐漸形成良好的品質。幼兒園的保育工作是幼兒園所有相關工作開展的基礎,是當前幼兒園教育中最應該受到各位教師重視的工作內容,更是幼兒園生存和發(fā)展的核心,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
幼兒園的保育工作是家庭養(yǎng)育功能的自然延伸,家長把幼兒放心地送到幼兒園,由幼兒園的教師看管和傳授知識,這意味著其對幼兒園建立起了基本的信任。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要想讓幼兒能夠在幼兒園有強烈的歸屬感與安全感,教師必須要與幼兒親切交流與互動溝通,這也是實施生活教育的一種有效的途徑,有利于幼兒基本生活能力和日常交際能力的養(yǎng)成。
二、幼兒園保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保障幼兒的生存與發(fā)展
幼兒園面對的教育對象都是學齡前的幼兒,幼兒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身心發(fā)育不夠成熟,無論是心理的發(fā)育還是生理的發(fā)育都需要教師的重點關注和呵護。特別是在情感的發(fā)展方面,幼兒會對成年人有著非常強烈的依賴。在開展幼兒園日常工作時,各位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幼兒情感的發(fā)展與保護,這是讓幼兒具備自我行動能力的首要前提。幼兒園是幼兒離開家庭之后的重要成長場所之一,只有保證幼兒的生命安全和正常的生活需要,才能讓幼兒在一個自己相對舒適的狀態(tài)下和同伴更好地交往、與老師更好地交流,讓幼兒在日常學習的過程當中收獲更加豐富的認知體驗、情感體驗和心理發(fā)展體驗。而如果忽略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保育工作的開展就失去了其該有的意義,不利于激發(fā)幼兒正常發(fā)展的潛力,容易使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中錯失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機會。
(二)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的成長
雖然說幼兒園保育工作的開展主要是以保護幼兒的健康與安全為核心,但實際的工作并不僅限于此。保育工作的內容非常豐富,不僅要對幼兒進行正確養(yǎng)育,還要對幼兒進行生活和思想的啟蒙,重視幼兒的經驗、能力、智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2]。因此,幼兒園的教師需要為幼兒設計豐富的保育活動,以此讓幼兒收獲豐富的知識,獲得生活的體驗,這樣的保育工作才有現實意義。好的保育工作可以讓幼兒在與教師和其他同伴的交流中收獲情緒管理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讓幼兒能夠持續(xù)地在活動中積累經驗和知識,為今后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能夠讓幼兒更好地參與游戲
大部分幼兒教育活動都是以游戲的形式開展的,以游戲為主要活動形式更符合幼兒的認知發(fā)展,幼兒在游戲中能夠積累一些基本的生活經驗,豐富和拓展認知和思維能力。以游戲為主要形式進行教學活動,抓住了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好的保育工作能讓幼兒依據自己現有的認知水平對游戲當中的一些簡單的問題進行思考,能夠讓幼兒在活動中更好地表現自己、享受樂趣和總結經驗,能夠幫助幼兒更快地融入和適應下一階段的學習活動。
三、當前幼兒園教育中保育工作價值缺失的原因
(一)觀念陳舊使保育工作不受重視
當前我國幼兒園保育工作的開展并不理想,很多幼兒教師錯誤地將保育工作理解為給孩子們穿衣、喂飯,等等。這也使得保育員的社會地位較低甚至不被認可,非常不利于幼兒園保育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社會各界和幼兒的家長需要對幼兒園的保育工作更新認知,幼兒園的相關保育人員也應該通過自身的行動來彰顯保育工作的價值,使保育工作朝著更加專業(yè)化的方向發(fā)展[3]。事實上,目前許多保育人員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沒有明確的認知,沒有真正結合幼兒園的日常生活和教育內容進行保育工作的設計。這導致幼兒園教育中保育價值的缺失,也十分不利于幼兒園保育人員的隊伍建設。實際上,幼兒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是不可錯過的重要教育時機,保育人員應學會利用幼兒在園的寶貴時間來引導幼兒進行學習和思考,保障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高。
幼兒園除了要保證幼兒基本的生存與安全,還應組織各種各樣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在游戲中不斷積累經驗、在游戲中培養(yǎng)自己的各項能力。保育工作是保證孩子們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順利進行的重要一環(huán),幼兒園保育人員應對保育工作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選擇更加科學的保育方法,多組織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游戲,引導其參與其中,游戲的開展要有目的性、組織性、教育性,讓幼兒在游戲中有所收獲。
(二)認知偏差導致保育的職業(yè)受歧視
家庭和社會對幼兒園保育人員在職業(yè)認知上的偏差也會讓保育人員對自己的職業(yè)失去信心,在日常的工作當中無法充分地發(fā)揮保育的價值。幼兒園中核心的教師隊伍就是保育員隊伍,有了保育員,幼兒園的日常教育活動才有了執(zhí)行的主體。但是,保育人員的地位相對較低,而且在實際的幼兒園教育工作中,有些幼兒園并沒有做到保育工作與教育工作的統(tǒng)一,不把保育人員看成是教師,所以在招聘保育人員時也沒有對其專業(yè)水平提出要求,準入門檻較低,導致了保育人員的薪資待遇以及社會的地位也相對較低。這種錯誤的認知帶來的是保育工作安排的不合理、對保育工作的支持不夠,影響保育工作在幼兒日常生活和發(fā)展當中的價值的發(fā)揮。
四、幼兒園保育工作價值回歸的路徑
(一)強調保育工作的價值與現實的功能
幼兒園方面應重視保育工作的開展,認可保育工作能夠讓幼兒更加全面、健康地成長。優(yōu)質的學前保育工作對幼兒未來的發(fā)展會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使幼兒在學前階段接收的知識、形成的思想與良好習慣更為牢固,也更有助于幼兒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為能力的養(yǎng)成。良好的保育工作不僅有助于幼兒知識、智力的發(fā)展,對幼兒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也起到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此外,保育工作還給幼兒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學習和實踐參與空間,讓幼兒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來實現個人的綜合發(fā)展,促進自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建立完善的工作體系
保育工作體系的完善也是讓保育人員的專業(yè)標準得到不斷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手段。保育工作體系應遵循一定的計劃和標準,才能更好地對幼兒的學習和發(fā)展負責。幼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需要保育人員的參與,比如喝水、用餐、如廁、穿衣等生活行為,這些行為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保育人員開展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這些行為教育可以幫幼兒養(yǎng)成更好的生活習慣,也能讓幼兒更加準確地看待自己的行為,讓幼兒清楚認識自己與外部的關系,培養(yǎng)獨立意識。教育活動必須以保育工作的開展為堅實的基礎,保育人員的相關工作標準也應有所提升,學校應選擇那些接受過專業(yè)教育的保育人員來充實幼兒園的保育隊伍。為了能夠留住比較有經驗、有專業(yè)基礎的保育教師,幼兒園也應該大力進行保育人員的薪資待遇的調整,給保育人員更好的福利待遇,讓保育人員能夠更有干勁、更有斗志,發(fā)揮自己的價值。保育工作是非常辛苦的,而只有明確了保育人員的價值,讓他們在辛苦的勞動后獲得理想的工作回報,才能保證幼兒園的保育隊伍處于可持續(xù)發(fā)展狀態(tài),才能真正讓保育人員安心地在崗位上發(fā)揮作用,引領幼兒健康的成長。
(三)建立師生間的親密關系
當幼兒進入幼兒園接受教育之后,家長很難每時每刻都陪在他們的身邊,與幼兒朝夕相處的是幼兒教師。幼兒到了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容易缺乏歸屬感與安全感,沒有了依戀對象,容易導致生活中表現不積極,一些幼兒甚至覺得每天的幼兒園生活是一種煎熬。怎樣才能有效地幫助幼兒克服這種不良的“疼痛感”呢?保育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就會發(fā)揮出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保育員需要像幼兒的媽媽一樣,對他們進行無微不至的關照,從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入手,去幫助、關心幼兒。這會讓幼兒習慣有保育員陪在身邊的感覺,形成對保育員的依戀,希望從保育員身上獲得關注與贊揚,從而調動他們參與活動、配合教學的積極性。保育員需要讓幼兒逐漸地適應獨立的生活,而不是包辦幼兒生活當中的一切。保育員應該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獨立面對生活的能力,教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大膽地與人交往,與自己的小伙伴建立友好合作的關系。
例如,從幼兒大清早到幼兒園開始,保育員就要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幫助他們積累正確的人際交往經驗;當幼兒需要上廁所的時候,保育員也要進行適當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教育,引導幼兒節(jié)約用水,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在午睡時,保育員可以讓幼兒學會自己穿衣服、脫衣服,午睡起來之后自己把被子疊好,培養(yǎng)其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在組織幼兒開展游戲活動時,保育員要讓幼兒學會和他人合作,把自己的玩具和其他的小伙伴一起分享;在幼兒吃飯的時候,保育員要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進食習慣,告訴他們不浪費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吃飯時一定要保持桌面的清潔,還要提醒幼兒不要挑食,均衡飲食才能夠保證身體的健康成長……這樣的生活教育內容和幼兒的日常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能夠逐漸地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扎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因為保育工作是幼兒園日常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能夠保證實際教學質量以及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所以幼兒園教師一定要重視保育工作的價值,讓幼兒園的保育價值得以合理回歸。在工作當中相關的保育人員應該從思想上形成更加理性和科學的教育意識。幼兒園也更應該重視保育人員的隊伍建設,要能夠讓保育人員發(fā)現自己工作的重要價值,并且在工作當中找到積極向上的動力。保育人員只有受到重視,才會在工作當中付出更多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周圓圓.游戲教育在幼兒園課程中的價值[J].教育,2018(12):86.
[2]曹佳,李俊剛.幼兒園區(qū)角活動的教育價值[J].中外企業(yè)家,2018(14):146-147.
[3]陶攀月.幼兒園保育之我見[J].新課程(小學),2015(0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