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 " " "要]" “三全育人”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叭恕备母锏母臼抢迩濉芭囵B(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以學生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于一體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闡述了“三全育人”的內涵,在分析了新時代高校“三全育人”存在的問題基礎上,提出從系統設計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延展“三全育人”“全”的范圍、深化“三全育人”“育”的深度三個維度架構實踐路徑。
[關" " 鍵" "詞]" 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問題;路徑
[中圖分類號]" G710"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2)29-0031-03
全國教育大會指出,新時代高校教育改革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這是保證高校為黨育人和為國育才的關鍵。“三全育人”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隨后,中共中央、國務院、教育部先后發(fā)布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發(fā)〔2016〕31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教黨〔2017〕62號)、《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教高〔2020〕3號)、《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教思政〔2020〕1號)等制度文件,推動高校創(chuàng)建一體化的“三全育人”工作體系,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教育部辦公廳2018年發(fā)布了《關于開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廳函〔2018〕15號),啟動了高?!叭恕本C合改革試點工作。2018、2019年2個批次共遴選綜合改革試點區(qū)8個,試點高校25個、試點院系92個,探索改革與實踐的路徑和方法,為其他院校開展“三全育人”改革積累了經驗與教訓。
一、高?!叭恕钡幕緝群?/p>
“三全育人”是一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是對“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簡稱。這一工作理念萌芽于20世紀50年代,中國教育工會提出了“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口號,即“三育人”概念。隨著中國教育事業(yè)的改革與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育人”工作理念不斷豐富。2005年,首次明確提出“三全育人”,強調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建立全體教職員工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工作機制,強調將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到每一位教職員工、每一個教育環(huán)節(jié)、每一個教育層面。進入新時代,“三全育人”從政策指導、理論研究和高校實踐等維度深入推進,成為指導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工作原則和綜合改革方向。“三全育人”的核心是學校建立“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網絡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資助育人、組織育人”“十大育人”體系。
(一)全員育人
“全員育人”是從育人主體的維度,強調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影響的所有人均是育人的主體,要求學校、社會上的每個組織和個人都要承擔育人職責,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成為“教育者”“育人者”,實現人人育人。狹義上,育人主體是指學校內部的全體教職員工和學生;廣義上,育人主體包括學校內部教職員工、學生以及社會上的相關主體。
(二)全程育人
“全程育人”是從育人的時間維度,強調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實現育人過程全覆蓋。狹義上,全程指學生在學校的學習階段,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和覆蓋學生在校的全過程,即從新生入學開始到學生畢業(yè)的教育教學全過程;廣義上,全程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覆蓋其在高校、實習單位及社會生活的全過程,特別關注各階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銜接,相互支撐。
(三)全方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是從育人的空間維度,強調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全方位、學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全時空,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建立“十大育人”體系。狹義上,全方位包括學校內部的教學工作、組織工作、管理工作、服務工作、網絡環(huán)境、校園文化等工作層面,均應挖掘思政元素,明晰思政工作職責;廣義上,全方位涵蓋學校、家庭、社會等大育人環(huán)境的構建,強調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為學生營造統一的價值觀和德育環(huán)境。
二、新時代高?!叭恕贝嬖诘膯栴}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教育部高度重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高校在不同層面開展了“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高?!叭恕惫ぷ黜攲釉O計有待完善
新時代,中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中共中央、國務院、教育部提出了“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課程思政改革、輔導員團隊建設等多項舉措,各高校積極落實改革舉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調查發(fā)現,高校普遍存在缺乏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頂層設計:一是大多數高校未建立或授權相關職能處室專項負責“三全育人”改革工作,缺乏專職人員研究和推進此項工作。二是高校出臺的“三全育人”工作方案缺乏統一規(guī)劃,各條線的思政工作任務存在割裂,部分高校未出臺專項工作方案。三是各職能處室、二級學院之間職責分工過于明確,在開展“三全育人”工作上缺乏配合,未能發(fā)揮1+1gt;2的效果。四是缺乏與學校特色相結合的育人文化品牌塑造,出現用文件落實文件,未能從學校層面總體規(guī)劃和建設育人文化,育人措施零打碎敲等。比如,專業(yè)課與思政課的同向同行工作,教育部發(fā)布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了各專業(yè)推進課程思政的核心思政要點。但在學校層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思政教師和二級學院的專業(yè)課教師由于行政歸屬的不同,普遍各行其是,未能形成共同研討、共同推動的工作氛圍。
(二)高?!叭恕敝小叭钡姆秶写a充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鍵在“全”?!叭恕本C合改革方案要求“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高校辦學治校全過程,落實到教職員工職責規(guī)范之中”,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三全育人”的“全”存在缺失。一是“三全育人”中全員育人主體涵蓋不全面。宏觀上,家庭、企業(yè)和社會等育人主體參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較少,甚至弱化了學校的教育作用;中觀上,除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處、團委外,其他職能處室和教輔機構的育人主體意識缺失;微觀上,專業(yè)課教師、后勤保障人員、行政處室管理人員等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責認識不足。二是“三全育人”中的全過程存在斷裂。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構建過程中,普遍對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中校外實習實訓、校內課余時間、寒暑假等環(huán)節(jié)缺乏教育活動設計,使得育人效果大打折扣;思政課與專業(yè)課同向同行育人過程中,專業(yè)課教師挖掘思政元素不科學、不深入,實施效果有待提升。三是“三全育人”中的全方位存在空白。高校的“社會服務”和“科技創(chuàng)新”兩大功能模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缺失缺位;“三全育人”體系的環(huán)境育人、網絡育人、資助育人等育人功能未能有效發(fā)揮。
(三)高?!叭恕敝小坝钡纳疃扔写诰?/p>
高?!叭恕本C合改革的目的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高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師大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人才培養(yǎng)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蹦壳霸诟咝M七M“三全育人”改革過程中,“育”的功能和內涵急需深入挖掘。一是企業(yè)這一育人主體的“育”人功能發(fā)揮不足。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當前高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重要路徑,但行業(yè)、企業(yè)更多是承擔“五育并舉”中的智育,其得天獨厚的敬業(yè)、誠信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工匠精神育人元素和功能有待挖掘。二是學?!叭恕钡挠松疃炔粔颉Un堂主渠道“育”人深度還不夠,思政課注重“教”的質量,但“育”的成效并不顯著,專業(yè)課開始嘗試發(fā)揮育人功能,但育人的深度和廣度有待提升,“育”的功能發(fā)揮不足。此外,學校行政、管理、服務等部門重管理輕育人,甚至出現負面影響學生價值觀和思想道德素質的養(yǎng)成,如服務部門,是否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三是學校全方位育人內容建設有待深入。新時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各高校普遍建立了教學空間、育人網站等,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但具體內容缺乏系統設計,價值引領不足。
三、新時代高?!叭恕本C合改革的路徑
(一)系統設計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教育部“三全育人”改革的總目標指出:“一體化構建內容完善、標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使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通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痹诟咝用妫皇墙ⅰ叭恕备母镛k公室,負責整體推進學?!叭恕备母锕ぷ?。辦公室設在黨委宣傳部,接受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負責整體規(guī)劃與設計學校“三全育人”工作方案,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二是研究出臺“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和“十大育人”體系實施標準。詳細設計學?!叭恕备母锏目傮w目標、實施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機制,系統化推進學校的“三全育人”改革工作。三是建立多主體協同育人機制?!叭恕笔且豁椣到y工程,涉及多個育人主體、涵蓋學校所有行政、教輔、教學機構,學校需要建立多方協同的聯動機制。宏觀層面,建立以學校為牽頭單位,校企合作單位、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多主體育人機制;中觀層面,由黨委宣傳部牽頭,教務、學工、后勤、人事、組織、教學單位等部門分工負責的工作推進機制,共同研制“十大育人”體系建設內容與標準,協同推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延展“三全育人”“全”的范圍
“三全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種模式,涉及教育主體、教育過程和教育環(huán)境等要素。新時代,隨著高校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也需要因勢而變。一是全員育人的“員”擴大范圍。宏觀上,高校育人工作的主體從學校擴展至企業(yè)、家庭和社會,需要政府與高校高度重視其他主體育人作用的發(fā)揮;中觀上,“三全育人”業(yè)務主體由以往的學生處、團委、思想教研室拓展至學校所有的職能處室和二級學院,均肩負著“十大育人”體系的育人職責;微觀上,學校內部“三全育人”的主體從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團支書擴展至專業(yè)課教師、學生同伴、后勤人員、管理人員等,每一位教職員工和學生同伴均是學校育人工作的主體。二是全程育人的“程”加以延伸。從校內看,育人工作的時間線從思想課的顯性教育延伸至專業(yè)課、業(yè)余時間的隱性教育;從校外看,隨著高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產教融合日益深入,育人工作從校園全域延伸至校外企事業(yè)單位的實習、實訓環(huán)節(jié)、社會上的兼職工作等。三是全方位育人的層次加以擴大。高校育人工作從課程育人、活動育人延伸至網絡育人、環(huán)境育人等“十大育人”體系,空間維度多層次擴展、相互交叉?!叭恕钡娜珕T、全程、全方位育人一體化育人體系,需要高校綜合設計,系統推進,落到實處。
(三)深化“三全育人”“育”的深度
高?!叭恕钡母驹凇坝保P鍵是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完成高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在深化“三全育人”改革的過程中,高校需要深度挖掘人才培養(yǎng)、社會服務、科技創(chuàng)新中的育人資源、育人元素,為“育”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營造良好的氛圍。一方面高校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的“六個下功夫”為工作目標,挖掘學校管理、服務等條線工作中的育人價值和育人文化,以此引領各項工作的開展,如科研工作,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界,引導學生的愛國情懷和堅定理想信念。另一方面高校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的“八個相統一”為引領,繼續(xù)強化思政課課堂主陣地,開展思政課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確保思政課的教學實效,不斷提升教學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同時以“八個相統一”和“四有好老師”引領高校專業(yè)課教師創(chuàng)新課程思政教學,深入挖掘課內、課外思政元素,努力建設線上、線下教學資源,切實發(fā)揮每一門課程的育人作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Z].2020-04-28.
[2]中共教育部黨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Z].2017-12-05.
[3]董秀娜,李洪波,楊道建.“三全育人”理念下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三維路徑[J].思想教育研究,2021(1):151-154.
[4]葛清清.“三全育人”的理論邏輯和實踐路徑研究[D].蕪湖:安徽工程大學,2020.
[5]胡守敏.新時代背景下高校“三全育人”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7):68-70.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