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生輝
【摘要】新時代下,受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傳統(tǒng)的線下教學受到極大沖擊,線上線下融合教學逐步受到重視,并在教育領域快速發(fā)展應用?;诖耍處熼_展教育工作的理念不斷發(fā)生變化,教育質量逐步提升,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也得以充分調動。對于數學學科而言,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各類問題,通過實施線上線下融合教學能夠有效增強教學實效。但在實際開展線上線下教學時,受教師信息技術、硬件設施等因素的影響,實際取得的教學效果難以達到預期,本文在此重點分析新時代下開展小學數學線上線下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應對策略,以利教學實踐。
【關鍵詞】小學數學? 線上線下教學? 翻轉式? 互助式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2)04-0091-03
現階段,信息技術發(fā)展迅猛,在各個領域應用的程度日益深化,產生的影響也愈加廣泛。對于教育領域來說,伴隨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滲透應用,推動了各方教育主體的教育觀念和理念的變化,豐富了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了教學模式,為學生個體的全面發(fā)展和教育事業(yè)的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了極大的支持。就數學學科而言,學習難度相對較大,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有所不足。因此,數學教師在實際開展該學科教學時,必須要準確把握時代變化趨勢,在教學觀念和理念上與時俱進,并密切結合當前疫情時期對于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所帶來的各個方面的影響,切實發(fā)揮信息技術作用,推動線上線下教育有效融合,切實提升該學科教學質量。基于此,教師應深入剖析當前時期開展小學數學線上線下融合教學存在的問題,結合基本學情與教學經驗等,提出科學有效的應對策略,切實增強數學學科教學效果。
一、新時代下小學數學線上線下教學存在問題
1.教育平臺選擇難度較大
當前時期,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其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催生了各式各樣的線上教育平臺。教師在選擇線上教育平臺,與線下課堂教學相結合時,缺乏可以參照的標準。一般來說,教師更加傾向于具有較大知名度和選擇數量相對較多的教育平臺,以此確保開展線上線下教育具有的穩(wěn)定性與連續(xù)性。同時,受多種因素影響,學校所提供的線上教育平臺,在校外訪問時受限,相關的技術還有待改進提升。因此,教師在實際開展線上線下教學時,難以確保各階段教學工作的有效銜接。此外,很多教師在選擇線上教育平臺時,會參考其他教師做出的選擇,并且對于較為熟悉的平臺更為青睞,然而未能結合基本學情,導致線上線下教學難以實現深度融合,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科的教學效果,增大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
2.線上教育資源單一
雖然運用互聯(lián)網技術能夠搜集非常豐富的教學資源,但是對于每一個教育平臺來說,其收錄的教育資源實際上相對有限。同時,很多線上教育平臺的教育教學資源,未能及時更新,資源較為陳舊且與課程教學相對不符,缺乏適用性。受此影響,教師在運用線上教育平臺進行教學時,還需提前利用其他渠道搜集學習資源,并共享給學生,無法有效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同時增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難以滿足學生線上線下的學習需求,進而對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
3.部分課程設計需進一步優(yōu)化
教師在具體應用線上教育平臺與線下課堂教學相結合時,可以發(fā)現線上教育平臺部分課程設計,主要還是開展線下教育相關的內容,二者存在一定的重復性,不利于線上線下教學的融合。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時,需要對線上線下教學內容進行改進,以此確保與線上教育課程設計相融合。然而,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密切關注線上教育平臺的教學內容,并與線下教育資源相結合,及時進行修改完善,而非直接將線上平臺教育資源直接共享給學生。
4.難以全面掌握學生學習情況
教師在開展線上教育教學工作時,僅能了解學生在線上對某一部分知識的學習情況,無法掌握學生線下對相關知識的學習進展。同時,學生利用線上教育平臺進行學習的進度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習情況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在實施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時,應對學生各方面的學習情況密切關注,并不斷強化線上互動交流,促使預期教育效果不斷增強。由此要求教師在線下需加強對班級學生的了解,與線上學習情況相結合,持續(xù)增強教育教學有效性。
基于新時代下小學數學開展線上線下教學存在問題可知,要想從根本上解決以上問題,需要深化線上線下教育的融合,實現學科教育與智能化和智慧化的結合,進一步豐富學生學習資源,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并科學合理開展教學評價。因此,教師應結合疫情因素和教育事業(yè)現代化發(fā)展特點,合理運用各類信息技術工具,創(chuàng)新應用線上線下互補式與翻轉式兩類教學模式,著力解決線上線下教育存在的平臺選擇難度大、教育資源單一等方面的問題,助力教學實效性的不斷增強。本文在此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為例,探究分析開展線上線下教學的策略。
二、新時代下小學數學線上線下教學策略
1.應用互補式教學模式實現學生線上線下針對性、個性化學習
新時代下,線上線下互補式教學模式即要求學生在對學科知識進行學習時,在線上主要是學習知識技能,而在線下主要是學生間開展互動交流,并解決線上學習發(fā)現的問題等,由此可以在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等方面,實現線上線下的互補。在此教學模式當中,教師開展線上教學需要合理地運用學習資源,突破單一平臺選擇限制,為學生共享學習資源包,促使學生在課前可以借助線上資源進行認真學習。在線下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就線上學習的內容進行相互交流和探討,并鼓勵學生以小組或其他形式展示自身線上學習收獲,以此促使學生自學能力和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均能夠得到顯著提升。
比如,在開展《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合理應用線上線下互補式的教學模式,圍繞學習該部分知識的核心問題,充分發(fā)揮教師引導作用,持續(xù)提升學生學習該部分知識的針對性。如教師可以先在線上對學習內容進行預設,可以以長方體展開圖為例,設置課前預習單和微視頻以及資源學習包等,并利用QQ或微信等平臺,將預習單發(fā)送給學生家長,要求學生依據預習單思考對應面所處的位置,探究制作長方體模型,并充分發(fā)揮空間想象力,對立體圖形和平面展開圖之間的對應關系進行探究。同時,教師要鼓勵家長拍照記錄學生學習成果,并共享到班級群中,其他學生及家長在觀看后可以互相進行評價。通過開展具有趣味性的線上課前實踐活動,使得學生在線下課堂學習時,更加具有學習自信,也提供了學習該部分知識的基礎。在線下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核心問題向學生提問,如“長方體展開圖包含哪幾個面?具有什么特征?如何計算各個面的面積?”學生通過線下的互動交流,可以較為快速地理解長方體展開圖所具有的特點,并從實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計算長方體表面積的公式。因此,通過應用互補式的線上線下教學模式,不僅可以確保教師開展知識及技能講解的針對性,而且顯著提升了線上線下互動學習的效果。再如,教師在要求學生制作長方體和正方體學具時,也可以圍繞核心問題運用互補式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實現對該部分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受課堂容量等因素的影響,傳統(tǒng)課堂能夠展示的作品數量非常有限,然而在新時代下,教師通過運用線上平臺,學生可以將所制作的學具及時共享到班級群中,全方位展示個性化學習成果,并便于他人欣賞。在開展線下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組織學生深入探討交流,引導學生將各自想法展示出來,并就制作長方體等學具經驗進行分享,同時就其優(yōu)勢、不足進行分析。比如,如何對長方體的長、寬、高長度進行設定,如何運用長方體的特點制作出學具,并鼓勵學生就作品存在問題提出改進的措施。通過該種方式開展線上線下學習,學生能夠認識到如果制作的長方體學具存在問題是何種原因導致?;诖耍處煵粌H可以提高課堂容量,進一步延伸傳統(tǒng)數學課堂,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深化對長方體特點的理解,促使學生形成空間觀念,個性化學習成效也進一步凸顯。
2.應用翻轉式教學模式實現學生共同發(fā)展和自主學習
相對于互補式教學模式來說,翻轉式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核心思想在于先學后教,并且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制定教育策略。該教學模式在當前時期較為常見,已經取得廣泛的應用效果。在翻轉式線上線下教育模式下,要求教師應提前籌備好開展線上教育的各類學習資源以及學生實現自主學習的資源包等,并鼓勵學生在線上盡可能完成所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在開展線下課堂教學時,教師主要是結合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綜合考慮學生實際學習進度,與學生面對面交流診斷,為其提供個性化的輔導,以此解決存在的問題,提升教學效果?;诖?,教師開展教學的課程設計更為完善,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掌握也更為全面,同時進一步豐富了學習資源,為學生共同發(fā)展與自主化學習提供了極大的支持。
比如,在就《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采取翻轉式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由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要求學生間加強互動交流,實現共同發(fā)展。在進行線上學習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在線交流工具進行溝通,表達各自的解題思路,并選擇部分學習相對較好的學生,擔任“小老師”角色,通過錄制微課視頻或直播等多種方式,對其他學生進行在線輔導?!靶±蠋煛笨梢詫⒅谱鞯膶W習視頻,在班級群中分享,其他學生在觀看視頻后,需要進行補充或是提出其質疑。此后,學生可以在線相互進行答疑和探究,實現知識共享,以此轉變以往學生單獨觀看教學視頻的學習方式,實現多人在線互動交流 ,進而實現共同發(fā)展。在開展線下學習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教育診斷和指導,及時解決學生線上學習存在的疑問,牢牢把握學生形成知識的生長點與銜接點。如教師可以問學生長方體的體積由長寬高相乘和底面積乘高具有何種聯(lián)系,如何進行轉化,計算結果是否相等等。在開展線上學習過程中,教師要賦予學生學習自主權,鼓勵學生學會聽取他人意見,并積極表達自己見解,實現學生間互動探究學習。在線下,教師可以設計核心問題,引導學生深化學習,并對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以此幫助學生自主掌握學習方法,構建更為健全的知識體系,達到共同發(fā)展的目的。再如,教師在應用翻轉式線上線下教學方法開展體積與體積單位教學時,可以由學生根據學習單的引領,實施自主學習。在進行線上學習時,師生可以共同制定學習掌握體積知識的技能目標等,然后由學生結合個人學習情況,對具體學習目標進行制定,并在學習單上將自主實施的學習情況填寫完整,即學生按照學習單在線上開展自主探究學習,教師提出相對宏觀的學習目標,學生結合自身學習情況制定自主學習目標。教師應賦予學生較多的自主掌控權,如自主控制視頻學習的進度等。在對相鄰體積單位為什么進率是1000進行學習時,如果感到存在困惑,可以自主控制學習速度與進程,進而完成學習任務,也可以在線上申請互助或線下向教師及同學求助以完成自主學習過程。
通過以上對互補式和翻轉式線上線下學習模式的舉例探究,可以發(fā)現兩類學習模式各自的特點。一方面能夠有效解決以往線上線下學習存在問題,另一方面與時代特點更為相符,更加能夠促進小學數學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在互補式教學模式下,可以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成果,但是要求數學教師在對微課視頻和資源學習包等進行制作或選擇時具有較高的水平,并且要能夠組織開展線下高質量的互動課堂,具備一定的活動組織能力,因而要求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習,提升自身實踐及創(chuàng)新能力。而對于翻轉式教學模式而言,可以顯著增強學生開展線上線下學習的針對性、及時性等,但是要求教師要能夠融合各個教育平臺中的學習資源,并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輔導服務,要求教師必須要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而且在線準備的學習資源應具有一定的層次性且較為豐富,以此才能確保預期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結語
總體來看,新時代下,開展小學數學線上線下教學是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與時代發(fā)展相融合的產物,為改進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減輕師生教與學的負擔等,提供了更為有效的方式。教師通過對互補式與翻轉式教學模式的合理應用,并不斷加強對其他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能夠顯著增強線上線下教學實效,有效解決以往實施線上線下教學存在問題。教師在具體推進線上線下教學發(fā)展過程中,要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yǎng),合理運用各類線上教育資源,并持續(xù)增強線上線下融合程度,創(chuàng)造出更為靈活多樣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才能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提供更為廣闊的課件,切實提升教育質量與學生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馮玉云.小學數學線上線下混融教學的問題探析及對策[J].女人坊,2021(16):2.
[2]龔曉英.淺析數學線上和線下教學有效銜接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2):60.
[3]蔡梅香.智借“數學+”,助力線上教學成功“突圍”[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0(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