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瓦慶為 肖蕾
摘 ? ?要:新時代對黨的建設質量提出更高要求。高校肩負著育人重任,因此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持續(xù)提高高校黨建質量,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的根本保證。高校黨建質量評價體系是高校提升黨建質量的重要舉措。文章將現(xiàn)代質量管理理論和思想融入到高校黨建質量評價體系建設中,結合高校黨建實際情況,建立高校黨建評價組織、評價目標、評價標準、評價機制和質量提升螺旋,以期為高校黨建質量評價體系的完善提供參考。
關鍵詞:現(xiàn)代質量管理;高校黨建;質量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2)05-0005-04
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新時代對黨建工作質量提出更高要求,這是時代賦予黨的建設的具有鮮明特色的新內涵。高校肩負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加強黨的領導,提高黨建質
量,是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的根本任務。高校黨建工作開展的效果如何,最終要以質量為抓手來評判,而構建行之有效的高校黨建質量評價體系是新時代對黨建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是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核心內容,是堅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
一、現(xiàn)代質量管理與黨建質量評價體系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建質量相關研究成果數(shù)量陡增,質量提升成為黨建研究熱點,現(xiàn)代質量管理理論和思想逐漸被應用到黨建質量管理的研究和實踐中。如田乃清研究可否將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導入高校黨建,通過現(xiàn)狀分析、可行性分析,構建了高校黨建質量管理體系的基本框架。他認為把現(xiàn)代質量管理體系與高校黨建工作相結合是全面提高黨建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徑,通過體系的運行能夠更好地發(fā)揮高校育人的職能,將黨建工作落到實處,有利于發(fā)揮黨員的主動性及創(chuàng)造性,保持黨員的先進性[1]。張建富等學者分析了基層黨建實踐過程中的問題,并將PDCA循環(huán)引入到黨建質量提升中,以此提供科學的黨建管理理念、工作程序及有效方法,構建基層黨建工作的閉環(huán)管理模式,從而推進黨建工作持續(xù)改進[2]。將現(xiàn)代質量管理引入黨建,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黨建工作的管理理念,規(guī)范了黨建工作程序,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推動了黨建質量的提升。但現(xiàn)有研究和實踐一方面選擇性地忽略了高校黨建組織結構及運行機制與現(xiàn)代企業(yè)之間的區(qū)別,從而難以將現(xiàn)有的經驗遷移到高校黨建中;另一方面現(xiàn)有研究和實踐強調了現(xiàn)代質量管理的標準化部分,忽略了其與黨的建設相契合的更深層次的需求管理部分,因此限制了現(xiàn)代質量管理對黨建質量提升的作用。
黨建質量評價體系的研究關注評價指標、評價方法及結果運用三個方面。如周雙麗對高校黨建工作質量評價體系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組織領導與黨建職責,黨建工作制度,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工作,黨內集中性教育培訓活動,統(tǒng)戰(zhàn)、群團工作和老干部工作,條件保障,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等七項指標體系,并對指標權重進行賦值,采用自查、督查、抽查,結合匯報、實地調研等方式進行評價[3]?,F(xiàn)有黨建質量評價體系研究與黨建質量管理研究相比更貼近高校黨建實際,但也存在著不足。一是缺乏對評價對象的分析,評價者與被評價者比較單一,對評價者的教育、培訓及能力的提升不夠重視;二是對黨建過程的質量評價不足,提高黨建質量的效果欠佳;三是評價體系作為黨建質量提升的“傳動鏈”的運行機制分析不夠,評價結果的運用不夠有效。
二、高校黨建質量評價體系構建
基于現(xiàn)代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思想,構建適用于高校的黨建質量評價體系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的高校黨建質量評價體系評價組織建立;二是基于需求管理的高校黨建質量評價體系評價目標確立;三是基于設計過程質量管理的高校評價體系評價標準制定;四是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高校黨建質量黨建評價體系評價機制建立;五是基于質量管理基本原理的高校黨建質量評價體系質量提升螺旋建立。
(一)評價組織建立
高校黨建質量評價體系評價組織是指評價者和被評價者共同形成的組織關系,是高校黨建質量評價體系的基石。如果評價組織中的評價者或者被評價者過于單一,就會挫傷其他黨建相關者參與到質量評價中的積極性,從而影響評價體系在過程控制中作用的發(fā)揮。全面質量管理提出“三全一多樣”理念,即全員質量管理、全過程質量管理、全方位質量管理、多樣的質量管理方法及工具?;谌尜|量管理理論,質量評價體系的評價組織建立要覆蓋到黨建相關者全體成員和黨建相關的各個職能部門,其目的是將各黨建相關者提高黨建質量的各項活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高效統(tǒng)一的黨建質量評價體系。
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的高校黨建質量評價體系評價組織建立的意義是使評價者多樣化、評價過程化及職能明晰化。黨建評價的參與者可以是書記、委員、組織員、普通黨員及相關群眾代表等,他們既作為評價者,也作為被評價者?;谌尜|量管理的評價組織建立能夠保證黨建質量相關者全員參與到黨建評價中去,營造全員重視質量評價的環(huán)境,提升全員黨建工作能力。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的高校黨建質量評價體系評價組織建立有利于將黨建評價貫穿到黨建工作的各部分中去,從設計計劃、操作實施、評價總結到持續(xù)改進,真正地將黨建質量評價貫穿到黨建工作的過程中去,根據(jù)不同的工作內容編制相關標準操作規(guī)范,采取專業(yè)的控制、評價手段,即查即改,高效提高黨建質量?;谌尜|量管理的高校黨建質量評價體系評價組織建立要求黨支部、黨總支、組織部等各個職能部門要明晰黨建職能劃分,承擔相應的評價職責,要求其密切配合,加強溝通交流,通力協(xié)作以形成有機統(tǒng)一的評價組織。見圖1。
(二)評價目標確立
高校黨建質量評價體系評價目標是指從黨中央到普通黨員等各黨建相關者,期望通過建立黨建質量評價體系達到滿足各方需求的一組固有特性的集合。評價目標是質量評價體系的方向和出發(fā)點。如果忽略了評價目標的建立而追求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黨建工作則有可能誤入“形式主義”的歧途。黨建工作有其原則性部分,亦有其服務性部分。原則性部分包括黨員發(fā)展流程及“三會一課”開展的時間、次數(shù)等具體規(guī)定;服務性部分包括開展黨員學習、黨員活動及志愿者服務等。黨建目標的確立目的在于將原則性部分與服務性部分整合一致,在原則性部分對照標準,在服務性部分力求達到各方期望。“從滿足顧客需求出發(fā),一切為了顧客滿意”是現(xiàn)代質量管理的動因和歸宿,而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建工作是圍繞黨的宗旨開展的,因此兩者有其統(tǒng)一的思想內核。
基于需求管理的高校黨建質量評價體系評價目標的確立包含領會上級指示、開展需求調研及滿意度測評,同時通過科學的測評方法確立并改進評價目標。結合黨建工作的特性,評價目標的確立由以下三部分組成:一是嚴格按照上級部門對于開展黨建工作的規(guī)定和部署開展黨建工作,充分理解和領會上級部門的指示,這是確立黨建質量評價體系評價目標的出發(fā)點之一;二是采用問詢、問卷調查、觀察及實驗等方法調查黨建相關者的期望,對黨建相關者的需求進行調查分析,這是確立黨建質量評價體系評價目標的另一出發(fā)點;三是調查研究黨建相關者對于黨建工作質量的標準化程度感受、需求滿足感受及總體感受,通過滿意度指數(shù)客觀地、量化地描述黨建相關者滿意度,處理黨建相關者對黨建工作的意見,分析改進,逐步提高黨建相關者滿意度,以此提高黨建工作質量。見圖2。
(三)評價標準制定
高校黨建評價體系評價標準是指通過評價目標細化、量化、規(guī)范化、書面化而形成的對于具體黨建工作開展評價的依據(jù)。高校黨建評價體系評價標準是質量評價體系的核心。建立評價標準有利于評價的公正性、規(guī)范性,降低對評價者本身的素質和專業(yè)能力的要求。利用評價標準,被評價者能夠更為直觀地了解黨建工作相關技術要求,以此達到提高黨建質量的目標?,F(xiàn)代質量管理思想認為“質量是設計和制造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4]。高校黨建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應深入貫徹這一理念,其評價標準的建立要貫穿黨建工作的全過程,從過程著手提升黨建質量。
高校黨建評價體系評價標準依據(jù)評價目標建立,具體分為以下幾步:一是根據(jù)評價目標對黨建工作的開展進行整體構思;二是將黨建相關者需求轉換為技術要求,確定黨建工作的具體質量評價指標要求;三是對確定的具體質量評價指標要求進行重要程度的分級,便于進行重點控制;四是明確黨建工作開展的程序,將黨建工作進行責權劃分,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五是根據(jù)黨建工作開展情況制定實時控制方案;六是面向各個環(huán)節(jié)工作人員編制相應操作標準文件、評價標準文件及培訓指南等;七是通過滿意度調研及評價反饋的結果進行分析,改進完善評價標準。
(四)評價機制建立
高校黨建質量評價體系評價機制是指評價者對照評價標準對黨建工作的全生命周期進行評價的機制。為了保證質量評價體系的正常運轉,評價者與被評價者掌握評價標準是必要條件。評價標準制定完成后,高校應組織評價者和被評價者進行培訓,使其理解領悟評價目標,學習和了解各個具體質量評價指標要求及重要程度,明確自己具體負責的質量評價指標和評價職責,同時,高校應向評價者與被評價者發(fā)放質量評價標準文件。
評價機制不僅需要對標評價標準,而且需要組織評價者與被評價者共同分析產生偏差的原因,對質量評價體系的評價目標及評價標準提出改進建議。黨建工作的完成經過前期調研準備、評價目標確立、評價標準制定、計劃實施及滿意度測評五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會產生偏差而導致黨建質量沒有達到預期。例如,因為對于上級文件的領會理解不深產生的評價目標偏差、因為對于方法的掌握不熟練造成的評價標準制定偏差、因為組織能力的不足產生實施過程中的偏差、由于溝通不充分造成的滿意度感知偏差、由于調查對象的表達不完全造成的期望和感知的偏差等。作為黨建質量評價體系的負責人,不僅要關注計劃實施是否達到所制定的標準,也需要再度審視評價目標的制定、評價標準的制定是否存在偏差。黨建質量的提升依賴于質量評價體系的不斷改進,取決于評價目標及評價標準的不斷完善、評價制度的不斷修正,以及黨建質量評價體系中的評價者評價能力及黨建工作者的專業(yè)能力的不斷提升。
(五)質量提升螺旋建立
高校黨建質量評價體系質量提升螺旋是指每一次計劃、實施、評價均能夠對評價目標、評價標準進行改進完善,以此來推動黨建質量穩(wěn)步提升的機制。現(xiàn)代質量管理理論認為,在一定的時期內,為了企業(yè)的生存和發(fā)展,應有一個最適宜的質量水平區(qū)域[4]。在高校黨的建設中,不同高校有其特殊性及發(fā)展階段性,不同時期,也具有最適宜的質量水平區(qū)域。如果不按照適宜質量水平區(qū)域,一味要求短時間內達到高質量水平,由于人力、物力及發(fā)展基礎限制是難以實現(xiàn)的,即使勉強實現(xiàn)也會超過所能夠承載的負荷。因此,在制定評價目標及評價標準時要考慮到適宜性,不可一味要求嚴格,隨著時間的推移,適宜質量水平區(qū)域會向更高的水平變化。見圖3。
質量提升螺旋的推進系統(tǒng)由三部分組成:一是由領導班子建設、支部建設及黨員發(fā)展組成的驅動性的“主動輪”;二是由黨員管理教育、黨建保障體系、黨建結果及創(chuàng)新發(fā)展組成的從動性的“從動輪”;三是由黨建質量評價體系組成的鏈接兩個三角的“鏈條”。質量提升螺旋在領導班子的堅強領導下,支部充分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高質量發(fā)展黨員,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提升黨建質量的動力源。借助不斷改進完善的黨建質量評價體系,完善黨建保障機制,對黨員進行高質量教育管理,形成高水平的黨建成果及創(chuàng)新發(fā)展,最終達到提升黨建質量的目標。見圖4。
三、高校黨建質量評價體系的有效運行及保障
機制
(一)建設和發(fā)揚黨建質量評價文化
黨建質量評價文化是指在高校黨組織及其相關者中逐步形成的有關質量評價的價值觀和責任意識、管理思想和道德規(guī)范、專業(yè)知識、評價手段、評價工具等因素的總和。要實現(xiàn)全面質量管理,就需要高校黨建相關者都參與到黨建質量管理評價體系中來。建設和發(fā)揚黨建質量評價文化要從以下三方面著手:一是加強黨建質量評價體系的物質層面建設,加強黨建評價活動場所、設施建設和黨費保障等;二是加強黨建評價體系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標準文件等的建設和宣傳普及;三是將提升黨建質量融入到基層黨建的文化建設中去,在精神層面加強使命、愿景及價值觀建設。
(二)制定適宜的黨建質量評價目標
在黨建質量評價目標的確立上,要充分考慮到高校黨組織的基本情況,制定相對適宜的質量評價目標。提高黨建質量、建立黨建質量評價體系并貫徹落實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工程,必定會加重黨務工作者的負擔。在建立黨建質量評價體系的初期,要化繁為簡,建立相對較為基礎的評價目標和較為簡潔的評價標準,讓黨務工作者有逐步適應的過程。在建立黨建質量評價體系一段時間后,要充分地與黨務工作者進行溝通,讓黨務工作者積極地參與到黨建質量評價體系的改進中去,讓其充分地理解黨建質量評價目標及評價標準的內涵。黨建質量評價體系逐步地化簡為繁,制定更高的目標,更加嚴格細化評價標
準。待黨建質量評價體系逐步趨于成熟時,黨務工作者對于黨建的理解更加深刻,黨建工作能力更強,可以逐步地降低形式上的評價標準要求,逐步提升黨建內涵式的評價目標和標準。黨建評價體系再度化繁為簡。
(三)建立全面的黨建工作者培訓制度,鼓勵其參與培訓
黨建質量評價的建立、實施與改進都離不開黨務工作者及黨建質量評價者的參與。他們是黨建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者,黨建質量評價體系的水平取決于他們的判斷。因此,他們要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才能夠建立高水平的黨建質量評價體系。他們是黨建質量評價體系的推廣者,所以要對黨建質量評價體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十分了解。他們是黨建質量評價體系的實施者,所以要對黨建評價目標、評價標準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對各種評價方法要掌握到位。他們是黨建質量評價體系的完善者,所以要有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因此,建立全面的培訓制度,鼓勵黨務工作者和黨建質量評價者參與到培訓中來,不斷提高黨建相關者的素質和專業(yè)能力是黨建質量評價體系能夠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提高黨建工作者的素質和專業(yè)能力,既能提升黨建工作質量,也是建立黨建質量評價體系的出發(fā)點。
(四)加強各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
打破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壁壘,加強黨委組織部,其他黨務部門,二級黨組織、黨支部、黨小組之間的溝通交流,建立互融互通的黨建工作者溝通交流平臺。建立各職能部門的長效溝通機制,鼓勵各職能部門共同協(xié)作制定黨建質量評價目標及評價標準,共同研討解決黨建質量評價體系中遇到的問題,不斷改進完善黨建質量評價體系。將各黨建相關者提高質量的各項工作及機制結合在一起,有助于形成一個統(tǒng)一高效的黨建質量評價體系。
建立黨建質量評價體系是提高黨建質量的重要手段。成熟的現(xiàn)代質量管理理論與思想為建立黨建質量評價體系奠定了理論基礎。在高校黨建工作中導入現(xiàn)代質量管理體系,進行質量評價體系的實踐和研究,為建立高校黨建質量評價體系積累寶貴的經驗?;诂F(xiàn)代質量管理的高校黨建質量評價體系應當摒棄基于結果的評價體系,充分考慮到高校黨建實際情況,將評價體系納入到黨建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采用全員評價、全過程評價、全方位評價的方式,提高黨建相關者的素質和專業(yè)能力,不斷完善和改進評價體系,最終提高黨建質量。建立黨建質量評價體系應當遵循先簡再繁,再化繁為簡的原則,充分考慮到黨建工作者的接受情況,建立全面的培訓制度,發(fā)揚黨建質量評價文化。高校黨建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需要依據(jù)高校黨建實際情況,尋求適宜的、階段性的評價目標及評價標準,通過黨建工作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各職能部門的通力協(xié)作,共同推動質量提升螺旋,不斷提高高校黨的建設質量。
參考文獻:
[1] ?田乃清.高校黨建工作導入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可行性分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30(12):50.
[2] ?張建富,蔡志強.基于PDCA循環(huán)提高基層黨建質量[J].新視野,2020(5):103.
[3] ?周雙麗.高校黨建工作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高教學刊,2021(8):156.
[4] ?馬風才,谷煒.質量管理[M].3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8:7.
編輯∕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