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蓮
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水平影響學校的教育質量和學生的成長。作為一所新建學校,每年引進大量的新教師,如何按需而行,促使職初教師與學校共同成長?江蘇省張家港市福前實驗小學(以下簡稱“學?!保┳隽艘恍安莞健毖芯?,現(xiàn)分享如下。
學校建于2013 年,是一所位于城郊接合部的小學。從建校初期的9 個教學班共423 名學生,發(fā)展至今已有27 個教學班共1198 名學生,相應地,學校每年都會引進大量的新教師。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學校發(fā)展的迫切需求,而職初教師的培養(yǎng)是學校教師團隊建設工作的重點。學校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約占全校教師人數(shù)的80%,教齡不足3年的教師約占全校教師人數(shù)的34%,這是一個年輕有活力的團隊,更需要開辟一條適合的研修路徑對他們進行培養(yǎng)。
2019 年4 月22 日,學校啟動“三星教師”成長計劃。學校依托“三星教師”成長營平臺,積極為教師搭建專業(yè)成長的階梯。正如“三星教師”成長營營旗(見圖1)的設計者所言:“創(chuàng)建‘三星教師’成長營,是學校關愛教師成長的重要舉措。旗幟上的抽象人物形如字母F,為‘?!钠匆羰鬃帜福斫處煶尸F(xiàn)積極進取的奔跑狀,寓意教師在成長營中幸福成長;旗幟上的三顆星寓意每一位教師初入成長營時是一顆新星,在成長營中得到鍛煉、成長后,就像從朦朧微光發(fā)展成璀璨星光,不斷為教育事業(yè)發(fā)光發(fā)熱?!?/p>
圖1 “三星教師”成長營營旗
校本教研應以教師為中心?!叭墙處煛背砷L營采用聚焦問題、敘事研究、互動研討的研修方式,引導職初教師不斷地追問、審視,探究教育的真問題和新方向,讓他們“全員、全程、全科”參與校本研修活動。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痹凇叭墙處煛背砷L營,學員愿意敞開心扉,他們每周至少圍繞一個問題加以思考、探討,向同事請教當下教學中的困惑。
通過“優(yōu)從問中來”的研討模式,“三星教師”成長營共收集問題及解決辦法400 余條,如“教師怎樣進行自我情緒管理?”“教室里的座位怎么安排?”“如何和家長達成共識,建立和諧的家校關系?”等。從中發(fā)現(xiàn),困擾職初教師的不僅是教學能力,師生間、同事間、家校間復雜而靈活的人際交往也使職初教師措手不及?!皟?yōu)從問中來”讓“小問題”轉變?yōu)椤靶≌n題”,讓“小問題”碰撞出“大智慧”。如面對職初教師提出的“教室里的座位怎么安排?”的問題,老教師們紛紛說出自己的經(jīng)驗:蔣麗老師認為編排座位只從身高的角度去考慮還不夠全面,教師還要考慮學生的個性,甚至還要考慮一些社會因素;朱靜老師認為要尊重學生,座位安排要有助于學習,因此可以每周輪換座位,盡可能滿足學生的愿望,甚至讓學生在一定條件下自己選擇座位;王紅老師在編排座位時堅持以身高為主要標準,再對一些近視的、開小差的、調(diào)皮的學生的座位進行局部調(diào)整。教無定法,但求得法。在集體智慧的火花下,大家最后達成共識:一是學生的座位不應該長期固定,應該不定期地輪換,讓學生保持一種新鮮感;二是可以按照學生的高矮來排座,在遵循這一原則的基礎上,還可以按照學生的性格、能力等特征進行座位安排;三是換座位可以成為一種獎勵方式,例如每個月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座位。
“優(yōu)從問中來”讓職初教師帶著問題來,帶著答案走,獲得實用的、有效的解決辦法;促使老教師對自己的經(jīng)驗進行反思、總結,提煉出最有效、最易操作的方法傳授給職初教師,以“全員參與”的方式解決問題。
有人說:“大樹底下好乘涼?!钡聦嵣?,大樹底下的小草在享受著綠蔭時,同樣也被大樹遮住了陽光和雨露,即“大樹底下無豐草”。“三星教師”成長營鼓勵教師形成二人行、三人組、四人團,讓教師結伴前行,立足“用學習發(fā)展學養(yǎng)”“用敘事提升素養(yǎng)”兩個話題,引導職初教師“全程參與”,形成智慧共振。
一是用學習發(fā)展學養(yǎng)。學校對職初教師的近期困惑和研究方向進行調(diào)查,將有相同研究興趣的職初教師組織起來,組建了6 個“閱讀共同圈”?!伴喿x共同圈”中的每名成員輪流當領讀者,制定好讀書計劃,每名成員每周至少閱讀3篇文章,利用微信小程序打卡1 次,分享閱讀感受和實踐后的反思,開啟好書共讀活動。二是用敘事提升素養(yǎng)?!叭墙處煛背砷L營每兩周開展一次研討活動,由教師來講述“幸福泉邊的故事”,至今已堅持4 年。通過一個個動人的小故事,教師詮釋著對教育的虔誠、對學生的關愛?!靶腋H叺墓适隆钡臄⑹率窖杏懀屄毘踅處煆闹懈惺苈殬I(yè)的幸福,并把這種幸福感傳遞給學生,提升職初教師基于“兒童立場”的研究能力。在責任擔當中行走的人,總能帶給人滿滿的“正能量”;在愛中成長的人,也總會擁有滿滿的幸福感。這種敘事式研討,通過分享教育教學中的小故事,使教育的美好不斷蔓延,提升了職初教師的歸屬感和自豪感。
學校鼓勵職初教師抱團取暖、結伴前行,使教師從參與者的身份轉變?yōu)檠芯空叩纳矸?,通過課堂、課題、課程三項研究主題,讓教師“全科參與”,促進青年教師與年輕的學校共同成長。
觀摩一堂研究課、組織一次辯論賽、品味一回閱讀茶會、討論一個小項目、展示一項小才藝……“三星教師”成長營的研修活動以“別人沒說全,我來補充;別人沒說明白,我來提問;別人沒說清楚,我來辯論;別人說得好,我表示贊同”為理念,體現(xiàn)了“同伴互助”的意義、“集體性成果”的特征,讓教師有存在感、榮譽感,增強教師的行動力和主動性。
“三星教師”成長營通過微型課題研究解決教育教學難題。學校共有5 個教研組、15 個備課組,目前已有23 個微型課題成功立項?!叭墙處煛背砷L營圍繞“做中‘正’學,‘桌’盡其用”的課程理念,開展跨學科項目研究。教師從課程“實施者”轉變?yōu)檎n程“開發(fā)者”,實現(xiàn)頂層設計與個人創(chuàng)造性探索的統(tǒng)一。在國內(nèi)桌式足球教學資源匱乏的情況下,教師自主編寫了國內(nèi)第一本桌式足球教材;桌式足球教練團隊自主開發(fā)了運動有“禮”、“球桌”自述、迷你“術語”、“畫”說規(guī)則等圖文并茂的系列口袋書;制作線上教學視頻、整理技術動作手冊等,形成了“全面學習”訓練體系。職初教師從單學科項目式學習入手,以教研組為單位,以“教師工作室”為平臺,邁出了從課程“實施者”到“開發(fā)者”的關鍵一步,率先發(fā)展成帶動學校課程建設的“種子教師”,并充分發(fā)揮輻射作用。職初教師帶動年級同伴全員參與,全面梳理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積極幫助學生捕捉每一個學習資源,推進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在這個過程中,學校建設了一支具有“跨界思維、協(xié)同合作”特質的專業(yè)化教師隊伍,多位教師成長為市級以上骨干教師?!靶W桌式足球特色文化課程建設”項目被評為2018 年蘇州市小學特色文化建設項目,并成功申報江蘇省課程基地項目,許多教師也完成了從“職初教師”到“種子教師”的蛻變。
學校的校本研修找準起點、立足實情、按需而行,讓職初教師結伴前行,“全員、全程、全科”參與研修過程,成為促進職初教師成長的杠桿和提升教育質量的助推器。由此,職初教師正從有愛心、有責任心的“心教師”成長為不斷學習新理念、掌握新技術、適應新時代教育需求的“新教師”,最終成為既有教學特長又有教學風格的“星教師”。