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視頻運用在教育教學中,能夠發(fā)揮出獨特的優(yōu)勢,包括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互動探究學習、理解掌握知識內容等。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微視頻,具有預習信息技術課程、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教師可以根據(jù)信息技術課程主題內容,將微視頻應用在實際教學中,包括:提供微視頻,輔助學生更好預習;運用微視頻,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開發(fā)微視頻,鞏固提升學習成效。新課改下應用微視頻教學,可以提高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成效。
關鍵詞:微視頻;初中信息技術;輔助預習;合作探究;鞏固知識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2)09-0131-04
微視頻是在計算機、攝像工具、剪輯軟件與互聯(lián)網(wǎng)等的支持下,催生出的一種形態(tài)多樣的視頻,短則幾十秒,長則20分鐘左右,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應用十分廣泛,成為很多個體或者組織記錄生活、商業(yè)運營、教育教學的重要工具與資源。教育現(xiàn)代化背景下,微視頻也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在教育教學中,以微視頻為核心構建的微視頻教學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等,在新時期的教育教學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是初中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ǎng)學生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計算機等的操作技能,使之形成信息素養(yǎng)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等。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微視頻,可以更好輔助學生課前預習,高效實施課堂教學,更好復習鞏固課程知識,提高信息技術的教學效果。
一、 微視頻的制作以及運用教育教學中的優(yōu)勢
教育現(xiàn)代化背景下的教學中,更好運用微視頻,教師需要根據(jù)課程主題內容與教學目標,精心準備各類鏡頭與講解詞,進行畫面描述,設計系統(tǒng)性的腳本,然后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制作。所需工具包括計算機及其輔助設備、耳麥、PPT、錄屏軟件等,錄制方式包括錄屏式、拍攝式、合成式、混合式等,還要后期加工。微視頻運用在教育教學中,分為課前微視頻、課中微視頻、課后微視頻。課前微視頻可以輔助學生自主預習,實現(xiàn)課堂翻轉,熟悉基礎知識;課中微視頻能夠豐富教學資源,增強學生學習體驗,不用過多口述就可以生動直觀演示;課后微視頻通常用于歸納總結知識,輔助學生進行知識鞏固,適當進行知識拓展。制作微視頻時,主要標準是目的性、科學性等。明確知識內容與教學目標;知識正確,講解與書寫規(guī)范;服務于主題教學和學生學習,點明主題,符合學生認知特點。
微視頻運用在教育教學中具有獨特優(yōu)勢:一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微視頻中包含圖文并茂的內容,其生動的畫面、簡略的文字、動聽的聲音等,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身臨其境般進入課程學習中,在生動的畫面與教師風趣幽默的講解下,培養(yǎng)課程學習的興趣;二是促進互動探究學習,微視頻可以運用在課前預習、課堂教學,教師引導學生借助微視頻學習新知識,解答各類問題,完成相應任務,幫助學生更好學習,營造積極活躍的學習氛圍;三是理解掌握知識內容,教師根據(jù)課程主題內容,結合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基本認知,設計和制作針對性的微視頻,通過動畫、思維導圖與口述講解等展現(xiàn),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概念,掌握知識的運用和相關操作方法等。
二、 微視頻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預習信息技術課程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用微視頻教學,首要的意義在于輔助學生更好預習信息技術課程,通過預習新課可以熟悉基礎知識,記錄問題,便于在課堂上針對性聽講,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需要根據(jù)信息技術課程提前制作微視頻,然后在課前推送給學生,布置課前自主預習任務。
比如,在浙教版2020的七上的“信息處理工具”的教學中,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各類計算機、系統(tǒng)組成、移動終端等。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習安裝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與應用軟件,對系統(tǒng)進行優(yōu)化等。根據(jù)這些內容制作微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寫出安裝系統(tǒng)與軟件主要步驟。教師在課程開始前,通過提問、布置簡單任務等,檢測學生課前預習效果。
(二)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核心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這是與信息技術課程相關的正確價值理念、關鍵能力、必備品格,包括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shù)字化學習、信息社會責任。初中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微視頻教學,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還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比如,基于浙教版2020教材,在“多媒體世界”單元中,結合“音頻數(shù)據(jù)處理”的課程,教師可以借助豐富的音頻文件,教授學生將背景音樂和朗誦聲音混音處理,操作消噪、剪輯、添加回聲、調節(jié)音量、淡入淡出。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操作流程,讓學生借助微視頻進行課堂合作探究學習。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與鞏固訓練中,學生經(jīng)歷知識生成過程,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三)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視頻廣泛應用在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復習中,教師基于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課程教學方式,布置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進行課上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以及讓學生觀看微視頻歸納總結,鞏固提升信息技術知識、操作技能等,完善這些過程,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比如,基于浙教版2020教材,在“多媒體世界”單元中,結合“視頻數(shù)據(jù)”,教師提前制作相關演示文稿和預習微視頻,要求學生認真觀看微視頻,明確如何進行視頻的采樣、量化、編碼、壓縮,認識各類視頻文件等,打好課上學習的基礎。課堂上,教師根據(jù)學生課前預習情況,借助微視頻講解:視頻數(shù)字化,數(shù)字視頻文件特點,包括MP EG、MPG、DAT、AV、WMV、FLV、3GP等格式。通過布置視頻數(shù)據(jù)壓縮的小組合作探究任務,讓學生觀看微視頻后參與探究,教師根據(jù)各組的展現(xiàn)情況點評,進行總結性講解。課后,教師布置利用視頻壓縮軟件壓縮一段網(wǎng)絡視頻的任務,讓學生運用視頻壓縮的基礎理論結合WinAVI、格式工廠等軟件,參與視頻的壓縮制作。在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更多的是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學生有更多自學和訓練機會,提高自學能力。
三、 微視頻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提供微視頻,輔助學生更好預習
微視頻運用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首要的應用是輔助學生更好預習。由于初中信息技術教材中的章節(jié)知識點較多,有的還比較抽象難懂,學生在學習與理解這些內容時會遇到一些問題和挑戰(zhàn)。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可以提前熟悉基礎概念與基本操作,為課堂高效聽課打好基礎。但是由于初中生的信息技術基礎不佳、認知能力偏弱,無法很好地自主預習,因此教師可以基于課程知識要點設計與制作微視頻與輔助學案,提前提供給學生,布置自主預習任務,要求學生在上課前完成預習,并借助校園網(wǎng)或家庭網(wǎng)絡反饋給老師。
例如,基于浙教版2020的“多媒體世界”的“圖像數(shù)據(jù)”,重點讓學生獲取與管理圖片,包括走進圖片世界、獲取圖片、圖片瀏覽與管理等內容。通過研讀教材與課程目標,明確本節(jié)的教學目標:認識信息傳遞中圖片的重要作用;掌握圖片獲取的途徑與方法;理解圖片格式與主要類型;能夠運用常見圖片處理軟件,運用合適的方法進行圖片加工,如調整圖片亮度、大小,進行裁剪、旋轉與轉化格式等操作?;谝陨戏治?,教師制作微視頻,將風景、人物、動物等多組圖片融入學案中,讓學生觀看預習微視頻,借助這些圖片試著操作,熟悉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打好課堂學習的基礎。
(二)運用微視頻,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 創(chuàng)設生動問題情景
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一般分為新課導入、新課講授、操作訓練、課堂總結四個部分。新課導入重點是高效,做到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與主動討論。因此,教師可以基于信息技術課程的主題內容,在明確教學目標與基本學情的基礎上,制作微視頻,運用在課堂導入中,提出針對性的導入問題,創(chuàng)設生動的問題情景,引領學生思考與討論。
例如,基于浙教版2020“走進網(wǎng)絡”的單元,根據(jù)網(wǎng)絡發(fā)展簡述、網(wǎng)絡服務與協(xié)議、網(wǎng)絡硬件、網(wǎng)絡安全的課程,在讓學生初步預習課程的基礎上,教師要展現(xiàn)不同于預習內容的微視頻。比如基于信息瀏覽的板塊,教師可展現(xiàn)故事化的微視頻:小王是一名上班族,早上起來后習慣用手機天氣軟件查看今日天氣情況,然后查看微信消息;方便期間打開“今日頭條”瀏覽推薦的每日新聞,聽《人民日報》的公眾號推送的新聞語音;上班期間,他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資料、整合信息,用專業(yè)繪圖軟件進行工作;上下班乘坐地鐵期間,他觀看“知乎”“豆瓣”的文字信息與一些短視頻;晚飯時,他用“下廚房”查看如何做紅燒肉。用微視頻展現(xiàn)這樣生動的生活情景,讓學生直觀明確什么是信息瀏覽,提出你在計算機或移動終端上瀏覽過哪些信息、運用哪些軟件工具、作用是什么等問題,以此引發(fā)學生回顧過往生活,積極思考與參與討論,進入本課教學。
2. 輔助學生合作探究
新課改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凸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引領學生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精神。初中生的信息技術知識薄弱、操作能力不佳,為輔助學生更好參與課堂合作探究,教師要在講解基礎知識后,布置合作探究任務,提供相應微視頻,確保學生更好完成任務。微視頻要生動形象,針對一個點講明講透,更好發(fā)揮微視頻的優(yōu)勢。
例如,基于浙教版七下“認識多媒體”的課程,通過研讀本課內容,明確主要教學目標是:認識多媒體及其應用,學會運用關鍵詞搜索相關網(wǎng)頁,初步學習ACDSee軟件和瀏覽圖片,學習Media Player Classic軟件,用它播放音樂與視頻等。教師布置合作探究任務:閱讀教材熟悉基礎知識,運用這兩個軟件完成瀏覽圖片、播放音視頻。教師將《ACDSee的使用》PPT與《如何使用Media Player Classic》的微視頻推送給學生,要求學生認真觀看,通過獨立思考與小組研討,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到了規(guī)定時間后,教師在每個小組中抽選一名學生演示,根據(jù)他們的完成情況進行點評與總結。
3. 解答講解相關問題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既要教授學生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指導學生基本操作技能,還要培養(yǎng)學生信息意識、計算思維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學生在自主學習基礎知識、解答問題、完成任務中,還會遇到不少問題,阻礙了進一步學習,導致課堂學習效果不佳。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提前準備或者現(xiàn)場搜索微視頻,將其推送給學生,輔助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解答學生心中的疑惑,解決學習新知識、完成創(chuàng)作任務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例如,基于浙教版2020“走進網(wǎng)絡”與“人工智能基礎”的單元,根據(jù)智能家居的發(fā)展趨勢,教師可以結合蘋果、華為、小米、海爾等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形態(tài),講解這些公司在智能家居方面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讓學生明確當今社會智能家居的發(fā)展狀況與未來的發(fā)展前景,認識到智能家居可以讓生活更美好。學生在學習時會遇到一些問題,如:為何不同品牌的智能設備不能通用?基于此,教師就可以搜索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方案的宣傳微視頻,加上不同傳輸協(xié)議的微視頻,讓學生通過自主觀看微視頻理解其中的原理,從而解答心中的困惑。
(三)開發(fā)微視頻,鞏固提升學習成效
1. 復習鞏固基礎知識
完成大部分的知識教學后,為了鞏固提升學習成效,教師還可以開發(fā)課后鞏固的微視頻,輔助學生鞏固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在這類微視頻中,重點是加入與基礎知識相關的生活化情景、思維導圖等,讓學生通過認真觀看微視頻,了解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系統(tǒng)性地復習鞏固基礎知識。
例如,浙教版2020七下的“算法和數(shù)據(jù)結構”課程教學后,教師可以根據(jù)本節(jié)內容,設計和制作含有思維導圖的微視頻。在相關的微視頻中,教師要加入這些內容:生活和算法,算法的表示,算法的控制結構,初識數(shù)據(jù)結構,線性表,數(shù)據(jù)結構與算法,其中又包含很多細化的內容,生活與算法又有理解計算機處理問題的一般過程、計算機語言的發(fā)展、生活與算法的關系等。學生觀看復習微視頻,可以認識算法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基礎知識,能夠在認識算法的表示、控制結構、數(shù)據(jù)結構的基礎上,通過分析、設計算法探析問題。
2. 鍛煉學生操作能力
信息技術學科與其他學科有所不同,它更加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通過掌握一定的操作方法,可以運用計算機和智能終端設備,借助各類軟件工具以及搜索引擎,解決不少生活問題,提高生活與學習的效率。因此,初中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后,教師還要提供與操作相關的微視頻,布置基本操作的任務,讓學生借助微視頻鞏固相應的動手操作步驟,完成基本操作的訓練任務。
例如,浙教版2020八上“Python”的課程,教學目標是:認識圖形化界面設計的思路與步驟;認識tkinter模塊,掌握常用組建功能方法;運用tkinter模塊編寫簡單程序,提高運用能力。根據(jù)本課的基礎知識,在讓學生認識順序結構,學會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代碼、調試運行后,可以布置相應操作任務。比如編寫計算圓的面積與周長的程序。這需要先分析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設計相應算法,流程圖表示后填空代碼,按F5鍵輸入圓半徑R,觀運行結果。初中生通過認真觀看操作微視頻,根據(jù)要求完成任務,可以提升操作能力。
3. 輔助學生完成作業(yè)
為全面鞏固信息技術課堂所學,提高學生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成效,教師還要開發(fā)綜合性的微視頻,布置相應的課后訓練作業(yè),要求學生在觀看相應的微視頻后,根據(jù)作業(yè)要求,運用所學知識,按照操作步驟,完成相應的創(chuàng)作。教師及時批閱學生的課后訓練作業(yè),根據(jù)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反饋與針對性的講解。
例如,浙教版2020“算法的控制結構”,重點是讓學生掌握算法的三種結構的概念、流程圖的繪制方法,聯(lián)系實例列出算法控制結構的案例,并給出相應流程圖。教學完成后教師提供復習順序結構、分支結構、循環(huán)結構的微視頻,拓展常見的兩種循環(huán)結構:直到型、當型循環(huán)。初中生觀看這個微視頻,可以復習算法的控制結構,掌握算法的控制結構基礎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基于這個背景,教師可以布置這些課后任務:寫出1+2+3+4+5的一個算法,用流程圖表示“計算100以內的數(shù)和”的算法,要求學生運用課堂所學,結合微視頻中總結的相應的步驟,根據(jù)任務的要求完成制作。完成之后,教師讓學生代表展示制作的作品,鼓勵學生說說自己的制作思路,遇到問題怎樣尋求問題的解決辦法,讓學生進行互評,尋找最優(yōu)的制作方案,鼓勵評價與總結要點。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微視頻是一種借助攝像機、手機、計算機等拍攝和制作的一種視頻短片,具有時間短、形式多、內容廣的特點,運用在教育教學中,能夠發(fā)揮重要作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微視頻,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可以輔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前預習,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合作探究,更好掌握基礎知識,提高操作能力,鞏固課堂所學,完善課后復習,發(fā)揮其優(yōu)勢,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翁力.探究微視頻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信息系統(tǒng)工程,2015(4):150-151.
[2]劉桂梅.探究微視頻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中小學電教(上),2016(12):58-59.
[3]付婷婷.微視頻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版,2018,14(1):129-131.
[4]朱建峰.微視頻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S1):169-171.
[5]李軒.微視頻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讀寫算,2020(3):22.
[6]陳浪.微視頻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教育觀察(上半月),2019,8(2):52.
作者簡介:朱戀(1989~),女,漢族,浙江義烏人,義烏市雪峰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階段信息技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