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孟娟,曾靜,文艷紅,劉蝶,江婷婷
德陽市人民醫(y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四川 德陽 618000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進步,人們對健康的需求越來越高[1]。護理作為醫(yī)學領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提升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水平、維護人們健康,促進社會和諧中扮演著重要角色[2]。護理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學科,不僅要求動手操作能力強,還要求從不同角度多方位的看待患者的病情[3]。而護理本科生作為護理高學歷人才隊伍的新鮮血液,且實習階段是護生轉向護士不可或缺的階段[4]。因此,從護生階段就著手培養(yǎng)其臨床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對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能起到積極作用。然而,現(xiàn)階段大部分的護理臨床帶教仍采用傳統(tǒng)單一學科理論與操作相結合的模式,形式枯燥、內容重復分散,嚴重影響學生參與臨床教學的積極性以及知識的獲取程度,使得臨床教學質量下降[5]。以疾病為導向的整合式教學是臨床教師以疾病為中心,通過整合兩個或兩個以上學科領域的信息、技術及觀點教學活動,實現(xiàn)單一學科內容不能達到的目的,幫助學習者掌握具體學科素養(yǎng)之外內容,使其具備跨學科知識解決復雜問題、進行跨學科交流、開展跨學科協(xié)作,以及整合創(chuàng)新等[6]。目前以疾病為導向的整合式教學已廣泛在國外教學領域進行應用[7]。本次主要是將以疾病為導向的整合式教學在護理本科生中進行運用,以探索其教學效果,為后續(xù)進行臨床實習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jù)。
選擇本院呼吸內科2021年1~6月的40名實習護生為對照組,其中女36名,男4名;平均年齡(21.25±1.46)歲。2021年7~12月的40名實習護生為試驗組,女35名,男5名,平均年齡(21.41±1.28)歲。兩組本科實習護生年齡、性別差異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學生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1.2.1 干預方法
對照組實習護生采用傳統(tǒng)帶教方式進行臨床教學,教學過程采用清單式教學管理,學生入科時介紹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整體概況及4周臨床實習教學安排,教學方法采用PBL+情景模擬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解決臨床護理問題能力。試驗組在此基礎上采用以疾病為導向的整合式教學模式。具體內容為:①成立以疾病為導向的整合式學習小組:根據(jù)呼吸系統(tǒng)疾病臨床診療特點,小組成員納入呼吸內科、腫瘤科、胸外科、病理科、影像科、超聲科護理教學骨干組成,團隊成員學歷均為本科及以上,具有五年及以上臨床教學經(jīng)驗。②以疾病為向導的整合式課程設計:根據(jù)臨床教學目標,通過循證、結合呼吸內科臨床典型案例,確定以肺癌為主線,通過多學科整合多元化理論課程及臨床操作課程,以疾病為主線整合多學科板塊理論知識;根據(jù)疾病教學要求,多學科團隊根據(jù)案例確定并錄制教學內容。③教學組織與管理:重建整合式教學組織,實現(xiàn)臨床教學跨學科融合。在以呼吸系統(tǒng)疾病為主線的基礎上,重構教學組織、管理制度、跨學科臨床教學實施路徑和教學質量管控。結合呼吸系統(tǒng)疾病臨床特點,基于最新證據(jù),編制以疾病為導向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及教學評價等;教學前進行集體備課、交叉聽課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④學生教學管理:建立微信平臺教學管理群,入科第一周發(fā)放肺癌教學案例和教學情景,并將錄制的教學課程發(fā)在微信群內,給學生提供一個以疾病為導向的教學內容整合框架,讓學生根據(jù)教學內容查閱相關學習資料并記錄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第二周進行多學科整合式的線下集中教學和答疑,引導學生系統(tǒng)化掌握疾病護理知識。第三周進行以疾病為導向的MDT護理教學查房,按照疾病變化的“癥狀-診斷-鑒別診斷-治療-護理干預”規(guī)律進行教學查房,引導學生系統(tǒng)掌握疾病癥狀、病理生理、診斷要點、鑒別診斷和治療護理方案,各??评蠋熢诓榉窟^程中進行護生專業(yè)知識的誘導、完善,以促進護生探究、發(fā)現(xiàn)、強化對專業(yè)知識的記憶和遷移。具體計劃見表1。
表1 以疾病為導向的整合式教學實施安排
1.2.2 評價方法
1.2.2.1 臨床思維能力評價量表
于入科時和出科時采用評判性思維能力量表比較兩組實習生臨床思維能力[8]。該量表由70個條目內容組成,包含尋找真相、開放思想、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等7個方面,所有條目內容采用6級評分,由非常不同意(1分)到非常同意(6分),評分越高表示臨床思維能力越強。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09。
1.2.2.2 自主學習能力量表
采用肖樹芹等[9]編制的自主學習能力量表比較兩組護生自主學習能力。量表由32個條目內容組成,包含自我動機信念、自我監(jiān)控等4個方面,所有條目內容采用5級評分,由1分(完全不同意)到5分(完全同意),評分越高表示自主學習能力越強。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70。
1.2.2.3 培訓滿意度量表
采用俞申妹等[10]編制培訓滿意度量表比較兩組護生教學滿意度,量表由5個條目內容組成,采用4級評分,由1分(非常不同意)到4分(非常同意),評分越高表示教學滿意度越好。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76。
所有數(shù)據(jù)資料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學生臨床思維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試驗組臨床思維能力得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組內比較,試驗組干預后臨床思維能力得分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生干預前后臨床思維能力比較()
表2 兩組護生干預前后臨床思維能力比較()
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試驗組臨床自主學習能力得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組內比較,試驗組干預后自主學習能力得分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生干預前后自主學習能力比較()
表3 兩組護生干預前后自主學習能力比較()
干預后試驗組培訓滿意度得分優(yōu)于對照組(16.28±3.50vs.12.27±2.98),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517,P<0.05)。
隨著科學的進步與發(fā)展,轉變過去傳統(tǒng)單一的學科思維,站在全局性、多方位的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根據(jù)臨床護理教學工作的特點尋找最科學合理的手段及方法尤為重要[11]。近年來,與傳統(tǒng)單一學科教學模式相對比,以疾病為導向的整合式教學具備明顯的優(yōu)勢,也逐漸成為護理乃至臨床醫(yī)學教學模式的趨勢。本研究在護理本科實習生中實施了以疾病為導向的整合式教學,具體效果如下。
護理臨床思維能力作為評價護士個人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主要包括批判性思維能力、系統(tǒng)思維能力以及循證思維能力,清晰的護理臨床思維能夠快速、準確的提出患者的護理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進行處理。本次研究結果表明,以疾病為導向的整合式教學能顯著提高護理本科實習生臨床思維能力總分以及各維度得分(P<0.05)。與黃秀瓊等[12]研究結果相一致。這可能是因為在實施以疾病為導向的整合式教學過程中,整合式小組成員按照“癥狀-診斷-鑒別診斷-治療-護理干預”的認知規(guī)律組織內容,學生需要將資料進行整合,系統(tǒng)闡述患者癥狀、診斷要點、護理問題以及護理措施,并從授課老師不同專業(yè)方向多學科的角度對案例進行討論分析,同時各??评蠋熢诮虒W過程中針對不足之處進行誘導、完善,啟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從而有效促進了學生系統(tǒng)性、評判性及循證性思維,綜合提高了其思維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是護士綜合能力的重要指標,自我學習能力越高的護理本科生,具備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夠通過不斷的學習及合作獲取相應的信息以提升自己。本次研究結果表明,以疾病為導向的整合式教學能顯著提高護理本科實習生自主學習能力總分以及各維度得分(P<0.05),與徐一松[13]研究結果相一致。這可能是因為以疾病為導向的整合式教學模式,授課老師會將內容整合框架提前發(fā)送給學生,學生需要將所學內容進行整合和填充,這就需要學生加強溝通協(xié)作及交流,由被動學習轉換為主動學習,通過查閱大量文獻,對信息進行分類和整合,以解決所提出的問題[14-15]。在此過程中,學生強化了合作交流,提升了自身獲取信息的能力,從而養(yǎng)成了自我學習的意識。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以疾病為導向的整合式教學能顯著提高護理本科實習生培訓滿意度得分(P<0.05)。究其原因,在進行整合式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再接受單一知識的傳輸與反饋,而是將重點放在了學科思維和能力的整合上,學生通過合作,從多角度的視角和方向完成當前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在此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探索、發(fā)現(xiàn)、分類及整合,使學生能進一步自主學習、提前學習,通過討論和探討進一步獲取了多學科融合的知識和理論,真正受益其中[16]。
綜上所述,以疾病為導向的整合式教學提高了護理本科實習生教學質量,有效促進了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