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青 ,徐微微 ,李世珍,車楊熠 ,林 葉,肖建磊
(1.四川省婦科及乳腺疾病治療中心乳腺外科,四川 瀘州 646000;2.西南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四川 瀘州 646000)
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是世界上第二大常見的癌癥,也是在15~39歲的青少年和成年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癥[1]。有研究發(fā)現,我國乳腺癌的發(fā)病年齡比西方國家更年輕化[2],因年輕女性乳腺癌具有更強的侵襲性和更差的預后,所以年輕女性的乳房預防保健教育更應得到重視和加強[3]。盡管BSE(乳房自檢)在早期發(fā)現乳腺癌的效果中存在爭議,但對于年輕女性來說,仍不失為一種提高女性乳房保健意識的篩查方法[4]。因此Maurer Foundation建議自18歲起女性每月至少進行一次乳房自檢[5]。但由于各種原因,乳房自檢實施率并不高[6],且乳腺癌發(fā)現的早晚對預后有著重大影響[4],女性的健康觀念和態(tài)度是影響她們是否愿意接受乳腺癌篩查的重要因素。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對乳腺癌預防性行為在高校大學生或社區(qū)居民等人群中的調查研究,而對護理專業(yè)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調查卻鮮有報道,她們作為將來醫(yī)療體系健康宣教的主力軍,擔負著傳播健康保健知識的重要責任,其行為意愿直接影響著周圍女性預防乳腺癌的意識和行為。所以,本研究旨在通過瀘州市護理專業(yè)學生乳房自檢意愿的調查,結合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HBM)分析影響其參與自檢意愿的可能因素,為今后有效開展針對護生乳房自檢HBM模式的相關干預提供參考。
采取方便抽樣的方法,于2019年7月—8月將瀘州市4所學校不同學歷層次的護理學生作為調查對象,調查員均為經統(tǒng)一培訓的醫(yī)科院校研究生,征得對方同意后簽署知情同意書,然后進行面對面的詢問填寫。
通過廣泛查閱國內外文獻,結合專家咨詢的方法自行編制調查問卷。調查員經過統(tǒng)一培訓,采用面對面詢問的方式填寫問卷。問卷包括3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第二部分是是否做過BSE和是否愿意進行BSE;第三部分是乳腺癌的改良健康信念量表[7],包含自覺患乳腺癌可能性的認知(3項)、自覺患乳腺癌嚴重性的認知(6項)、自覺獲益認知(6項)、自覺可能遇到的障礙認知(6項)及自我效能認知(3項)5個維度,問卷各維度的Cronbach's α值在0.78~0.92之間。
問卷采用Excel軟件進行雙人錄入,最后由研究者本人進行核對,采用SPSS19.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主要采用了描述性分析、χ2檢驗及Logistic回歸分析,取雙側,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共發(fā)放問卷1 400份,回收有效問卷1 324份,回收率為94.57%。由于本次調查對象為在校護理學生,年齡差距不大,故未做年齡特征與乳房自檢行為和意愿的單因素分析,單因素分析時只列舉有意義的結果。此次調查護生大專學歷以下占比稍大,為50.83%(673人);以往患乳腺相關疾病的占3.47%(46人);護生的親屬患過乳腺癌的占比為3.32%(44人)。
在此次調查中,22.58%(299人)的人做過BSE,但有69.26%(917人)的人愿意進行BSE。χ2檢驗結果提示,大專及以上學歷組的BSE行為和意愿高于大專以下學歷組(P<0.05),親屬中患過乳腺癌的護生BSE實施率和意愿均高于親屬中未患過乳腺癌的護生(P<0.05),曾患乳腺相關疾病的護生BSE實施率高于未患乳腺相關疾病的護生(P<0.05),見表1。
58.08 %(769人)的調查者不同意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得乳腺癌,超過80%(1 080人)的護生認為現在的生活方式使患乳腺癌的風險增加,見表2。
表2 乳房自檢行為及意愿與患癌風險的認知分析[n(%)]
70%以上的護生同意乳腺癌會影響自己的生活并給家人帶來經濟和心理上的負擔。χ2檢驗發(fā)現,同意患乳腺癌后會給家人帶來經濟和心理負擔的調查者自檢率更高(P<0.05),同意乳腺癌會影響自己的生活并給家人帶來經濟和心理上的負擔兩個觀點的調查者乳房自檢意愿均更強(P<0.05),見表3。
表3 乳房自檢行為及意愿與患癌嚴重性的認知分析[n(%)]
護生充分認識到了乳房自檢好處,95%以上的護生認為定期的乳房檢查可以早期發(fā)現乳腺癌的癌前病變,并有利于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見表4。
表4 乳房自檢行為及意愿與自檢獲益的認知分析[n(%)]
仍有26.06%(345人)的護生認為乳房自檢是一件尷尬的事情,八成以上的護生覺得沒有時間、常常忘記實施BSE,同時75.53%(1 000人)的護生擔心通過自檢發(fā)現乳房的異常變化,見表5。
表5 預防行為及意愿與自檢障礙的認知分析[n(%)]
90%左右的護生表示自己能做到定期的BSE,并通過定期的乳房自檢能發(fā)現早期病變。根據χ2檢驗結果可知,能做到定期BSE的護生,其BSE行為及BSE意愿更強(P<0.05);相信定期乳房自檢能發(fā)現早期病變的護生,其BSE意愿更強(P<0.05),見表6。
表6 預防行為及意愿與自我效能的認知分析[n(%)]
“是否做過BSE”的影響因素有學歷、親屬中是否有人患過乳腺癌、嚴重性認知和障礙認知(P<0.05);“在今后的生活中是否愿意進行BSE”的影響因素有學歷、親屬中是否有人患過乳腺癌、嚴重性認知和障礙認知(P<0.05),見表7。
表7 乳房自檢行為及意愿Logistic回歸分析
在20~39歲的年輕女性中,乳腺癌是所有癌癥中發(fā)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癌癥[8]。有調查發(fā)現,76%的女大學生面臨1個及1個以上的乳腺癌危險因素[9],因此年輕女性乳房的預防性行為越發(fā)受到關注[10]。本次調查發(fā)現,護理專業(yè)學生BSE執(zhí)行情況較低(22.58%),自檢意愿為69.26%,低于Erbil N等[11]的研究結果(愿意自檢率為85%)。護生自檢情況較低可能是學校部門對于乳房保健的教育不夠重視,同時醫(yī)院和社區(qū)的宣傳不到位也可能是原因之一。但自檢意愿高于自檢率,這表明她們雖然愿意自檢,但存在一定的困難或者顧慮去實施,例如認為自己年齡不大沒有必要進行BSE,或是害怕檢查出乳腺癌后會導致嚴重后果,從而阻礙了自檢行為的實施。這兩種現象均說明大家對乳腺疾病認知不全面,認為沒有不適就不用去了解和關注,或是發(fā)現問題才去了解一下,缺乏乳房自我保健意識,限制了主動自檢的可能性,這些都是不利于乳腺癌二級預防的。同時學歷越低,親屬中沒人患過乳腺癌的護生較學歷高、親屬中有人患過乳腺癌的護生乳房自檢情況和意愿都低(P<0.05),因此除了加強學校相關部門對乳房保健知識的教育,增加醫(yī)院和社區(qū)的宣傳以外,還應針對性對學歷低、親屬中沒有人患過乳腺癌的護生進行重點宣傳教育,才能從根本上對不同的學生群體進行更好的思想和行為上的教育。
分析結果顯示,80%以上的護生相信現在的生活方式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超過50%的護生同意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患乳腺癌,但是僅有1/5的人做過BSE,說明護生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患乳腺癌的風險,但落實到具體行為上還有待提高,可能跟她們有一定的醫(yī)學基礎知識但又很少真正運用所學知識,或是避諱談及患癌可能性有關。在對患癌嚴重性的認知中,問題集中在“患癌會對自己生活造成很大影響以及給家人帶來經濟和心理負擔”,說明護生對癌癥的認識還不到位,缺乏自檢的動力。在對自檢獲益的認知中,95%以上的護生同意定期檢查可以早期發(fā)現乳腺癌的癌前病變并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但仍有4%左右的護生不認同,可能是護生對于自檢獲益認知不全面所導致的。在自檢障礙認知中,不認同乳房自檢是尷尬事情的護生,自檢率和自檢意愿均較高,這可能跟她們是醫(yī)學生,對身體結構有著理性的認識有關,但80%以上的護生認為沒有時間,常常忘記實施乳房自檢,同時70%以上的護生擔心乳房自檢可能會發(fā)現乳房的異常變化,說明護生對于癌癥的認知程度還不夠,一味擔憂,對自檢行為持消極態(tài)度,阻礙了自檢行為的實施。在自我效能認知中,85%以上的護生表示相信能做到定期的BSE,并相信通過乳房自檢能發(fā)現早期病變,自檢意愿也較高,但僅有1/4左右的護生做過BSE,說明護生并不能做到“信”與“行”的一致,使乳房保健意識流于形式,導致行為目標的失敗,因此在實際健康教育中仍然面臨很多問題,作為今后健康教育的主要引導者,在護生還處于學習階段的時候,不光是提高她們的健康意識,還應采取不同方式促進她們行為的轉變,才能真正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
雖然運用健康信念模式可以解釋自檢的行為及意愿,但不能排除一些個人原因,例如學歷、家族史等。其他研究顯示,隨著學歷的提高,學歷高者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更強,獲取知識的途徑更廣,對健康狀況更重視,而表現出更高的積極性。親屬中有人患過乳腺癌的護生具有較高的自檢率,同時有更積極的自檢意愿,同Abolfotouh等的調查結果相似,可能是她們了解家族史是患乳腺癌的危險因素之一,使她們更加關注乳房的健康,更愿意進行乳房自檢。
通過本次調查了解到,瀘州市護理專業(yè)學生BSE執(zhí)行率有待提高。目前乳腺癌已呈現出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嚴重影響著當代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質量以及下一代的生命質量。護生作為未來醫(yī)療體系健康宣教的主力軍,加強護生乳房自檢的健康教育對于今后乳房保健的普及、對整個家庭及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應從以下3個方面著手,一是護生層面:(1)提升乳房保健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乳房自檢習慣,實時更新自己的理論知識,擴大信息來源,重視健康信念的培養(yǎng),提高護生患癌風險的認知,使其認識到癌癥的嚴重性,充分認識到自檢的好處,克服自檢將會遇到的困難后,讓護生擁有積極的心態(tài)和足夠的信心去實施自檢。(2)均衡膳食,積極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飲食注意葷素搭配合理,避免營養(yǎng)過剩,規(guī)律運動,不吸煙,不喝酒,面對壓力時采取合理的宣泄方式,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困難,積極做好一級預防。二是學校層面:(1)深化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在教授專業(yè)課程的同時,加入乳房保健知識和方法的學習,同時可采用相關模具進行授課,使護生能夠更直觀、生動形象地獲得知識,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要關注護生的心理變化,避免她們的尷尬,消除其顧慮和恐懼的心理,讓她們能夠在一個寬松和愉快的氛圍中學習。(2)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對于學歷較低的護生,應鼓勵她們與學歷較高的護生多溝通、多交流,擴大自己的信息來源,提升自我保健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乳房自檢習慣;對于學歷較高者,在掌握了一定的醫(yī)學常識以外,還應適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確保知識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才能更好地影響周圍的人群。對有乳腺癌家族史的護生,應讓她們重視自我健康,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進行BSE,發(fā)現乳房異常后及時就醫(yī)檢查;對于沒有乳腺癌家族史的護生,也應使其對乳房保健有足夠的關注和重視,雖然其可能不存在遺傳方面的因素,但目前的學習壓力乃至今后工作和生活的精神壓力都會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風險,若在早期掌握乳房保健的相關知識,對將來的生活或是工作無疑是有益的。三是社會層面:(1)加大乳房保健宣傳力度,采用多途徑的宣傳方式,走進校園,走進社區(qū),引導人們正確認識乳房保健。(2)相關衛(wèi)生部門可聯合學校鼓勵更多護生參與相關公益活動,讓她們在活動中更加自信,正視乳房問題,消除顧慮,同時若對她們進行了早期乳房保健方面的指導和實踐,將在今后提高乳房保健的普及率、增強全社會女性乳房保健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