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丹 甘露 羅婷
[摘? ? ? ? ? ?要]? 長期以來,傳統的藥理學第一課堂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那么,如何通過藥理學課程教學助力醫(yī)藥衛(wèi)生實踐技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關鍵在于提升醫(yī)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確立學術興趣和樹立創(chuàng)新思維。畢節(jié)醫(yī)學高等??茖W校藥理教研室在第二課堂實踐中以“趣說藥物”資料宣講和舉辦“趣說藥物”科普比賽兩條途徑,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藥理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和合作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及人文素養(yǎng),提升實踐能力。師生共同參與第二課堂實踐,助力藥理學學科建設,初構藥理學第二課堂。
[關? ? 鍵? ?詞]? 藥理學;“趣說藥物”;第二課堂;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2)30-0046-03
藥理學是研究機體(病原體)與藥物相互作用及作用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也是連接基礎與臨床﹑藥學與醫(yī)學間的橋梁學科;藥理學為臨床合理使用藥物提供基礎理論指導,具有理論性和實踐性,在醫(yī)學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本校藥理學課程覆蓋臨床醫(yī)學、護理學、藥學及中醫(yī)學等4個學科大類的12個專業(yè)。由于醫(yī)學類??茖W校學制較短,僅靠傳統的第一課堂難以實現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因此,第二課堂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上就顯得尤為重要。
傳統的第一課堂是指在相對固定的時間內,以教材及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為參考依據而組織的教學活動;而第二課堂則是相對于第一課堂教學而言,利用第一課堂以外的時間進行的與第一課堂內容相關的教學活動。近年來,學校積極推進各個學科開展第二課堂教學實踐,目的是把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有機結合,發(fā)揮第二課堂的協同育人作用,逐步構建完整的學科教學體系。這樣既能促進和補充第一課堂的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也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2]。
一、醫(yī)學??茖W校藥理學第一課堂的特點與不足
藥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課程內容以基礎醫(yī)學課程中的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以及藥學類專業(yè)課程中的藥劑學、藥物化學等學科知識為基礎。長期以來,學生在學習藥理學的過程中,都普遍反映藥理學知識晦澀難懂;加上醫(yī)學類??平逃龑W制較短,各學科教學時長被壓縮,就傳統的第一課堂而言,醫(yī)學類相關課程的理論教學大多為“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課堂氣氛相對難以調動;并且由于時間限制,實驗課教學也只能開設一些簡單、基礎的驗證性實驗,就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思維難以拓展到課本之外,這些都不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及人文素養(yǎng)。
對學生而言,當他們對學習缺乏興趣和熱情時,學習的主動性就會有所欠缺,思維也就比較局限,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當大多數學生缺乏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時,學生就會缺乏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就不能更好地確保專業(yè)知識被有效接受,更不要說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和人文知識的獲取,進而導致學生專業(yè)知識掌握程度不夠、心理承受能力差、人際交往能力欠缺等。因此,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成為急需進一步解決的問題[3]。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藥理學第二課堂活動
借用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教師就能充分利用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和熱情去營造積極、寬松的學習氛圍。第二課堂教學是第一課堂教學活動的進一步延伸和補充,其教學具有方式靈活、內容新穎、形式多樣等特點。因此,在完成藥理學第一課堂的基礎上,采用多種方法和手段開展第二課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參與性與合作性,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實踐能力以及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等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撰寫“趣說藥物”資料并展開宣講
藥理學的發(fā)展是建立在藥物發(fā)展的基礎上的,而藥物發(fā)現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往往蘊含許多富有啟發(fā)意義的故事。因此,在第二課堂的教學實踐中,藥理教研室組織老師整理“趣說藥物”資料并開展宣講活動。
教研室組織教師整理藥理學中十余個經典藥物的發(fā)現及創(chuàng)新故事資料,如:(1)“百年經典”阿司匹林:源于大自然的饋贈;(2)酣然入夢地西泮;(3)偶然過失,名滿天下——青霉素;(4)“天使與魔鬼”——阿片類鎮(zhèn)痛藥嗎啡;(5)諾貝爾與硝酸甘油的愛恨情仇;(6)華法林的過去、現在與未來;(7)二甲雙胍奮斗史:歷經70余載風雨,終于從毒死牛羊到走向“神壇”;(8)阿托品與斬斷命運之線的“顛茄”等。撰寫“趣說藥物”資料文本或制作課件,通過收集整理藥物的發(fā)現史或創(chuàng)新故事作為引入資料;然后闡述藥物的藥理學相關知識;介紹該藥物的現代最新研究進展和展望;呈現藥物的過去、現在與將來,形成一條較為完整的藥物知識鏈。
在講到與教材相對應的內容之前,或者在課程講授完成后,通過班級授課教師對本部分內容相關聯藥物的“趣說藥物”資料進行宣講;或由授課教師在班上遴選組織能力強且語言表達有感染力的學生,在課外進行宣講;不僅讓學生對課本上的藥物內容進行了二次學習,還能以新穎的題目、嚴肅又不失趣味的內容,去激發(fā)學生學習藥理學的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學生通過了解藥物的發(fā)現史或創(chuàng)新故事,從中得到一定的啟發(fā),潛移默化中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培養(yǎng),增強其創(chuàng)新意識。
(二)舉辦“趣說藥物”科普比賽
長期以來,學生普遍反映藥理學知識點難以理解。為了讓藥理學知識活起來,同時也可以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第二課堂,使第二課堂的協同育人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藥理教研室先后在系部及學校申請,最終獲得批準在全校范圍內舉辦“趣說藥物”科普比賽。
比賽由教研室擬訂方案,然后由各班級藥理學授課教師在班上進行宣傳,任課教師組織學生報名,并擔任比賽指導老師。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所選的內容選擇適合的展現形式,可以為視頻類,也可以是圖文類,可以是電腦軟件制作,也可以是自己參與拍攝或自行繪制,但必須保證上交作品的原創(chuàng)性。由指導老師在班級所上交作品中篩選出一定數量的作品參與全校評比。
以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和老師都參與到藥理學第二課堂之中。師生共同參與,進一步夯實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提升業(yè)務水平,同時也能進一步拓寬學生視野、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增強學生團隊合作意識、提升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以及人文素養(yǎng),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此外,舉辦比賽不僅能使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多樣化,使第二課堂的協同育人作用得到發(fā)揮,還能發(fā)揮“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的作用,促進師生共同成長,助力學科發(fā)展。通過科普比賽,讓學生了解什么是科普,能以別樣的形式將自身所學呈現給所需要的人,真正理解學習的意義、醫(yī)學科普的意義。
三、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對培養(yǎng)醫(yī)學生綜合素質有著積極意義
醫(yī)學類高職高專院校由于受到學制較短的制約,在學校實現人才培養(yǎng)目標過程中,第二課堂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等方面起到了特殊的促進作用[4]。藥理學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能以點帶面,充分調動醫(yī)學生對學習相關專業(yè)課程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對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等方面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點燃學習熱情
藥理學內容綜合性強,建立在多門基礎醫(yī)學課程和藥學類專業(yè)課程的基礎之上,其所介紹的藥物大多具有作用機制抽象、藥物分類紛繁復雜、藥名易混難記等特點,學生普遍反映藥理學難學難懂,長此以往,學生自然就會對藥理學產生厭學、抵觸心理。而藥理學第二課堂具有活動形式新穎、實施相對自由靈活等特點,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對學習藥理學所持有的壓抑感和抵觸心理。藥理教研室開展一些經典藥物的“趣說藥物”資料宣講活動、舉辦“趣說藥物”科普比賽,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學習熱情明顯提高,同時也讓學生領悟到了學習藥理學對醫(yī)學生的意義所在,以點帶面,帶動其他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的專業(yè)思想更加穩(wěn)固。
(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團隊意識
對當代大學生而言,在步入大學之前,經過十數年的學習和培養(yǎng),已經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和具有一定的團隊意識。那么在大學培養(yǎng)階段,如果能使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使其團隊意識進一步增強,這必將在學生步入社會后的個人發(fā)展和職務晉升中起積極的作用。
在本校藥理學第二課堂實踐中,以舉辦“趣說藥物”科普比賽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在準備比賽作品的過程中,需要查詢各種資料,甚至學習各種電腦軟件的使用,進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學習能力。此外,為了交出更為理想的作品,大部分學生都以團隊的形式參加比賽,就是要大家集思廣益,發(fā)揮團隊的優(yōu)勢,這也讓學生更加理解了團隊的含義,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三)助力學生培養(yǎng)學術興趣和樹立創(chuàng)新思維
好奇心是興趣的源泉,與生俱來的學術興趣固然是最基礎的,但更為持久的學術興趣則應該是要和國家、民族的未來,和大學生自身的人生志向密切相連的[5]。在第二課堂實踐中,通過進行一些經典藥物的“趣說藥物”資料宣講,讓學生了解藥物的發(fā)現史和創(chuàng)新故事,從中汲取學術能量;聯系藥物的臨床應用,讓學生知道藥物的發(fā)現和創(chuàng)新與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息息相關,幫助學生培養(yǎng)學術興趣。同時,通過“趣說藥物”科普比賽,以別樣的形式讓藥物知識活起來,變得通俗易懂,這就需要學生打破固有思維,對藥物的相關知識進行整合、重構,創(chuàng)新藥物相關理論知識的表現形式,讓學生在備賽的同時形成創(chuàng)新思維。
(四)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服務意識
加強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全方位、多維度地發(fā)展,從而實現高校最終的教育目標[6]。在藥理學第二課堂實踐中,舉辦“趣說藥物”科普比賽,用一個個生動的作品去展現冷冰冰的藥理學知識,讓知識變得通俗易懂。然而,一個完整作品的呈現,既要保證藥物知識的準確性,也要保證受眾群體的可接受度,還要讓枯燥難懂的藥理學知識變得通俗易懂,這就要求學生從多方面進行考慮,不僅要準確了解藥物知識,還要了解藥物的服務群體和藥物對社會群體所存在的意義,科學、正確地普及藥物相關知識對整個社會群體的影響,這些無形中加深了學生對社會責任感的認識,增強了學生的社會服務意識。
四、第二課堂實踐過程中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自本教研室開展藥理學第二課堂教學實踐以來,在第二課堂實踐的過程中,得到學校及系部領導的大力支持,從一開始單純的藥理故事宣講,到后面的將教研室整理的“趣說藥物”資料,由任課教師或者學生進行宣講。還有在全校范圍內舉辦“趣說藥物”科普比賽,創(chuàng)新了第二課堂的內容和形式,在培養(yǎng)醫(yī)學生的學習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服務意識等方面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存在一定的規(guī)律性,在發(fā)展過程中會不斷發(fā)現問題,然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繼續(xù)向前推進。在藥理學第二課堂實踐的過程中,也必然會存在一些需要得到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一)建立符合學校實際的第二課堂評價體系
由于本校藥理學課程任務繁重、班級較多,就目前第二課堂實踐活動的開展來說,因沒有一套較為統一的評價標準,對學生的評價只是靠班級任課教師在學科平時成績中設定一定的分值占比,甚至有的老師沒有對學生參與第二課堂進行評價。因沒有統一的成績評價標準,學生看不到自己參與第二課堂在成績方面的實際體現,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參與第二課堂的積極性。對于教師而言,是否積極參與第二課堂教學實踐任務,也沒有在工作績效中得到體現。久而久之,第二課堂活動就會越來越難開展,即使艱難開展,也很難發(fā)揮第二課堂的協同育人作用。因此,建立符合本校實際的第二課堂評價體系尤為重要。
為了保證第二課堂的順利開展,保證學生參與第二課堂的積極性,對于學生參與第二課堂的成績評定,教研室可以統一制定學生參與本學科第二課堂的成績占比,學??梢愿鶕W校實際情況對參與第二課堂的學生給予一定的學分鼓勵;對于積極參與第二課堂活動的教師,可以適當給予一定的績效加分作為鼓勵。
(二)政策保障
學生活動能否順利開展,離不開學校層面的政策支持,第二課堂的開展也不例外。對于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學??梢越Y合本校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學校內部政策,出臺相應的文件,規(guī)定學生參與第二課堂可以獲得的學分數,明確教師參與第二課堂活動可以獲得的績效加分。
此外,學??梢越Y合本校實際,設立第二課堂專項活動經費,各學科或團體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可以依據學校財務相關要求實時報銷所使用的費用。針對相關的課題申報,適當進行政策傾斜,保證師生參與第二課堂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第二課堂教學是第一課堂活動的延續(xù),是對第一課堂內容的延伸和補充,其具有教學方式靈活、內容新穎、形式多樣等特點,彌補了第一課堂的枯燥和局限。有效開展藥理學第二課堂實踐活動,進行“趣說藥物”資料宣講、舉辦“趣說藥物”科普比賽,對教師而言,夯實了專業(yè)知識,提升了業(yè)務水平;對學生培養(yǎng)而言,使學生的學習、思維和實踐能力及人文素養(yǎng)等都得到了提升,增強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團隊意識,以及加深了學生對社會責任感的認識,增強了學生的社會服務意識。藥理學第二課堂實踐活動,師生共同參與,使第二課堂的協同育人作用得到長足發(fā)揮,同時,藥理學第二課堂開展“趣說藥物”資料宣講活動、舉辦“趣說藥物”科普比賽,兩條路徑同向同行,助力藥理學學科發(fā)展,初構藥理學第二課堂。
參考文獻:
[1]蘇縣輝.第二課堂活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醫(yī)學食療與健康,2020(4):183-184.
[2]陽群芳,張璇,陳曉紅,等.淺談第二課堂活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19,41(1):75-77.
[3]覃容欣,張波,周維英,等.藥理學“第二課堂”活動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17,39(2):104-105.
[4]莫興澤,賀莉芳,陳利紅,等.利用第二課堂培養(yǎng)高職高專醫(yī)學生綜合能力的實踐與探索[J].黔南民族醫(yī)專學報,2018,31(3):220-227.
[5]趙長林.新時代大學生如何過有意義的大學生活[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9(15):14-15.
[6]向錦明.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路徑研究[J].公關世界,2021(24):26-27.
①基金項目:畢節(jié)醫(yī)學高等??茖W校校級課題“《藥理學》第二課堂實踐探索”(課題編號:BJYZXK202105;主持人:羅丹)。
作者簡介:羅丹(1992—),女,漢族,貴州畢節(jié)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臨床藥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